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5~60 ℃的条件下,采用静态法测定了AlCl3·6H2O在FeCl3-CaCl2-HCl-H2O体系中的溶解度。同时以OLI软件为平台,采用Bromley-Zemaitis活度系数模型预测了该温度范围内AlCl3·6H2O在FeCl3-CaCl2-HCl-H2O体系中的溶解度,并将实验和预测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在FeCl3-HCl-H2O和CaCl2-HCl-H2O这2个体系中,温度对AlCl3·6H2O溶解度的影响均可忽略;在相同温度和盐酸浓度下,随着FeCl3和CaCl2浓度的增大,AlCl3·6H2O的溶解度均减小;在相同温度、相同FeCl3和CaCl2浓度下,盐酸浓度对AlCl3·6H2O在2个体系中溶解度的影响均显著,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AlCl3·6H2O的溶解度急剧减小。比较后发现,实验数据和模型预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郭彦霞  杨喜  崔慧霞  程芳琴  杨凤玲 《化工学报》2014,65(10):3960-3967
研究了AlCl3·6H2O在盐酸体系中的结晶行为,考察了铁、钙、镁、钾、钠等杂质对AlCl3·6H2O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利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技术(FBRM)和颗粒录影显微镜(PVM)探讨了不同盐酸滴加速度下AlCl3·6H2O的结晶粒度分布及形貌。结果表明,AlCl3·6H2O的结晶量随着盐酸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浓盐酸加入量为AlCl3饱和溶液体积的2.25倍时,25℃时的结晶效率可达到80%。溶液中Fe的存在可促进AlCl3·6H2O的结晶,在1.5 mol·kg-1的AlCl3溶液中,当铝铁摩尔比低于3:1时,得到的AlCl3·6H2O晶体中铁的含量小于0.1%。钾、钙、镁、钠等杂质对AlCl3·6H2O的结晶影响不大。盐酸添加速度影响AlCl3·6H2O的形貌,快的盐酸添加速度易使晶体发生团聚,颗粒粒径小,盐酸添加速度较慢时,可得到颗粒较大、形貌好的单晶。  相似文献   

3.
崔瑞芝  李武  董亚萍  桑世华 《化工学报》2018,69(10):4148-4155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四元体系LiCl-MgCl2-CaCl2-H2O在298 K下的溶解度,由此绘制了相应的相图和水含量图。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在298 K时有三种复盐生成,无固溶体生成。其相图中含有五个共饱点,十一条单变量曲线以及七个平衡固相结晶区,分别为四个单盐结晶区(CaCl2·6H2O、CaCl2·4H2O、MgCl2·6H2O和LiCl·H2O)以及三个复盐结晶区(LiCl·MgCl2·7H2O、LiCl·CaCl2·5H2O和2MgCl2·CaCl2·12H2O)。运用Pitzer模型,采用文献中报道的参数对该四元体系进行了298 K条件下的溶解度计算。对比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如何将AlCl3·6H2O从众多组分中选择性地结晶分离是从煤矸石中提Al的关键,而AlCl3·6H2O在煤矸石酸浸体系中的热力学平衡数据对于结晶过程的控制至关重要。在25~85℃的温度范围内,测定了不同温度和溶液浓度下AlCl3·6H2O在FeCl3、CaCl2、KCl及KCl-FeCl3溶液中的溶解度。实验发现温度对AlCl3·6H2O在所有溶液体系中溶解度的影响均不明显,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加;溶液浓度是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AlCl3·6H2O在所有溶液体系中的溶解度均随溶液浓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溶液浓度的增大使得Cl同离子效应增强。为了提高OLI软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对其嵌入Bromley-Zemaitis模型中“Al3+–Cl<...  相似文献   

5.
