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生态需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东省莱芜市为例,考虑河道内生态需水和河道外生态需水,分析了其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结果表明:2005年莱芜市用水量约等于供水量,社会经济用水稳定供应,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未因水资源问题而受到影响,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未来莱芜市水资源需求平衡指数大于1,且有变大趋势,说明其缺水将越来越严重;若加强需水管理,则未来平水年平衡指数小于1,基本能保持水资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莱芜市1958—2015年58年降水量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莱芜市年、季、月降水量分布趋势和变化规律,以期为莱芜市的经济规划、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莱芜市降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莱芜市水资源现状,并对未来用水量进行预测并提出对策。结果表明:近几年莱芜市用水量没有明显增长,但处于缺水趋势。从莱芜市经济和环境长远发展来看.提高用水效率和水环境保护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一、莱芜市水资源概述山东省莱芜市地处温带季风区,降雨量有显著季节性,有着春旱夏涝、晚秋又旱、旱多涝少的特点。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735mm,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的七、八月份;降雨年际变化较大,全市平均最大值为最小值的3.75倍,单站降雨最大值为最小值的5.65倍。莱芜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85亿m~3,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33 m~3,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5,不足世  相似文献   

5.
莱芜市地下岩溶水超采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芜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碳酸盐岩类为主水文地质区,肥城一沂源单斜断陷水文地质亚区,莱芜盆地裂隙岩溶、孔隙弱—强富水地段。地下水类型有孔隙水、裂隙水、层间岩溶裂隙水、裂隙岩溶水四大类。莱芜市近几年地下水观测资料表明:莱芜市已开采的地下水中,孔隙水无超采,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亦不存在超采现象。  相似文献   

6.
莱芜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莱芜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以及莱芜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根据莱芜市环保能源发电项目取水要求,对项目的取水方案以及用水指标是否达标进行计算分析,并对项目取水水源及其他用水户进行典型年法可供水量调算,为确定莱芜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及莱芜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写在卷首     
《山东水利》2008,(6):1-1
莱芜市"绿色钢城"的战略部署.对该市的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挑战.莱芜市水利与渔业局党委书记、局长亓卓坤在<创新思路科学治水促进人水和谐又好又快发展>一文中,介绍了莱芜市在水资源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为保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和水生态环境好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加强保护等.  相似文献   

9.
莱芜市节水农业建设的实践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  贾和增  张凤 《山东水利》2005,(8):23-23,25
1.莱芜市节水农业发展情况莱芜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足5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500m3。目前工程蓄水条件下,除去约2.7亿m3的出境径流量,人均可用水量仅290m3,属严重贫水地区。莱芜市是农业大市,近年来农业用水总量一直稳定在3亿m3左右,约占全市用水总量的70%。据测算全市在现有供水工程条件下,保证率在75%时,全市农业缺水约6000万m3;保证率95%时,全市农业缺水约11000万m3。为解决农业缺水问题,莱芜各级都把节水灌溉放到重要位置,切实加大投入,加强节水工程建设。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对渠道老化退化、漏水严重的雪野、大冶等6…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莱芜市水利建设概况,阐述了莱芜市构建现代水网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水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莱芜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等现状和问题,统筹考虑防洪与抗旱、水的供与需、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区域水利发展措施,以期保障供水、防洪以及生态安全,为莱芜市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和支撑.  相似文献   

12.
矿坑排水是莱芜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变废为宝、综合开发利用的再生资源.莱芜市现已开采煤矿20余座,铁矿10余座.随着全市水资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开发利用矿坑排水,实现废污水资源化,对于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王昀  葛德义 《治淮》1994,(2):4-5
水利股份合作制是水利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莱芜市实行水利股份合作制的成功经验已经为国内许多水利同行们所注视。一些邻近地区也已开始进行推广。据介绍,莱芜经验已在广东举行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山东省的泰安、德州、聊城、莱阳等地也相继推广了水利股份合作制。可以预言,实行水利股份合作制大有前途。前不久,我们南通市一行三人专程赴鲁就莱芜市推行水利股份合作制的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后,我们感到,莱芜市推行水利股份合作制的经验对我们有这样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莱芜市组织实施了全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造了很多拦蓄水工程,为低水头水力资源开发提供了保障。本文结合莱芜市大中型水库及河道治理的这一特点,较为系统地论证了开发低水头小水电的水能资源计算与方案可行性及有关设计、施工技术问题,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中央、省市水利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山东省莱芜市水利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新的历史时期.莱芜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对水利发展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莱芜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碳酸盐岩类为主水文地质区,肥城—沂源单斜断陷水文地质亚区,莱芜盆地裂隙岩溶、孔隙弱—强富水地段。地下水类型有孔隙水、裂隙水、层间岩溶裂隙水、裂隙岩溶水四大类。莱芜市近几年地下水观测资料表明:莱芜市已开采的地下水中,孔隙水无超采,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亦不存在超采现象。目前,莱芜市局部地区存在地下岩溶水超采现象,导致各种环境地质灾害频频发生。主要原因系地下采矿疏干排水引起,分别位于叶马曹—谷家台矿区和牛泉镇西上庄(附近有莱新铁矿)地区。环境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矿井周围地下水形成降落漏斗,矿区周边村庄机井大量干涸,引发周边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生产更是无从保证。此外,大量矿井水的抽排,还导致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矿区附近农村房屋皲裂、倒塌,地面、道路出现塌坑等。  相似文献   

17.
结合莱芜市现状水系格局,围绕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采取截污治污、水土治理、生态河道治理、水生态修复以及周边植物绿化等措施,构建"一带两廊、三区五脉、三核十点、人水和谐"的水系生态格局,有效改善莱芜市河流水系生态环境质量,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促进水系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莱芜市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术源地主要是水库型水源地,其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主要是在各水库上游主要入库支流、水库周边及水库内建设生态滚水堰、河岸生态防护、水库周边生态修复与保护、水库内生态修复与保护等工程措施,通过生物净化作用,改善入库支流和水库水质,从而保证莱芜市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永续达标利用.  相似文献   

19.
矿坑排水是莱芜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变废为宝、综合开发利用的再生资源.莱芜市现已开采煤矿20余座,铁矿10余座.随着全市水资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开发利用矿坑排水,实现废污水资源化,对于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矿坑排水是莱芜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变废为宝、综合开发利用的再生资源.莱芜市现已开采煤矿20余座,铁矿10余座.随着全市水资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开发利用矿坑排水,实现废污水资源化,对于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