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乏克是满语,意思就是打饭包、菜包、包儿饭,就是在不同季节里,采用不同的材料将米饭与鸡蛋酱、小葱、香菜或各种应季小炒菜拌上,外面用洗净的菜叶或苏子叶包上,双手捧着而食,既方便快捷,又美味可口。这种饭菜合一的吃法,就是打饭包。春夏吃饭包,可用白菜叶、生  相似文献   

2.
客家席袋饭     
参加工作后长期吃用铝制饭盒蒸的饭,我总觉得嚼不出什么滋味来,因而常常使我想起儿时在家乡最爱吃的“席袋饭”。 我的家乡是客家祖地福建宁化的一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儿时的我常跟着父亲出门“打担”,上山砍柴,下田割稻,总要带上母亲亲手给我们做的精巧、玲珑的“席袋饭”。吃了香气扑鼻的“席袋饭”,耐饥经饿,翻山越岭腿肚子也不转筋,干起活来有力气。 客家主食是稻米饭,其制作方法主要有“捞饭”、“洒饭”、“活饭”等。“洒饭”即客家“席袋饭”,就是用席草编织的袋状饭包,家乡人叫“饭  相似文献   

3.
东北人做饭包不叫包饭包而是叫打饭包米,饭必须是用大米和小米混在一起焖成的二米饭用,的白菜叶是专门种的只用于打饭包的菜叶有,的地方论片卖用,的酱也是具有东北独特味道的酱还,要拌上油汪汪的土豆泥和葱丝香菜打,成豪爽的大包两,手捧着吃……好了,不啰唆了,开造了……  相似文献   

4.
冷饭     
说到冷饭,颇有悲情。上海人形容生活凄孤无人照应,就是“扒几口冷饭填饱肚子”;形容受尽奚落委屈,就是“冷粥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把人所共知或已做过的事重新拿出来说,称“炒冷饭”,通常用以作了无新意之解。想当初,同样是一锅香糯热辣的热腾腾的大米饭,凭什么就给剩下变得又冷又硬被孤独地晾在一边,成为多余的,真叫同“饭”不同命!  相似文献   

5.
“包儿饭”又名“吃包儿”、“吃包儿饭”,满语叫做“乏克”,是满族的传统食俗。吃包儿饭是将煮熟的米饭,同炒熟的菜肴放在一起,再配以葱酱,然后用洗净的菜叶包起来,双手捧而食之。提起吃包儿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就很爱吃包儿饭。一次,她吃包儿饭时一高兴,便赏给旁边的太监一包,那太监谢过恩吃了。慈禧问他好不好吃,太监忙恭恭敬敬地跪奏道:“回老佛爷,好吃!”慈禧又赏他一包,太监忙又吃了。太后又问好不好吃,太监只得又说好吃。于是太后再赏他一包。这时太监已经吃饱了,可太后赏饭又不敢不吃,如果不吃,那就是抗旨不…  相似文献   

6.
“鄂西菜焖饭,方便又简单,不分年四季,老少皆喜欢。”这是流传于湖北老河口地区的一首民谣。所谓的“菜焖饭”,实际上就是菜饭合一,那说的是焖制米饭的同时,加入了不同的蔬菜或瓜果原料。做菜焖饭所用的米,既可选用一般的大米,  相似文献   

7.
民族风味米饭──“乌饭”李德荣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日,瑶家、苗寨户户煮“乌伍”,个个吃“乌伍”,亲朋好友相互进“乌伍”,这就是江南一带苗、瑶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即“乌位小.苗、出少数民族食“乌饭”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意义。相传来时杨文广平南,被监禁柳州城,去人...  相似文献   

8.
周礼 《饮食科学》2012,(9):41-41
五色饭,又叫青粳饭、花米饭,是壮族和侗族共有的一种传统美食。每逢清明和“三月三”歌节时,壮家人都要蒸上一笼五色饭,用以祭祀先祖或招待客人。五色饭是由五种不同颜色的糯米蒸成的,即:黑、红、黄、紫、白。白色在蒸笼的中间,其余四种颜色围成一圈。远远地看上去,就像一束五彩斑斓的花朵。这般赏心悦目的饭,任谁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尝上一口。说起壮家的五色饭,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有一个叫特侬的年轻人,父亲早亡,从小与瘫痪在床的母亲相依为命。特侬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孩子,他担心母亲一个人在家里闷得慌,于是每次上山砍柴,都将母亲背到山上,并准备一包煮好的糯米饭,以便母亲随时充饥。  相似文献   