曹大群  金艳  陈杭  于建国 《化工学报》2021,72(10):5028-5039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338.15 K时三元体系CaCl2-SrCl2-H2O、CaCl2-BaCl2-H2O和SrCl2-BaCl2-H2O的稳定相平衡,进一步研究四元体系CaCl2-SrCl2-BaCl2-H2O的相平衡。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三元体系的相图和密度-组成图,四元体系空间立体图、相图、水图和密度-组成图。研究结果表明:CaCl2-SrCl2-BaCl2-H2O四元体系在338.15 K时没有复盐和固溶体生成,稳定平衡相图由1个共饱点、3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3个结晶区组成,分别对应BaCl2·2H2O结晶区、SrCl2·mH2O(m=2,6)结晶区和CaCl2·2H2O结晶区。采用DFT模型进行338.15 K三元体系CaCl2-SrCl2-H2O、CaCl2-BaCl2-H2O和SrCl2-BaCl2-H2O的溶解度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针对CaCl2-SrCl2-BaCl2-H2O四元体系及三元子体系的稳定相平衡研究,可为综合开发利用油田卤水中的钙-锶-钡资源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了298.2、323.2、348.2 K三元体系KCl+CaCl2+H2O相平衡研究,测定了平衡液相组成及密度,采用Schreinemakers湿渣法和X射线粉晶衍射法确定了平衡固相组成。研究发现:298.2 K时,该体系为简单三元体系,无复盐形成,相图由1个三元共饱点、2条单变量曲线和2个结晶相区组成;323.2和348.2 K时,该体系为复杂三元体系,有复盐氯钾钙石(KCl·CaCl2)形成,相图均由2个三元共饱点、3条单变量曲线和3个结晶相区组成。对比该三元体系278.2、298.2、308.2、323.2、348.2 K相图可知:随温度升高,CaCl2结晶形式发生变化,CaCl2·6H2O (278.2、298.2 K)→CaCl2·4H2O (308.2 K)→CaCl2·2H2O (323.2、348.2K);KCl结晶面积在323.2...  相似文献   

7.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四元体系CaCl2-CaSO4-CaB6O10-H2O在308.15 K下的稳定相平衡。测定了该体系的溶解度及平衡溶液的物化性质(包括折射率、密度和pH)。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四元体系的干基图、水图以及相应的物化性质–组成图。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在308.15 K时有1个共饱点(CaCl2·4H2O + CaSO4·2H2O + CaB6O10·5H2O),3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3个单盐结晶区,分别对应于CaCl2·4H2O、硬石膏(CaSO4·2H2O)和高硼钙石(CaB6O10·5H2O)。其中,硬石膏CaSO4·2H2O结晶区最大、高硼钙石CaB6O10·5H2O结晶区次之,而CaCl2·4H2O结晶区最小,表明硬石膏最易于结晶析出。此外,该四元体系在308.15 K下没有复盐和固溶体生成,属于简单水合物I型。平衡液相的物化性质随着CaCl2浓度的增大呈规律性变化,并在共饱点处发生转折。其中,折射率和密度的变化规律相近,而pH的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对该四元体系的稳定相平衡进行研究,将为综合开发利用油田卤水中的钙、硼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三元体系KCl-K2B4O7-H2O在323 K时的稳定相平衡关系及稳定平衡液相的密度,测定了该三元体系稳定平衡溶液溶解度和密度。研究发现:该三元体系为简单共饱和型,无复盐及固溶体形成。根据溶解度数据绘制了相图,相图中有1个三元共饱点、2条单变量曲线、2个结晶相区,即氯化钾(KCl)结晶区和四硼酸钾(K2B4O7·4H2O)结晶区;平衡固相为KCl和K2B4O7·4H2O。由相图可以看出,KCl对K2B4O7有较强的盐析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巧丽  黄雪莉 《化工学报》2015,66(4):1252-1257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Na+, K+, Mg2+//Cl-, SO4-2-H2O, 五元水盐体系在-15℃下NaCl·2H2O饱和时的相平衡关系,测定了溶解度和密度,并绘制出相应的相图。