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概述了GPS,INS,GPS/INS组合系统及其优点,建立了连续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GPS/INS在飞行器导航中的具体应用,并讨论了其优越性,提出了利用GPS/INS组合系统等在不同飞行环境下进行自主导航和改进导航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迎角和侧滑角,特别在大迎角飞行情况下不能够精确测量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利用INS/GPS系统数据结合其他辅助系统来估计迎角和侧滑角的方法,利用INS/GPS系统测量的地速和总加速度信号结舍飞机其他传感器和数学模型估计得到了迎角和侧滑角传感器的虚拟信号。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并且估计出来的迎角和侧滑角误差小于0.10,具有很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INS导航定位的精度低、GPS导航定位的非自主性,采用INS/GPS组合导航的方式,重点阐述了系统模型的建立,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对系统进行仿真实验时,采用了基于无重置的联邦卡尔曼滤波器的组合方案,实验表明了组合系统比任何单一的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都要高,是一种可行的导航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简单回顾了平行-透视投影之后,提出了改进的图像立体镶嵌算法,用来获取地面三维信息立体像对.该算法主要包括3步:根据搭载在无人机上的GPS/INS给出的相机外方位元素和事先标定的相机内方位元素,对获取的图像序列进行校正;根据选定的视角从每帧图像的特定位置抽取两条较窄的图像;分别拼接左右立体图像.在此基础上,对无人机遥感系统(UAVRSS)中获取的实际序列图像进行了处理并生成了立体镶嵌图.为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用传统的拼接方法和提出的立体拼接方法分别得到了相应的镶嵌图.  相似文献   

5.
根据H∞鲁棒滤波理论,提出了基于H∞滤波技术的GPS/INS全组合导航系统,利用了GPS和INS提供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并对该系统的滤波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GPS/INS组合中采用H∞滤波,不仅保证了组合系统导航精度,提高了滤波的鲁棒性,而且能够防止滤波发散。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GPS,INS,GPS/INS组合系统及其优点,建立了连续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GPS/INS在飞行器导航中的具体应用,并讨论了其优越性,提出了利用GPS/INS组合系统等在不同飞行环境下进行自主导航和改进导航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INS/SAR/罗兰C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INS/SAR/罗兰C组合导航系统的组合原理和方法,以及组合滤波器的构造。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系统可达到相当高的导航精度,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数码相机属于非测量相机,它没有框标及定向设备,不能得到摄影瞬间的内、外方位元素的初始值。因此用数码相机获取的测量数据传统解法无法计算处理。我们在钢结构变形实验中使用数码相机进行监测,测量数据利用时间基线视差法处理,采用“直线内插法”有效地减弱数码相机内、外方位元素不稳定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取得了成果分析精度达2/1000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机动作战指挥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特点及应用,着重分析了GPS/GLONASS集成接收机的结构及其优越性,提出了GPS/GLONASS集成接收机与机动作战指挥系统中GIS的兼容应用,并且对该系统的整体作战效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改进神经网络辅助的GPS/INS组合导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组合系统中GPS中断时,导航性能会急剧降低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径向基神经网络结合自适应滤波辅助的组合系统导航算法.该算法探讨了遗传算法参数寻优和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解决了径向基神经网络训练中参数合理选取的问题,构建了INS加速度增量、姿态增量与GPS位移增量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当GPS出现故障时,利用该映射模型和改进的自适应滤波实时预测出GPS伪位置与其对应的协方差,进而计算出预测位置辅助的导航解,利用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PS发生故障情况下,改进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能够辅助组合系统解算出稳定的次优导航解,其精度明显优于纯INS导航.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方形粒子在二维垂直通道中的沉降运动特性进行研究,应用了拉格朗日乘子/虚拟区域方法对不同初始取向角、不同长宽比情况下方形粒子的沉降运动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所模拟的雷诺数下,方形粒子在二维通道中自由沉降的平衡位置为通道的中心线,粒子在沉降的初始阶段存在横向漂移.粒子的初始取向角和长宽比对其沉降过程有较大影响.初始取向角和长宽比增大,则粒子的横向漂移以及取向角、侧向漂移速度和转动角速度的振荡幅度都增大;同时随着长宽比的增大,粒子的沉降速度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12.
双AlN插入层方法被用来在Si(111)图形衬底上进行AlGaN/GaN高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外延生长。Si图形衬底采用SiO2掩膜和湿法腐蚀(无掩膜)两种方法进行制备。高温生长双AlN插入层用来释放GaN外延层和Si衬底之间由于晶格失配和热失配而产生的张应力。AlGaN/GaN HEMT的生长特性被讨论和分析。在使用优化的双AlN插入层之前,可以在图形[1-100]方向观察到比[11-20]方向更多的由于应力而引起的裂纹。这是由于GaN在(1-100)面比(11-20)更稳定。建议在图形设计中,长边应沿着[11-20]方向进行制备。拉曼测试显示在图形凹角处比凸角处有更大的拉曼频移,证明在图形凹角处有更大的张应力。  相似文献   

