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山钢日照公司2号高炉炉况波动的原因和相应的炉况调整措施。高炉炉况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原燃料质量劣化、燃料比控制不稳定、炉前出铁质量不佳。根据2号高炉当前炉况,遵循调整上部气流与活跃炉缸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不断优化上下部操作制度,高炉炉况逐渐恢复稳定。  相似文献   

2.
对宁钢1号高炉操作的改进及效果进行了总结。结合1号高炉设计炉型变化的特点,通过采取抓好原燃料的差异化管理、稳定上部煤气流的合理分布、优化下部送风制度、做好炉温的精细化趋势管理、强化炉前出铁作业,以及加强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等措施,逐步解决了1号高炉压差高、热负荷时有大幅波动等影响炉况长周期稳定顺行的问题,操作炉型趋于稳定,取得了长时间高效低耗的生产业绩。2020年10月利用系数达到2.747t/(m3·d),2021年7月燃料比降低至498 kg/t。  相似文献   

3.
针对1号高炉第二代炉龄开炉后炉况出现波动,各项技术指标大幅下滑等问题,通过采取下部调整风口面积、上部稳中心的装料制度、操作上稳定热制度及渣相、加强炉前操作管理、重视炉型管理等措施,实现了高炉炉况恢复,各项技术指标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宝钢3号高炉(二代)炉体采用铜冷却壁,开炉两年后首次发生炉墙结厚,由于结厚处理时间长、炉况波动大,严重影响生产。分析认为,冷却壁镶砖的不均匀侵蚀是造成本次炉墙结厚处理困难的主要原因。对使用铜冷却壁的高炉在生产中如何控制操作炉型给出了建议。通过减少原料入炉粉末;稳定顺行,保持炉况稳定;防止边缘气流过重;提高软熔带位置;建立适宜的铜冷却壁冷却制度等可以防止炉墙结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炼铁》2015,(5)
马钢3号高炉中修后,由原来完全依靠发展边缘煤气流、严重依赖边缘的操作思路,转变为发展两道煤气流的操作模式,高炉取得了一段时间的稳定顺行,但之后炉况再次出现波动并最终失常。比较这次3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与近年来炉况波动的处理,有如下三点体会:一是炉况出现波动后的处理力度和对进程的把握很关键,二是炉况波动产生的原因分析是引导炉况处理方向的关键,三是炉热、渣系和风量的使用关系是高炉炉况处理进程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陶著钦  罗力  张强  常凯  薛明丰 《炼铁》2023,(2):21-24
日钢7号高炉因高硫煤的成分及热值异常出现炉况波动,且频繁出现管道气流,导致被迫减风。在炉况恢复过程中,通过控制炉温避免了炉凉;在风压风量恢复后,由于存在管道气流,仍然波动较大;之后,通过调整上部装料制度,彻底消除了管道气流。管道气流治理的主要经验是:(1)小风量喷吹煤粉,防止炉凉;(2)提焦比锰矿洗炉,恢复风量;(3)上下部制度调整精准配合,消除管道气流。炉况波动处理后的第3天,高炉燃料比下降至510kg/t,第6天利用系数恢复至3.4t/(m3·d)。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总结首钢4号高炉生产操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高炉长期高产,稳产的措施,即下部活跃炉缸,上部稳定气流,矮胖型高炉须保持适宜的风速和鼓风动能,以求得活跃的炉缸工作和合理的初始煤气流分布,为进一步发挥无钟多环布料的优势,上部装料要采用多位往复布料方法,稳定炉内煤气流,实现在布料技术上的新突破,为高炉顺行,高产,低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对南钢新1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进行了总结。认为焦炭质量下降造成炉缸堆积是此次炉况失常的主要原因,通过稳定炉况、加锰矿洗炉及提高渣比、逐步压制边缘气流,炉况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三钢8号高炉(420m~3)炉况失常过程、恢复处理及失常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在高炉炉况失常后通过高炉各种操作制度综合调节及降料面炸瘤,复风后高炉操作炉型得到纠正,实现炉况恢复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0.
《炼铁》2016,(6)
邯钢8号高炉炉腰、炉身部位的铜冷却壁快速、集中破损,严重破坏了高炉正常的操作炉型,并诱发煤气流分布失常,最终导致了炉况的严重失常。为此,以建立合理的炉型为目标,在铜冷却壁破损集中区域大量安装微型点式冷却器和炉腰环带灌浆造衬修复炉型的同时,配套调整上部布料制度和下部送风制度,强化中心气流,稳定边沿气流,通过近3个月的摸索、调整,最终使高炉回归顺行状态。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针对新钢7号高炉原燃料的波动及操作炉型变化的特点,寻求高炉对抗波动、稳定炉况、强化冶炼、稳产高产的手段。通过加强对入炉燃原料精细管理以及送风制度的管理,优化上部布料矩阵以及高炉日常操作,实现了炉况稳定顺行、稳产高产,取得了较好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2.
文中对首钢股份高炉浇注后的炉型变化及合理操作炉型的维护进行了说明。结合炉况从上部装料调整、炉身热负荷控制、稳定炉渣成分及合理下部调节等方面阐述合理操作炉型的维护实践,制定出适合1号高炉炉况的科学操作技术。1号高炉中修后技术指标不断得到优化,2020年前4月平均入炉燃料比483.42 kg/t,利用系数达2.54 t/m~3·d,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炉气流不稳和冶强的改变,急需摸索出一套与当前炉况相适应的下部制度。让高炉的气流更加稳定和达到护炉目的。通过一年逐步调整高炉下部风口布局和一系列的下部操作制度调整。使高炉气流稳定性增强,让高炉在护炉的情况下做到了高产低耗。  相似文献   

