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当前数字家庭中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成为研究热点。针对嵌入式智能设备间的多媒体文件共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Pn P(Universal Plug and Play)设备模型的多媒体文件共享方法。首先研究UPn P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其协议栈和工作流程,然后详细介绍系统的架构设计和模块实现,并给出应用流程分析,最后在家庭网络环境下进行测试验证。此外,为保证多媒体共享文件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UUID和用户选择的访问控制策略,并在实际系统中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当前网络环境中的应用,分析了当前网络环境中广泛存在的NAT设备对P2P(Peer-to-Peer)通信的影响。阐述了包括ALG(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代理(Proxy)技术及UDP打洞(UDP Hole Punching)技术在内的多种NAT穿越技术,并在深入研究STUN协议及分析对比多种穿越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NAT穿越方案,使得NAT后的主机基本实现了在各种类型NAT下的成功穿越。  相似文献   

3.
针对SIP服务在部署中出现的"单点失效"、"性能瓶颈"以及P2P的标准化与互联互通、NAT穿越、安全与授权和用户移动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P2P技术的SIP服务网络的结构.给出了实现方案,重点分析了P2P-SIP网络处理注册和呼叫的流程.  相似文献   

4.
NAT技术是针对Ipv4地址短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IPSec是网络层安全协议。也是目前和今后为Internet提供安全的最佳方案。但NAT设备的使用,却防碍了端到端IPSec VPN的实现。如何使地址的灵活性和通信的安全性都得到保障,成为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的重点。本文在阐述IPSec和NAT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NAT和IPSec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并重点讨论了NAT和IPSec和平共处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P2PSIP系统中NAT穿越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2PSIP系统整合了P2P技术和SIP协议的优势,是当今网络技术领域的热门应用之一.作为端到端的应用,NAT穿越是P2PSIP系统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概述了NAT的由来、工作原理及NAT的各种常见类型;然后阐述了系统中信令穿越NAT和媒体流穿越NAT所面临的问题;随后分析了当前各种NAT穿越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下提出一种P2PSIP结点穿越NAT的方案:STUN+TURN方式,并在扩展会话描述协议SDP的基础上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采用该方案的P2PSIP系统可以实现正常的VoIP通信.  相似文献   

6.
由于IP地址的短缺,以及出于安全的考虑,在因特网中广泛采用NAT技术.在VoIp应用中,如何穿透NAT,就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H.323协议穿透NAT的解决方案,并详细分析了方案的实现过程,该方案基于Full Proxy方式,无需改动现有NAT设备.  相似文献   

7.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中的核心技术,SIP协议作为下一代网络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VoIP系统中。 SIP协议无法支持SIP信令和媒体流的NAT穿越,从而限制了其在广域网上的应用和发展。虽然目前解决NAT穿越的方案已经很多,但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文中详细解释了NAT对SIP通信的影响,介绍了UDP打洞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UDP打洞技术穿越锥形NAT的流程,以及Http代理网关方式穿越各种NAT的流程。文中通过比较各种NAT穿越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一种综合UDP打洞与Http代理网关的NAT穿越方案。经过论证与实验,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靠的TCP NAT穿越方法,有效解决了P2P传输过程中NAT穿越的问题。具体的实现方法是:首先研究NAT穿越的关键技术,接着对TCP NAT穿越的实现原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基于PCP协议的TCP NAT实现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PCP协议的TCP NAT穿越方法是可行的,能够较好的满足P2P技术的应用,如果进一步提高穿透率,则必须保证端口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 IP 地址资源短缺的问题,但却给互联网上主机之间的通信带来了障碍,使得传统远程控制技术受到限制。文章围绕 P2P 穿越 NAT 设备并实现远程控制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主流的 NAT 穿越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套远程控制方案,然后使用 JAVA 语言对该方案予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实现远程控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NAT技术分析及其在防火墙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介绍了三种NAT技术:静态NAT、动态NAT和端口级NAT,分析了NAT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及其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NAT技术在防火墙中的应用。NAT和防火墙技术的结合,不但节约了IP资源.更增强了防火墙的安全防御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远程医疗系统当中应用了一个点对点的UDP通信多媒体传输技术,由于需要内外地址转换,因此NAT穿透技术是远程医疗系统当中的一个关键性难点。本文在分析了NAT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基于UDP协议实现了一种有效的NAT穿透新技术,并应用于远程医疗系统。  相似文献   

12.
P2P网络中利用JXTA穿越NAT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玉琳  吴力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9):3619-3621,3643
P2P是当今网络技术的研究热点,如何在对等节点之间建立有效的连接也成为影响P2P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但由于NAT设备的大量存在,使得因特网中的对等节点很难与NAT后的对等节点建立有效的连接.在分析了NAT的基本原理、阻碍对等节点之间通信的原因以及已有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JXTA的端点和管道技术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一个开发实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具体的实验对Packet Tracer软件进行了仿真技术测试分析,并在网络互连真实环境上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实现了Telnet、VLAN、STP、RIP、OSPF、PPP、Frame Relay、NAT、ACL、WAN、VPN、DHCP、HTTP、DNS、Emai等网络互连和仿真通信实验。基于Packet Tracer的仿真技术,构建具有开放式的网络互连技术实验平台,改善了实践环境、扩展了实践手段、优化了实践过程、提高了实验效率,较好的解决了学生一旦离开了实验室环境将变得束手无策的问题,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实验学习和实践体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节约了实验室的实验成本,降低了实验室的管理难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Internet网络用户的迅速增加,IPv4地址出现了严重的短缺.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也给P2P通信带来了困难.目前,UDP穿透已经得到较好地解决,TCP穿透NAT虽然有一些解决方案,但都不完善.文章提出一种由应用程序来协助完成TCP穿透NAT的方案,减轻了对第三方服务器的依赖,提高了建立连接的安全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光、电传输特点和高速互连网络的特殊要求,通过分析光互连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提出了10Gb/s光互连技术可行性的设计方案;并为了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采用试验的方式,完成了基于10Gb/s光互连的PCB实验板设计.从实验板的设计可发现:Framer FPGA在传统电互连和光互连间提供相应的协议转换和速率转换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RapidIO技术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嵌入式系统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8372),串行RapidIO是针对高性能嵌入式系统芯片间和板间互连而设计的。本文介绍了CPS1432交换芯片与P2020组成的星型拓扑网络结构,包括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要点,对高性能嵌入式互连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校园网建设过程中基于多ISP接入的网关架构,应用多种路由协议、QoS策略、智能DNS和NAT技术,实现合理分配接入带宽,充分利用多条上网链路,降低网络使用成本,突破ISP运营商之间网络互联的速度制约,提高内部站点对外服务质量,增强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8.
跨越NAT的P2P应用UDP通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基于Internet的P2P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多的内网主机需要参与到P2P中来。NAT之后的主机IP地址在Internet上是不可见的.Internet上的主机不能主动访问这些NAT之后的主机,但P2P网络要求任何主机之间都能够直接对等交换信息,这就使得P2P网络应用必须解决穿越NAT实现双向对等通讯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了NAT基本原理和NAT对P2P应用的影响基础上,分析了客户端位于同一个NAT的后面、客户端位于不同的NAT的后面和客户瑞位于多级NAT的后面这三种情况下.P2P软件跨越NAT的UDP通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