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核电站非接触式放射性液体监测系统取样管线容易沉积放射性产物,并影响仪表监测数据准确性的问题,采用取样管线冲洗、管道残存压力泄压操作方式优化、系统取样管线布置优化,以降低取样管线沉积的放射性产物。通过对3种不同优化方案及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发现系统取样管线布置优化方案消除取样管线内放射性沉积产物的效果最好。最后对优化后的系统取样管线进行压力、监测数据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取样管线布置优化方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放射性产物沉积,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为同行业和相关行业消除管线内沉积物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湿度图的计算机模拟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空气湿度图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湿空气性质的计算,常压条件下空气一水系统的湿度图较为常见,而不同压力下,适用于不同温度及不同系统的湿度图较少报道,并且利用湿度图人工读图查湿空气的性质误差较大。因此,利用Origin 5.0和Visual Basic 5.0可视化语言,对空气湿度图进行计算机模拟,开发湿度图的计算机绘制及物性数据查询软件。该软件可绘制不同压力、不同适用温度范围、不同系统条件下的湿度图,并能准确迅速地查询不同条件下湿空气的性质。软件运行稳定,界面友好,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3.
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方法及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工业点源水污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存在的废水取样和分析(测量)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计算不准确以及排污企业容易掌握其废水采样规律并经常偷排、突排高浓度废水而不能被有效监测的问题,提出一种按废水排放流量比例随机采样、统一存储综合水样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和计算的技术方案以及相应的智能化污水污染物总量监测系统结构,并阐述其工作原理.该智能化监测系统可有效克服现有水污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计算时间长、监测误差大和取样规律易泄漏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采用Matlab中的仿真工具箱Simulink建立二阶无源比例积分取样锁相环的近似相位模型,并对该模型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仿真.分析了时间常数、环路增益和采样周期的改变对二阶无源比例积分取样锁相环非线性捕获时间的影响,通过二阶取样锁相环快速捕获的方法,提出了改善二阶无源比例积分取样环的非线性性能的途径,对取样锁相环的研究与设计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光学透射原理设计研发的泥沙含量测量系统采用整体浸没式测量,具有量程大(0.001~100 kg/m3 ), 测量精度较高(误差在 ±6% 以内),响应时间短(< 5 s)和网页实时展示数据等特点,能够满足特定河湖区域泥沙含量的测量需求。详细介绍整套系统的测量原理和构成。通过比对实验验证该技术在实际运用中的精度较高,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能够达到 6% 以内。这项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量测手段代替人工取样方法运用于泥沙含量测量。这套系统现已部署于江苏省沭阳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新沂河测量断面,进行泥沙含量的 24 h 在线监测。在实时监测过程中在线监测结果定期和人工取样结果进行数据比对,两者误差在 6% 以内。并且利用系统进行多点测量,研究泥沙含量在不同深度下的历时变化曲线,绘制测量断面的垂向泥沙含量剖面曲线。  相似文献   

6.
《电子技术应用》2016,(8):101-104
为实现对电力系统中设备内SF6气体泄漏监测,采用超声技术对其进行探测。通过微量气体浓度理论模型寻找出浓度与声速的相关特性,进一步建立单通道超声传感器检测模型,采用DFT数字相位计测相位差法求取声速,进而计算出SF6气体浓度。在研制的超声测量系统上进行SF6标准气体检测试验,该实验在设计的气体标定装置上进行,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测量SF6气体泄漏的可行性,其精度可达μL/L水平,平均相对误差5%左右。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基于相关分析方法的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的性能,通过引入信号传播通道的模型,将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分解为两个方面,即:泄漏点处负压波源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和负压波信号传播过程的衰减;在此基础上,采用广义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泄漏定位.该方法通过前置滤波,降低了负压波信号衰减和噪声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泄漏点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陈剑锋 《自动化仪表》2023,(6):48-52+58
国内某新堆型核电站在热态试验期间,频繁触发主泵松动部件报警。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故障排查的故障树,并详细描述了对监测系统和报警信号的排查和分析过程,确认了报警信号为误报警。通过带阻滤波的方法,使监测通道的功能恢复正常,并采用力锤信号进行了验证。所提出的故障树分析方法可用于压水堆核电站松动部件报警原因的排查,而带阻滤波方法适用于类似误报警信号的处理。该研究有利于核电站在调试和运行期间对松动部件报警信号的快速响应。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工业生产线及实验室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时间、过程、精度的控制需求,尤其是在化学反应变化中出现的颜色变化的监测与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反射与透射及物联网技术的动态颜色监测系统,讨论了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具体硬件及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通过硬件及相关软件实现固体或液体的动态颜色监测,同时配合其余传感器和监控摄像头识别监测待测物体和系统的温度、湿度等各项参数。计算并判断后,通过物联网技术上传到服务器存储,本地客户端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监测整个过程或远程控制设备,从而提供了一种在实验室和工厂中智能化操作的思路,有望在较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工作效率与操作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太阳辐射导致的探空湿度测量偏干问题,本文采用模拟仿真和实验进行相关研究。首先采用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仿真了湿度传感器在探空过程中由于太阳辐射导致的温升情况,为了验证仿真的准确性,设计湿度测量电路并搭建实验平台,研究了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湿度传感器的温升误差,对比结果表明仿真值与实验值吻合度较好,最大相对误差为7.5%。