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研究了在有机溶剂体系中催化溴氨酸进行Ullmann偶联反应合成4,4'-二氨基-1,1'-联蒽醌-3,3'-二磺酸(DAS)的工艺。有机溶剂可回收利用,大大减少了工业生产技术中含酸含盐废水的排放,并降低处理费用。考察了单一溶剂、不同组成和比例的混合溶剂对Ullmann偶联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优的溶剂体系为DMF:甲醇=1:2的混合溶剂;研究了最优溶剂体系下的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不同添加剂和铜粉粒径对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阳离子交换树脂为最佳添加剂,23μm铜粉催化效果最优。所得DAS的含量最高为91.56%,收率最高为88.43%。  相似文献   

2.
以咔唑和1,4-二溴苯为初始原料,经Ullmann反应、NBS亲电取代反应、Suzuki偶联和有机锂试剂法等反应,合成了9-[4'-(吡啶-2-位)-(1,1'-联二苯-4-位)]-3,6-咔唑二硼酸,并对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考察和讨论。采用1H NM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品的纯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3.
李鸿亮  曹舟  黄旭光 《广东化工》2015,42(6):57-58,34
本论文围绕铜催化Ullmann交叉偶联反应制备喹唑啉酮衍生物进行研究,建立了一种铜催化邻卤代苯甲酸与胍反应合成喹唑啉酮的新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碱、溶剂等反应条件对该催化体系活性的影响,并筛选出了最优的反应条件:20 mol%Cu I为催化剂,Cs2CO3为碱,DMF为溶剂。该催化体系简单、高效,无需任何的配体或添加剂,反应条件温和,可以用于构建多样化的分子。  相似文献   

4.
以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为原料,通过乙酰化反应、烷基化反应、去乙酰化反应,合成了3,3'-二叔丁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采用FTIR证实了其分子结构。通过产率测定研究了各反应阶段的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乙酰化反应中,在反应温度215℃下,乙酸过量200%,产率达97%;烷基化反应中,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在25℃反应温度下,产率达92%;去乙酰化反应中,采用浓盐酸加热,冰浴析出法,产率达98%。通过向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苯环上引入大体积的叔丁基,提高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单体在普通溶剂中的溶解能力,降低预聚体粘度,以便于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应用传递模塑成型工艺(RTM)加工。  相似文献   

5.
以对氯三氟甲苯为原料,经硝硫混酸硝化得到3,5-二硝基对氯三氟甲苯,3,5-二硝基对氯三氟甲苯在铜粉催化下经Ullmann偶联反应得到2,2’,6,6’-四硝基-4,4’-二(三氟甲基)联苯。硝化反应收率为93%;偶联反应的优化条件为:以甲苯为反应介质,m(C6H2C1CF3N204):m(Cu)=1:0.25,110℃反应1.5h,偶联反应收率达73%以上。总收率可达68%。  相似文献   

6.
以新戊基乙二醇和三氯硫磷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缩合反应制备2,2'-二氧[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2,2'-二硫化物。优化了反应条件,采用非溶剂反应体系、吡啶为缚酸剂合成该阻燃剂,收率78.8%,含量98.5%。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硫酸水溶液和邻氯苯胺的体系中加入多聚甲醛制备了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考察了邻氯苯胺与多聚甲醛的物质的量比、加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合成产率的影响,通过熔点仪和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检测,发现当邻氯苯胺与多聚甲醛的物质的量比为2∶1、加热反应时间为150min、反应温度为80℃时制得的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的产率最高,为90.1%。  相似文献   

8.
4,4'-二羟基二苯砜合成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苯酚磺化、脱水法合成4,4'-二羟基二苯砜(BPS)工艺进行改进。研究了使用新的催化剂(2,6-萘二磺酸)和溶剂(均三甲苯-均四甲苯混合溶剂),提高经苯酚和浓硫酸合成BPS的收率和纯度。详细研究了合成过程中所用溶剂类型及混合溶剂比例、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BPS收率、纯度及异构体2,4'-二羟基二苯砜变化规律的影响。较好的工艺条件为:100 g均三甲苯-均四甲苯混合溶剂(二者质量比3∶1),5 g 2,6-萘二磺酸催化剂,98.5 g苯酚,在110 ℃将51.2 g硫酸滴加完成后,将反应液快速升温至回流温度172 ℃并保持5 h。BPS产品收率可达99.3%,纯度为96.49%。该方法收率高,催化剂便宜,易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9.
2,2',6,6'-四羧基-4,4'-联吡啶是合成功能配合物和高分子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基于金属钠还原偶联,结合空气氧化方法合成了2,2'-6,6'-四甲基-4,4'-联吡啶,并用三氧化铬将其氧化成2,2',6,6'-四羧基-4,4'-联吡啶.该方法克服了Pd催化偶联法和SO2氧化法步骤多、耗时长、污染严重的缺点,借助混合溶剂和低温相结合实现2,2',6,6'-四羧基-4,4'-联吡啶的有效结晶,以此实现目标产品高收率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0.
以3-噻吩硼酸和2-溴噻唑为原料,以Pd(PPh3)4为催化剂,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2-(3'-噻吩基)噻唑,考察了不同的碱,不同的溶剂,不同原料比例和不同催化剂比例对该Suzuki偶联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目标产物收率在溶剂为乙醇,K2CO3为碱,原料比例为1.5:1的时候最高,且反应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1.
饶猛  蒋崇文  贺瑛  肖豪 《应用化工》2009,38(8):1159-1162
以4-壬基酚、镁粉、多聚甲醛、硫酸羟胺为原料,无毒的260#油为溶剂,采用一锅法合成5-壬基水杨醛肟,产物不需要提纯分离就可以直接应用于铜的萃取工业。其较优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4-壬基酚)∶n(镁)∶n(多聚甲醛)∶n(硫酸羟胺)=1∶0.6∶2.5∶0.55,甲酰化反应3 h,肟化反应2 h。以4-壬基酚质量计的5-壬基水杨醛肟收率为97.8%,GC纯度为90.9%,产物结构经IR,MS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2.
验以葛根粉为原料、乙醇为溶剂,研究了不同提取时间、不同提取温度、不同乙醇浓度对葛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优化了葛根黄酮的有关提取参数,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60%。在最佳优化条件下葛根黄酮提取率达到极大值,葛根黄酮提取率为36.64%。该方法快速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葛根素提取。  相似文献   