研究结果表明:该五元体系平衡相图中有3个四盐共饱点,7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及5个两盐结晶区,5个两盐结晶区分别对应于KCl+NaCl·2H2O、Na2SO4·10H2O+ NaCl·2H2O、MgSO4·7H2O+NaCl·2H2O、MgCl2·8H2O+NaCl·2H2O、KCl·MgCl2·6H2O+ NaCl·2H2O;所 得-15℃相图和25℃下相图相比,相图结构大为简化:K2SO4·MgSO4·4H2O、KCl·MgSO4·3H2O、Na2SO4·3K2SO4、Na2SO4·MgSO4·4H2O、MgSO4·(4~6)H2O、K2SO4·MgSO4·6H2O结晶区均消失,Na2SO4结晶区转变为Na2SO4·10H2O且结晶区扩大,KCl、MgSO4·7H2O、KCl·MgCl2·6H2O结晶区缩小,MgCl2·6H2O结晶区转变为MgCl2·8H2O。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组成的盐湖卤水在降温过程中的结晶规律,为低温盐田工艺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了323.2 K时三元体系NH4Cl+MgCl2+H2O的相平衡研究,测定了平衡固液相组成及密度,并绘制了该三元体系相图。研究发现:该体系323.2 K时有复盐NH4Cl·MgCl2·6H2O生成,相图包含2个共饱点(F1F2)、3条单变量曲线(AF1F1F2F2B)、3个结晶区(NH4Cl、MgCl2·6H2O、NH4Cl·MgCl2·6H2O)。对比该体系273.2、298.2、323.2 K时的相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NH4Cl和MgCl2·6H2O结晶区变小,NH4Cl·MgCl2·6H2O结晶区变大,同时NH4Cl·MgCl2·6H2O由不相称复盐转变为相称复盐,对应的不相称共饱点转变为相称共饱点。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盐湖中具有丰富的盐湖离子,对其中的一个四元体系水盐相图开展研究,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了298.15 K时四元体系NaCl+NaBO2+Na2CO3+H2O相平衡研究,测定了体系平衡液相组成及密度和折光率,绘制了四元体系NaCl+NaBO2+Na2CO3+H2O 298.15 K的相图及相应的物化性质图。研究发现NaCl+NaBO2+Na2CO3+H2O四元体系298.15 K 时包含2个共饱点(E1E2)、5条溶解度曲线(AE1BE1CE2DE2E1E2)、4个结晶区(NaCl、NaBO2·4H2O、Na2CO3·7H2O、NaCl·NaBO2·2H2O)。其中三元体系NaCl+NaBO2+H2O在298.15 K下产生了复盐NaCl·NaBO2·2H2O,通过研究发现该四元体系NaCl+NaBO2+Na2CO3+H2O在298.15 K下也具有NaCl·NaBO2·2H2O复盐区。  相似文献   

12.
王雪莹  黄雪莉  黄河  罗清龙  邹雪净 《化工学报》2020,71(11):5059-5066
新疆卤水硝酸盐矿主要含有Na+、K+、Mg2+、Cl-、NO3-、SO42-六种离子,属于高元复杂体系,其合理利用和开发需要不同温度下的相平衡研究作为理论支撑。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对Na+, K+, Mg2+//Cl-, NO3-, SO42--H2O体系在-15℃、NaCl·2H2O饱和条件下的相平衡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相图。相图中有六个零变量点和八个两盐结晶区,只存在一种复盐KCl·MgCl2·6H2O。八个两盐结晶区,分别对应于NaCl·2H2O+Na2SO4·10H2O、NaCl·2H2O+NaNO3、NaCl·2H2O+KCl、NaCl·2H2O+KNO3、NaCl·2H2O+MgSO4·7H2O、NaCl·2H2O+MgCl2·8H2O、NaCl·2H2O+Mg(NO3)2·6H2O和NaCl·2H2O+KCl·MgCl2·6H2O,其中NaCl·2H2O+Na2SO4·10H2O共晶区最大,在低温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最小,降温过程中较易结晶析出。与该体系在25℃下的相图相比,复盐种类减少5种,零变量点减少19个,相关系得以极大简化。  相似文献   

13.
