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隔油/气浮/两段生化法处理炼油厂含油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隔油/气浮/两段生化(CASS+BAF)工艺处理炼油废水。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炼油废水的COD、氨氮、石油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1%、98.75%和99.2%,出水平均COD15mg/L、NH3-N为1.0mg/L左右,远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针对黑龙江某油田含硫废水的特点,采用化学非均相催化处理工艺,处理水量为240 m3/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对COD、SS、硫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2.1%、95.7%、91%以上,其中进水COD平均值为204.5 mg/L、SS为68.3 mg/L、硫为1.056 mg/L,出水平均值COD为16.16mg/L、SS为2.94 mg/L、硫为0.095 mg/L,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混凝/ABR/推流曝气工艺处理针织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ABR填料反应器/推流曝气工艺处理针织印染废水,处理规模为8 400m3/d。运行结果表明此工艺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出水平均COD、BOD5、SS、色度、S2-浓度分别为65 mg/L、15 mg/L、13 mg/L、31倍、0.1 mg/L,出水水质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Ⅱ时段一级排放标准,直接运行费0.9元/m3。  相似文献   

4.
针对甘肃某企业PAN基纤维生产废水特点,采用铁碳催化微电解处理工艺,处理水量为1 668 m~3/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对COD、丙烯腈、SS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4.1%、98.7%、92%以上,其中进水COD平均值为982 mg/L、丙烯腈为151.08 mg/L、SS为353 mg/L、pH值为3.6;出水平均COD为57.9 mg/L、丙烯腈为1.97 mg/L、SS为28.2 mg/L、pH值为6.5,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pH调整槽+超滤+UASB+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乳化液废水,处理规模为60 m~3/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原水COD、SS、石油类质量浓度分别约为50 000、1 000、20 000mg/L时,出水COD、SS、石油类浓度分别降至405、27、16 mg/L左右,达到设计出水要求,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有利于后续污水处理厂的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厌氧/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处理橡胶废水,正常运行监测结果表明,出水COD、BOD5、悬浮物、氨氮和石油类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5.7、6.5、16.9、7.3和0.10 mg/L,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水解-好氧工艺处理草浆造纸废水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水解-好氧工艺处理石灰法制浆造纸废水,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平均为2 000 mg/L、BOD5平均为600 mg/L、SS平均为1 000 mg/L时,处理后出水COD<400 mg/L,BOD5<100 mg/L,SS<100 mg/L,达到GWPB-1999<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企业产生的发酵类制药废水中悬浮物、有机物、氮、磷浓度高,水质波动大,采用初沉调节池/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MSBR/悬浮生物滤池/加药气浮池组合工艺处理,在进水COD平均为11 932 mg/L、水解酸化后NH<,3>-N平均为162.5 mg/L的情况下,出水COD平均为261 mg/L(去除率达97.8%)、NH<,3>-N平均为1.5 mg/L(去除率达99.1%),其余指标也均达到入管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采用预曝气/厌氧/好氧/混凝沉淀工艺处理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综合废水,设计总处理量为400 m~3/h,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当进水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低于5 000 mg/L和400 mg/L时,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99%,且出水氨氮稳定在2 mg/L以下,出水COD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氨氮、多环芳烃、苯并芘等浓度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中用于洗煤、熄焦及高炉冲渣的水质要求,最终出水水质满足察尔汗盐湖地区废水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松香加工厂废水水质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乳化松香、树脂酸、动植物油、单宁等污染物,色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隔油+混凝气浮+Fenton氧化预处理工艺去除废水中大量的乳化松香、动植物油类污染物,并降低色度,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再通过UASB+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工程调试运行结果显示,该组合工艺对COD、BOD5、动植物油、悬浮物、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8.8%、98.6%、99.1%、97.0%、99.3%,最终出水COD≤100 mg/L、BOD5≤20 mg/L、动植物油≤10 mg/L、悬浮物≤70 mg/L、色度≤50倍,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铁炭还原/生物降解/臭氧联合处理硝基氯苯类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铁炭还原催化/生物降解/臭氧联合工艺处理常山某化工厂硝基氯苯类生产废水,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对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剩余污泥产生量少,运行费用低。