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指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有利于破解当前发展瓶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何为"大势"。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这是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趋势、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进一步强调"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思想。"两化"深度融合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与基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深刻地揭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和融合发展的特点,把信息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8年3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批准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进一步强调,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并存、融合发展是客观需要,也是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4.
4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商务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要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方案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当前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为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相似文献   

6.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7.
陈英 《数码世界》2008,7(7):14-14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深刻地揭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和融合发展的特点,把信息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8年3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批准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进一步强调,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并存、融合发展是客观需要,也是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时,报告还强调了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既定方针,工业云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将两化融合的思想落实到数字化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铺路搭桥。”这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北京市计算中心主任谢威对数字化制造与工业云服务平台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出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决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后,我国掀起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促进工业和信息化融合的新高潮。作为21世纪现代科技的前沿和信息化的最精彩篇章,智能科学与技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成为新的IT创新点和经济增长点。《计算机教育》杂志紧跟时代前进脉搏,持续关注行业发展的新兴领域。为了加快"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速度,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我刊特开设"人工智能"专刊,邀请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已开设专业课程的院校代表直抒胸臆、畅所欲言,为教育工作者们搭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为促进专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字娱乐技术》2014,(4):F0004-F0004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新四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国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核心竞争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成本上升等矛盾日益突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分工调整对我国工业发展既形成挑战,也出现赶超的机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于破解当前发展瓶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要闻     
《中国信息化》2014,(23):6-7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全面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法治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正深入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结合工业转型升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科学界定管理职能、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法律规范、依法监督权力运行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信息化》2009,(23):14-14
11月19日至20日,全国装备工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典型经验座谈会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出席会议并作《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讲话。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主持会议,副部长杨学山做会议总结。  相似文献   

13.
邢帆 《中国信息化》2011,(24):14-16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将信息化列入“五化”,提出“两化融合”的概念,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是继2002年11月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来,对于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的继承和发扬。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对信息化认识的逐步深入和提高。十年间,“两化融合”取得了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信息化工作至关重要的一年.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和天津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按照树立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促进天津市工业整体上水平,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若干重点任务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年——2018年)》,总结和交流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电子商务工作的典型经验,研究布置下一步相关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会上提出,要切实将《专项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借鉴试验区经验,务实推进区域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加强示范引领,推动企业两化融合取得新成效;加强创新,推动电子商务集成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加强统筹协调,务实做好两化深度融合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信息化》2014,(2):10-11
近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作了题为“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努力开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7.
视点     
工信部:落实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10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若干重点任务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年——2018年)》,总结和交流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电子商务工作的典型经验,研究布置下一步相关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会上提出,要切实将《专项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五化并举”、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崭新命题,既表明了我们党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又为建设工业强国,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信息化》2011,(9):8-8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商务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20.
<正> 为大力推动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一步提升嵌入式系统产业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的作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指导下,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由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和北京北工大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的"中国(北京)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国际论坛暨2008中国嵌入式系统年会"于2008年10月22日至23日在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