郑秋风  罗军  陈帅  陈念粗  于旭东  曾英 《化工学报》2020,71(12):5443-5451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298.2 K四元体系MgCl2-SrCl2-AlCl3-H2O的相平衡关系,测定了该体系的溶解度和平衡溶液的密度、折射率。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298.2 K该四元体系的空间立体图、相图、水图、密度-组成图和折射率-组成图。研究发现:298.2 K下,四元体系MgCl2-SrCl2-AlCl3-H2O无复盐或固溶体生成,稳定相图由2个共饱点、5条单变量曲线和4个结晶区组成。四个结晶区分别为MgCl2·6H2O、SrCl2·6H2O、SrCl2·2H2O和AlCl3·6H2O,其中SrCl2·6H2O结晶区最大,SrCl2·2H2O结晶区最小,说明SrCl2·6H2O更容易结晶析出。平衡液相的密度和折射率随着J(MgCl2)的变化呈规律性变化。采用Pitzer模型进行了298.2 K四元体系MgCl2-SrCl2-AlCl3-H2O溶解度计算,对比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曹丽娜  李珑  张楠  郭亚飞  邓天龙 《化工学报》2016,67(4):1117-1122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了四元体系LiCl-LiBO2-Li2SO4-H2O在298.15 K时相平衡实验研究,测定体系溶解度和平衡溶液的折光率、密度、pH和电导率。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该四元体系的干基图、水图以及相对应的物化性质-组成图。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四元体系298.15 K相图中,有2个无变度共饱点分别为相称共饱点(Li2SO4·H2O + LiCl·H2O + LiBO2·2H2O)和不相称共饱点(Li2SO4·H2O + LiBO2·2H2O + LiBO2·8H2O)、5条溶解度曲线和4个单盐结晶相区(Li2SO4·H2O、LiCl·H2O、LiBO2·8H2O和LiBO2·2H2O),无复盐和固溶体产生,属于简单四元体系水合物Ⅱ型相图。实验研究中,发现2种偏硼酸锂水合矿物存在(LiBO2·8H2O和LiBO2·2H2O),LiCl对Li2SO4的盐析效应显著;四元体系平衡溶液物化性质随着溶液中氯化锂浓度的变化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张学平  崔瑞芝  桑世华 《化工学报》2021,72(9):4479-4486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对两个三元体系NaBr-CaBr2-H2O和KBr-CaBr2-H2O在273.15 K下的固液相平衡关系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相关盐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绘制其等温相图。结果表明,两个三元体系均为水合物型,即平衡固相中未发现任何复盐及固溶体。两个三元体系在273.15 K下的等温相图均由一个共饱点、两条等温溶解度曲线、两个平衡固相结晶区组成。三元体系NaBr-CaBr2-H2O在273.15 K的两个结晶区的平衡固相分别为NaBr·2H2O和CaBr2·6H2O,NaBr·2H2O的结晶区远大于CaBr2·6H2O。三元体系KBr-CaBr2-H2O在273.15 K的两个结晶区的平衡固相分别为KBr和CaBr2·6H2O,KBr的结晶区远大于CaBr2·6H2O。基于Pitzer模型,运用已报道的Pitzer参数对所研究的两个三元体系在273.15 K下的等温溶解度进行模拟计算,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宋江涛  袁菲  余艳  郭亚飞  邓天龙 《化工学报》2021,72(6):3179-3187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四元体系LiB5O8 + NaB5O8 + KB5O8 + H2O在298.15 K下的相平衡。实验测定了该体系在298.15 K下的固液相平衡溶解度和物理性质(密度和折射率),基于实验溶解度绘制了四元体系的干盐相图、水图和物理性质组成图。在该四元体系的干基图中,有一个共饱点(LiB5O8·5H2O + NaB5O8·5H2O + KB5O8·4H2O)、3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和3个单盐结晶区(LiB5O8·5H2O、NaB5O8·5H2O和KB5O8·4H2O)。该体系在298.15 K下没有复盐和固溶体生成,属于简单四元水溶液体系。结合三元体系溶解度,拟合获得了3种碱金属五硼酸盐的单盐参数和三离子混合作用参数;应用Pitzer及其扩展的HW模型对溶解度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表明获得的Pitzer参数可靠。