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郭寒冰 《金属制品》1994,20(4):51-52
抽油杆用钢绳郭寒冰(冶金部金属制品研究院460007)1概述从深深的油井中抽取原油是一项难度大的工程。抽油装置很复杂,对其元件的性能要求高。现在,国内外的油田广泛采用游梁式抽油机——抽油泵装置,从电视画面上看到的“瞌头机”就是这种抽油装置。它的动力传...  相似文献   

2.
赵忠海 《金属制品》2000,26(2):54-54
锻打式一体型抽油杆是笔者从1994年开始构思,1998年4月确立并申报的专利,专利号为:ZL98203683.3。客观地讲,能够形成一个新颖的设计思路,首先应该感谢《金属制品》给我提供了大量重要的信息和详实的技术资料。如在1994年第4期《金属制品》上看到郭寒冰同志撰写的《抽油杆用钢丝绳》一文以后,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和重视。经过反复思考研究,对由钢丝绳构成的柔性抽油杆有了概念性的认识:(1)钢丝绳抽油杆与一般用途的钢丝绳受力形式有较大区别,一般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以反复弯曲的受力形式为主,起固定或拉紧作用的钢丝绳以受单纯的拉力为主;而…  相似文献   

3.
张继峰 《金属制品》2003,29(3):23-25
介绍柔性抽油杆的试制工艺 ,柔性抽油杆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及疲劳寿命的测试结果表明 :其综合性能高于钢质组合式抽油杆 ;在油田试用中操作、安装方便 ,可以连续起下 ;无接箍 ,消除了“活塞”效应 ,泵效提高 ,节能降耗效果明显。试用结果证明柔性抽油杆代替现有的刚性组合式抽油杆是安全可行的 ,是今后抽油泵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王峰  静恩志 《金属制品》2001,27(1):48-49
柔性抽油杆具有强度高、重量轻、不易结蜡等优点 ,可替代机械采油中的D级钢抽油杆。宁夏恒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柔性抽油杆已在青海、华北、辽河、中原、胜利等油田安装使用 ,取得了较好效果。实践证明 ,采用柔性抽油杆可降低能耗 15 % ,泵效提高 2 0 %以上 ,单井增加效益 135 0万元 /a  相似文献   

5.
以抽油机井示功图为切入点,从生产实践和理论分析两个角度分析了超低渗油藏供液不足井示功图特征与抽油杆断频次的关系,为改善供液不足井杆断状况提供了一种技术思路。现场实践表明,调整供液沉没度对于降低杆断井次是有效的,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对于供液不足比较普遍的超低渗油藏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吐哈油田鲁克沁采油厂位于新疆鄯善县鲁克沁乡,该地区属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地层条件下稠油可流到井筒,但在井筒及地面均不易流动,尤其是在井筒,稠油与油管及抽油杆之间摩阻大,造成抽油杆上行载荷过大,下行易发生抽油杆漂浮现象,经过近几年的规模开发,经过摸索试验最终形成了以泵上空心杆掺稀和环空掺稀为主的举升工艺技术。稀油是完成这两种工艺最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吐哈油田提供的稀油量不能满足采油厂生产需要,因此优化掺稀量是稠油开采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锦16块油层物性较好,地层连通较好,近年注水较充分,整个区块油井液面较高。目前大部分油井泵挂较深,2012年3月的平均沉没度达到了889米。沉没度过大,抽油机泵入口压力增大,液量增加,但是却引起抽油杆的加长,增加了抽油杆和油管的变形,增大冲程损失,使泵的排量系数降低。增加下泵深度不仅增加了管杆投入,增加了悬点载荷,不仅仅是费电,同时也增大了油井偏磨几率和杆断脱的发生率。为解决沉没度过大,机采参数不合理的问题,对锦16块进行了机采参数优化研究。主要针对锦16块油井的生产状况、原油粘度、气油比等,确定锦16块合理的沉没度及相关的机采参数。  相似文献   

