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23RaCl2作为针对肿瘤骨转移的α内照射药物,在肿瘤骨转移病灶沉积的同时会有较大比例的肠道富集,引起一定的毒副作用。本研究利用对Ra2+离子具有络合作用的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进行体内结合的方式,促进胃肠道沉积的223Ra排出体外。相较于EDTA灌胃导致的223Ra在胃肠道二次富集,经静脉注射的EDTA更有助于223Ra的胃肠道清除。在223RaCl2给药后2 h经尾静脉按1 mg·kg-1注射EDTA后,肠道在6 h的223Ra清除率由(21.3±5.6)%提高到(46.9±4.4)%,同时骨特异性摄取未受明显影响。上述结果提示:静脉注射EDTA络合的方式有助于降低223RaCl2给药后的胃肠道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2.
99Mo是一种重要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采用低浓铀(LEU)靶件生产裂变99Mo是发展趋势。本工作进行了电沉积UO2靶件制备、靶件溶解以及99Mo化学分离等工艺研究,确定了电沉积LEU UO2靶件制备医用裂变99Mo的工艺流程。研究表明,于不锈钢管内壁上电沉积UO2,在pH=7、电流0.5~2 mA/cm2、温度75~90 ℃、镀液中U浓度5 mg/mL条件下,经过约210 h电沉积,不锈钢管内壁上UO2沉积层质量达到42 mg/cm2;采用6 mol/L HNO3溶解UO2镀层。采用α-安息香肟沉淀法实现99Mo与大量裂变产物的初步分离,采用阴离子交换法与活性炭色层法联用实现99Mo的纯化;纯化后的99Mo溶液中,杂质131I、90Sr、95Zr、103Ru、238U活度与99Mo活度比值分别为4.47×10-6%、7.40×10-7%、8.67×10-7%、2.57×10-6%、1.69×10-14%,均小于《欧洲药典》规定值,满足医用要求。本工作建立了电沉积LEU UO2靶件生产高纯医用裂变99Mo的工艺流程,为今后采用LEU技术生产医用裂变99Mo,进而实现其自主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文博  梁积新  吴宇轩  于宁文  向学琴 《同位素》2021,34(1):54-60,I0004
在裂变99Mo的生产工艺中,常用Al2O3色层法分离纯化99Mo。为建立Al2O3色层法从低浓铀(LEU)靶件中分离裂变99Mo的工艺,考察吸附时间、温度、酸度、预处理方式等对Al2O3吸附Mo效果的影响。研究采用Al2O3色层法从不同浓度HNO3溶液中分离Mo。测定Al2O3色层法对Al和主要杂质元素Sr、Ru、Zr、Te、Cs、I的去污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0.05~0.1 mol/L HNO3介质中Al2O3对Mo有出色的吸附性能,Mo吸附率在99%以上,在NH4OH溶液中Al2O3不吸附Mo。经500 ℃活化3 h预处理得到的Al2O3-C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且在HNO3浓度大于0.1 mol/L时相比于150 ℃活化3 h预处理得到的Al2O3-B以及未经高温预处理得到的Al2O3-A对于Mo有更好的吸附性能。采用该工艺,通过Al2O3色层法从模拟的LEU靶件溶液中提取Mo,Mo回收率大于90%,Al2O3色层法对裂变杂质元素Ru、Sr、Zr、Te、Cs等的去除率均大于99.99%,对131I的去除率大于92%。由此可见,Al2O3在HNO3介质中对Mo的吸附率高,能够有效地去除99Mo产品中的杂质核素,适用于从低浓铀靶件中分离裂变99Mo。  相似文献   

4.
