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近现代①建筑发展起步较晚, 在西方建筑文化影响下,中国在构建自己的 建筑发展之路中经历了很多坎坷和曲折。同 属东亚文化圈并遭到殖民入侵的日本,在建 筑发展历程上经历了从明治时期的全盘西 化到二战时期为维护民族自尊与西方强势 文化抗争的建筑探索,再到今天兼顾高技术 含量和日本文化内涵的现代建筑,日本逐步 走上了具有民族性、科技性和创新性的建筑 之路,大师辈出,成为引领世界建筑潮流的 领跑者。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国经历了 相似的全盘西化、对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以 及地域建筑思潮的萌发等阶段。通过对照中 日两国建筑发展历程和面对西方强势文化 冲击所做出的对自身文化回归的相似轨迹, 以期为中国建筑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西方建筑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得当前我国城市里出现很多“全盘西化”,或通过简单添加民族传统建筑符号以形成“民族特色”的建筑,造成“千城一面”,许多建筑乃至城市面貌趋同。借助传播学的有关原理对此加以解释,并初步探索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比较之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窗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英 《山西建筑》2009,35(14):48-50
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窗户功能性、装饰性和变化形式及其装饰纹样等方面的分析,并和西方传统建筑窗式比较,发现和西方建筑窗户的细节有诸多差异,其中体现了渊源不同的深远文化内涵,以使人们更清晰的认识民族、地域的差异对传统建筑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着自己的古老的文化,五上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但由于学习西主先进科学技术,建筑受到了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我们建筑创作所采了牟态度是:寻找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汇点,把握好当今建筑创造的大方向,探索建筑创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5)
由于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起源不同,中西方民族各自发展出有明显差异的哲学观念、文化传统、性格气质和审美心理等。这些无形的因素内在地影响着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本文尝试从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来分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黄海 《华中建筑》1997,15(1):13-15
建筑———传播社会文化及内在价值的媒体中国真的需要西方式建筑吗?[美]西索·斯第沃得著文(WCecilSteward)黄海译中国真的需要西方式建筑吗?欧美形式的后现代主义已在中国的新建筑中占主导地位,尤其是从香港到北京发展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我认为...  相似文献   

7.
人类各阶段建筑文化要义(之二)──传统建筑文化陈凯峰人们常将某些建筑称Z为乐方建筑前西方建机、中国建筑部日本建筑等,这都主要是指其合自传统b期的建筑或冥有传统建筑文化蕴含的建筑,景“传统”这特殊的发展的期结合种建筑用未了五彩斑调的花冠,令人眼花乱,故...  相似文献   

8.
西方建筑化在中国的传播,使得当前我国城市里出现太多抑或“全盘西化”,抑或通过简单添加的民族建筑符号以形成“民族特色”的建筑。对此,如何借助传播学的有关原理加以解释,加以解决?本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杨嵩林 《四川建筑》1994,14(2):12-14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词;这种侵略是全方位的,包括文化与建筑。这篇论文就是从文化侵略的角度来谈谈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一个小问题。建筑是人类的文化现象、过程和结果,任何民族,扩大了说,任何种族都有自己的建筑文化;在人类四大建筑文化体系中,以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为母体的东方建筑体系是独树一帜的。它与其它建筑体系迎然不同。不过,还是在它刚刚成熟、正处于发展时期的汉代,便吸取其它建筑文化的成就以丰富自己;在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吸取了印度文化和中亚伊斯兰文化,也有西方风格;早在4世纪…  相似文献   

10.
李嘉华 《四川建筑》1999,19(2):29-31
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综合载体和立体文献,每幢建筑都蕴含了它那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观念和哲理。作为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之一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特征,学者们已从审美感受、审美知觉、审美形态待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本文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因的线索,在与西方建筑的比较中对中国建筑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庄旭 《广东建材》2008,(3):116-120
岭南建筑文化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建筑文化,受到大量的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而影响的程度在岭南建筑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各个时期不断深化。本文介绍和讨论了在西方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并存的萌芽时期,在把西方的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形成新的岭南建筑风格的融合发展的兴盛时期和在建国以后至今融合了西方先进建筑文化使岭南建筑成为更富有地域性特色的现代岭南建筑的系统成形及鼎盛时期岭南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探讨了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文化的影响,充分肯定了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建筑文化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也融合了西方文化的先进特色和因糽,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分析了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的融合以及发展史,阐述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以及中西方建筑文化融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筑是民族和文明的个性体现,渗透于文化发展脉络之中,是一部石头史书。中国传统的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西方的现代建筑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本刊在此介绍几种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西方现代建筑风格,供读者学习赏读。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2):93-94
因为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起源不同,经过发展中西方民族各自呈现出有明显差异的哲学思维、历史文脉、性格气质和审美情趣等,这些诸多的因素深刻的影响着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本文总结和对比了中西建筑在材料与结构、建筑组群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艺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文化产生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有5000年的文明史,有90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2亿人口,56个民族,各民族的建筑文化,各具特色,一般所指中国建筑皆以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对其他民族建筑影响较大的汉族建筑为代表。 中国建筑产生发展至今已有七千多年,世代相传,积淀了丰富的文化技术经验,形成了一种独特建筑体系。不幸传到19世纪后期,开始受到外来建筑文化的冲击。现已岌岌可危,行将被外来建筑文化所代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渊远流长,传统建筑文化便是其中的一支。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越来越成为中国建筑设计师关注的问题。文中评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及民族传统对中国建筑的深远影响,最后讨论了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启示,并列举了传统文化与中国建筑结合起来产生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动态资讯     
正声音单霁翔(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建筑应反映现代精神面貌。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文脉的体现和延续。中国文化在不断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民族的传承性。中国当代建筑不能摒弃优秀传统文化而凭空发展,更不能将中国当代建筑的根植于西方文化的土壤,  相似文献   

18.
周坚  陈顺祥 《建筑学报》2012,(10):88-91
从贵阳近代建筑发展及其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历程入手,通过实例,分析研究了1840-1949年近百年间贵阳近代建筑发生的变化,归纳总结出贵阳近代建筑在西方建筑文化影响下发展的特点以及从中可以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西方建筑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得当前我国城市里出现很多“全盘西化”,或通过简单添加民族传统建筑符号以形成“民族特色”的建筑,造成“千城一面”,许多建筑乃至城市面貌趋同。借助传播学的有关原理对此加以解释,并初步探索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闫彩虹 《山西建筑》2006,32(6):18-19
分析了西方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对建筑文化的传播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城市特色的价值及建筑背后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建设既要保持原有特色,又要避免千城一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