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聚酯和聚醚混合二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乙胺(TEA)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防水透湿涂层剂乳液。讨论了R值,DMPA用量,聚酯聚醚比例对薄膜吸水率和织物防水透湿性的影响。优化的防水透湿涂层剂的合成工艺为: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摩尔比=2/1,DMPA3.0%,R=1.9。经聚氨酯乳液涂层的织物的透湿量可到达4500g/(m2×24h),接触角可达137°。  相似文献   

2.
韩君  贺江平  贾明静 《聚氨酯》2010,(11):60-62
本文在织物上涂层自制的水性聚氨酯防水透湿涂层剂,研究了其应用工艺。讨论了测试温度,水性次数,聚氨酯乳液的用量,交联剂的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织物的防水透湿性的影响,最终确定水性聚氨酯防水透湿涂层剂的应用工艺为PU用量100g/L,交联剂用量15m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为3min。  相似文献   

3.
韩君  贺江平  贾明静 《聚氨酯》2010,(12):70-74
选择聚酯和聚醚混合二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三乙胺(TEA)为中和剂,合成水性聚氨酯防水透湿涂层剂乳液。讨论了R值,DMPA用量,聚酯聚醚比例对乳液稳定性,乳液粘度和粒径,薄膜的力学性能以及对织物防水透湿性的影响。优化的防水透湿涂层剂的合成工艺为: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摩尔涂层的织物的透湿量可到达4500g/(m2×24h),静水压可达到5.6kpa。  相似文献   

4.
根据防水透湿型水性聚氨酯是否对温度敏感进行分类,通过列举一些新方法,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防水透湿型水性聚氨酯涂层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防水透湿型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两步法合成防水透湿型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预聚体制备中采用异氰酸酯两步投料法(两步法),通过在分子链的软段中引入亲水性的聚乙二醇合成了防水透湿型阴离子水性聚氨酯(WPU).研究了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第一阶段预聚合中nNCO/nOH比值、异氰酸酯的复配对WPU乳胶的粒径、胶膜的力学性能和涂层织物的防水透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nNCO/nOH=1.3,第一阶段预聚合nNCO/nOH=1.1,聚己内酯二元醇/聚乙二醇(PEG)为70/30(其中PEG包括PEG1000和PEG2000,质量分数分别为24%和6%),DMPA质量分数为6%,异氰酸酯IPDI/MDI质量比为50/50时,合成出的WPU涂层织物在38℃时的透湿量超过4000g/(m2·d),且耐静水压力达到4.3 kPa,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湿性.  相似文献   

6.
聚氨酯具有优良的弹性、粘接性、耐磨性、防水性,而且手感柔软,透湿透气,用于织物涂层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天津纺织工学院合成了一种粒子小于1μ的自交联自乳化水性聚氨酯乳液,并试册于聚丙烯酸酯乳液防水涂层粘合剂的改  相似文献   

7.
防水透湿织物在许多应用领域中使用十分广泛。该文介绍了目前防水透湿涂层织物发展概况、防水透湿涂层材料及防水透湿涂层织物在防护服装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采用具有调节记忆功能的聚氨酯膜制造的透湿织物,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8.
由聚己内酯二醇(PCL)和甲苯二异氰酸酯为主原料合成了端羟基水性聚氨酯,与可水分散多异氰酸酯交联剂组成双组分水性形状记忆聚氨酯(2K-WPU)涂层胶。研究了PCL相对分子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2K-WPU薄膜的热性能、结晶性能以及对涂层织物的温敏透湿性能和耐静水压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L相对分子质量高的2K-WPU结晶性好;选择合适的交联剂用量,可以使2K-WPU涂层织物显示较好温敏透湿性能,透湿量在35~50℃的温升范围内提高了4~8倍,耐静水压达到5 k Pa以上。  相似文献   

9.
上海塑料工业有限公司研制了织物处理用水性聚氨酯涂层产品。其制备方法是:在搅拌下,将异氰酸酯、催化剂加入已脱水的聚醚多元醇中,升温到50~60℃反应1h,制得预聚体,再将预聚体用丙酮稀释,加入扩链剂扩链,引入亲水基团,最后加水乳化。脱去丙酮后得水性聚氨酯涂层。该产品含固量≥30%,贮存期≥1年,其他性能如下: 水性聚氨酯可用作真丝、棉、涤棉、尼丝纺等织物的涂层,经涂层整理后的织物具有防水透湿功能,且表面柔软,富有弹性。织物处理用水性聚氨酯涂层@方谷  相似文献   

