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Y98-61402-1 9908226电磁干扰测量(含7篇文章)=Session:1A:EMI mea-surements[会,英]//1997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nd Com-patibility.—1~38(HG)本部分有7篇论文。篇名为:利用 X 射线荧光技术对传导密封垫的评估,屏蔽有效性的测量和分析,电话电磁干扰评价用的测试方法及电信工程中心标准No.S/EMI-01/01.Oct 94.综述,MIL-STD 接收机敏感性的测试自动化,新开发用于电磁兼容测量的横电磁波导 S-LINE,无误差电磁干扰测量及其理论,以及千兆赫横电磁单元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正>基于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结合某车载调度终端的研制经验,本文介绍了器件选型,PCB布局,PCB布线,接地设计,滤波,屏蔽以及接口保护等电磁兼容设计方法;根据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给出解决措施。电磁兼容(EMC)是指电子、电气设备或系统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按设计要求正常工作的能力。电磁兼容一般包括电磁干扰和电磁抗扰。军用车载设备要遵循GJB 151B-2013《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与测量》标准中相关设备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3.
书讯     
该书主要介绍了电磁兼容(EMC)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各种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和模型,减少干扰及提高抗扰度的方法,电磁场的生物效应与人体暴露限值,系统的EMC和天线耦合的分析,电磁干扰(EMI)的预估技术和计算机电磁建模的方法,以及各种民用与军用EMC标准的限值要求和测试方法。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电磁兼容;电场与磁场、近场与远场、辐射体、感受器、天线;典型的噪声源及其辐射和传导发射特性;PCB印制线、导线、电缆间的串扰和电磁耦合;元件减小发射的方法及抗扰度;电磁屏蔽;电缆屏蔽、电场和磁场产生的耦合、电缆发射;接地和搭接;EMI测量、控制要求和测试方法;系统EMC和天线耦合;印制电路板;EMI和EMC控制、案例研究、EMC预测技术和计算电磁建模。此外,该书还为读者提供了一些可供选用的EMI诊断技术和费效比优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安全与电磁兼容》2020,(6):107-107
西安苏试广博电磁兼容(EMC)实验室是苏州试验仪器有限公司连锁实验室之一,具备完善的电磁干扰(EMI)、电磁抗扰度(EMS)测试能力,满足军用标准、民用标准和汽车电子零部件标准测试要求,已获得CNAS、CMA、DILAC、GJB 90001C等资质认可。依据相关标准,可完成军用电子电气设备和分系统,工业、科学、医疗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家用电器,电动车辆电子电器组件,铁路电子设备,消防设备以及其它民用电子电气设备等汽车零部件产品的EMC测试。  相似文献   

5.
徐静  赵毅  潘勇  魏磊 《电子测试》2016,(5):31-32
介绍了汽车电子电磁兼容相关标准,从减小设备发射电磁干扰强度、抑制电磁干扰传输、降低设备电磁敏感部件接收干扰强度三个方面介绍了提高汽车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IEC发布了弧焊设备电磁兼容的最新标准IEC 60974-10:2014 Arc Welding Equipment-Part 1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Requirements。该标准替代IEC 60974-10:2007,为修订后的第三版标准。该标准指出了弧焊设备射频(RF)发射、谐波电流发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适用标准和测试方法;还包括了对连续或瞬态现象的传导和辐射抗扰度要求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书介绍了电磁兼容的基本知识,并提供了电磁干扰源、电磁兼容/电磁干扰测量、控制电磁干扰的技术工艺、计算机仿真与设计以及国际电磁兼容标准的新信息。本书将基础的电磁兼容基本理论与最新的实际应用相结合,简明直观,实用性强。主要内容:第1章导论;第2章EMI的自然源与核源;第3章设备和电路产生的电磁干扰;第4章概率和统计物理模型;第5章开阔试验场地;第6章辐射干扰测试;第7章传导电磁干扰测试;第8章脉冲干扰抗扰度;第9章接地、屏蔽与搭接;第10章电磁干扰滤波器;第11章电缆、连接器及部件;第12章频率指配和频谱节约;第13章电磁兼容计算机建模与仿真;第14章信号完整性;第15章EMC标准;第16章文献选录。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疗器械更偏向于高精确度、高敏感度和小型化,其所处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外界电磁干扰对医疗设备会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影响医生的诊断。本文结合心音心电检测仪,基于医疗器械测试标准对传导发射测试、辐射发射测试和静电放电这3个测试项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壳体整改,增加滤波电路、磁环、电荷释放电路等整改方法。对其他类型相关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和整改,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电磁辐射发射和传导发射测试中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电磁背景噪声过高,不易区分电磁干扰来自被测件还是外部PWM信号引入的问题,研制了车载电器零部件专用PWM信号功率放大装置。通过电压过冲、输出功率、输出电压、电磁屏蔽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完成了功率开关、功率驱动、驱动信号接收单元、滤波与匹配等核心单元的设计。测试结果表明:PWM信号功率放大装置满足TL 81000:2018测试要求,有效降低了PWM信号的电磁背景噪声,可用于整车和零部件电磁兼容测试中。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分委员会A“无线电干扰测量和统计方法”发布了CISPR16-4,这是第一个关于如何应用电磁兼容测量不确定度来作出符合声明的标准。该标准可被那些电磁兼容实验室作为指南,它们需要计算电磁兼容测试仪器的不确定度,以满足ISO/IEC17025(2000-01)对测试实验室能力的要求。另外,该标准也指出了如何应用不确定度数值来判断产品通过还是不予通过。此外,标准附录还给出了针对不同测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估计值。该标准指出了电磁兼容不确定度主要适用于:a.电磁兼容测试实验室;b.要求应用测量不…  相似文献   

