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圣良 《住宅产业》2014,(11):93-95
分户热计量从计量结算的角度看,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楼栋热量表进行楼栋计量再按户分摊;另一种是采用户用热量表按户计量直接结算。其中,按户分摊的方法又有若干种,其中有户用热量表法和通断时间面积法等。  相似文献   

2.
住建部推荐的4种热计量方法分别为散热器热分配计法、户用热量表法、流量温度法(流温法)、通断时间面积法。其中,户用热量表法、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是被普遍提倡的热计量方法,本期特别策划继续上一期节能与计量话题,我们邀请企业与读者共享他们倡导的计量方式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分户计量的四种方式:散热器热分配计法、户用热量表法、通断时间面积法、流量温度法进行了简单的剖析,并讨论各种计量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该方法将热量计量与消除建筑物固有特性相结合,消除了同一栋建筑物内用户散热器型号不同、安装使用条件不同、散热器数量与设计值存在较大差别、水力失调及热力失调对计量结果的影响。详细介绍了热量分摊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以哈尔滨市某居民楼为例,对基准室温散热器热分配法、户用热量表法和温度面积法的测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热量表法计量的每户热量值波动较大,而其他两种方法的每户热费一致性较好,最大差值为4.13%。  相似文献   

5.
供热计量改革是促进我国北方地区建筑节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供热计量技术规程>中规定了一种直接计量方式,四种分摊方法.通断时间面积法技术属于分摊方法,用户进行室温调控的同时,也实现了热量的分摊计量.此技术设备集温控与计量两个功能于一体,良好的温控效果与热费分摊相对公平是此技术最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时间面积通断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热计量手段已经逐渐被接受,其热计量的公平性已比其他热计量方法改进不少,但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本文根据典型住宅户间传热的模拟计算,认为完全以用热量为计量标准,不能完全反映出热量的实际使用情况,同时根据计算情况,给出了按住房面积分摊热费和以实际用热量分摊热费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对基于分栋热计量的末端通断调节与热分摊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刘兰斌  江亿  付林 《暖通空调》2007,37(9):70-73
提出一种集计量和调节于一体的末端通断调节系统,不仅改善调节,而且通过楼栋分栋计量促进建筑保温。采用各用户累计阀门开启时间对供暖面积加权的分摊方式,有效解决位于建筑物不利位置住户热费缴纳、邻室传热、用户开窗等目前热计量方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成本较低,方便实现用户的公平用热、合理分摊,为推动供热计量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2004年.河北工业大学齐承英等发表”新型智能供热计量控制系统”一文(《暖通空调》(2004.34(10)),提出了通断式供热控制系统(Q式系统)。随后,国内一些学者对基于楼栋热计量及热用户采暖通断时间的热分摊技术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以及实际工程验证等.确定了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分摊)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对比供热计量改造中的通断时间面积法与热量表法,介绍河北省唐山市实施通断时间面积法计量改造情况,并分析通断时间面积法计量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起源于欧洲的散热器热分配表是以每组散热器为计算单元进行热量分配的,我国的供暖系统很难满足散热器热分配表所要求的安装使用条件。将每户内水平单管系统的多组散热器折算为一组当量散热器进行热量分摊,可大大减少散热器热分配表的数量,降低对安装使用条件的要求。分析了户式散热器热分配法的计量原理,通过试验验证了户式散热器热分配法分摊模型的合理性并给出了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