13.
Rubber powder was subjected to graft copolymerization with different vinyl monomers such as acrylamide (AAm), acrylic acid (AAc), and acrylonitrile (AN).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these monomers onto rubber powder was carried out using gamma radiati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such as monomer concentration, radiation dose, inhibitor concentration, and type of reaction solvent on the graft yield were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ximum graft yield obtained is 90%, 24%, and 42% for AAc, AAm, and AN, respectively. The grafted rubber powder obtained was tested as ion exchanger for copper and lead, and its capacity for ion recovery was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the type of monomer and graft yield. For instance, polyacrylamide and sodium salt of polyacrylic acid grafted onto rubber powder are more efficient as ion exchangers for both copper and lead ions than polyacrylonitrile. Amidoxime derivative of polyaerylonitrile is more efficient as ion exchanger than the parent polyaerylonitrile.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离子液体[BMIm]Cl混合溶剂中将蔗糖高效转化为5-羟甲基糠醛(5-HMF)的反应。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水解液中5-HMF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其收率。考察了CrCl3·6H2O、AlCl3·6H2O、SnCl4·5H2O、FeCl3、CoCl2·6H2O、ZnCl2、CuCl2·2H2O、CaCl2 8种催化剂对反应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AlCl3·6H2O催化效果最为明显。以AlCl3·6H2O为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如时间、温度、溶剂中DMF-[BMIm]Cl质量比、催化剂AlCl3·6H2O的用量对5-HMF收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条件为以0.5mmol蔗糖为反应物,0.4mmol AlCl3·6H2O为催化剂,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120℃,5g质量比为85:15的DMF-[BMIm]Cl混合溶剂,此条件下5-HMF收率最高可达63.4%。研究表明,DMF-[BMIm]Cl混合溶剂体系对蔗糖转化为5-HMF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在此溶剂体系中以AlCl3·6H2O为催化剂时可以得到较高的5-HMF产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尼龙底材用导电涂料的附着力和贮存稳定性,设计了尼龙用导电涂料配方.通过分析树脂、导电填料、溶剂、助剂以及颜基比对导电涂料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最佳配方如下(以质量分数表示):羟基丙烯酸树脂20%,封闭异氰酸酯6%,改性聚酯2%,银包铜粉(wAg=50%)40%、复合溶剂30%以及助剂2%.  相似文献   

16.
采用集自动搅拌、过滤、鼓泡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自制多肽固相合成反应器,以对称酸酐法、活化酯法、2,6-二氯苯甲酰氯(DCB)法研究了大位阻氨基酸Fmoc-Arg(Pbf)-OH与Rink Amide-AM树脂的连接反应工艺。探讨了催化体系、溶剂体系、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以及搅拌方式对合成Fmoc-Arg(Pbf)-Rink Amide-AM树脂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活化酯法(DIC/HOBt/DMAP)时连接率最高,最佳反应条件为:在采用N2辅助磁力拌系统,以体积比为1∶1的DMA/DCM为反应溶剂,氨基酸与树脂物质的量的比为3∶1,反应时间为3 h时,连接率高达93%。  相似文献   

17.
张朝花  高峰  李阳  高文涛 《广州化工》2009,37(8):80-81,87
以2-甲基-3-喹啉甲酸为原料,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对它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优化的最佳反应条件是2-甲基-3-喹啉甲酸,乙醇和浓硫酸的投料比为1.0mmol:1mL:0.2mL;反应时间为2h,收率为68.1%。优化后的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对甲苯磺酸铜催化合成乙酸辛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爱华  邓斌  刘文萍  王迎春  张玉林 《应用化工》2009,38(11):1586-1588
以对甲苯磺酸铜为催化剂,不用溶剂,对乙酸与正辛醇之间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乙酸辛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甲苯磺酸铜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在正辛醇用量0.1 mol,n(正辛醇)∶n(乙酸)=1∶2.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75%,回流反应50 min条件下,乙酸辛酯收率可达88.5%,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9.
Organic bases were first used as effective catalysts for the synthesis of propylene carbonate from propylene glycol and carbon dioxide in the presence of acetonitrile. Acetonitrile in the reaction acted as not only the solvent but also the dehydrating reagent to remove the water produced from the reaction. It was interesting that upon ammonium carbonate being introduced into the reaction system, the catalytic sele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With 1,5,7-triazabicyclo[4.4.0]dec-5-ene (TBD) as the catalyst, the yield of propylene carbonate could reach 15.3% with the selectivity of 100%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0.
马燮  杨虎  汤秀华  李敏  杨郭 《应用化工》2008,37(4):422-424
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10 nm处测定叶下珠中总黄酮含量,通过各种定性颜色反应,初步确定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实验还对总黄酮提取的适宜溶剂和提取次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70%乙醇提取2次,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