8.
一般机械设备都有传递载荷的轴,在轴的一端或两端有轴承支承,并承受一定径向或轴向载荷。由于机械设备的长期运转,就会出现轴承的内圈与轴之间或轴承外圈与座孔之间产生松劲,破坏两者的相互静止状态,而产生了相对运动,产生了不应有的摩擦,由于以信息状态检测仪器性能差和未完全推广,加之维修工人感观能力相对滞后,因此,不可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导致了轴承处轴承径和座孔的磨损,破坏了机械设备的精度或运动状诚,甚至逼迫停产,造成了经济损失。特别是粮油饲料工业,生产工艺是连续生产,因而直间接损失更大,同时造成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立体织物织造过程中高强高模纤维束间相互摩擦而导致织物性能下降的问题,以石英纤维为例,设计了一种用于测试纤维束间摩擦性能的摩擦磨损试验机夹具,使纤维束或单根纤维能够以相互正交或一定角度相接触,在纤维尺度上研究了摩擦角度、摩擦频率和法向载荷对纤维束间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实验参数对纤维束表面的磨损程度不同;摩擦角度为70°时的摩擦因数是90°时的1.2倍,即摩擦角度越小,磨损程度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摩擦频率和法向载荷对摩擦因数没有影响;在立体织物织造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纤维束间倾斜接触,从而降低织物性能下降,还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织造频率和法向载荷,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水力切割是油田修井作业常用的工艺技术。文章结合高速、高压水射流可产生穿刺的功效,提出了连续油管水力喷砂切割双层管柱的方法,并进行现场切割实验应用,对比分析了实例井内外管柱的四次切割效果。结果表明,内层管柱连续油管切割能顺利完成作业,外管柱切割成功受内管柱居中情况和内外管柱间砂埋严重程度等因素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技术改进措施,为油气井大修作业中,不断进行工艺技术革新和应用,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1.
胶辊表面摩擦系数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汪冬喜 《纺织器材》1997,24(1):52-53,60
1胶辊摩擦机理分析摩擦系数是胶辊表面状态的一个重要性能,它对摩擦产生静电电荷量的多少和钳口握持力的大小有关系。在纺纱过程中胶辊是由罗拉摩擦传动的,由于橡胶是一种高弹性物体,且其在加压状态下工作,因此,其表面通道部分与纤维间产生摩擦,其摩擦机理主要是摩擦面间的粘着和橡胶本身的滞后作用。影响因素有压力、速度、温度、表面状态和橡胶的粘弹性等。其摩擦规律与一般刚性固体是不同的。由于橡胶弹性模量很小,在负荷作用下容易形成面接触。橡胶与未润滑的表面摩擦时,摩擦系数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低速时,速度下降,摩擦系…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信息     
宁夏恒力“柔性抽油杆技术创新项目”通过鉴定1999年9月8~11日,国家经贸委、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国家冶金局联合组织召开了宁夏恒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柔性抽油杆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鉴定验收暨技术交流会议。来自全国的10位专家及12个油田的代表们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产品达到项目鉴定验收标准,已经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可进一步推广应用。该产品经油田现场试验应用证明,可提高泵效,减少抽油杆断脱事故率,降低能耗,安装操作简便,符合当前国内外油杆泵抽油技术的发展方向,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  相似文献   

13.
介绍油田作业用钢丝绳种类,采油机械用钢丝绳(柔性抽油杆)的研发及应用状况,分析油田无力推广柔性抽油杆的原因。探讨采油机械用钢丝绳直径结构的选择及应用实践,提出使用性能适宜的钢丝绳结构:18×7类不旋转钢丝绳是采油机械的主用钢丝绳结构,复合式线接触钢丝绳、三角股钢丝绳也有少量试用;实际应用中,根据采油机驴头最大负荷选择悬绳器的钢丝绳直径:30,50,100 kN负荷时,选用的钢丝绳直径分别为16,19,25 mm。阐述采油机械用钢丝绳的特点与日常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镦锻实际工况,及现场要求,设计了一种用于石油机械空心、实心、抽油杆、油管热成形及油管的管端加厚工艺的液压系统。为满足快速,采用差动回路,为减少回程冲击,采用预泄荷阀,减少对油路及设备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前使用的提花机,多数采用下柱回综,在其运转过程中,通丝和下柱极易产生振荡,即家伙振荡。由于振荡,加剧了通丝与目板、通丝相互间的摩擦,使家伙使用寿命缩短且增加经丝间擦毛,故必须予以解决。引起家伙振荡的主要原因有:提花机机架本身振动及由此而波及龙头架子的振动;竖针通丝和下柱等提综系统在升降过程中受  相似文献   

16.
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装置停抽或卡泵后,由于工作时杆柱内聚集大量的旋转扭转能量、油管内与外输管线油液压差作用下会使杆柱高速反转,造成杆柱脱扣等现象。所以必须用防反转装置使抽油杆停止反转。目前现场常用的防反转装置有:棘轮、棘爪式防反转装置,楔块式防反转装置,摩擦式防反转装置,液压式防反转装置,电磁能耗式防反转装置等。目前现场用的最多的是棘轮、棘爪式防反转装置,其它几种用量相对较少。下面针对其优缺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印刷中,听到气泵风扇发出“吱吱”声,是金属相互摩擦发出的。于是停机检修,把气泵上的油管螺丝拆下,打开气泵开关使气泵工作,发现油泵中无油从出油嘴出来。于是把油箱中的机油放掉,打开油泵密封端盖,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防爆工具? 防爆工具又称安全工具,主要用于易燃易爆场所,工具与工作物相互摩擦、撞击不产生火花,有效防止可燃性爆炸。  相似文献   

19.
柱迹又称柱风,它的形态是在绸面经线上呈现黄锈色污迹。大多因钢综下柱互相摩擦,锈污吸附在经丝上而产生的。夹起病疵形态是在绸面上显示无规律的破坏组织的亮点,或似缝纫线的亮点。产生的原因不一,最多是下柱夹起。下柱夹起是因下柱柱箍套牢或下柱脱落,经丝浮起而造成的。丝绸提花织物总经根数多,经密高达112根/厘米以上,其钢综上下运动容易在绸面上造成柱迹。又因摩擦使钢综在下柱柱箍处断裂,而在绸面上产生下柱夹起病疵。我厂将钢综、下柱、下柱箍儿用橡皮胶包上,  相似文献   

20.
林宏杰 《木工机床》1995,(2):32-37,21
为了减少木工机械的工作台和工件之间的摩擦,降低工作台表面的磨损,提高加工精度和保证工作台的耐久性,本文对工作台和工件间采用空气静压支承,使一部分载荷由空气压力来承担,探讨这种半浮式滑动面形成和摩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