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针对带式输送机工作过程中物料突然变化、启动不合理等因素容易造成输送带启动时张力过大而导致输送机部件损坏的问题,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并对启动控制工况进行动态特性的分析和求解,得到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中符合实际情况的输送带速度、加速度及动张力分布规律,通过对不同启动控制曲线的对比分析,得出通过延长启动控制时间和选择合理的启动控制曲线可以很好地降低输送带启动动张力。  相似文献   

2.
带式输送机启动特性对驱动电机、输送带选取非常重要,为了研究带式输送机启动阶段的动态特性,应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RecurDyn建立了带式输送机的模型。分析启动速度曲线,得出启动时尾部滚筒会滞后于驱动滚筒一段时间。启动时间为8 s时,输送带最大张力为32 845 N,滞后启动结束时刻3.5 s;启动时间为12 s时,输送带最大张力为31 843 N,滞后启动结束时刻1.5 s。因此延长启动时间可以减小输送带的动张力和缩小动张力的滞后。  相似文献   

3.
利用RecurDyn软件,建造了带式输送机模型,专门分析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的动态特性。经过分析带式输送机在启动时间为20 s、15 s、10 s时的输送带张力,驱动和尾部滚筒的速度、加速度、扭矩,以及拉紧装置的位移的变化。得出启动时间为20 s时输送带张力曲线、驱动和尾部滚筒的速度、加速度、扭矩,以及拉紧装置的位移曲线较理想,启动效果最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矿用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易出现打滑、淤带和断带等问题,基于永磁涡流传动技术,将双盘式磁力耦合器作为带式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建立双盘式磁力耦合器动态数学模型,运用AMEsim软件搭建带式输送机系统仿真模型,设置启动时间分别为60、80和100 s,采用Harrison控制曲线启动时,研究带式输送机满载启动时机头、机尾部输送带的速度特性和张力特性,张紧装置位移特性以及双盘式磁力耦合器调速气隙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当启动时间为60 s时,带式输送机输送带速度波动大,动张力明显,尾部输送带最大张力达到29 kN,启动过程不平稳;双盘式磁力耦合器调速时,气隙变化与带式输送机启动速度变化趋势相反,启动过程气隙从22 mm减小到4 mm;当启动时间为80 s和100 s时,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相对平稳,速度和张紧装置位移波动小,尾部输送带张力波动幅度分别为5 kN和3 kN;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存在最佳启动时间,继续延长时间,对带式输送机启动特性影响越来越小,80 s可作为合理启动时间。  相似文献   

5.
利用AMEISim软件,建立了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动态仿真模型。对满载可控启动工况下的带式输送机进行了动态仿真。通过仿真,得出了靠近驱动滚筒机头输送带与机尾输送带处的张力变化规律。通过对4种不同启动时间下输送带的张力仿真结果的对比,发现输送带动态特性随启动时间增长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MESIM作为一种拥有图形化的开发环境的软件,对输送机的动态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较符合,可以为输送机系统优化设计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动态仿真模型。在满载、正弦加速度可控启动和不同启动时间条件下,对6.0 km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进行了动态仿真,得出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在4种启动时间下,机头驱动滚筒输送带奔入点与机尾滚筒输送带处的张力变化规律。仿真结果显示,延长启动时间可显著降低机头驱动滚筒输送带奔入点与机尾滚筒输送带处的张力,同时得出了输送带动态特性随启动时间增长的非线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陈艳  齐晓勇 《煤炭技术》2018,(4):199-201
为了进一步研究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启动特性,利用AMESim软件建立起3种不同类型的输送带模型,分析了不同材质、不同启动时间输送带张力的变化情况,得出了不同输送带材质带式输送机的最佳启动时间,为研究带式输送机的合理启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姚艳萍  张必胜  韩刚 《煤矿机械》2020,41(10):53-56
多滚筒驱动能解决单滚筒驱动电机功率及输送带张力过大的问题,但多滚筒驱动存在驱动力分配即功率平衡的问题,其中输送带的弹性模量对功率平衡的影响尤为严重,针对该问题,基于Kelvin-Voigt黏弹性模型,建立顺槽带式输送机整机离散化模型,并采用AMESim软件仿真不同弹性模量输送带满载启动工况,得出各个滚筒的驱动力并进行功率计算、比较。研究表明,采用弹性模量较大的钢丝绳芯输送带能有效提高输送机满载启动后的稳定性,能够使功率得到合理分配。该研究结果可为多滚筒驱动输送机输送带的选型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延长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东升 《中国矿业》2013,22(2):114-116,121
本文分析了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模型,介绍了利用AMEsim仿真平台建立带式输送机仿真模型方法,并运用工程实例对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得出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中输送带的动张力、速度、位移的3维曲线图.工程实例得出的仿真结果曲线和带式输送机现场测得实际数据近似.该建模方式可以作为带式输送机的动态分析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最大张力决定输送带的选型,直接影响带式输送机的初期投资,因此,合理计算输送带最大张力非常重要。通过具体分析研究,对双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最大张力的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1.
长距离、大功率、高速度是带式输送机的发展方向,输送带动态特性的研究是研究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的基础,输送带应力波的传播速度是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的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针对输送带上有载荷和无载荷2种情况,推导出了输送带中应力波的传播速度方程。  相似文献   

