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频率自动跟踪技术是超声旋转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阐述了超声旋转加工过程以及超声旋转加工过程中频率自动跟踪的必要性,介绍了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自动跟踪系统在超声加工中的实现方法,即声反馈法和电反馈法,重点分析了电反馈法中的锁相环电路频率跟踪方法,得出结论:锁相环电路能够满足超声旋转加工要求的频率自动跟踪.  相似文献   

2.
基于EDEM的电磁振动给料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电工程》2021,38(8)
针对电磁振动给料机无法实现自动化调速加料控制的问题,对不同参数下电磁振动给料机加料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首先,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电磁振动给料机进行了三维建模,并将其导入离散元分析软件EDEM生成了计算模型;然后,在EDEM软件中分别改变电磁振动给料机的振幅、挡板高度、振动频率、振动方向角参数,对其在不同参数下的加料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挡板高度和振幅变化对电振机物料输送流速影响规律与软件模拟研究规律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流速随振幅、振动方向角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流速随挡板高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流速随振动频率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和线性阶段性变化;通过对电磁振动给料机参数的研究,为电磁振动给料机的参数化设计和自动调速加料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精确、快速测量静电激励/压阻检测的硅微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在受到外界压力后频率的变化,设计了一种基于锁相环的闭环频率跟踪电路。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移相以满足闭环自激振荡条件,然后利用锁相环电路进行信号的无相差频率跟踪,最后将锁相环输出信号转换为满足传感器激励要求的正弦信号。该电路具有良好的频率稳定(频率误差1 Hz)和跟踪性能,实现了在18~30 kHz范围内频率无相差锁定。  相似文献   

4.
电磁振动给料机是由电磁铁提供振动能量的,电磁铁的合理设计就很重要。本文将讨论半波整流激振的激振器,这样的电磁振动给料机的振动频率是50赫芝;也简单介绍由50赫芝电源降频得到25赫芝的电磁振动给料机电磁铁的设计方法。对于可控硅整流器的激振器,本文将讨论其调节特性。为了明确电磁振动给料机的工作原理,首先讨论振动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业上的高精度振动信号采集需求,提出了一种使用锁相环倍频电路自动控制AD7606采样频率的3 kHz超高速振动信号采集方法;实现了无论振动频率如何变化,采样频率都会因为锁相环的作用而始终保持为振动频率的固定倍数;STM32F407通过捕获机械设备的旋转光电脉冲信号计算振动频率并通过并口完成与AD7606的数据传输;信号采集完成后,STM32F407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计算振动信号的幅值和相角并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给上位机。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超高速旋转设备振动信号的高精度采集。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可调磁通式电抗器的智能阻抗匹配系统,通过分析换能器工作过程中的匹配问题,同时对换能器电路模型和匹配原理进行分析,选用了可调磁通电抗器作为可调电感器件。为了支撑阻抗频率匹配模块,以反馈回路中的电流极大值作为控制系统程序的判断依据;锁相环自动在工作过程中锁频,在DSP控制模块程序辅助下,实现动态频率自动跟踪设计。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表明,超声电源工作时阻抗匹配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使用模拟锁相环设计传感器接口电路带来的精度低、测量过程繁琐等问题,采用软件锁相环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谐振式微悬臂梁传感器智能激励与检测系统。将开环检测与闭环检测相结合,通过开环扫频获取待测传感器的参数信息,并通过在软件部分设计的锁相跟踪算法,使锁相更具针对性,锁相过程更快更准。采用该系统制作了便携式气体传感器样机,并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了实测,验证了该系统具有快速的频率跟踪能力和良好的频率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电磁振动给料机的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振动给料机的故障诊断淮南市平圩电厂燃料分场张洪涛1.电磁振动给料机工作原理平圩电厂输煤系统使用了两台GZ11-T型双振头电磁振动给料机,生产能力1000t/h,采用晶闸管半波整流供电,由图1所示的物料1、板弹簧2和铁芯4等构成了双质体阻尼振动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共振式振动给料机的工作特点,以机械振动学理论为依据,解算出共振式振动给料机的运动方程,得到双质体振动系统的振动特性曲线。通过对振动特性曲线的分析,研究共振式振动给料机最佳工作状态时的激振频率,并提出了一种最佳激振频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滞后相角的测量完成其控制过程。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谐振式微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针对已设计好的谐振器样片结构,分析了微加速度计的驱动和检测原理。结合锁相环可以实现无相差的频率跟踪,提出了采用零相位差的方法来实现驱动信号动态跟踪谐振器的谐振频率,最后采用锁相环CD4046进行了硬件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高频感应加热电源频率跟踪电路,利用Matlab/Simulink对控制电路中锁相环频率跟踪进行了仿真研究,然后按仿真的结果优化设计了电路。实践证明,该控制电路能自动快速跟踪负载谐振频率,电源能自动适应负载,工作在谐振状态或准谐振状态。  相似文献   

