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垃圾邮件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反垃圾邮件问题已经成为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针对垃圾邮件过滤本质是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器前端的反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它采用了改进的v支持向量机算法对邮件内容进行分类,过滤垃圾邮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直接的支持向量机增量算法相比,提高了过滤的准确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垃圾拒门外     
12月6日,玛赛公司针对日益泛滥的垃圾邮件,推出了一款服务性软件产品——反垃圾邮件网关。该产品是基于服务器的邮件过滤和传输系统,帮助企业管理邮件系统,防止未授权的邮件进入或发出,同时用于阻挡垃圾邮件、禁止邮件转发和防止电子邮件炸弹。通过消除不需要的邮件,它可以降低网络资源浪费。目前市场上专门针对垃圾邮件的产品还不多见,而众多邮件服务器的反垃圾邮件功能也相对较为简单,几乎无法处理复杂的情况。玛赛反垃圾邮件  相似文献   

3.
飘零雪  令狐冲 《微电脑世界》2004,(14):i001-i012
近两年来,垃圾邮件大量泛滥,不断改头换面,以躲避过滤,魔高一尺;反垃圾邮件技术推陈出新,增强智能别技术,道高一丈。令人汗颜的是,垃圾邮件与病毒为伍,让传统反垃圾邮件技术措手不及。随着安全技术介入,垃圾邮件再次败下阵来。但战争并未结束,垃圾邮件时刻积续力量,准备反攻。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若防范垃圾邮件,必须知晓垃圾邮件入侵的突破口,以及恰当的过滤手段。事实上,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是垃圾邮件传播和落脚的根据地,如若横扫“垃圾”,必须直击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客户端主要靠个人用户维护,邮件服务器端则靠网管维护。现在,我们从这两个角度,讲一讲防范垃圾邮件全套攻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P2P协作的垃圾邮件发送行为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目前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基础上,并根据垃圾邮件大量发送行为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P2P协作的垃圾邮件发送行为识别技术。该技术将各邮件服务器组成一个反垃圾邮件(Anti-Spam)P2P网络,每个邮件服务器储存可疑邮件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共享在Anti-Spam P2P网络上,然后根据可疑邮件信息在Anti-Spam P2P网络上进行协作识别垃圾邮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是针对垃圾邮件的群发特征而不依赖于邮件内容、语言类型或格式分析,在MTA阶段就能过滤大量垃圾邮件,提高了处理速度和准确率并节省大量的系统资源,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5.
反垃圾和病毒邮件近几年来一直是热门话题。绝大多数的企业邮件服务器管理人员和邮箱的使用者,以及符种免赀邮箱的使用者都饱受其害。在购买商业的反垃圾邮件套件,并付诸实施之前,我们还需要自己想办法脱离苦海。幸运的是,目前各种邮件服务器或者客户端软件部已经开始提供防止垃圾邮件或者过滤垃圾邮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基于内容邮件过滤器的攻击及过滤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内容的过滤技术是反垃圾邮件技术中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垃圾邮件发送者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方法对基于内容的垃圾邮件过滤器进行攻击,严重影响了过滤器的正确率和健壮性.在介绍主要基于内容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基础上,分析了针对基于内容垃圾邮件过滤器的常用攻击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过滤改进技术.同时,针对单词沙拉攻击,在几种过滤器上进行了模拟攻击实验.最后分析了垃圾邮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反垃圾邮件技术的主要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单客户端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面对技术越来越高明的垃圾邮件发布者已经突现出它的弱点,多Agent技术为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旨在将Multi-agent技术和多用户协作的思想引入到垃圾邮件过滤系统中,提出了一个分布式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使各邮件客户端能够互相协作,共享反垃圾邮件信息,从而提高单客户端垃圾邮件过滤的效果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最近两年,垃圾邮件肆虐横行,危害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网络运行。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垃圾邮件的定义及其产生机理;重点论述了当前流行的反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并对当前最新的反垃圾邮件技术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未来反垃圾邮件过滤技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前反垃圾邮件产品通常采用行为判别技术作为过滤垃圾邮件的主要手段,行为识别的多种实现方法都涉及到邮件来源摩地址,因此在对反垃圾邮件产品测试中,伪装成垃圾邮件样本的原始来源IP地址发送该样本才能有效的激活反垃圾邮件产品的判别机制,从而使得测试结果更为科学。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自行构建TCP/IP协议栈实现伪造邮件来源IP的反垃圾邮件产品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地仿真出实际互联网环境中的垃圾邮件发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对垃圾邮件的定义、主要危害、滥发原因以及对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过滤技术在反垃圾邮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垃圾邮件的泛滥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安全方面.如何减少垃圾邮件也是很值得去研究的课题.文中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索一种更加有效的拦截垃圾邮件的方法.在文中,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两种不同的反垃圾邮件技术,结合DKIM和基于内容的过滤技术的优点,设计出了一个反垃圾邮件的方案.方案中采用评分管理的方法来实现对邮件内容的过滤,可以取得与ID3算法一致的结果.因此,通过将现有的反邮件技术的有效整合,可以取得有效的垃圾邮件过滤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用户反馈的反垃圾邮件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洋  方滨兴  王申 《计算机工程》2007,33(8):130-132
在分析传统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反馈的反垃圾邮件技术。该技术通过引入用户反馈机制,使用改进的朴素贝叶斯方法,构建面向特定用户的过滤器,从而进行垃圾邮件过滤。邮件语料库实验和原型系统的测试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误报率,提高反垃圾邮件系统的可用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基于内容的中文反垃圾邮件技术中,中文分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面对大规模的邮件训练样本和大负载的邮件服务器,中文分词算法的时间效率成为中文垃圾邮件过滤技术中的一个瓶颈。对此,提出一种应用在中文垃圾邮件过滤系统中的实时分词算法。该算法采用一种TRIE树型结构作为词典载体并基于最大匹配的原则,同时,在实时分类阶段结合hash表进行特征查询,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在分析垃圾邮件定义、起因基础上介绍两种最为常见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其次从技术的角度出发,结合SpamAssasin过滤模块,阐述了垃圾邮件过滤过程和在邮件仓库中的运用及测试情况;最后简要分析了反垃圾邮件技术的防治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设计一种基于改进贝叶斯算法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通过朴素贝叶斯过滤算法以及该算法在反垃圾邮件中的八个处理步骤,分别建立三个哈希表,设置阈值来判别邮件是否为垃圾邮件.  相似文献   