其次,研究了海拔高度、太阳辐射强度、气流流速和防护罩对湿度传感器温升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较大的是海拔高度,温度误差随海拔高度明显增加,防护罩的影响较小,此外温度误差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气流流速呈负相关。最后以韩国RSG-20A的湿度测量系统为模型,同时以阳江比对中的一次探空数据记录作为仿真条件,模拟仿真了太阳辐射下的温度误差,再结合饱和水汽压公式计算相对误差,结果表明,32km的高空由于辐射导致的温度差值达13℃,湿度的相对误差达到70%以上。该研究为探空湿度垂直廓线的辐射误差修正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电力系统谐波检测中被广泛应用。由于电网频率的波动,很难做到严格意义上的同步采样,导致频谱泄漏与栅栏效应现象发生,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本文从传统的FFT检测方法出发,深入研究了加汉宁窗并进行插值运算的高精度算法。仿真时利用Labview所提供的Matlab节点将两款软件进行高效有机结合,以精确检测出各次谐波频率、幅值和相位,为进一步构建基于虚拟仪器的谐波检测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可信软件的防危性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分析安全关键软件防危性测评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评估关键软件防危性的评估指标,给出了防危性评估指标与可靠性评估指标之间的关系。总结了4种传统测评方法评估高防危性需求软件的局限性。研究了基于重要性采样及压力测试技术测评高防危性软件的可行性,并详细讨论了其具体实施过程,其间结合核电安全关键控制系统进行了例证。最后就该领域内的相关工作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核电站对数字化反应堆保护系统的一书央处理器的负荷率有严格要求。本文首先对核电站数字化反应堆保护系统中央处理器的负荷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负荷率计算公式;然后设计了相应的负荷率测试方法0j测试装置,完成了实际的测试工作;对测试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数字化反应堆保护系统的中央处理器负衍率符合技术嘤求,且主控CPU的负荷率比备用CPU负荷率要高。  相似文献   

14.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电力系统谐波检测中被广泛应用。由于电网频率的波动,很难做到严格意义上的同步采样,因而导致发生频谱泄漏与栅栏效应现象,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本文从传统的FFT检测方法出发,深入研究了加汉宁窗并进行了插值运算的高精度算法。算例仿真时利用Labview中提供的Matlab节点,将两款软件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精确检测出各次谐波频率、幅值和相位,并为进一步构建基于虚拟仪器的谐波检测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开发的核电蒸汽发生器三维热工水力分析程序ATHOS进行介绍.并应用ATHOS对核电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复杂传热传质现象进行数值模拟。获得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流动换热状态,以及二次侧三维两相流场分布,分析结果可作为传热管流致振动、磨损分析及结构设计的输入数据。研究工作表明,多孔介质模型在核电蒸汽发生器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谐波检测中频谱泄漏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FFT的电力系统谐波检测中的频谱泄漏现象,分析了产生频谱泄漏的原因,提出了利用窗函数来解决频谱泄漏现象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汉宁窗可以很好地减小频谱泄漏,满足谐波检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氢能源及相关领域中对氢气泄漏的在线监控水平,采用基于MoO3纳米线的室温高性能半导体氢敏元件作为传感探头,以基于Cortex-M3内核的32位低功耗微控制器STM32F103VCT6为主控芯片,采用WiFi终端为客户端,利用路由器组网并以上位机做服务器,通过AT指令和TCP/IP网络传输协议等技术,结合Labview软件平台开发可视化控制和测量结果显示界面,组建了一套包含数据采集、泄漏报警、氢气浓度显示等多功能的氢气泄漏无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可通过采集环境中的温、湿度信号对传感探头检测结果进行校正,从而实现大气条件下对待测环境中氢气含量的准确监测,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响应速度快、监控距离远、组网简单等优点,其无线传感模式可解决产氢、用氢领域传感系统布线困难的问题,还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传感器节点的数量和客户端用户界面,具有较强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智慧家居控制系统中基于android系统轻型网关的敏感数据泄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本地库层污点传播和应用层控制的分层互连检测模型。通过在IPC Binder通信时标记污点,在待测应用进程调用本地网络套接字函数时检测污点,分析污点传播路径并计算泄露指数,实现对敏感数据泄露的跟踪检测。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检测出各个敏感数据源以明文或密文方式的数据泄露,准确率达到93%以上,同时性能开销不超过1%,从而实现对Android轻型网关敏感数据泄露的有效检测,实用性强,并为之后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热试验对程控电源的数量需求规模较大,电源以机柜阵列形式进行配置,其运行状态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试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文对热试验用程控电源的健康管理技术进行研究,以Agilent N5750型电源为研究对象,基于程控电源历史故障类型分析,对程控电源故障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并结合电源冗余切换技术,设计电源在线切换装置。通过试验验证,该系统能够快速实现在用电源的故障检测定位,并能够在秒级时间内完成故障电源向备用电源的在线切换,系统全部工作周期小于3s,实现了控温系统大规模电源阵列的智能健康管理,提高了航天器热试验控温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宋玉东  董兰芳  汪箭  万里红 《计算机仿真》2007,24(3):191-193,214
对计算机火模拟技术的研究,既具有虚拟现实基础理论研究的意义,又有科学的研究火灾事故的现实意义,因此一直是计算机仿真研究的重点.结合前人的工作成果,初步研究了室内火模型建模所涉及的各种技术,采用粒子系统方法模拟火焰,提出粒子发射面的概念模拟多面体可燃物的燃烧,并采用二叉空间分割树分割室内空间以提高粒子碰撞检测的效率,实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模拟系统,在这个模拟系统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灾模拟的各种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生成的火焰具有较好的真实感,而空间分割技术的使用,较好地提升了碰撞检测的效率.最后给出了系统实现的模拟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