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本文对三钢8号高炉(420m~3)炉况失常过程、恢复处理及失常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在高炉炉况失常后通过高炉各种操作制度综合调节及降料面炸瘤,复风后高炉操作炉型得到纠正,实现炉况恢复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2.
总结柳钢2000 m~3高炉(3、4号高炉)2016-05炉况失常的原因和处理过程。分析认为:原燃料质量的波动,特别是入炉S负荷的上升与碱负荷升高及炉渣碱度偏高等是引起炉况波动的主要原因;在处理高炉炉况失常时,风口中小套大量漏水加剧了炉缸堆积。介绍实施的集中加净焦提高炉温、疏松边缘为主的布料制度、降低炉渣碱度、集中堵部分风口等逐步恢复风量,使高炉生产逐步恢复正常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郑义勍  赵德义 《炼铁》2020,39(1):32-34
对安钢1号高炉炉况失常原因及处理进行了总结分析。1号高炉发生炉况失常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焦炭质量大幅度劣化,二是入炉碱金属和锌负荷持续超标,三是高炉操作上未能及时调整应对。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炉况恢复方案,并采取改善原燃料条件、降低碱锌负荷、适当配加洗炉剂、优化高炉操作等措施,炉况逐渐恢复正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持高炉操作效率和稳定,日本钢管公司福山制铁所已经研制成能在事故萌芽初期就会预报炉况失常,并采取相应措施的炉况失常预测系统(FLAG)。本系统包括在2号高炉计算机控制操作系统中并具有下列优点: 1、预报指数:此系统能检测符合失常流程的不同状态的传感器数据。 2、使用声响警报器管理操作:它有助于处理突然波动的高炉炉况。 3.鉴定系统中用于判断的临界值:它能保持预报的精确性并便于其他高炉引用本系统. 本系统对稳定高炉操作已经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对涟钢7#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与处理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原燃料质量出现波动、炉况不稳、风温低及风量调节不及时是炉况失常与恢复困难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和调整操作制度后,炉况得到好转。  相似文献   

6.
对南钢新1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进行了总结。认为焦炭质量下降造成炉缸堆积是此次炉况失常的主要原因,通过稳定炉况、加锰矿洗炉及提高渣比、逐步压制边缘气流,炉况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详细分析了导致邯钢新区1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认为水渣系统事故率高打乱了高炉正常的出铁秩序,导致炉况出现波动,气密箱倾动系统故障造成炉内气流分布彻底失常。高炉在休风更换了气密箱后,通过优化水渣操作工艺、加循环焦、小矿批、中心加焦、堵风口的方法快速恢复了炉况。  相似文献   

8.
郑海波 《河北冶金》2011,(10):33-35
对马钢2 500 m^3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进行了总结,认为长期空仓、低槽位和焦炭质量下降造成炉缸状况变差是此次炉况失常的主要原因,通过稳定炉况、一次性大量退负荷、活跃中心控制边缘气流等措施,使高炉炉况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炼铁》2017,(5)
对安钢3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进行了探析。2016年9月,3号高炉炉况失常的主要原因是渣铁性能劣化、烧结矿性能较差、休风前后的指标异常,通过采取优化炉渣的成分和性能、提高烧结矿的质量和冶金性能、上下部调剂恢复炉况的措施后,3号高炉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合3号高炉铁前工序四位一体标准化体系取得的实际效果,认为炉况失常涉及的因素较多、原因复杂,建立和完善标准化工艺技术和管理制度才是避免炉况失常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1999年4~5月,上钢一厂750m~3高炉经历了开炉以来最严重的、历时最长的炉况失常,其主要原因是炉身结厚。现对炉身结厚的原因及处理进行总结分析。 1 炉况失常经过 3月中旬以后,高炉炉况波动较大,坐料次数增多,经常减风操作。3月25日以后,高  相似文献   