16.
对于在网络边缘控制和防范垃圾邮件,一个自然的想法是在邮件服务器上安装反垃圾邮件引擎,检查进出该邮件服务器的邮件。可是由于该任务的引入,使得本来负荷就不轻的邮件服务器必须分出宝贵的系统资源用来支持垃圾邮件过滤引擎的工作;这对于小规模的邮件系统是可行的,对于大容量(用户数)的邮件系统会造成相当程度的延时,甚至漏收漏发邮件。同时,邮件系统是企业网络的核心服务器,在核心服务器上安装和卸载软件都是有相当风险的。正是基于这些的考虑,冠群金辰软件公司的反垃圾邮件系统赤霄过滤网关是一个针对E m a i l系统的S M T P协议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李新洁  张新有 《微机发展》2011,(10):19-22,27
对反垃圾邮件行为识别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会话层的垃圾邮件识别方法,在分析发送过程中的邮件行为特征基础上,提取出能够区分垃圾邮件和正常邮件的行为特征,并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建立行为特征识别模型,找出垃圾邮件行为规律。该方法在邮件正文发送之前对垃圾邮件进行过滤,能够有效地节省带宽。采用真实的邮件数据集合分别使用行为识别技术与基于内容的过滤技术进行实验,验证该技术具有较好的邮件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业内动态     
“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公布“垃圾邮件服务器名单(第二期)” 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2003年8月8日向社会公布了“垃圾邮件服务器名单(第一期)”。2003年9月9日,“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将确认未继续发送垃圾邮件的IP地址从“垃圾邮件服务器名单(第一期)”中去除。但是,对那些未反馈回处理结果,且继续发送垃圾邮件的IP地  相似文献   

19.
对垃圾邮件的定义、主要危害、滥发原因以及对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过滤技术在反垃圾邮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防范垃圾邮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您上班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也许是接收来自亲朋好友的电子贺卡,但同时您也许不得不删除邮箱里众多的垃圾邮件。数字尽管枯燥但很有说服力。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发布的2005年垃圾邮件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发向中国邮件服务器的垃圾邮件达1500亿封,即使国内邮件服务提供商过滤了其中的60%~80%,给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也高达48亿元。除了法律、道德等约束外,技术的防范显得十分重要。本期《CSO沙龙》,我们聚焦反垃圾邮件的技术及产品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