11.
汽车电子芯片EMC测试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汽车电子产品所采用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的基础上,以功率驱动芯片为例,提出了汽车电子芯片级电磁兼容测试的必要性,并重点介绍了集成电路电磁发射测试标准IEC61967和集成电路电磁抗扰度测试标准IEC62132。  相似文献   

12.
频谱仪是一种综合性多功能的信号测试仪器。它可以用来进行信号电平的测量,也可以用来测量频率及频率响应、谐波失真、频率稳定度等。应用的范围包括微波电路的生产和维修、雷达、电信设备、CATV系统以及广播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干扰的诊断测试、元件测试、光波测量和信号监视等。在无线电监测工作中,我们也广泛应用频谱分析仪对电磁环境进行测试。无线电管理技术人员对拟建无线电台站周围进行电磁环境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电磁兼容分析和计算,提出频率使用和台站设置建议。在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之前进行电磁环境测试和电磁兼…  相似文献   

13.
测量不确定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电源线传导发射测试的基础上对测量不确定度在电磁兼容测试中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该文分析了A类和B类标准不确定度以及系统误差。结果表明实验布置的细微差别都会给测试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第三届国际电磁兼容技术交流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定于1994年5月10~14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厅举办第三届l国际电磁兼容技术交流展览会”(EMC/94)。展出产品有:电磁干扰测量用的仪器和设备(如电磁干扰和电磁敏感度自动测量系统、电磁干扰测量接收机和频...  相似文献   

15.
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电磁兼容检测及整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传导,辐射发射超标产生的原因及整改抑制措施,并通过一整改案例对整改措施进行了有效的验证。本文对产品的辐射,传导发射超标的整改具有有效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卫华  陆阳  孙华 《电子世界》2014,(17):44-45
电磁兼容性测试是对设备在电磁环境中不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并能符合要求运行的能力进行测试。文章介绍了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主要针对的内容和项目,对影响电磁兼容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的重要作用,对提高电子、电气产品的电磁兼容度提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本系统针对大型车辆视觉盲区为了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设计出一种基于多核DSP和FPGA的车载全景拼接系统。利用FPGA的并行处理和多核DSP的并行高速浮点运算能力,实现多通道图像数据并行算法处理[1],确保了系统实时性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解决了多路(4/6/8/10/12)高清HD-SDI视频数据流[2]的360°全景视频图像拼接[3]质量以及实时性要求,可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4]。本系统通过多路(4/6/8/10/12) 150°广角鱼眼镜头摄像机输入车辆不同方位的实时高清彩色视频图像,各通道原始高清彩色视频图像数据分别经过鱼眼矫正、鸟瞰变换、去模糊处理、图像配准、图像拼接融合、图像剪切与合成等一系列复杂算法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目前国内电磁兼容实验室在做CE102电源线传导发射项目测试结果的一致性,该文根据电磁兼容标准GJB151A-97和GJB152A-97中规定的要求和方法,分析了影响其测量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建立了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的数学模型,经分析和计算后,准确得到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确定了测量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密度、高频率的电子产品迅猛增长,势必导致电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电磁兼容问题.本文以电磁兼容为主线,以消除各部分电路之间的干扰、降低印制电路板(PCB)的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为目的,对PCB的抗干扰设计进行了综合分析,确保产品顺利通过电磁兼容测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汽车电子MCU的电磁兼容设计,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方法,主要包括时钟以及IO端口的设计,并且根据芯片级测试标准IEC61967的传导发射测试——1Ω/150Ω直接耦合法,进行适合汽车电子MCU的电磁干扰测试.经过样本数据的分析发现,芯片级电磁干扰与时钟频率、功能模块类别以及工作模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