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控制压力钻井(MPD)已是在国外得到应用的一种先进钻井技术,该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复杂地层钻井中出现的常规钻井所难以解决的各种复杂问题,大大提高了钻井效率及减小对储层损害,降低钻井成本,同时还能有效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针对控压钻井的问题进行了国内外文献检索和调研,特别针对委内瑞拉东部最大的油气田之一的圣华金油田的钻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结合相关理论对现场资料进行时间效率和井身稳定情况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从而可以为控制压力钻井问题提供相应的科学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计算气体钻井注气排量的方法有最小动能法和最小速度法,应用最小动能法对气体钻井注气排量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对大庆油田深层气体钻井注气排量进行了计算,得出一些指导气体钻井的有益的结论,对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气体钻井注气排量理论研究以及现场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充气钻井的特点,研究了充气钻井的机理,在试验中应用不同气液比钻井和常规钻井交替进行.确定了不同气液比提高钻井速度图;分析了充气对井底压力和当量密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前工厂化水平井已成为国内各个油田高效开发油气藏的一项重要技术,随着技术工艺的成熟,水平井钻探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新工艺新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与提高,但是在钻井提速方面仍然有待进一步发展。对工厂化水平井钻井提速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对水平井钻井的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影响水平井钻井提速技术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对水平井钻井提速关键因素的探讨可以为提高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提供思路及依据。  相似文献   

5.
气体循环钻井气量补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体循环钻井是一项新的钻井工艺,该项技术能重复循环利用携岩介质气体,从而大大降低了钻井成本;由于气体循环钻井与常规气体钻井在工艺上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对循环钻井压力分布、井筒气量及补充气量等因素进行研究,并且根据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对气量进行控制,以满足正常钻井的需求。通过井深、回压等因素分析了循环钻井注气量的变化规律,并为气体循环钻井气量补充给出了工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大庆外围深层实施气体钻井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总结了气体钻井的优缺点,结合大庆地质特点以及钻井技术状况对在大庆外围深层实施气体钻井的地质条件、钻井条件、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庆外围具备进行气体钻井的条件,利用气体钻井来提高大庆外围深层的钻井速度是完全可行的,并有利于发现和保护储层.  相似文献   

