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淑玉  田福祥 《锻压技术》2011,36(3):104-105,151
花键套因形状所致无法切削加工,采用电解加工工艺,生产效率低、精度差、寿命低,电解废液污染环境,应采用冷挤压工艺.给出花键套冷挤压成形的实用模具结构,论述了模具设计要点和工作过程.凸模用弹性夹套固定,模具对中性好,更换凸模方便.该模具上模和下模均设有顶出器和卸料装置,锻件在挤压结束后可以顺利脱模.材料利用率、生产效率、制...  相似文献   

2.
模具专利     
<正>专利名称:定子、转子单槽冲气动复合模具专利申请号:CN201310257685.3公开号:CN103381444A申请日:2013-06-25公开日:2013-11-06申请人:宁波鸿达电机模具有限公司定子、转子单槽冲气动复合模具,包括带有模具的冲模机,所述的模具包括上模和设有与上模匹配的凹模孔的下模,所述的上模包括气缸、定子槽凸模、转子槽凸模、抽板、上模座、上垫板、凸模固定  相似文献   

3.
针对连杆进行冲压工艺分析,通过比较两套级进模排样方案,最终设计了双侧载体、双侧导正钉导正的排样方案。排样依次安排冲裁、弯曲、空工位、切断等10个冲压工序,材料利用率达到43.3%。考虑到模具精度、模具强度、加工方法等因素,对工作零件和辅助零件等部件的模具结构进行设计。针对小直径冲裁凸模容易磨损、需更换的特点,设计了快换式凸模,且凸模工作部分添加保护套,异形冲裁凸模采用挂台定位。凹模采用镶块结构,由台肩式或过盈配合方式固定。向下弯曲模具预留避让槽,向上弯曲凸模安装在卸料板上,保证弯曲顺利进行。设计了由矩形截面弹簧、弹性管、螺杆和螺塞组成的弹性卸料装置,节省弹簧运行空间。本文设计的连杆级进模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组合体零件成形工艺进行了分析,根据该零件特点,提出了采用组合式下凸模;介绍了其模具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同时对模体、上凸模和下凸模设计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簧片冲压成形工艺的分析,制订了模具整体结构及排样设计方案.针对簧片结构中的小孔特征,其冲孔凸模在冲压加工中磨损较快,为实现冲孔凸模的快速换修和装配,设计了一种冲压凸模装置——卡槽式快换凸模.采用该结构的凸模既可保证成形产品的表面质量,又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冲压生产效率,尤其适用于凸模形状复杂、局部薄弱、需要经常维修、更换的连续冲压模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主要就小孔冲裁模中,细长凸模在工作状态下容易产生折断这一现象,对凸模强度和刚度校核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介绍了凸模过载时在模具结构设计中应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经生产实践证明,模具寿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弹簧卡片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特点,该模具自动送料,采用侧刃定位,可快速更换凸模和下模镶块;模具的重复装配精度高,寿命长;为了能自动送料,在下模的卸料板上安装了燕尾型弯曲凸模,既可弹性压料又可刚性卸料。对同类零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传统的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多工序复合模一次成形弹性接触片。介绍了复合模的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成形凸凹模采用了镶拼结构,成形凹模采用活动结构,并采用了弹顶推料装置。凹模、凸凹模均为圆柱形,制造非常方便。凸凹模镶块和凸模成形面为螺旋面,制造较为困难。经生产验证,该模具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显着。  相似文献   

