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田灌排耦合的水稻需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蒸渗仪试验资料,分析了稻田灌排耦合调控下水稻需水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灌排耦合模式的水稻全生育期需水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与浅湿灌溉+大田地下水埋深模式相比较,控制灌溉+适宜地下水埋深的水稻需水量减少25.3%,控制灌溉+控制地下水埋深模式的水稻需水量减少34.4%;灌排耦合模式的水稻阶段需水强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拔节孕穗期和分蘖中期降低幅度较明显;需水量模比系数呈前期小、中期大、后期又小的变化规律。不同地下水埋深对水稻需水量变化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以控制灌溉+控制地下水埋深模式水稻全生育期需水量较小。  相似文献   

2.
水稻抗旱栽培新技术──简塑盘育苗打眼栽培法东丰县水利局李文修水稻简塑盘育苗打眼栽培法,就是利用特制的带有许多个营养钵体的塑料软盘进行育苗,在没翻的稻田中间打眼移栽,又可超稀植栽培的方法。只要田间土壤呈湿润状态都可采用。秧苗带营养钵移栽后,采用湿润灌溉...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云南省持续干旱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以及研究作物需水量规律的重要性,利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涡动观测系统,自动观测灌区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期各个阶段的需水量及需水强度。以油菜和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涡动观测设备采集的数据,采用Eddypro软件,计算了油菜和水稻各阶段的需水量,并与灌溉试验站取得的作物需水量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涡动观测系统计算的油菜和水稻需水量与灌溉试验站试验值十分接近。本研究采用涡动观测系统对云南高原农作物进行的观测分析效果明显,极具应用前景,可为云南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灌溉试验新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和灌溉方式对稻田需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改变了水稻的耗水过程和灌溉需水。基于高邮灌区历史气象资料(1955—2013年),利用稻田水量平衡和MK检验方法,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下稻田耗水与灌溉需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邮灌区水稻全生育期积温随时间序列显著增加,而降雨量略有减少,但趋势不明显;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需水量ETc和渗漏量均随时间序列缓慢增加;节水灌溉模式能有效降低稻田耗水量;节水灌溉稻田灌溉需水量随时间序列缓慢降低,而常规灌溉稻田呈增加趋势,但趋势均不明显;节水灌溉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稻田灌溉需水量,提高降雨利用率。因此,节水灌溉能够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给水稻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变化环境下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ORYZA 2000模型的鄂北地区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有限降水难以满足水稻需水量,需要实施灌溉以补充水分。为此,根据长渠灌溉试验站水稻灌溉试验成果,基于ORYZA 2000模型构建了鄂北地区水稻生长模型。根据不同受旱阶段及受旱水平设置了多种受旱方案,利用构建的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受旱方案水稻需水量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受旱程度的增加,水稻需水量与产量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模拟成果分析基础上,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分析得到了Jensen模型中不同生育阶段敏感系数,构建了鄂北地区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对指导当地水稻灌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南方水稻灌区作为研究对象,将水肥调控作为研究载体,研究了不同水肥调控下稻田节水减排效果。研究表明:水稻需水量受灌溉模式影响较大,节水灌溉可显著减少稻田需水量,提高水稻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但蓄雨模式与原有节水模式差异不显著。节水灌溉通过降低排水浓度(排水量)和渗漏水浓度(渗漏量),降低面源污染物排放负荷。通过不同施肥方式比较,3次施肥方式节水减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方水稻需水量与需水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我国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大部份时间是田间持有水层的灌溉方法,其需水量就大于其他作物。根据我国南方主要稻区水稻灌溉试验资料的分析研究,阐述了不同区域、不同水稻种类需水量及其变幅。需水系数是衡量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的高低,需水系数的大或小取决于水稻单位面积的产量,产量越高,需水系数越小,灌溉水的利用率就高;产量低,需水系数就大,水的利用率也就低。  相似文献   

8.
曹丹  易秀  陈小兵 《水资源保护》2022,38(2):154-159
为优化黄河三角洲作物结构,以东营市垦利区为例,计算了当地主要作物各生育阶段及整个生育期内的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以及淋洗需水量,并对不同作物的水分盈亏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作物补充灌溉需水量从小到大依次为玉米、棉花、小麦、水稻;玉米水分亏缺程度最低,应适当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或者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更换为一年种植两季玉米(春玉米和夏玉米);减少棉花在中、轻度盐碱地的种植面积,对耐盐性较好的棉花改用排水回用或微咸水灌溉;兼用灌溉用水和洗盐用水种植水稻,在经水稻种植改良成轻度盐碱地的土壤上种植玉米和小麦。  相似文献   