14.
针对韶钢7号高炉因上料设备故障被迫长时间维持低风量操作所引发的炉况失常现象,通过操作参数,分析引起高炉炉况波动(炉内出现崩料、管道)的原因,通过调整布料矩阵,稳定鼓风湿度,适当提高燃料比,以及降低高炉入炉Zn负荷等手段逐步将炉况恢复至正常生产炉型.  相似文献   

15.
赵永平  王纲 《炼铁》2019,38(5):51-54
邯宝2号高炉3座热风炉由于格子砖堵塞严重,导致送风温度大幅度降低,高炉被迫采用低风温操作。低风温操作给高炉带来较多不利影响,如炉缸的活跃性受到抑制、燃料比上升较多、加大高炉操作难度等。通过采取调整下部送风制度、保持炉缸较高的热量、调整上部布料制度及采取精细化操作管理等对策,2号高炉炉况保持了长期稳定顺行,主要技术指标也处在相对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欧阳雄 《钢铁》1993,(12):7-11,32
分析了梅山2号高炉5年多的操作实践,指出矮胖高炉实质上是一种强化炉型,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应兼顾低耗、长寿。在操作上应强调下部吹活炉缸.上部稳定气流,通过高风速、大动能、大矿批、增加ak及扩大△a(ak-a1)、精心调剂,使高炉经济技术指标得到全面改善。并对照1号高炉对2号高炉的矮胖炉型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2016年8月初宣钢2#高炉(容积2 500 m3)出现上部温度波动幅度大、中心气流减弱、崩料、悬料现象,风量从4 700 m3/min逐步萎缩至3 800 m3/min,加风困难,最终导致炉况失常。通过强化中心气流引风量、调整风口面积、提高动能、化炉缸、全风口作业等操作思路,风量从3 800 m3/min加至4 500m3/min;建立中心主气流后,采取加重焦炭负荷、扩大矿批、逐步优化装料制度等措施,充分发挥中心"漏斗"作用,高炉炉况逐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5号高炉进入2016年4月份后,高炉炉况出现中心气流减弱消失的情况。本文介绍了5号高炉中心气流的波动情况,从炉型、冶强和烧结性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确认烧结性能变化是中心气流消失的主要原因,在操作制度上相应进行了探索,得出了恢复中心气流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9.
从原燃料质量、煤气流分布和水温差变化等方面,对武钢8号高炉炉况波动的特点及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认为:(1)原燃料质量的稳定是保证炉况顺行的根本,要重点监控焦炭、烧结矿、喷吹煤的成分变化,高炉操作要根据原燃料质量的变化早调、微调;(2)针对外围条件变化,在中心焦窗畅通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两股气流,以风为纲,在炉况顺行的基础上寻找最佳的煤气利用率;(3)控制好水温差,维持合理的操作炉型,炉缸热状态守住铁水温度的底线,无论是炉墙黏结,还是渣皮脱落,充足的炉温和良好的渣铁流动性都是炉况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黄雅彬  席军  郭卓团  丁坤  韩磊 《炼铁》2019,38(2):9-12
为了快速恢复生产,包钢3号高炉炉缸采用浇注料进行了整体浇注。高炉开炉后生产顺利,实践证明,炉缸采用整体浇注技术,投资少,施工快,炉缸安全可靠,是一项比较先进的实用技术,为高炉开炉3天顺利达产创造了条件。投产后,改变常规操作及传统观念,通过优化气流控制、加大批重、强化冶炼等,稳定煤气流,确保炉况稳定顺行,高炉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