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氧基乙基缩水甘油醚作为聚合单体,采用阴离子活性聚合(AROP)的方法合成了一种Y形两亲性聚合物聚乙二醇-聚乙氧基乙基缩水甘油醚(PEG-b-PEEGE),并在支点位置引入对弱酸敏感的缩酮结构。采用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表征。通过旋蒸法制备聚合物胶束,采用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对胶束的形貌及尺寸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聚合物胶束呈球形,平均粒径为88.36 nm。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考察聚合物的载药及在不同pH环境下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这种缩酮结构的两亲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释放能力,即在酸性条件下(pH 4.0)的释放速率比生理pH环境下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液聚合方式,合成了具有两亲性梳型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十二酯-马来酸酐共聚物P(LMA-MA)。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等检测手段对聚合物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在选择性溶剂(水)中制备了P(LMA-MA)两亲性梳型聚合物的胶束,通过Zeta电位粒径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探讨了两亲性梳型聚合物在胶束化过程中胶束形态和尺寸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由于两亲性梳型聚合物的结构特点,P(LMA-MA)形成200nm以上尺寸的胶束;在浓度范围0.5 g/L-1.75 g/L、温度范围25℃-50℃和pH值范围4-8时,胶束可稳定形成和存在。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ε-己内酯)-b-聚甲基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和聚乙二醇-二硫键-聚己内酯,用核磁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的结构及分子量进行了表征。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合物胶束,用动态光散射以及扫描电镜对胶束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两种聚合物自身可以形成胶束,也可以形成混合胶束;形成的混合胶束粒径在pH小于5.5或pH大于6.5时基本保持稳定,且前者稍大于后者,而在10mmol/L的二硫苏糖醇(DTT)的还原条件下,胶束发生破坏并产生团聚,体现了混合胶束的pH敏感性和还原敏感性,期望能够作为新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4.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 PEG)为亲水段,聚丙二醇单丁醚(PPG)为疏水段,用酯键(COO)和烷氧基胺(CON)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制得了两亲性嵌段聚合物PEG-COO-CON-HDI-PPG。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选择性溶剂诱导法制备了嵌段聚合物胶束,研究了聚合物胶束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下的响应行为。结果表明,超声可使烷氧基胺均裂和酯键水解;用该胶束包覆药物,可以实现对药物的超声控制释放。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开环聚合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核-壳-冠结构两亲性环状刷形共聚物——聚(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graft-(聚己内酯-block-聚寡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HEMA-g-PCL_(18)-POEGMA)_(50))。通过核磁和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的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动态光散射得出共聚物自组装胶束的粒径为33~43 nm,说明聚合物为纳米结构;通过荧光光谱测试了共聚物自组装胶束的临界聚集浓度,得出POEGMA的聚合度为30时,其在水中稳定性最好;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得出共聚物自组装胶束为分散性较好的球形结构纳米粒子;通过共聚物对体外抗癌药物阿霉素(DOX)的负载与释药实验,得出其载药率为4.60%,在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TT)条件下培养72 h后的DOX累积释放量与无DTT相当,说明共聚物结构不受DTT影响而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和配位开环聚合合成了两亲性四臂星型聚合物PEO4-PCL4。核磁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结果显示,合成的聚合物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与设计的相符。胶束粒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胶束粒径逐渐增大。对溶胶-凝胶相转变温度的测定发现,聚合物在人体温度附近发生溶胶-凝胶相转变。对载药水凝胶在磷酸盐溶液中的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药物释放呈现先快-后慢的整体释放现象,随着疏水性链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药物的释放速率减缓,累积释放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季戊四醇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制得星形聚己内酯,再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偶联剂,将聚乙二醇引入到星形聚己内酯的端基上,从而得到星形两亲性聚合物。采用FTIR、1 H-NM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熔融分散的方法,两亲性聚合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了聚合物纳米粒子,采用Zeta电位仪对聚合物的纳米粒子的性质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8.
含醛基聚合物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综述了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活性"/可控RAFT自由基聚合合成结构明确的、分子量大小和分布可控的含醛基聚合物,以及所得聚合物与蛋白质、酶、药物等生物分子通过Schiff碱连接形成的生物分子-聚合物缀合物的最新研究;同时也简单介绍了由"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所得的两亲性醛基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形成,并展望了含醛基聚合物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环境敏感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药物的控制释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对氯甲基苯乙烯一步法得到了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合物(PCMS),以PCMS为引发剂,再次运用ATRP聚合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得到核为超支化聚合物,外层为环境敏感性聚合物PDMA的功能高分子.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和1H-NMR的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对包载了小分子药物的超支化环境敏感性高分子进行了药控释放研究,结果证实,通过pH值能有效地控制其包合药物的释放行为.  相似文献   