9.
白玫瑰也好,红玫瑰也罢,情敌的最高境界就是让那个男人坐在那抹蚊子血的墙下,看着衣上的饭粘子,怀想“床前明月光”或那颗“心口上的朱砂痣”。  相似文献   

10.
白玫瑰也好,红玫瑰也罢,情敌的最高境界就是让那个男人坐在那抹蚊子血的墙下,看着衣上的饭粘子,怀想“床前明月光”或那颗“心口上的朱砂痣”。  相似文献   

11.
“包厨”就是由某个人或公司包餐饮后场——厨房,有点类似于国外的“委托经营”,只是负责后场,而不管前台的接待经营。  相似文献   

12.
“寿司”,日本或作“鲳”、“蚱”(音译“四喜”饭),是一种带菜加调味的冷食饭团。现在常见的有这几种:“握寿司”,将加醋的饭握捏成团,加生鱼片或海鲜类;“卷寿司”,或叫“紫菜寿司”,用紫菜包卷饭团,加菠菜、蘑菇、黄瓜、葫芦条干及鱼松、鸡蛋等;“盒寿司”,装盒内,加生鱼片、紫菜、泡姜、香料绿叶等;“稻荷寿司”,用炸豆腐包饭;“狐狸寿司”,用油豆腐皮包饭,金黄色,也许形似狐狸而得名吧。  相似文献   

13.
杨坤 《四川烹饪》2005,(11):37-37
在贵州安顺屯堡人家的饭桌上,客人正襟危坐的当儿,忽然一团白白的米饭呼啸而来,“叭”地一声,落进客人面前的饭碗里。这种凭空“有饭飞来”的功夫,就是“飞饭”。  相似文献   

14.
赵利平 《中国食品》2001,(23):40-41
在潮州,看完名胜归来,我最喜欢带朋友到潮汕路附近的枫二餐厅进餐。餐厅装修虽是一般酒楼设计,但该餐厅三层楼五六百餐位却常常客满,稍微迟些到达则可能要等座或被告知某些食品售磬。在我看来其食品应是吸引来客的关键原因。每次到该餐馆,我少不了会点鱼饭、护国菜、烘虾干等菜肴。鱼饭是潮汕的传统特色冷菜,该菜因选不同的鱼而以不同的“XX鱼饭”命名,上台时见鱼不见饭,之所以称为“鱼饭”,只是“送饭的鱼”之意。在汕头,最具特色的食肆是在长平东路万客隆对面一条小巷中一间毫不起眼的农家宴餐厅。该餐厅虽然门面不大,但餐厅…  相似文献   

15.
张方 《食品指南》2009,(11):6-8
事件源起 近来一种名叫“细胞食物”的引进产品在市场上迅速流行,这种产品价格昂贵,眼药水瓶大小的一支就要人民币400多元,经销商一般要卖就是一打12支,近5000元。价格“神奇”,而功效据说更加神奇:每次往水里滴上几滴,饮下可以包治百病,所以又被一些老年人称为“超级神水”。  相似文献   

16.
俞菁 《烹调知识》2004,(9):45-45
我所说的“国饭”巴艾加(Paella)就是西班牙人很普遍食用的海鲜饭,因为西班牙人不会像我们中国人一样饭菜分开食用,吃“白米饭”,他们总是用米做成各种各样的巴艾加来享用。又因为巴艾加在西班牙流行甚广、“地位”甚高,且又是用米类制作出的,因此我称它为“西班牙国饭”一点不为过,“国饭”虽然是用米饭做成,不过在西班牙人心目中它仍是一道菜,是一道主食类菜肴。  相似文献   

17.
米香袭人     
一日三餐,无论山珍海味或粗茶淡饭,总归“吃饭”二字,可见“饭”在中餐中的地位。何谓“饭”?米炊之成饭。“饭”好不好吃?要看米香不香!  相似文献   

18.
慈禧与洋饭     
慈禧与洋饭余志俊,周岑康欧美式的饮食大约在十九世纪的中叶开始进入我国一些地方盛行起来的。西餐起初被称为“洋饭”或“番菜”,当初只能在宫廷、王府的宴席上才能见到。到这时,南北商埠、各都会相继出现了“番菜馆”,“面包房”以及类似的咖啡馆,随之一般人也可以...  相似文献   

19.
打饭包     
东北有句老话:苦春头,意思是春天在吃的方面得受点苦,冬储菜已吃完,酸菜缸也掏空了,饭碗里没菜吃。这时节蔬菜金贵,谁家的饭桌上见点绿色蔬菜,定是家里来了客。几场春风过后,土地开始化冻,人们就在向阳的地方种些耐寒、生长得快的小菜,像包白菜、香菜、臭菜,等这些蔬菜长起来了,春葱发出来了,苦春就变得不苦,一种味美可口、新鲜营养的大众美食——打饭包,占据了各家的餐桌。 儿时放学回家,掀开锅盖,就能看见锅里坐着黄澄澄的小米饭,周围一圈香喷喷、圆溜溜、面得起沙的小土豆,不用问,大人们中午吃的肯定是打饭包。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与生活》2010,(11):17-17
老话讲“吃了夫家饭,就是夫家人”,我吃的第一餐夫家饭是在18年前,因为青涩惶恐,所以记忆清新。现在回想,很有点新人进单位时接受岗位任务书的味道,看你能否胜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