对生长抑素八肽类似物NOTA-NOC进行64Cu标记,并对64Cu-NOTA-NOC的体外稳定性、脂水分配系数、正常及荷瘤小鼠体内分布进行初步研究。建立64Cu-NOTA-NOC的标记及质控条件;考察64Cu-NOTA-NOC的体外稳定性,测定其脂水分配系数;通过尾静脉注射64Cu-NOTA-NOC至小鼠体内,进行生物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即可获得标记率大于95%的64Cu-NOTA-NOC;64Cu-NOTA-NOC在缓冲溶液及10%胎牛血清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脂水分配系数为-1.12±0.005 6;64Cu-NOTA-NOC在正常昆明(KM)小鼠体内主要经肾脏代谢,血液摄取值随时间下降明显,显示其体内清除速度较快;在荷BON-1胰腺癌裸鼠体内也主要经肾脏代谢;在肿瘤中具有较高的摄取,注后2 h,肿瘤/肌肉摄取比值达10.38;荷BON-1胰腺癌裸鼠的PET/CT显像结果显示,1 h时,肿瘤对64Cu-NOTA-NOC的摄取率最高,为7.7%ID/g,而给予阻断剂后,肿瘤对64Cu-NOTA-NOC的摄取率显著降低,为0.94%ID/g。NOTA-NOC的64Cu标记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完成,64Cu-NOTA-NOC在缓冲溶液及10%胎牛血清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在动物体内主要经肾脏代谢,体内清除较快,在胰腺癌肿瘤组织中有较高摄取;PET/CT实验结果显示肿瘤对64Cu-NOTA-NOC的摄取具有特异性。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64Cu-NOTA-NOC具有用于胰腺癌诊疗的潜质,值得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131I是一种重要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但因湿法分离技术上的缺陷,使得从铀裂变产物中获取131I的工艺具有环境污染严重、提取效率低的缺点。因铀裂变产物中131I的产额较高,为拓展131I的获取途径,提高铀裂变产物的利用效率,开展铀裂变产物中131I分离的新工艺研究十分必要。与传统湿法分离工艺不同,本工作采用了干馏法进行铀裂变产物中131I的分离。为了得到高的131I分离效率,将分离过程分为低温粉化、高温干馏和中低温保温三个阶段,并研究高温干馏阶段温度对131I分离效率的影响。实验发现:当干馏温度高于950 ℃时,131I的分离效率≥98%。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在该干馏温度下,碘和103Ru 均可挥发出铀靶片,但产物收集液中却仅含有碘。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对碘的分离过程进行分析,结合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推测挥发物中碘和103Ru分离的原因为:103Ru与氧反应生成挥发性RuO4,从铀的裂变产物挥发出;因加热管内温度较高,RuO4在迁移过程中发生了分解,生成RuO2沉积在加热管内部。因此,利用干馏法从铀的裂变产物中分离131I时,为了得到放化纯度高的碘产品,不仅要合理规划分离过程,还需科学设计加热管的长度。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已建立的裂变99Mo分离纯化工艺,即AgNO3沉淀法、α-安息香肟沉淀法、阴离子交换色层法与活性炭色层法联用工艺流程,对放射性碘的去除效果,本研究以131I为放射性示踪剂,研究两种不同放射性碘化学形态131I-131IO-399Mo分离纯化工艺中的行为及其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131I-,AgNO3沉淀能够去除模拟溶液中98.2%131I-,α-安息香肟沉淀法分离99Mo工艺能够去除97.9%131I-,AG1-×8树脂上阴离子与I-发生交换可以除去Mo样品中99.9%的131I-,活性炭色层法通过吸附作用除去75%的131I-,最终131I-的累积去污系数为1.90×106,131I-的去除率大于99.99%。对于131IO-3,加入AgNO3对其去除没有影响,ɑ-安息香肟沉淀法能除去99%以上的131IO-3,AG1-×8树脂上阴离子与131IO-3发生交换可以除去Mo样品中99.9%的131IO-3,活性炭色层法能除去约70%131IO-3,最终131IO-3的累积去污系数为2.52×105,131IO-3的去除率大于99.99%。已建立的裂变99Mo分离纯化工艺流程对131I-131IO-3均具有出色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131I标记贝伐单抗偶联载紫杉醇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131I-Bevacizumab-Paclitaxel-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131I-BEV-PTX-SPIONs)的制备和生物学分布。将30只成瘤裸鼠分为单靶向组及双靶向组,再按时间点2 h、6 h、12 h、24 h及48 h分为5个亚组,每亚组各3只,尾静脉注射131IBEV-PTX-SPIONs后,进行生物学分布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显像。131I-BEV-PTX-SPIONs的粒径约220 nm,分散性尚可;131I标记率为81.4%;放射性化学纯度(Radiochemical Purity,RCP)>99%;在PB缓冲液中稳定性良好;在体外PTX(Paclitaxel)缓释性能良好;与A549细胞有较好的亲和...  相似文献   

8.
采用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ZLD118(HS-、AECr)发酵制备稳定同位素双标记的L-赖氨酸盐酸盐-13C615N2。对菌种的发酵培养条件和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工艺制备高丰度稳定同位素13C、15N双标记L-赖氨酸,经离子交换树脂提纯、活性炭脱色精制后,产品的13C丰度达98.61%,15N丰度为98.15%,纯度为98.47%,产率为88.8%。结果表明,该工艺可进一步用于放大制备。  相似文献   

9.