研究结果可为碱金属五硼酸盐分离纯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栋婵  王嘉宇  王士强 《化工学报》2021,72(6):3170-3178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四元体系Li+, Mg2+//Cl-, borate–H2O固液相平衡与相图研究,测定平衡溶液的液相组成、密度、折射率和pH。该四元体系相图中存在的盐类矿物为:LiCl·H2O、Li2B4O7·3H2O、 MgCl2·6H2O、Mg2B6O11·15H2O和锂光卤石LiCl·MgCl2·7H2O,其中锂光卤石LiCl·MgCl2·7H2O是异成分复盐,溶液中MgCl2存在下章氏硼镁石(MgB4O7·9H2O)不稳定,转化为多水硼镁石(Mg2B6O11·15H2O)。多水硼镁石结晶区最大,表明镁硼酸盐易于结晶析出,而锂光卤石结晶区最小。采用Pitzer热力学模型对该四元体系的溶解度进行理论预测,计算相图与实验相图吻合较好。该四元体系的稳定相平衡与相图研究,可为含锂硼盐湖老卤中锂、镁、硼产品开发及其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何媚质  杨鲁伟  张振涛 《化工学报》2017,68(11):4016-4024
CaCl2·6H2O作为一种常见的常温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由于成本低、易获取、蓄热强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按无水CaCl2与H2O的质量比为1.027:1制备了CaCl2·6H2O,经X射线衍射(XRD)表征其晶体结构;通过添加成核剂SrCl2·6H2O和Ba(OH)2对CaCl2·6H2O改性,发现两者的联合作用可抑制过冷,10次熔化-冷却循环平均过冷度1.07℃。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CaCl2·6H2O添加成核剂前后相变潜热,发现潜热由223.54 J·g-1降至160.41 J·g-1;为了扩大CaCl2·6H2O相变温度的范围,通过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和25%的MgCl2·6H2O,发现相变温度随MgCl2·6H2O质量分数的升高呈线性降低,但不宜超过20%;选取CaCl2·6H2O-20% MgCl2·6H2O二元共晶盐相变储热体系为改性目标,通过添加1% SrCl2·6H2O和0.5% CMC,过冷度降至0.57℃,相变潜热为141.09 J·g-1,低于单独组成盐CaCl2·6H2O的潜热223.54 J·g-1和MgCl2·6H2O的潜热163.35 J·g-1。研究表明,CaCl2·6H2O作为无机相变材料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聂国亮  桑世华  崔瑞芝 《化工学报》2019,70(9):3267-3274
针对四川盆地地下卤水富含钾、溴资源的特点,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五元体系NaBr-KBr-MgBr2-CaBr2-H2O在298 K和323 K时的相平衡关系,测定了该五元体系在相应温度条件下平衡溶液的溶解度,根据相平衡实验数据绘制相应的干盐相图(KBr饱和)。研究结果表明:该五元体系在298 K和323 K条件下(KBr饱和)均有复盐生成,其中298 K温度下有复盐KBr·MgBr2·6H2O生成,相图中含有两个共饱点,五条单变量曲线和四个结晶区(KBr·MgBr2·6H2O、NaBr·2H2O、NaBr、CaBr2·6H2O的结晶区);323 K温度下有两种复盐KBr·MgBr2·6H2O、2MgBr2·CaBr2·12H2O生成,相图中含有三个共饱点,七条单变量曲线和五个结晶区(KBr·MgBr2·6H2O、NaBr·2H2O、NaBr、CaBr2·4H2O、2MgBr2·CaBr2·12H2O的结晶区)。同时,对该五元体系在两个不同温度下的相图、KBr图以及水含量图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学平  崔瑞芝  刘乾  桑世华 《化工学报》2016,67(11):4552-4557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两个三元体系PbCl2-ZnCl2-H2O和CaCl2-PbCl2-H2O在373 K时的相平衡,测定了平衡溶液的溶解度和密度,并根据溶解度数据和对应的平衡固相绘制了相图和密度-组成图,根据相图对单变量曲线和结晶区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两个三元体系均为简单共饱和型,均无复盐和固溶体生成,有一个共饱点,两条单变量曲线,两个结晶区。平衡液相对应的固相由XRD确定,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