12.
频率跟踪是超声波电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为解决压电换能器锁相环频率跟踪中存在的跟踪范围狭小、易出现误跟踪和失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结合数字锁相环频率跟踪的复合控制方案.试验表明,运用这种频率跟踪方案控制的超声波电源具有有频率跟踪速度快,跟踪准确的优点,可实现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提高了电源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LATTICE公司的在系统可编程芯片设计的用于位置检测装置核心部件的数字锁相环电路,分析了数字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及实现过程。该数字锁相环完成了对输入信号的实时跟踪,并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及集成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进料量及振动频率对振动给料机物料消耗功率的影响,利用三维离散元软件ED EM,对G ZD型振动给料机在不同进料量、振动频率条件下的给料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给料机在不同条件下的物料消耗功率。结果表明:进料量越大,物料消耗功率越大;振动频率越高,物料消耗功率也就越高。在给料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其物料消耗功率将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可将此值作为振动给料机设计中的物料消耗功率。  相似文献   

15.
振动信号的抗混叠跟踪滤波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动信号的采样频率常常与机器的转速成比例,传统的滤波技术很难自动跟踪机器的转速实现跟踪滤波。通过采用锁相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和传统的低通滤波器等技术,能够实现自动跟踪采样频率的变化,解决了旋转机械在不同采样频率下的抗混叠滤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872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一机部在鹤壁市召开了电磁振动给料机技术座谈会。出席的单位有制造厂、使用单位、设计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共45个单位。电磁振动给料机在我国是从1965年才开始进行研究的,1966年由唐山冶金机械厂制造出我国第一台自己设计的电磁振动给料机,1967年由一机部、冶金部、煤炭部、建材部及化工部组成联合设计组,完成了DZ系列共14个规格的电磁振动给料机系列设计,1970年对  相似文献   

17.
因各种原因,超声波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谐振频率漂移现象,进而导致电机转速下降、效率降低,因此,为了实现超声波电机驱动电源频率跟踪的功能,提出了相位差比较法,即保持电机一相驱动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恒定不变,来达到频率跟踪的目的,并采用锁相环(PLL)CD4046实现了超声波电机的频率跟踪.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依据一机部定型生产的GZ系列电磁振动给料机标准图纸编写的“GZ系列电磁振动给料机产品图册”即将印刷。本图册编进了全系列八种型式三十四个规格型号给料机  相似文献   

19.
针对振动摩擦焊接机在焊接过程中频率范围设定较困难的问题,对振动摩擦焊接机中电磁振动系统进行了研究,对有阻尼受迫振动系统的外激振力频率和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电磁振动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方法。建立了电磁振动系统的简化模型,基于Matlab分析了电磁振动系统的模型,利用振动摩擦焊接试验台,对所建立的电磁振动系统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电压之间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电磁振动系统在共振点附近的振动能量最大,振幅最大约0.3 mm,对应的频率约227 Hz,为振动摩擦焊接机的频率设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振动和温度信号是反映煤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重要参数,针对采煤机状态监测中环境复杂、布线困难等问题,设计一种自供电传感监测的煤机械振动能量采集器,该采集器由磁悬浮式电磁发电机、晶体二极管升压电路、能源管理电路组成。依据煤机系统工作自身振动特点,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采集振动能量并实施力电转换,供给无线传感装置,最后将环境温度及加速度信号通过无线传输至接收端,从而提升探测系统整体续航能力。采用晶体二极管升压电路,将高频振动环境下发电装置输出由1.4 V升至4.4 V给电路系统正常连续供电,电压提升效果最高可达3.14倍。解决了矿井下煤机械工作时振动频率较大,振幅较小,电磁发电机输出电压较小的问题,提升了复杂环境下探测系统的稳定性、集成度和续航能力,实现煤机械无线无源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