王伟  杜晓宁  徐建飞  雷雯 《同位素》2018,31(4):235-240
稳定同位素标记对甲氧基苯甲酸是防腐剂、香料及药物等稳定同位素标记内标试剂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本文以尼泊金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碘甲烷-13C或碘甲烷-D3为原料,碱性条件下经2步反应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酸-甲氧基-13C和对甲氧基苯甲酸-甲氧基-D3。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适合的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反应时间,优化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为80 ℃,物料摩尔比n(碘甲烷-13C/D3)∶n(尼泊金乙酯)=1.15∶1,反应时间为6 h。产品经液质联用仪(LC-MS)测试化学纯度和同位素丰度、经核磁共振(1H NMR)进行结构确认,对甲氧基苯甲酸-甲氧基-13C的收率为91.12%,碘甲烷13C利用率为79.32%,产品熔点为186.5~187.8 ℃,化学纯度为99.1%,13C同位素丰度为99.0%;标记对甲氧基苯甲酸-甲氧基-D3的收率为90.49%,碘甲烷-D3利用率为78.70%,产品熔点为186.3~188.1 ℃,化学纯度为99.0%,D同位素丰度为98.1%。  相似文献   

10.
18F-THK5317是以tau为靶点的新型分子探针,本研究利用国产氟多功能模块自动化合成18F-THK5317,在动物实验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临床研究。以(S)-2-(4-甲氨基苯基)-6-[[2-(四氢吡喃基-)-3-对甲苯磺酰氧基]丙氧基]喹啉为前体,经亲核反应、酸水解、碱中和,分别采用混合液直接HPLC纯化与混合液经C18小柱预纯化后再HPLC分离纯化两种方法得到18F-THK5317;研究了药物在正常KM小鼠体内生物学分布;对比了18F-THK5317在正常人(HC)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中PET/MR显像结果。先以C18小柱预纯化粗产品再用HPLC分离,能显著改善HPLC分离效果和提高产品放化纯度。18F-THK5317未校正合成产率为(18.7±5.3)%(n=7),放化纯度大于95%。小鼠生物分布表明,探针易穿透血脑屏障,并且能迅速从正常脑组织清除,Brain1 min/Brain60 min放射性摄取比为34;PET/MR结果显示,AD患者双侧颞叶、皮层的放射性滞留均高于健康对照。以上结果表明,国产氟多功能模块能够稳定高效地合成符合药物质控标准的18F-THK5317,动物实验及初步临床研究表明18F-THK5317具有在体显像tau蛋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以3,4-二甲氧基溴苯为原料,经格利雅反应制备得到格式试剂,通入13C标记的13CO2气体,制备得中间体3,4-二甲氧基苯甲酸-(13COOH)。将中间体用BBr3脱除甲基后得到粗产品,粗产品再经过活性炭脱色,冷却结晶得到原儿茶酸-(13COOH)。设计的合成路线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副产物少,收率可达45%,13C同位素丰度稀释低。产物经HPLC、MS、1H-NMR 和13C NMR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原儿茶酸-(13COOH)化学纯度>99%,13C同位素丰度>98%,作为重要的示踪剂,可为医药和化工领域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3Ba(T1/2=10.51 y)因与131I(T1/2=8.02 d)谱形相似,常作为替代核素用于碘监测仪探测效率传递标准源的制备。本文采用旋转蒸发方式制备均匀分布133Ba活性炭滤盒源,经测量,各滤盒之间单位质量活性炭的净计数率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符合均匀性要求。6个月稳定性结果与衰变时间修正后的活度偏差≤1%,满足稳定性要求。活度测量结果与标准溶液加入量在约1%范围内一致。采用滤纸平面源制备了指数分布状态的133Ba活性炭滤盒源,对不同分布滤盒源探测效率进行测量和模拟计算,两者在3.3%范围内符合,但均匀分布与指数分布133Ba滤盒源探测效率相差≥13%,建议采用多个传递标准源的方式测得碘监测仪对几种典型分布滤盒源的探测效率,以方便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李建平 《同位素》2019,32(6):411-417
利用化学交换法富集硼-10同位素工艺制备10B和11BF3,计算分离装置交换塔同时生产硼-10同位素和硼-11同位素所需的最小理论塔板数与最佳理论塔板数。根据目前核能领域和电子工业领域的需求,结合三氟化硼-苯甲醚络合物化学交换法生产工艺,计算同时生产硼-10同位素和11BF3所需塔板数和交换塔高度,并分析富集11BF3气体中的杂质来源及其净化处理工艺。验算现有工艺分离系统到达平衡期后同时生产硼-10同位素和高丰度11BF3的可行性,为生产硼同位素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放废液硼硅酸盐玻璃固化体易析出辉石晶相的问题,本文采用P2O5部分替代硼硅酸盐基础玻璃配方中的MgO和CaO,研究了P2O5掺量(质量分数为0~8%)对玻璃固化体析晶和抗浸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2O5掺量为0~3%时,样品为无定形态,在850℃热处理6 h后,P2O5掺量为0~2%的样品主要析出辉石晶相,而P2O5掺量为3%的样品析出了少量硅酸钙晶相,辉石晶相基本消失;当P2O5掺量高于3%时,样品析出球形Na3Ca6(PO4)5晶体,且析晶度随P2O5掺量的增加而升高。29Si MAS NMR和11BMAS NMR分析表明,随着P...