10.
对水溶性的γ-聚谷氨酸(γ-PGA)进行接枝改性,合成了两亲性胆甾醇基γ-PGA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及核磁共振(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证;并采用超声探头法制备得胆甾醇基γ-PGA自组装胶束。在中性介质条件下,形成的胶束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呈规则球状,平均粒径为(299.6±5.4)nm,粒径的多分散系数(PDI)为0.17。实验表明,两亲性胆甾醇基γ-PGA自组装体的形成是分子内分子间疏水作用力、分子带电情况和分子柔性变化等协同作用的结果,而介质pH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形成的核壳结构可作为疏水药物和大分子药物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以季戊四醇为"中心核",与1,2,4-偏苯三酸酐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超支化聚合物,利用合成聚合物分子外围的羧基与2-(4-羧基苯基-)苯并口恶唑改性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反应,得到超支化荧光聚合物。通过TG、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表征了合成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及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关系。将2-(4-羧基苯基-)苯并口恶唑结构引入超支化聚合物分子外围,其发射光谱的峰值由568 nm紫移至528nm,同时荧光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12.
通过本体聚合、溶胶-凝胶和接枝共聚等方法,以三氟丙基甲基-co-一甲基氢硅氧烷(PFHMS)、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和全氟辛基乙烯(PFOE)间的硅氢化加成反应制得侧链含有全氟烷基、反应性环氧基的氟硅聚合物(PFAMS),并利用其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溶胶-凝胶改性纳米SiO2间的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一种...  相似文献   

13.
光响应聚丙烯酸-丙烯酸芘甲酯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丙烯酸与丙烯酸芘甲酯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丙烯酸-丙烯酸芘甲酯两亲性共聚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紫外分光光度计(UV)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反应成功,所得共聚物中丙烯酸与丙烯酸芘甲酯的物质的量比为20∶1。此共聚物在水中可自组装形成胶束,动态光散射(DLS)及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胶束粒径约170 nm。此胶束具有光响应性,可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生瓦解。  相似文献   

14.
将聚乙二醇大分子引发剂(PEG5KBr)和二丙烯酰胺乙氧基二硫化物(BADS)分别作为引发剂和交联剂,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疏水性单体,采用逆向增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新型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由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聚合物自组装产物的尺寸和形貌。结果表明:聚合物组成为PEG1-PBMA45-PBADS5,数均分子量为20900,呈现出独特的多线性-环化和枝化分子结构,其中枝化度为11%,环化度为27%。聚合物能够自组装成40nm左右、具有还原响应性的球形胶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四官能度单体1,8-对孟二胺与二官能度单体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亲核加成/开环反应,设计合成具有温度/pH双重敏感性的超支化聚醚胺,并采用红外光谱对超支化聚醚胺进行表征。探讨了所合成的一系列超支化聚醚胺的浊点与其分子结构中n(PO)/n(EO)比值的关系;此外,考察了在不同pH环境下,超支化聚醚胺浊点的变化。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醚胺的浊点与分子中n(PO)/n(EO)的比值呈线性关系(y=-4.22x+50.36),浊点随pH的升高而降低。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超支化聚醚胺在室温时以纳米胶束形式均匀分散在溶液中,温度升高,胶束粒径增大至微米级,并发生相分离。  相似文献   

16.
王昊  周志平  戴晓晖 《功能材料》2013,44(3):435-441
以卟啉衍生物为内核,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合成了温度敏感性聚己内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用FT-IR、1 H NMR、GPC、TEM、分子荧光、变温紫外、粒度分布等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以紫杉醇为模型药物分子,进行了药物释放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自组装后,形成了平均直径为100nm左右的胶束。这种内部亲脂外部亲水的核壳结构能够稳定地载药,在温度为15℃的DMF中,12h内释放了37%的药物,而在温度为38℃的DMF中,12h药物释放量为81.4%。这种两亲性大分子聚合材料对紫杉醇的释放具有温度敏感性,有望在抗癌药物的控制释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外部电容耦合的辉光放电装置中进行了三乙氧基乙基硅烷、三乙氧基乙烯基硅烷和三甲基乙烯基硅烷的聚合。研究了体系压力、放电功率、等离子气体(N_2、Ar)及基片距离对淀积速率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取代基的影响。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四官能度单体1,8-对孟二胺与二官能度单体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亲核加成/开环反应,设计合成具有温度/pH双重敏感性的超支化聚醚胺,并采用红外光谱对超支化聚醚胺进行表征。探讨了所合成的一系列超支化聚醚胺的浊点与其分子结构中n(PO)/n(EO)比值的关系;此外,考察了在不同pH环境下,超支化聚醚胺浊点的变化。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醚胺的浊点与分子中n(PO)/n(EO)的比值呈线性关系(y=-4.22x+50.36),浊点随pH的升高而降低。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超支化聚醚胺在室温时以纳米胶束形式均匀分散在溶液中,温度升高,胶束粒径增大至微米级,并发生相分离。  相似文献   

19.
在外部电容耦合的辉光放电装置中进行了三乙氧基乙基硅烷、三乙氧基乙烯基硅烷和三甲基乙烯基硅烷的聚合。研究了体系压力、放电功率、等离子气体(N_2、Ar)及基片距离对淀积速率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取代基的影响。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两亲性聚合物具有独特的pH/温度响应、自组装等特性,将其与碳纳米管结合制成的两亲性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两亲性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3种制备方法,即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可逆加成一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和氮氧自由基聚合法,综述了两亲性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两亲性、pH/温度响应性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