9.
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主要是用于进行灌溉制度设计、推求灌溉定额和进行灌溉评价。如何更好地应用该图,正确确定作物需水量ET、降雨量R和灌溉定额Q三者的关系,是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吉林省水稻需水量成果图分析应用为例,较全面地介绍了应用该成果建立ET、R和Q三者关系的方法及不同系列排须的ET图的应用情况。为需水量研究成果图更加完善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物需水量是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参数,是灌溉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我省通过两年水稻控制灌溉的试验研究,虽得出了许多宝贵的数据资料,取得了许多重要科研成果,却没有需水量方面的直接观测数据。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要求对灌溉需水量进行准确地、及时地预报,以保证农作物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估算旱作水稻作物需水量动态变化过程,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试验研究采用蒸渗仪及田间试验测定作物蒸发蒸腾量方法,对旱作水稻作物需水量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分析:旱作水稻需水量与其它旱作作物需水量基本相同,可在水资源不足地区和井灌区规模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型控灌中蓄稻田水分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灌中蓄是在控制灌溉(排水)技术和蓄雨型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依据南方地区稻植期雨量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节水灌溉制度。本文从不同年型稻田各水分要素在田间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入手,通过比较控灌中蓄和常规灌溉模式下有效降雨量、灌溉用水量、水稻需水量、田间耗水量、稻田排水量之间的差异,掌握不同年型水稻生育期田间水分分布和变化规律。通过对水稻不同年型田间灌溉以及对降雨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水稻控灌中蓄和常规灌排模式下水稻需水量之间的差异,探索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差异的根源,阐明控灌中蓄生态节水灌溉模式的节水机理,旨在为节水灌溉技术下土壤水分管理和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地统计学的变异函数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控制灌溉水稻需水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利用地统计学的克里格内插法结合定积分对控制灌溉水稻的需水量进行了估测。以往野外调查时经常采取增大采样点数目,以及在内业计算时采取求平均值的方式,而没有考虑与需水量异质性关系密切的取样点位置的信息,从而导致所得结果可能不能真实反映需水量的现状。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设置采样点,利用采样点之间的相关性,用克里格空间插值方法进行估计,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调查方法无法解决的样本不独立问题,使得调查结果更加接近总体真值。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南京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Mann-Kendall方法计算南京1951—2005年的作物需水量,结合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气候变化对南京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结果表明:夏作水稻、棉花和玉米的需水量减少,主要与夏季增温不明显以及降雨增加、日照时数减少和风速显著降低有关;冬小麦和油菜需水量呈增加趋势,主要因为冬春季增温趋势率最大,日照时数减少和风速的下降不足以抵消气温升高和湿度降低的影响。认为温度变化会改变作物种植制度,可能带来作物总需水量的增加,因此实施节水灌溉非常必要,尤其是推行水稻蓄水控灌,可减少灌排定额,减小温室效应,降低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水稻需水量等值线图课题是全国协作项目。贵州省的这项工作由省水利科研所牵头,有关单位协作,在八个地州市进行了灌溉试验。从1983年7月至1988年4月,经过5年努力,完成了试验研究任务。工作中整编并分析了15个灌溉试验站1979年以来的水稻需水量实测资料,收集和运用了62个气象站(台)1971—1985年连续15年的主要气象资料,按规定用彭曼公式,做了大量分析计算工作,最终提出了研究报告和水稻生育期参考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水稻生育期特征需水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81—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127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与历史大气CO2浓度数据,对考虑和不考虑大气CO2浓度变化的水稻需水量进行模拟,分析了大气CO2浓度上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考虑大气CO2浓度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需水量多年平均值为400.16 mm,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考虑大气CO2浓度会使水稻需水量比未考虑大气CO2浓度时平均下降1.6%左右;大气CO2浓度每上升1μmol/mol,研究区水稻需水量平均下降0.071 mm;各子流域的灌溉需水量因有效降水量不同而具有一定差异,考虑大气CO2浓度变化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年需补充灌溉总量减少4.24 km3。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水稻品种、育秧、移栽、密度、植保、用肥等技术措施以及基础地力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对浅湿灌溉、湿润灌溉、和常规灌溉3种灌溉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并分别将浅湿灌溉、湿润灌溉、常规灌溉分3个水平,共9个处理,3次重复,共27个小区。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规律,分别对生长发育、株高及叶面积动态变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系数和土壤水分修正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彭世彰  索丽生 《水利学报》2004,35(1):0017-0021
考虑土壤水分调控所产生的作物生长滞后效应与补偿生长效应,对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蒸发蒸腾量ETc的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灌溉试验资料,确定了冬小麦、夏玉米、棉花及水稻作物的作物系数Kc,得出节水灌溉条件下主要农作物土壤水分修正系数Ks的计算公式。覆膜旱作节水灌溉模式的水稻需水量计算实例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正庆安灌溉试验站地处于绥化市庆安县和平灌区,位于东经127°30'04",北纬46°52'41",北邻安邦河及和平灌区安邦河提水渠首工程,东邻哈佳铁路、哈伊公路,临界于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之间。庆安灌溉试验站总占地面积273亩,其中水田面积174亩。分为核心试验区、设施农业育苗区、教育培训区、排水净化试验区、试验示范区、辐射推广区六大部分。庆安灌溉试验站前身为庆安县水务局所属和平灌区水稻试验站,自1978年建站以来一直进行水稻需水量、节水灌溉制度、水稻品种筛选、稻田环境效应等多项研究工作,2003年批准为水利  相似文献   

20.
探讨水稻的需水规律,是制订灌溉制度和农业技术措施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以华中、华南地区的灌溉试验资料为主,辅以部分水稻高产单位的用水经验调查,试对我国南方地区水稻需水量的规律及其计算方法予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