10.
《合成纤维》2014,(3):51-52
<正>1透湿防水涂层材料1.1透湿防水材料透湿防水材料可防止雨水进入衣服内,同时可使人体排出的水蒸气向外部排放以除去衣服内的闷热感。雨水的水滴大小随降雨情况而异。用比雨水水滴(100μm)小、比水蒸气(0.0004μm)大的孔形成的树脂膜可实现防水性和透湿性。透湿防水材料分为涂层材料、贴合材料和非涂层材料。涂层材料是织物的一面涂有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在凝固浴中固化,获得高透湿性及高耐水压性。贴合材料是聚氨酯或聚四氟乙烯的薄膜贴合于织物上,比涂层材料具有更好的耐水压性,但膜剥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单组分水性形状记忆聚氨酯(1KWPU)和双组分水性聚氨酯(2KWPU)涂层胶。研究了交联剂和羟丙基-β-环糊精(H-CD)的用量对胶膜及织物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KW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约为25℃左右。可水分散多异氰酸酯作为1KWPU的交联剂能促进聚氨酯相分离。添加H-CD能明显降低2KWPU的T_g。制备的涂层织物在20~36℃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温敏透湿性。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涂层织物的耐静水压提高,而透湿性能下降。引入H-CD后,涂层织物的透湿性增加,但耐水压降低。当H-CD的质量分数为5%~7. 5%时,涂层织物有较高的透湿性和耐静水压。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从微孔透湿型、无孔亲水导湿型、微孔透湿与亲水导湿结合型、智能透湿型及多功能防水透湿型等5大类型综述了各种防水透湿聚氨酯涂层剂的合成方法,评价了各类防水透湿聚氨酯涂层的优缺点,并展望了聚氨酯防水透湿涂层剂日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发展,防水透湿织物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防水透湿涂层织物原理,常见涂布方法,通过测试防水透湿涂层织物的静电压、透湿性、防水性能,满足织物要求,防水透湿织物具有广阔的前景,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水性聚氨酯在防水透湿织物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性聚氨酯以水为介质,具有无毒、不易燃烧、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具有发展前途的绿色环保材料,广泛应用于纺织、皮革、木材、建筑、汽车、造纸、电子等领域,本文综述了水性聚氨酯在防水透湿织物上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其在织物上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具有聚氨酯涂层的透湿及防水织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以聚氨酯为主并配以防水剂、多异氰酸酯等成份组成的涂覆液,采取“湿式”加工工艺制取既透气、透湿又具有优良防水性能织物的方法;较详细地讨论了涂覆液的配方;给出了涂覆工艺;并介绍了所达到的指标。本研究克服了通常聚氨酯涂层只具透湿性而不防水的缺点,因而提高了化纤织物涂覆面料的档次,扩大了其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雷海波  罗运军  冯丽娟  王宝义 《化工学报》2015,66(11):4710-4715
以侧氨基聚硅氧烷(SAPDMS)、聚四氢呋喃醚、聚乙二醇为混合软段,二羟甲基丙酸为亲水扩连剂,1,4-丁二醇为硬段调节剂,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水性有机硅改性聚氨酯(WSSPU),并以WSSPU为基础制备了防水透湿织物涂层剂。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差热扫描量热仪、动态力学分析仪、正电子湮灭寿命谱等表征了WSSPU膜的组成与微观结构,考察了WSSPU膜的力学性能和涂层织物的防水透湿性能。结果表明,当侧氨基聚硅氧烷用量(质量比)< 15%时,可以制得稳定的乳液。聚硅氧烷改性后膜内部微相分离结构更加明显,自由体积空洞变大,透湿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7.
织物的聚氨酯涂层整理是聚氨酯树脂在织物上应用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主要论述聚氨酯对织物的转移涂层整理。织物经聚氨酯涂层整理后,外观得到明显改善:手感好、耐磨抗擦、透气透湿、防水性能好等。转移涂层工艺能克服直接涂层的聚氨酯易渗入纱线及只限于紧密机织物或厚重织物上应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正>在2019年欧洲涂料展和2019年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上,科思创将展示一种基于INSQIN水性聚氨酯技术的防水透气户外纺织品的新解决方案。INSQIN水性技术纺织涂层新产品可实现有效防水且透湿。新涂层利用科思创最新研发的聚氨酯分散体产品Impraperm DL 5249(表面涂层用)和Impraperm DL 5310(粘合剂涂层用),分两层进行涂覆。两者结合可以提升户外运动服装的性能,满足消费者对功能性和舒适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专利配方     
《广东化工》2007,34(9)
水性聚氨酯与有机硅、有机氟共聚防水透气透湿抗菌涂层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与有机硅、有机氟共聚防水透气透湿抗菌涂层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用二异氰酸酯和二元醇化合物、烷羟基硅烷、羟基氟硅油、二羟甲基丙酸反应,生产端基为-NCO的预聚体然后用1,4丁二醇扩链。最后用胺调节pH至中性后,  相似文献   

20.
专利配方     
《广东化工》2007,34(1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与有机硅、有机氟共聚防水透气透湿抗菌涂层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用二异氰酸酯和二元醇化合物、烷羟基硅烷、羟基氟硅油、二羟甲基丙酸反应,生产端基为-NCO的预聚体,然后用1,4-丁二醇扩链。最后用胺调节pH值至中性后,加入含有抗菌剂的去离子水高速搅拌,加水调节粘度后,即得到防水透气透湿抗菌涂层胶。涂布于织物的表面,不但防水透气透湿,还对常见的细菌、霉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CN19359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