7.
对大庆油田气体钻井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精要的概括,对技术现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概述了大庆油田气体钻井取得的成果,力图对国内气体钻井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且推动大庆油田气体钻井技术进一步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8.
石油钻井地层的合理分类是优选钻井方式、钻头类型和钻井参数重要依据.现有方法的分类标准和依据各不相同,给现场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收集不同地区、不同地层的钻完井资料,统计分析不同地层使用效果较好的钻井方式,将其地层抗钻特性作为聚类分析的数据来源;以地层抗钻特性参数为聚类指标,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现场钻井统计数据进行归类和分析,实现了根据地层抗钻特性对石油钻井地层进行分类的目的,为钻头类型和钻井参数的优选提供了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外气体钻井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精要的概括,对国内气体钻井的现状进行了客观的表述,力图认清国内气体钻井目前的发展阶段,把握发展趋势,推动国内气体钻井技术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欠平衡钻井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欠平衡钻井技术显著提高了油井产量和石油钻井的井控技术水平,欠平衡钻井对油气层压力的处理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欠平衡钻井技术在钻井过程中即能对油层的压力等油层参数进行精确的计算.针对3种不同类型油气层的压力系数等油层参数的差异和原油密度、粘度、流动性能的不同,欠平衡钻井技术在3种类型储层的设计和施工有明显区别.欠平衡钻井技术的井口动态密封技术可用于处理和避免许多非欠平衡钻井技术产生的钻井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洪涛  赵志强  樊龙  王飞  张浩 《煤炭学报》2013,38(6):954-959
以顶板浅部岩层为研究对象,对钻孔施工过程中变推力水平的钻进反馈信号以及钻深-钻速特征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钻削区内钻进速度与推力水平近似线性正相关,不同岩性其钻速增长率不同,泥岩层在阻塞区内钻速负增长;在2.5~3.5 kN推力水平下,钻进速度在煤层、泥岩层、砂岩层中依次递减;试验矿井顶板煤层处于钻削区内,平均钻进速度为41.8~43.2 mm/s,波动幅度为-4.07%~3.01%;砂岩层平均钻进速度为8.4~9.8 mm/s,波动幅度为-16.3%~19.0%;泥岩层内平均钻进速度为22.4~23.5 mm/s,波动幅度为-28.1%~24.3%;顶板泥岩层完整性差,在1.1~1.3,2.7~2.8,4.1~4.4 m各存在一裂隙通道,通道处钻进速度波动幅度最大可达122.3%;钻深-钻速特征曲线可以明显表征裂隙通道位置。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用PLC控制技术和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研制了大直径钻机控制系统,实现了钻机主机(绞车、转盘)精确调速,以及恒钻压和二位式钻压自动送钻等功能。该控制系统具有整体性能先进、适应性强、维护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满足大直径钻机成井和复杂地质构造下钻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李可成 《中州煤炭》2022,(7):206-210
针对钻井电气设备自动化变频调速方法可靠性差、维护性能低的问题,提出了应用PLC的钻井电气设备自动化变频调速方法。基于PLC的特性分析构建了PLC控制系统;设置1个双馈调速装置,将其应用到PLC控制系统中,以实现对钻井电气设备转矩的调节;将PLC控制系统优化成1个双闭环控制系统,利用前馈技术消除变频调速时带给钻井电气设备的静差,从而实现钻井电气设备自动化变频调速。通过对该方法进行可靠性分析测试、维护性能测试,验证了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用于钻机功率测试的转矩转速传感器,论述了该类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标定装置、校验方法以及测试系统的组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勇  桂兵  赵慧杰  蔡辉  马志锋  熊洪恩 《中州煤炭》2021,(3):138-142,147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效率,改进防突治理工艺,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释放人力资源,研究了煤矿智能打钻造穴一体化技术。以某煤矿具体巷道为例,分析了智能钻冲一体化成套装备,主要为自动化控制打钻车和自动化控制钻杆车,并对比分析了智能打钻造穴一体化装备与普通打钻造穴设备的平均钻进速度、平均扩充速度等指标。研究表明,引入自动化施工设备来代替原始设备,配套使用智能水力冲孔造穴来提高防突治理效率,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降低人力资源输出和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工人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6.
煤矿井下近水平定向钻进中的随钻测量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钻测量是煤矿井下近水平定向钻进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煤矿井下近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发展概况及随钻测量系统的原理与构成,并对煤矿井下的定向钻进随钻测量技术的发展、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地层可钻性系数K、钻压P、转速n、井深H和洗井液冲洗量Q等5个因素对钻速的综合影响,建立了大直径竖井钻井钻速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选用历史录井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获取了该类大直径竖井钻井对应的钻速回归方程。通过模型检验和残差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钻速回归方程合理并具有实际意义,方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精度较高。使用该钻速方程进行钻速预测,预测钻速与实际钻速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66%,预测效果较好,在优化钻井工艺和提高钻井效率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煤层气水平井可降解钻井液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记华  刘浩  陈宇  肖长波 《煤炭学报》2011,36(10):1683-1688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钻井液对煤层气储层的伤害,采用钻井液配方实验、粒度分析测试、滤饼清除实验、高温高压膨胀量测试和煤岩气体渗透率测试等试验手段,对煤层气水平井可降解钻井液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可降解钻井液中,液态的特种生物酶具有较快的破胶速度和较彻底的破胶效果,2 h后破胶率超过85%、破胶后浆液黏度≤2.5 m...  相似文献   

19.
从硬岩大直径竖井钻井工程的实际要求出发,分析了硬岩大直径竖井钻机用球齿滚刀破岩与轴压力、转速及洗井排碴等钻井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关的计算公式;提出合理使用刀具应考虑的因素,并参考美国(休斯公司)、俄罗斯等国家的相关研究和试验结果,以某型钻机为例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卫亮 《煤矿机械》2020,41(4):74-75
分析了回转钻孔的现状,对影响回转钻孔钻进速度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关键因素进行了着重探讨,指出了提高回转钻孔钻进速度的方法,对于矿企的设备选型和提高钻孔施工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