11.
对济钢1号1750m~3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气流分布失常及高炉休、慢风率高造成炉缸堆积是炉况失常的主要原因,指出了炉况恢复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唐志宏  杨剑  黄庆周 《炼铁》2001,20(2):42-43
1 概况 柳钢1号高炉(306m~3)1987年12月扩容大修后至今已生产近13年。2000年1月25日至3月3日,1号高炉出现了严重的炉况失常。炉况失常的原因是失常前没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热风阀漏水及上料故障,引起了  相似文献   

13.
对莱钢2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进行了总结。由于灌浆以及操作的影响,造成炉缸堆积,引起炉况失常。通过采取提炉温等措施,炉况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4.
河钢承钢2500m~3高炉2018年1月出现炉况失常,将此次炉况失常事故进行总结,找到了炉况失常的技术原因、管理原因。鼓风动能长期偏低,抗风险能力变弱,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冷却壁漏水增加了高炉恢复难度,烧结矿长期低仓位,入炉料粉末多,应对不力,是炉况失常的直接原因。制定炉况失常的预防措施,建立防控体系,坚持铁前生产以高炉稳定为中心,高炉自身以精细操作为中心,做到日常操作攻守退有序开展。制定出处理钒钛矿高炉炉况失常的措施,总结出炉况恢复的基本思路,确保钒钛矿高炉长期稳定,杜绝类似失常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5.
张贺顺  王春生  王刚毅  鲁俭 《炼铁》2008,27(1):32-34
首钢3号高炉由于外围原料条件恶化、高炉设备故障以及操作制度的调剂不及时造成了炉况失常,对炉况失常原因、前期表现和恢复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赵贵希  刘琪敏 《炼铁》2008,27(2):5-7
结合邯钢5号高炉炉墙结厚的处理,总结了铜冷却壁高炉维护合理操作炉型的经验.认为加强入炉原燃料的管理,减少成分波动,降低入炉粉末含量,通过上下部调剂维持适当的边缘煤气流,以及选择合适的热制度、造渣制度是炉况稳定顺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河钢承钢冶炼钒钛磁铁矿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介绍了炉况恢复过程,并提出了预防措施。炉役后期,铜冷却壁长期漏水,造成操作炉型失常,出现炉墙结厚,是造成炉况恢复时间长的主要技术原因;在冷却壁漏水对炉况的影响程度上认识不足,是造成炉况恢复时间长的管理原因。从炉况恢复和巩固的过程中,到炉役后期应对铜冷却壁破损诱发炉况失常的一些关键:首先,对于炉墙粘结,要采取"集中加净焦、低碱度+萤石"方式进行热酸洗;另外,必须对冷却壁漏水进行彻底处理;转变对抑制边缘的认识,在加风和调整各项制度过程中,及时果断采取抑制边缘的装料制度,持续做好高炉炉役后期特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程勇  王周勇  周国民 《炼铁》2020,39(1):38-40
对湘钢新3号高炉炉况波动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总结。高炉炉况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是原燃料质量劣化,二是块状带气流分布异常,三是操作炉型不合理。结合新3号高炉采用非中心加焦模式生产的状况,上部以调整气流为重点,下部以活跃炉缸为重点,通过不断优化上下部操作制度,高炉炉况逐渐恢复稳定。认为高炉要保持长期稳定,需要下部送风制度和上部装料制度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19.
张洪宇  于成忠  赵长城 《炼铁》2007,26(6):36-38
对鞍钢新2号高炉(3200m3)布料溜槽破损导致炉况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处理经验进行了总结.布料溜槽的维护、管理对高炉生产非常重要,应加强日常监控,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炉况失常.  相似文献   

20.
针对韶钢7号高炉因上料设备故障被迫长时间维持低风量操作所引发的炉况失常现象,通过操作参数,分析引起高炉炉况波动(炉内出现崩料、管道)的原因,通过调整布料矩阵,稳定鼓风湿度,适当提高燃料比,以及降低高炉入炉Zn负荷等手段逐步将炉况恢复至正常生产炉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