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高丰度11BF3同位素分离工艺的优化设计,本文通过自定义组分,补充商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数据库中同位素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和饱和蒸气压数据,回归扩展安托因方程参数,建立了基于Aspen Plus的11BF3同位素分离工艺模型。以两组实验数据为依据,采用默弗里板效率修正Aspen Plus中的模型,获得两组模拟值与实验值间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69%和0.91%,表明修正后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11BF3同位素分离过程。最后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理论塔板数、回流比和塔顶压力对交换塔塔顶11BF3同位素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塔顶压力降低、回流比增加和理论塔板数增加均有利于11BF3同位素的富集。通过计算得到当塔顶压力为常压、理论塔板数为720、回流比为300时,交换塔塔顶丰度达到最大值99.95%。本文结果可为后续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际99Mo面临供应危机,急需新技术和新反应堆。医用同位素生产堆是以235UO2(NO3)2溶液为燃料的专用反应堆,生产成本低、三废少、经济效益高。本工作利用Al2O3为分离材料,从模拟的医用同位素生产堆(MIPR)燃料溶液中分离和纯化Mo。结果表明,经两次分离,Mo的总回收率大于 60%, U、Sr、Cs、I等杂质可以被除去,采用Al2O3从MIPR燃料溶液中提取99Mo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国产11C-多功能合成模块经LOOP环法合成放射性药物[N-甲基-11C]胆碱(11C-Choline,11C-CH)的合成方法,对碱当量、溶剂效应及前体量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优化LOOP环法合成11C-CH的合成工艺。11C-CH的优化条件:前体量为60~150 uL,无碱无溶剂,室温与11C-CH3I反应。此条件下11C-CH的合成效率为(72.16±2.96)%(n=19, 11C-CH3I未校正效率),产品的放化纯度均大于95%,产量为(7.59±1.54) GBq(n=19)。国产11C-多功能合成模块LOOP环法合成11C-CH与C18柱固相法进行比较表明,LOOP环可以多次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合成效率,实现稳定、全自动化合成11C-CH,产品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核电站安全运行实时监测中对高分辨率241Am作为稳峰源的需求,建立了一种高分辨率α放射源制备方法--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并设计了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制备放射源的装置和流程。以241Am为研究对象,对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制备放射源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在沉积槽单侧施加磁场使沉积源片中心处的磁感应强度B=0.193 T、(NH4)2SO4电解液浓度0.5 mol/L、电流密度180 mA/cm2、沉积液pH=2.0~2.5、电极间距5 mm、沉积时间1 h。结果显示,241Am可定量沉积在不锈钢阴极源片上,沉积效率近100%,且所制源的能量分辨率较不加磁场时提高了15.0%。所制源的牢固性和均匀性检验结果表明,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所制备的241Am α放射源的牢固性和均匀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19.
李龙  周赛  丁颂东  黄勇 《同位素》2023,(2):247-258
68Ga是最早用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诊断疾病的放射性核素之一,主要通过68Ge-68Ga发生器制备。早期68Ge-68Ga发生器制备的68Ga以络合物形式存在,如68Ga-EDTA,由于EDTA络合能力较强,68Ga-EDTA络合物不易转变为其他68Ga化合物,因此68Ga显像剂的发展受到限制。直到20世纪末俄罗斯科学家才研制出可以获得68GaCl3溶液的68Ge-68Ga发生器。随后,多款68Ge-68Ga发生器陆续供应市场,快速推动了新型68Ga显像剂的研发进程。但是,从68Ge-68Ga发生器中淋洗出的68Ga洗脱液存在68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7Li的吸附分离性能,本研以水作为溶剂,四氯化锆和均苯四甲酸为起始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COOH)2,对合成材料的形貌、孔径、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与分析;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吸附时间、反应温度、溶液浓度对UiO-66-(COOH)2锂离子吸附性能及同位素分离因子的影响;并对Li+浓度、6Li/7Li同位素丰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UiO-66-(COOH)2可实现对锂的吸附以及7Li的分离,且在293 K Li2CO3溶液中,每0.05 g UiO-66-(COOH)2对10 mL 0.05 mol/L Li2CO3进行4 h的静态吸附,最大吸附量Q为9.53 mg/g,分离因子S(7Li/6Li)为1.019 54。研究结果为7Li的分离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