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力与能源》2015,(5):701-708
面对巨大的环境保护压力,能源供给以煤炭为主的我国,在现行严格的火电厂排放标准基础上,提出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要求,即燃煤机组达到天然气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标准。介绍了各种先进高效的除尘、脱硫、脱硝技术,以及各个烟气污染物脱除装置的协同效应和超低排放工程实施情况,指出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技术是燃煤电厂烟气污染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站排放的SO_2、NO和Hg等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严格控制燃煤电站的污染物排放意义重大。由于目前燃煤电站采用的污染物单独脱除技术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等问题,经济高效的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成为污染物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对燃煤电站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进行概述,对吸附剂法、气相氧化法、湿法氧化和气固催化氧化法的技术原理、研究现状、技术优缺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燃煤烟气中汞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燃煤锅炉烟气中汞的排放状况,综述了燃煤电厂烟气中汞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现有常规污染物控制设备对燃煤烟气中汞的脱除能力;探讨了活性炭、改性活性炭、飞灰、钙基吸附剂、矿物类吸附剂以及一些新型吸附剂对汞的脱除效果.结合国内外研究经验,依靠现有污染物控制设备、改良常见吸附剂特性和开发高效廉价的吸附剂将成为今后我国脱除烟气汞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目前燃煤电厂主流的污染物控制设备SCR脱硝装置、除尘设备和湿法脱硫装置中汞形态转化及污染物控制设备对汞的脱除的研究现状.指出SCR催化剂促进元素态汞的氧化,除尘设备和湿法脱硫装置对汞有一定的脱除作用.认为在除尘设备上游喷入低廉而高效的脱汞吸附剂和发展WFGD脱硫脱汞吸附剂是2015已建成电厂脱汞具有前景的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主要针对燃煤NOx控制、超细颗粒物和重金属控制、污染物一体化脱除和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开展项目部署和研发。  相似文献   

6.
燃煤电厂是氮氧化物(NO_X)排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文章阐述了NO_X的生成及脱除机制,详细介绍了当前燃煤电厂主要的NO_X控制技术,深入分析了多种NO_X控制技术的适用范围、技术可行性等各方面内容,提出了多种NO_X控制技术的优化组合方案,对燃煤电厂NO_X控制技术提供一定的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7.
燃煤电厂烟气中所含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的重点。在实现超低排放后,燃煤烟气中所携带剧毒性物质汞以及三氧化硫在大气中形成亚微米级的硫酸盐颗粒,也必将成为燃煤电厂重点控制污染物。文中以某电厂CFB机组为例,在发挥循环流化床洁净燃烧的基础上,有机集成应用了"炉内脱硫脱硝+SNCR+干式超净工艺"的超低排放装备,实现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浓度优于超低排放标准,并高效协同脱除汞和三氧化硫等多污染物,无脱硫废水产生。  相似文献   

8.
基于严峻的大气环境形势,国家对燃煤电厂烟尘排放浓度提出了新标准。燃煤电厂烟气作为大气环境污染治理重点之一,地方新出台的排放标准更是要求烟尘排放浓度达到≤5mg/Nm~3。由于湿式电除尘器能有效解决湿法脱硫带来的石膏雨、蓝烟问题,并且对微细粉尘、酸雾、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有良好的脱除效果,因此其已成为燃煤电厂实现超低排放、治理PM2.5的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燃煤工业锅炉数量众多,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燃煤工业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现有的燃煤工业锅炉污染物治理路线已经难以达到要求,同时由于工业锅炉排烟温度过高导致了严重的能源浪费,由此提出了一种以烟气深度冷却器、低低温静电除尘器、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塔为核心的"低NOx燃烧+烟气深度冷却器+低低温静电除尘器+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塔"的燃煤工业锅炉污染物协同治理关键技术路线,在降低排烟损失的同时,可以实现烟尘、SO2、NOx、SO3、Hg及其化合物的高效协同脱除,最终可达到烟尘浓度为20mg/m3、SO2浓度为35 mg/m3、NOx浓度为50 mg/m3、Hg及其化合物浓度为0.05 mg/m3以下的超低排放。实践证明:该技术路线在技术经济可行性上适合我国燃煤工业锅炉领域节能和超低排放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王运军  段钰锋 《锅炉技术》2012,(3):70-72,80