12.
陈艳  唐晓啸 《煤矿机械》2020,41(1):59-61
以长距离水平运载的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头部双滚筒驱动及头尾双滚筒驱动2种驱动方式,建立了基于RecurDyn的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双驱动位置对带式输送机起动阶段输送带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尾双滚筒驱动在起动阶段对输送带张力的影响要小于头部双滚筒驱动。该研究为带式输送机双滚筒驱动的设计以及输送带的选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牛世杰  熊晓燕 《煤炭工程》2020,52(5):172-177
带式输送机在启动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张力波动,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因此有效地对输送机张紧系统进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输送机液压张紧系统的非线性问题,建立液压伺服系统的状态方程,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推导了力跟踪自适应控制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张紧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制定其控制策略|针对输送带张力波动问题,提出采用头、中、尾三点张紧的方式,在AMESim中搭建输送带模型,通过AME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力追踪性能和稳态精度,有效地降低了输送带的张力波动值。  相似文献   

14.
带式输送机卸载架又称机头卸载架,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是传递动力以及卸下输送带上的煤或矸石。通过Solidworks建立带式输送机卸载架三维模型,利用各类具体事例分析,通过新型可移动式与传统卸载架的对比得出结论,体现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陶柱  李双 《中州煤炭》2016,(10):31-34
为保证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巷掘进工作面煤流运输高效、快捷及通风系统稳定、可靠,需采用胶带输送机出煤。但由于与巷道连接的主要胶带巷为进风巷,所以在巷道回风口与主要胶带巷之间构筑1组控风设施,按照现场胶带输送机安装现状来看,胶带机头位置逐渐变高,无法实现通风设施的构筑以及漏风量的控制。现设计胶带输送机尾部采用卸载架延伸的方式穿越墙体,然后设计通过墙体的卸载架控风措施,有效解决了胶带机头无法构筑设施及设施漏风大的难题,实现了煤流的正常运输,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保证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6.
王帅 《煤矿机械》2021,42(1):57-60
针对目前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煤流量实时变化连续频繁调速导致的输送带易磨损和疲劳损伤问题,基于张紧力变化率和煤流量设计了一种梯度调速控制系统。通过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模型计算滚筒处输送带的张紧力,结合检测装置实时获取的煤流量信息和输送带速度,采用模糊控制器实现带式输送机梯度调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在负载波动较小时不改变输送带速度,负载变化较大时梯度调速,能够降低输送带磨损和疲劳损伤。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矿方闲置刮板输送机较多、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通过对刮板输送机的结构进行简单改动,即采用单机头驱动方式及增加一个支撑架就能成功与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平滑搭接。经过改造的刮板输送机可以代替转载机用于巷道运输,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18.
尹中会  王东  梁超  张安宁 《煤矿机械》2011,32(1):105-107
介绍了煤矿矸石山自移式带式输送机的用途及结构特点,提出矸石山带式输送机无法与矸石山形成可靠附着力,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机头向上倾翻的可能,主要对自移式矸石山带式输送机机头部进行了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当带式输送机伸至最长,在自移式机头与机身结合部最易发生倾翻,在此基础上得出带式输送机不倾翻稳定运行条件,为类似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