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库移民后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库移民工程涉及社会、经济、环境、自然资源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多属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进行移民后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分析了现行的水库移民项目后评价方法,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河南鸭河口水库移民进行了安置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合理、实用和可行的,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评估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需对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进行评价。文章在水库移民安置后评价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和监测评估实践,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和数学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评价进行研究,结合实例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水库移民安置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优先关系矩阵,利用模糊一致矩阵中分传递性特点,把待评价的水库移民安置效果若干单元在每一个因素和层次下的优劣定量地描述出来,能够有效地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以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云南富宁县库区移民为例,对移民安置效果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利用模糊一致矩阵法对水库移民安置效果进行评价具有科学、合理、高效和便捷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评估水库移民安置工程多种风险要素, 在充分考虑水库移民风险模糊性及不确定性特征前提下,由经济、 社会、 政策以环境方面入手, 构建水库移民安置工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估法计算该体系的评估矩阵. 通过实例的验证分析, 表明该评估方法对水库移民安置工程的风险评估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研究可为水库移民安置工程风险的识别与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地评价和分析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后期扶持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传统多目标决策的基础上,构建移民后期扶持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构建综合指数法模型,对官帽舟水库搬迁移民后期扶持可持续发展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合理可靠,能比较准确评价移民后期扶持实施效果,可为移民管理部门评价开展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家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实行前期补偿加后期扶持的政策,后期扶持工作是帮助移民重建社会和经济关系的系统工程。对于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目前多采用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的模糊综合评判法。但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丢失大量信息,从而引起评价结论失真。非对称贴近度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最大隶属度原则的缺陷。本文首先结合文献和专家意见建立后期扶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非对称贴近度的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龙门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客观地反映当地移民后期扶持的效果并揭示不足之处,评价结果较为可信、合理,可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嵇雷  刘晶晶 《人民长江》2015,46(13):100-104
为研究广西岩滩水库移民搬迁后的社会适应状况,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以及1 840份有效问卷调查成果,采取多层次综合评价法,从移民经济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政治适应性3个维度探究了移民社会适应性。结果表明,经济适应性是影响移民社会适应性的最重要因素。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出广西岩滩水库移民社会适应性“一般”。对此,提出了增加水库移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库移民系统信息的不确定和复杂性的特点,为了客观合理地评价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以四川省马边县境内的官帽舟水库搬迁移民为实例,根据移民后期扶持监测与评估的数据,构建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建立灰色关联决策模型,进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合理可靠,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移民后期扶持实施效果,可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百色水库云南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色水库云南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15个单项指标和4个分项指标组成。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后得出:库区五个移民安置村移民整体生产生活已经明显超过搬迁前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开展评价研究有利于研判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为水库移民相关政策的动态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以甘肃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相关调查成果及政策文件,综合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针对水库移民问题筛选了5 个一级指标28 个二级指标建立了后期扶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集对分析法先后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和联系度,最后通过评价等级的计算来定量评价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甘肃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总体评价得分为0.420,评价等级为良,指标中基础设施联系度较低,未来应重点加强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1.
余勇  张涛  陈华 《人民长江》2007,38(12):13-14
水库移民综合监理是一种新型水库移民管理模式,10多年来已在水库移民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对移民工程质量实施监测与控制.从水库移民综合监理内涵、移民工程质量含义、综合监理质量监测与控制内容,以及监测与控制的方法和工作步骤等方面,阐述了水库移民综合监理对移民工程质量的监测与控制技术.目前,我国水利水电事业方兴未艾,水库移民综合监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但还需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提高,要加强综合监理理论研究,建立综合监理理论体系,进一步探索完善监测控制方式、监测指标体系、分析评价方法和信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省为例,总结了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特点,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保持其创新性和先进性,针对广东省现阶段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村一策整村推进”后期扶持方式特点,进一步提出了人力资源综合开发,金融信贷,农业综合开发,第二及第三产业开发等5种水库移民扶持模式,建立了多元化项目扶持的框架,为广东省丰富水库移民扶持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莉  谢骠仕 《人民长江》2016,47(6):109-1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产生大量的水库移民安置问题。选取贵州省水库移民安置的3种主要方式,即大分散、小集中安置,城镇化安置和长期补偿安置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核心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并对不同安置方式的安置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基于评价结果,结合对贵州省情的分析,提出提高贵州水库移民安置效果的建议,即贵州水库移民安置的最佳选择应是以城镇化安置为主的复合型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14.