概述了目前当今世界燃煤烟气中脱汞吸附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碳基吸附剂、钙基吸附剂、石油焦、飞灰,以及一些新型吸附剂对汞的脱除效果。指出活性炭对汞的脱除效率高,但成本也高;飞灰吸附剂对汞脱除的成本低,但脱除效率也低。用于燃煤电厂汞吸附的吸附剂研究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因此开发价廉和高效脱汞吸附剂和吸附剂的再生等是吸附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燃煤烟气中汞吸附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燃煤烟气中汞的吸附特性,综述了活性炭、飞灰和其它吸附剂对汞的吸附机理和影响因素,探讨了汞的吸附模型。指出活性炭对汞的脱除效率可达到90%以上,但成本高,飞灰吸附成本虽然低但脱除效率有限,其它吸附剂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寻找廉价高效的吸附剂十分必要,同时开发烟气中污染物的联合脱除技术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超低排放,是指火电厂燃煤锅炉在发电运行、末端治理等过程中,采用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系统技术,使其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符合燃气机组排放限值,即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基准含氧量6%)分别不超过10 mg/m~3、35 mg/m~3、50 mg/m~3。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EPM电风拦截除尘除雾一体化技术对湿法脱硫后烟气复合污染物处理工艺的路线、原理、优势等内容。以广东粤电大埔电厂2×660MW机组新建工程中配套EPM电风拦截装置为例,结合各项性能试验及试验数据,探讨了EPM电风拦截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的除尘效果以及对PM_(2.5)、SO_3和雾滴等烟气复合污染物的协同治理。研究表明,EPM电风拦截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不仅具有高效的除尘效率,而且对于湿法脱硫后烟气复合污染物也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随着燃煤电厂的发展,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将会相应增加,此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为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目前国内已开展燃煤电厂污染物超低排放工程的建设。面对我国以煤炭为主能源品种消费结构和日益艰巨的环保压力,浙能集团在全国率先实施超低排放示范改造,创新煤炭的清洁燃烧和清洁排放技术,将给整个燃煤电厂行业拓展了新空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主要对燃煤电厂污染物超低排放吸收塔改造设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节能》2016,(12):71-73
针对国内燃煤注汽锅炉高硫、高灰、烟气量大等特点,通过烟气净化技术实现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可行的技术路线。针对燃煤注汽锅炉污染物排放特点,提出"炉内喷钙+炉后半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SNCR"烟尘处理工艺,为燃煤注汽锅炉烟尘"超净排放"技术提供参考,实现燃煤注汽锅炉烟尘、SO_2和NO_X同时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我国燃煤烟气中脱汞吸附剂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活性炭、改性活性炭、飞灰、钙基吸附剂、矿物类吸附剂、金属类吸附剂,以及一些新型吸附剂对汞的脱除效果。指出活性炭对汞的脱除效率高,但成本也高;飞灰吸附剂脱汞的成本虽然低但脱除效率也低。文中还介绍了其它新型吸附剂的发展,指出寻找廉价高效吸附剂的必要性及开发烟气中污染物的联合脱除吸附剂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节能》2016,(5)
循环流化床是商业化运营最好的洁净煤发电技术,而CFB锅炉排烟污染物协同脱除是理论与实践亟需解决的又一技术难题。以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240t/h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特性的分析,探讨了现有燃煤烟气各污染物之间的协同控制方法及脱除设备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通过多级增湿半干法技术及添加复合性改性添加剂提高脱硫剂颗粒的含湿均匀性及吸收剂颗粒的比表面积,来延长吸收剂的反应时间,最大限度地实现燃煤烟气中各污染物的高效协同脱除。文中研究结果可为CFB电站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脱硫废水富含氯离子,是燃煤电厂难以处置的污染物之一。使用荷电喷雾干燥的方法,将富氯脱硫废水返喷除尘器前,研究了其干燥迁移规律和对烟气成分的影响,证实了将其有害成分固定到飞灰颗粒物中脱除实现零排放的可行性;同时研究了荷电喷雾过程对超细粉尘的凝并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常规除尘器对超细粉尘的脱除效率。富含氯离子的脱硫废水对烟气中的元素态汞具有促进氧化脱除的作用,为脱硫废水零排放同时促进多种污染物联合脱除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节能》2016,(8)
SCR是燃煤电站成熟有效的烟气脱硝技术,以某电厂燃煤机组660MW锅炉为研究对象,主要对NO_x的脱除机理及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结合该660MW锅炉SCR脱硝设备的实际运行数据,探讨影响燃煤电站脱硝效率的相关因素,提出SCR脱硝系统操作运行的着重方向以及优化运行的要领。研究结果可为燃煤电站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对已运行电厂脱硝系统优化改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严峻的大气环境形势,我国提出了燃煤电站超低排放要求,文中从脱硫、脱硝和除尘三个方面介绍了目前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发展现状,包括低氮燃烧、低低温电除尘、托盘塔、双塔串联、湿式电除尘等技术的原理、特点,同时列出了采用不同技术方案的工程应用实例,指出了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是燃煤电站污染物治理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