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中应用分歧理论和中心流理论在文献(2)的基础上,对Dobson等人所提出的关于电压崩溃发生机理的先决条件是发生在平衡点的一个鞍点分歧处的结论进行了修正,得出发如果把鞍点分歧作为电压崩溃发生的先决条件,那么系统稳定的区域将比人们希望的要小,非线性平衡点的稳定性可能在鞍点分歧之前通过一个Hopf分歧而丧失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分岐理论在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Hopf分岐理论用于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分析。在一个非线性电力系统模型上,分别应用传统的特征分析法和Hopf分岐理论,对系统临界点邻域内的电压稳定性态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两种方法分析结果上存在的差异,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非常直观地验证了Hopf分岐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低频振荡中的Hopf分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20  
本文利用Hopf分歧理论和中心流形理论,揭示了低频振荡中的非线性奇异现象。提出了与常规线性化分析不同的小干扰稳定域的新观点。得到了在临界点附近即使系统全部特征根都具有负实部时,在小扰动下系统特性和状态也可能发生突变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4.
分析研究了分叉理论应用于无功补偿对电压稳定性影响等问题。分叉理论比较全面地考虑系统的非线性性态,能够比传统的分析方法更深刻地探讨电力系统在临界点附近的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5.
应用非线性模态方法分析机电耦合次同步扭振系统的H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与电网耦合次同步谐振问题在国内外工程界曾引起极大关注。SSR现象是在某种参数条件下系统产生Hopf分岔的结果。本文在非线性模态理论基础上,通过建立非线性模态与Hopf分岔的联系,提出一种新的Hopf分岔的分析方法,并将其推广应用于一个简化的SSR模型的Hopf分岔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雅可比矩阵修正模型的电压稳定频域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Laplace变换,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比矩阵修正模型的电压稳定频域分析方法,证明了时域模型中的Hopf分叉点和鞍点分叉点对应于频域模型特征方法轨迹的过零点,提出了一种可同时计及Hopf和鞍发叉发生可能性的电压稳定性频域测度。最后,利用两个多机系统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与电网耦合次同步谐振(SSR)问题在国内外工程界曾引起极大关注。SSR现象是在某种参数条件下系统产生Hopf分岔的结果。本文在非线性模态理论基础上,通过建立非线性模态与Hopf分岔的联系,提出一种新的Hopf分岔的分析方法,并将其推广应用于一个简化的SSR模型的Hopf分岔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戴宏伟  王成山  余贻鑫 《电网技术》1999,23(10):10-13,18
传统的电压稳定测度指标都把潮流方程邪念可比矩阵奇异点作为系统电压失稳的临界点,而不考虑系统发生Hopf分叉的可能性,因而上应的测度指标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冒进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研究了分叉理论应用于无功补偿对电压稳定性影响等问题。分叉理论比较全面地考虑系统的非线性性态,能够比传统的分析方法更深刻地探讨电力系统在临界点附近的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中把发电机轴系扭振的分析扩展到非线性领域,并对轴系扭振中的Hopf分歧现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杨秀  陈鸿煜 《华东电力》2006,34(10):10-13
详细论述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的现状,指出现有研究方法的缺点,并结合目前分岔理论在交流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成果,提出将分岔理论应用于直流输电电压稳定性研究,并提出了分岔理论在应用到直流输电电压稳定性研究中的主要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非线性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分叉理论作为研究非线性系统的新方法被引入电压稳定研究中。简要介绍了分叉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分叉点类型,然后以基于Matlab的分叉分析软件包Matcont为工具,应用分叉理论,对典型的不含FACTS装置和含FACTS装置进行电压稳定的分析。最后重点对Matcont得出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发现,通过添加FACTS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分叉点数量,增加负荷极限,从而提高了系统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杨秀  陈鸿煜 《高电压技术》2008,34(3):533-536
为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水平,防止电压崩溃事故的发生,基于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岔理论,使用通用分岔分析软件AUTO2000对一个典型的3节点系统进行电压稳定的分析,得出了系统在3种不同发电机模型下的分岔点数值。研究发现,不同发电机模型的系统经历的分岔过程不同,说明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随着发电机模型的不同而不同。但系统在到达鞍节点分岔前,都因为发生了Hopf分岔而失稳,因此Hopf分岔才是系统失稳的原因。研究还发现跟踪Hopf分岔点开始的极限环曲线可见系统还会经历一系列其它复杂分岔:环面折叠分岔、倍周期分岔和环面分岔;在不同的发电机模型下,系统因为不同的动态分岔点而失稳。时域仿真验证了此结论。  相似文献   

14.
应用分岔理论分析了一个HVDC系统的动态电压稳定性,分析了不同控制方式下HVDC电压稳定性与短路比SCR的关系,并与传统基于静态分析方法得出的电压稳定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静态方法分析得出的HVDC系统临界失稳点就是分岔研究中HVDC系统的鞍结分岔点,并对应HVDC系统的静态电压失稳,但是在一定运行方式下,HVDC系统将出现Hopf分岔,只有通过动态分岔分析才能得到。  相似文献   

15.
运用分岔理论研究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兴勇  张秀彬 《高电压技术》2007,33(11):190-194
为研究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问题,用分岔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电力系统中常见的分岔现象及其对电压稳定的影响。从静态分岔和动态分岔两个方面阐述了分岔理论在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后,论述了引起电压失稳的鞍结点分岔(SNB)、Hopf分岔(HB)及奇异诱导分岔(SIB)等3种主要分岔形式的定义、分岔发生的条件及分岔点的数值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及适应范围,比较了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还讨论了各种分岔之间相互作用对电压稳定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分岔理论在电压稳定分析应用中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2个研究实例,对一般电力系统电压动态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应用分叉理论及映射原理,将系统雅可比矩阵特征复平面进行特定变换,从而寻求平衡解流形上动、静分叉点。研究分析系统电压从稳定到失稳乃至崩溃的发生发展过程,分析了励磁调节器的限制作用对电力系统动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实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并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分叉理论研究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应用分叉理论研究系统临界点的行为,在给出两个引理的基础上,证明了参数大范围变化时系统电压发生失稳分叉的判别定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几种典型负荷静特性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何兴隆 《电气开关》2010,48(3):8-10,13
简单介绍电力系统中的一些分叉现象,着重分析了引起电压失稳的鞍结分叉(SNB)、霍普夫分叉(HB)以及奇异诱导分叉(SIB)等三种主要分叉形式的定义和分岔发生的条件,并通过数值仿真具体讨论了电压稳定性与鞍结分叉、霍普夫分叉之间的关系,力求从动力系统的角度来理解并解释电压稳定性。最后,展望了分叉理论在电压稳定分析中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