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我国煤炭落后产能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常态化的煤炭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促进我国煤炭落后产能的平稳有序退出,从煤炭落后产能的界定及其形成过程出发,分析了我国煤炭落后产能的特点以及退出的必要性,并结合"九五"后期以来我国煤炭落后产能退出进程及当前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以煤炭产能商品化为基础建立煤炭产能交易市场的煤炭落后产能市场化退出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10月底,山西煤炭2016年"去产能"任务进入最后阶段。按照目标,山西关闭落后产能煤矿25座,退出产能2 325万t,促进煤炭供需关系改善,扭转了全行业亏损局面。对于山西煤炭"去产能"效应,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认为,山西大力推动煤炭减产量去产能,促进中国煤炭供求关系改善,推动煤炭价格逐月回升。煤炭企业8月当月结束了全行业亏损局面。10月中旬,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发布公告显示,煤炭"去产能"再加码。在第一批关闭15座煤矿、退出煤炭产能1 060万t的基础上,山西将再关闭10座煤矿、退出产能1 265万t,  相似文献   

3.
李红霞  陈磊  连亚伟 《煤炭工程》2009,52(6):184-190
文章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环境气候变化的约束等影响因素迫使我国将煤炭产业改革调整问题提上日程。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强调我国的煤炭消费量在2020年的占比控制在62%以内|“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新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的清洁低碳生产、安全高效的目标|现阶段去产能政策指导方针的提出,指引着我国煤炭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煤炭产业过剩产能现状,及在去产能政策背景下所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战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北省强力落实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超额完成了2016-2017年的"去产能"任务。然而,伴随着煤炭产能的退出,产生的债务处置、人员安置、转型升级等后续问题也在逐步累积凸现,迫切需要多方努力,多措并举,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强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统筹协调与指导、建立健全"去产能"政策支撑体系、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措施,妥善解决河北煤炭"去产能"后续问题,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4年我国煤炭产量开始下降,结束了连续14年增长的局面。国家随之实施煤炭产业去产能政策,关闭了大量落后产能矿井,整合了大量中小型矿山,为煤炭产业新常态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一政策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还鲜有关注。为此,以江苏省徐州市沛北矿区为例,基于2008年11月、2010年12月和2015年12月的3景SPOT5/资源三号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利用建立的评价模型,评价了该矿区2008年、2010年、2015年的生态环境质量,然后将之与该矿区煤炭产量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煤炭去产能对矿区生态环境有改善作用,煤炭产量变化与生态环境变化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红霞  陈磊  连亚伟 《煤炭工程》2020,52(6):184-190
文章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环境气候变化的约束等影响因素迫使我国将煤炭产业改革调整问题提上日程。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强调我国的煤炭消费量在2020年的占比控制在62%以内|“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新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的清洁低碳生产、安全高效的目标|现阶段去产能政策指导方针的提出,指引着我国煤炭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煤炭产业过剩产能现状,及在去产能政策背景下所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战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产能置换政策加快优质产能释放促进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支持部分类型的煤矿产能加快退出,以及优质产能的加快释放。产能置换,是指通过市场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分为等量产能置换和减量产能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以来,安徽省高度重视煤炭去产能工作,多措并举,高效落实,强力推进煤炭去产能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近日,安徽省2017年退出煤炭产能7.05Mt,并通过了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第八抽查组验收抽查。  相似文献   

9.
实施煤炭去产能政策以来,我国已退出煤炭产能4.4亿t,大量煤矿企业面临转型,进入"后煤矿时代"。文章从"后煤矿时代"的概念切入,梳理当前关停矿井的转型现状,指出后煤矿时代历经的三个阶段,并提出"主动式后煤矿时代"阶段的观点,列举了煤矿井下的空间类型,结合利用现状和前景从设计角度总结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设计理念,为相关行业的规划和设计指出关键方向,同时也为关停矿井的转型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且煤炭消费在长期将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煤炭产能过剩,使得煤炭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煤炭产业内部的优势及劣势、外部的机遇及威胁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适合在去产能背景下煤炭产业发展的战略,为煤炭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当前煤炭产能过剩的多方压力和煤炭产业所面临的“双约束”条件的分析引出煤炭产能调控概念,并在分析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宏观经济政策、煤炭供应链管理及煤炭系统总效率等手段对我国煤炭产能实行综合调控。借助GDP发展和煤炭产能的关系预测煤炭产能的置信区间,并采用煤炭供应链管理相关数学模型及煤炭系统总效率公式对煤炭产能进一步定量优化计算,以达到煤炭产能调控的“双目标”发展模式,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煤炭开发进入退出系统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煤炭产业开发进入退出系统流程,然后运用熵理论理清了煤炭开发进入退出系统熵流结构特征,利用系统熵流结构模型建立了煤炭企业进入退出的决策模型。针对煤炭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指出了外部熵流是影响煤炭开发进入退出系统稳定和健康的重要因素,并建议煤炭开发进入退出的管理应该从政策、资源、环境、市场、社会和国际竞争等方面入手,并且将工作重点应放在政策熵流上。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煤炭产业经过三年多高强度的"去产能"措施,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难度大、与环境的不和谐、冗余要素转移困难、短板要素难补齐等。结合河北省"去产能"取得的成绩以及"去产能"后仍存在的问题,采用经济学的规范研究方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需的环境等方面,对河北省"去产能"后煤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河北省煤炭产业发展方向定位、煤炭及相关产业整合、产业风险控制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开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供给侧改革要求去产能、调结构,加快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限制了高能耗产业的发展,降低了对煤炭的需求,使煤炭产业的发展形势更为严峻;另一方面,结构性改革要求煤炭产业必须朝着安全化、绿色化、清洁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煤炭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空间。为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煤炭产业需要全面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推动煤炭技术产业革新,化解历史包袱,实现煤炭产业的重生。  相似文献   

15.
《矿山机械》2018,(3):77-78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安监局、国家煤监局联合发布通知,针对各地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回升对能源的需求显著增加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完善产能置换政策、加快优质产能释放,通过优质产能有序增加,推动落后产能尽早退出,促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发展动能转换、  相似文献   

16.
正《煤炭信息》周刊2016年第35期报道,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监局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减量置换严控煤炭新增产能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实施建设煤矿与关闭退出煤矿产能置换,严控煤炭新增产能。通知有效期至2018-12-31。通知明确,未经核准擅自开工的,一律停建停产;未纳入规划、未经同意,但承担资源枯竭矿区生产接续、人  相似文献   

17.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背景下,研究了我国煤炭去产能调整后的产能、库存量、消费量的变化,结合煤炭行业价格趋势,探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煤炭市场的影响,并指出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我国煤炭市场仍面临的困境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有效地降低煤矿关闭退出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冲击,分析发达国家煤矿关闭退出主要原因,从职工安置与保障、资产与债务处置、环境治理与保护、区域转型与发展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发达国家煤矿关闭退出的主要做法,总结成功经验,提出了对我国下一步煤炭去产能工作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李蕾 《煤》2019,(6):56-57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和去产能政策的实施,企业对煤炭的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煤质的精细化管理对提高煤炭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意义重大。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煤质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关的精细化管理措施,以期能为同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从煤炭产能、生产效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煤炭利用方面提出了我国煤炭供给侧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我国煤炭供给侧变革的新趋势,最后从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优化煤炭生产结构、降低煤炭供应成本、推进煤炭绿色发展、促进煤炭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以及激发煤炭产业发展新动力六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