9.
橡胶胀形模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实例介绍了橡胶胀形模的设计方法 ,并详细地叙述了工艺参数的选择计算及模具结构、工作过程和弹性凸模、刚性凹模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模具专利     
<正>专利名称:气动拉深模具专利申请号:CN200920001064.8公开号:CN201376046申请日:2009-01-15公开日:2010-01-06申请人:烟台海普制盖有限公司一种气动拉深模具,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及打料杆,上模座上固定有凹模,凹模上套有压料圈和压料弹簧,所述下模座上固定有气缸,气缸上设有顶杆,下模座上固定有凸模座,凸模座的上端与凸模相固定,凸模的外侧设有环形压料套,环形压料套压在顶杆上,环形压料套的外侧设有环刀,环刀与下模座相固定。本实用新型气动拉深模具结构简单,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其利用气缸内压缩空气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杨波  刘渝 《模具工业》2007,33(9):23-27
通过对板料成形时的受力分析,建立了凸凹模在拉深过程中的受力模型,完成了对凸凹模的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到了凸凹模的应力和变形分布情况。对板料进行强度、刚度校核,得到了随板料厚度的变化凸凹模孔口所受的压力、凸凹模的最大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可为模具结构的设计、模具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钢管无凹模冲孔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采用平凸模、凹凸模、尖凸模和斜凸模对圆钢管进行冲孔,分析了钢管无凹模冲孔时孔缘变形量的大小与凸模形式间的关系,提出了最佳凸模形状设计。实践证明:优化后的凸模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凹坑的塌陷量,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孙国柱 《锻压技术》2021,46(2):28-33
针对三通管接头在模锻成形中易出现破裂、材料折叠、冲头载荷大等问题,研究了冲头速度、坯料初始温度、摩擦系数对锻件模锻质量的影响.通过Deform软件,研究了水平冲头和垂直冲头等速进给、水平冲头和垂直冲头差速进给、水平冲头进给而垂直冲头不运动3种工艺条件下锻件的成形规律,并基于上述最佳工艺,研究了坯料初始温度对模锻过程中温...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的钣金冲模凸模与凹模快速设计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钣金冲模的凸、凹模设计以几何形状作为操作对象,效率低且很少融入模具设计知识和设计经验,限制了模具的快速设计,为此提出了钣金冲模的凸、凹模快速设计方法,该方法以模具设计规则为基础,归纳了冲模设计过程中各种典型凸模和凹模设计样式,结合知识工程的基本思想,实现了基于知识的凸、凹模设计,并具有凸、凹模的快速互换功能,并可对凸模自动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  相似文献   

15.
沈言锦 《模具工业》2008,34(3):25-27
介绍了一种利用侧刃初定位、导正销精定位的多工位级进模,模具上、下固定板具有高精度和长寿命,可快速更换凹模镶块,且重复装配精度高,卸料板上安装了弯曲上模,卸料板既可弹性压料又可刚性卸料,模具结构合理,生产的零件符合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电子式万能材料试验机用汽车油盖复合级进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友良  李伟  刘敏 《模具制造》2008,8(9):21-23
为了对汽车油盖冲压过程进行工艺力学分析,设计并制造出一套能安装在电子式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力学实验的复合级进模,经使用效果良好,解决了目前用,中压设备不方便测量,中压过程中的负荷曲线,而电子式万能材料试验机又不方便直接对板料冷,中压过程进行实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冲孔作为齿类温锻件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艺,其冲头磨损一直是冲头失效的主要形式,严重影响冲头使用寿命。以某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二档从动齿温锻件冲孔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齿类温锻件冲孔过程中影响冲头模具寿命的主要因素,并将冲头最大磨损量作为表征冲头使用寿命的参数。通过正交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了冲孔过程各工艺参数对冲头磨损的影响规律,并最终确定齿类温锻件的最优冲孔工艺。经过实际生产验证发现,优化后的冲孔工艺将冲头模具的使用寿命由原有的4000件左右提高至接近9000件,有效地提高了冲头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分析平行模板结构的级进模具,由于受到模板厚度的限制,模具凸模长度较长。当凸模截面尺寸小,且采用硬质合金材料时,凸模抗冲击性能差,冲裁中易发生折断。该类模具结构不适合采用高速精密级进冲模加工产品尺寸小、生产批量大的电子产品。文章提出一种新型错层模板模具结构,有效缩短冲裁凸模长度,提高了硬质合金凸模抗冲击性能,避免凸模在高速冲压条件由于振动发生折断。  相似文献   

19.
以某典型铝合金复杂曲面薄壁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工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凸模初始反胀位置与液室压力对成形失稳的影响规律,优化了成形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凸模初始反胀位置低于凹模型面时,凸模进入凹模时悬空区板料没有液室压力的作用,悬空区板料处于一拉一压的应力状态,悬空区容易起皱;当凸模初始反胀位置在凹模型面上方时,凸模进入凹模时悬空区板料已经受到液室压力的作用,处于双向拉应力状态,因此可以抑制悬空区起皱;当液室压力较高时,悬空区板料承受较大的拉应力容易破裂。合理控制凸模初始反胀位置与液室压力可以消除悬空区起皱与破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