13.
Si/SiC hetero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growth temperatures were prepared on 6 HSiC(0001) by LPCVD. Current mod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Si/SiC heterostructures. Face-centered cubic(FCC) on hexagonal close-packing(HCP) epitaxy of the Si(111)/SiC(0001) heterostructure was realized at 900°C. As the growth temperature increases to1 050°C, the 110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the Si film is observed. The Si films on 6 H-SiC(0001)with different growth orientations consist of different distinctive crystalline grains: quasi-spherical grains with a general size of 20 μm, and columnar grains with a typical size of 7 μm×20 μm.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grain structures. The Si film with 110 orientation on SiC(0001) consists of columnar grains,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fabrication of Si/SiC devices due to its low current fluctuation and relative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需要对太阳的方位进行定向跟踪.本文以Atmega1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硅光电池检测光照强度,光敏电阻作为太阳方位检测元件,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自动跟踪太阳方位的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The free structure of M/A islands in pipeline steel X70 has been studi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It is shown that the M/A islands are about 1-2 μm in size and distribute at the grain boundary of irregular massive ferrite or acicular ferrite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teel undergoing TMCP (thermo-mechanical controlled processing). The analysis of diffraction contrast shows that the M/A islands consist of retained austenite and some martensite lamellae different in size and orientation. The microtwinning and midrib exist in the lamella of lenticular martensite, which exhibit the typical character of high-carbon martensite. The influences of TMCP parameters on M/A islands have been studied carefu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oling speed, the amount of M/A islands decrease slightly and the morphology of M/A islands changes to thin dispersive short bars from thick irregular long strips.  相似文献   

16.
在用PRO/E画双面打卡机的过程中,提出了草绘的两种应用方法:第一,在基准零件上草绘,把草绘中的线段复制到相应的零件窗口中得到零件实体,再"反"回装配;第二,在草绘中对尺寸进行约束、锁定,动态仿真实体运动的过程,通过这两种草绘方法就可以方便的确定零件尺寸和对零件进行准确的定位,不用反复修改零件,不仅节省了设计时间,而且大大增强了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UV/Fenton法对诺氟沙星的降解与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UV/Fenton反应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诺氟沙星的降解与矿化过程。内容包括:H2O2,Fe^2+的初始浓度、pH值等因素对UV/Fenton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UV/H2O2/Fe^2+反应系统的诺氟沙星的降解,其降解速率受反应条件的强烈影响。诺氟沙星初始浓度为25mg/L时,适宜的操作条件是:初始pH值为4,FeSO4浓度为0.72mmol/L,H2O2浓度为23.50mmol/L。对要求总有机碳(TOC)去除率高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处理,UV/Fenton类型反应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国内纸塑复合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塑复合已成为印后精加工的重要方法,纸塑复合胶是复合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复合胶现状及进展加以综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字纠正的核线影像生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围绕着利用航空立体影像对自动生成核线影像的问题,介绍了基于数字影像几何纠正的核线解析方法的实现过程。包括影像内定向、独立像对相对定向和基于数字影像几何纠正的核线解析。详细推导了数字影像几何纠正的核线解析与独立像对相对定向之间的关系,用相对定向参数来直接求解核线影像,并在计算机实现了该算法。最后对生成的核线影像的精度进行了分析,证实同名点在其垂直方向上的上下视差很小,从而证明采用这一方法来生成核线影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