模糊数学在水库移民安置质量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宝柱 《人民长江》2002,33(9):49-51
在模糊数学理论和层次分析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水库移民安置质量模糊综合评定模型,将移民安置质量划分为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很差5个评定等级,并确定了每个等级的分值范围和标准分,以某大型水库的两个移民安置点为例,使用该模型对移民安置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对比分析,使内容复杂,同时涉及自然与社会科学的水库移民项目管理工作程序化和定量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工程移民人数之多、淹没实物量之大,在世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系统总结了长江三峡工程移民规划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及经验。自1993年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正式开始以来,移民工作管理总体规范,移民资金使用安全有效,移民搬迁安置质量总体良好,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库区社会总体稳定。移民安置规划工作对长江三峡移民工程的成功及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世界水库移民历史及三峡百万移民特点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祝 《西北水电》2002,(1):5-9,11
水库移民是水电资源开发的必然产物,正在兴建的长江三峡工程,不仅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而且搬迁安置坝库区百万移民更是人类有史以来的“世界级难题”。了解世界水库移民的历史,把握三峡百万大移民的特点,从而有效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移民的内在规律,做好百万移民工作,服务三峡工程建设,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7.
蒋建东  吕涛 《人民长江》2012,43(17):83-86
针对三峡工程淹没范围广、项目多,移民数量大,时间跨度长,库区环境容量不足,经济社会重构与移民搬迁等多种矛盾交织,水库移民技术标准及理论亟待创新等诸多难题,在三峡移民安置规划中,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建立了完整的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技术体系;引入环境容量概念,建立了移民安置环境容量评价理论及分析方法;提出“投资包干、限额规划”,妥善处理了补偿与发展的关系;借鉴资产评估理论,提出受淹工矿企业补偿投资核算的新方法;制定了三峡水库库底清理和水库移民工程验收工作技术标准,以创新的成果指导了三峡移民实践。为三峡移民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caused by dam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being criticized as an additional cause of impoverishment of the poor population being resettled. Despite current improvements in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there is little experience or research on the medium‐ to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on those being resettled. Within the comprehensive 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gramme in Sri Lanka under the Mahaweli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Programme, Kotmale Dam was constructed in 1985 for the purpose of hydr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and irrigation water supply. Construction of the dam caused ≈ 3000 households to be evacuated and relocated. There were two resettlement alternatives for the families being affected by the dam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first was to stay close to the reservoir, and receive smaller land plots. The other was to settle in newly developed areas for Mahaweli Development Programme, being located >100 km from original villages, but receive larger, irrigated land plot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onsequences after 25 years of the resettlement caused by construction of Kotmale Dam, these authors conducted socioeconomic interview surveys of ≈250 households in three resettlement areas, including Mahaweli System H, System B, System C and villages located near the reservoir site.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resettlers perceived their livelihoods as being improved after their resettlement. Furthermore, the majority of them expressed their satisfaction regarding their resettlement choices and their current livelihoods, either in the resettlement sites located near the reservoir or in resettlement sites located far from the original settlement sites. However, their satisfaction is usually based on different perceptions on the part of the resettlers that reflect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oices of resettlers were land ownership and/or the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their children. These surve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settled people made conscious choices for their future, especially for their children. For future resettlement programmes, these authors propose that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considerations of future generations be incorporated in a feasible, sustainable manner, particularly in regard to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实际库区移民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对这类软件系统的开发技术进行分析,认为快速原型法在开发需求比较模糊的系统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因而对库区移民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