当废水进水COD为1939.9mg/L、硝基苯类为40.4mg/L、苯胺类为84.1mg/L时,处理后出水COD、硝基苯类、苯胺类浓度分别为78.6、0.28、0.11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砂洗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解酸化/三相生物流化床/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气浮工艺处理砂洗印染废水,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平均COD为963 mg/L、BOD5为320 mg/L、SS为452 mg/L、色度为490倍的条件下,出水相应指标分别为89 mg/L、15 mg/L、50 mg/L、30倍,出水水质符合<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制药企业生产半合成青霉素产生的高浓度有毒难降解废水的特点,采用微电解+Fenton+UASB+A/O+砂滤工艺进行处理。半年多的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成本较低。在进水COD为8 000~12 000 mg/L时,处理出水COD≤120 mg/L,出水水质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3—2008)中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再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种新型的生物滤池,以制革废水的生化处理出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新型滤池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两级串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生化处理后的制革废水,当进水COD为300~500 mg/L、氨氮为150~350 mg/L时,出水COD<250 mg/L、氨氮<35mg/L,出水水质能够达到当地的制革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但为确保COD和氨氮同时达到当地的排放要求,建议水力停留时间在24 h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电解/Fenton法对土霉素废水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正交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微电解法的最佳工艺条件:Fe投量为125 g/L、铁炭质量比为1.5∶1、初始pH值为4.0、反应时间为2 h,在进水COD为361~395 mg/L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COD可降至198~207 mg/L,对COD的去除率可达44%以上;采用Fenton法进一步处理微电解出水,其最佳工艺条件:H2O2(浓度为30%)投加量为2 mL/L、初始pH值为3.0、反应时间为60 min,处理后出水COD<120 mg/L,组合工艺对COD的总去除率达到70%以上,满足《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浙江某医药企业在生产银杏叶片和银杏叶胶囊的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Fe/C内电解-EGSB-好氧-臭氧氧化-MBBR-絮凝沉淀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出水COD可降至50~100 mg/L,能够稳定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中新建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陈威  肖俊绚 《市政技术》2013,31(4):128-131
通过检测并分析餐饮废水水质特点,以出水水质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一级B标准为目标,探讨了混凝加SBR组合工艺对餐饮废水的处理。研究发现,对于COD均值在3 000 mg/L左右的餐饮废水,在混凝阶段,PAC(50 mg/L)加PAM(30 mg/L)为最佳混凝药剂组合,可使混凝后的餐饮废水COD在480 mg/L左右;在SBR阶段,污泥质量浓度在3 g/L以上、SVI为100~150 mL/g、水力停留时间不少于6 h时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一级B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采用物化预处理(隔油+铁炭微电解+混凝沉淀)-生化(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深度处理(MBR)组合工艺对提铜选矿药剂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8 570~13 250 mg/L(平均为11 523 mg/L)时,出水COD为46~78 mg/L。废水经铁炭微电解处理后,COD平均去除率达54.2%,可生化性提高,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后COD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16.7%和74.1%,经MBR处理后COD降至80 mg/L以下,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江西某保健品制药废水成分复杂,水质变化大,可生化性较好。废水量为80~120m3/d,COD为400~500 mg/L,BOD5为120~180 mg/L,SS为100~120 mg/L,氨氮为30~50 mg/L。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处理出水水质符合《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8—2008)。  相似文献   

20.
对汽车配件厂废乳化液、切削液的混合废水采用掺硼金刚石电极(BDD电极)电化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规模为12 m3/d。采用BDD电极,加入过硫酸钠作为电解质,电流密度控制在50~80 mA/cm2,电解反应时间约3 h,对工艺进行长时间运行以考察电化学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出水COD、氨氮、石油类浓度分别低于300、30、20 mg/L,COD、石油类的去除率均大于99%,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及《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21/1627—2008)。该工艺具有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运行稳定等优点,可为同类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