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根据新奥法理论,隧道支护体系分为3个部分,即围岩、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各分部起到的具体作用各不相同。文章以下坂隧道下穿沈海高速公路浅埋段的设计支护参数为基础,结合施工过程实践经验,探讨分析了支护体系各部分作用,从而为后续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合理计算地下涌水量、处理地表冲沟水、选择开挖方法及支护参数制定详细的隧道穿越浅埋段冲沟方案,提高施工效率,节约经济成本,保障隧道施工安全,确保博深高速公路按计划通车。  相似文献   

3.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软弱围岩地段。应结合地质勘察信息,设计施工方案,帮助现场施工人员掌握开挖及支护的技术要点。文章以某隧道工程为例,首先介绍了开挖施工形式、断面作业方法;随后简要概述了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等隧道支护方式的施工方法;最后结合个人经验,就软弱围岩隧道开挖及支护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超浅埋隧道在下穿繁忙的公路时,最常见的方法是将公路改移后采用明挖施工,隧道明洞完成后回填,但是如果公路上跨超浅埋铁路隧道后直接下穿另一条新建铁路,两条新建铁路与既有铁路之间的交叉限制了道路从周围的永久性改移,道路改移只能是属于临时过渡工程,最后还需将公路改回原位,考虑超浅埋隧道下穿省道采用明挖法所占用省道的时间较长,且临时改移道路影响另一条新建铁路的建设,而且公路局要求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必须恢复正常通车,占用公路时间很短。经过综合考虑采用无粱板桥上跨超浅埋隧道的方案较为合理,既节约省道的开通时间,又能保证隧道贯通工期。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开凿数量日益增多,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少安全问题也相伴而生,尤其是隧道塌方问题日趋严重。为了探究仁竹山隧道冲沟浅埋段隧道塌方的形成机理,笔者通过学习国内外对隧道塌方成因的研究,实地察看塌方事故现场,对日前仁竹山隧道浅埋段右洞掌子面塌方事故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仁竹山隧道塌方的成因有三:隧道开挖段岩质较差,自稳性差;雨水下渗影响围岩的应力状态;施工过程中,超前支护不足。并就此对以后处理塌方事故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施工技术是公路施工建设的重要技术,其施工的工艺以及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因此需要深入进行研究。当前,相关施工技术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下穿隧道工程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施工的水平,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要求,为交通系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放坡开挖是基坑施工中传统的施工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基坑支护技术不断发展,基坑围护的新工艺大量应用于铁路和公路桥梁施工中。本文根据工程实例,介绍高速铁路中邻近高速公路桥墩深基坑施工工艺,钢板桩支护施工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公路隧道施工中遇到软弱围岩段采取注浆工艺进行预加固的案例较多,但下穿供水管道的软岩隧道开挖施工及注浆止水施工工艺不常见。在施工中为了施工安全和保证水库及其范围内水资源不流失过大,采取径向小导管注浆堵水工艺,改变围岩的力学性能,同时保证地下水的有效引排。文章从注浆小导管的堵水引排工艺、加固工艺、注浆必要性、施工工艺等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线网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地铁线路穿越既有铁路的情况越来越多。文章以长沙市某在建地铁线路隧道下穿铁路为例,利用有限元程序模拟分析了隧道下穿过程中铁路的沉降变形情况,提出了控制既有铁路沉降变形的加固措施,研究成果可以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跨路隧道施工一直是铁路施工的难点,也是节点工期的卡控点,本文通过对京沪高速铁路金牛山隧道下穿京沪高速公路C匝道施工中,充分利用、引进水电工程隧洞开挖施工工艺,达到了快速掘进,保证了工程质量、安全及进度的预期目的,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交通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市的道路和新建的公路都越来越多,这样不可避免会与既有公路形成交叉的情形。而地面以上的公路和桥梁受到用地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等等因素的制约,这就促进了下穿高速公路箱涵顶进工程的快速发展。在所有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方法中,盾构法运用的比较广泛,它有不中断行车、不限跨径、施工可靠、受地质条件影响小以及造价低等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盾构法的主要内容和施工技术,希望相关人士能够看到它所具有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隧道顶部覆盖层薄,节理发育,围岩破碎,地下水变化起伏大、支护不及时的高速公路隧道洞段出现塌方,对塌方段及塌方影响段的安全处治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为公路隧道类似塌方事故提供借鉴,预防塌方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3.
在隧道开挖后整体发生较大沉降时,应及时采取了封闭仰拱和基底小导管注浆加固等措施后,沉降变形段已经完全稳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对变形段落采取置换钢拱架重新进行初期支护的处理措施。本文概述隧道初期支护沉降变形后的处理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超前支护是保证隧道工程开挖工作面稳定而采取的超前于掌子面开挖的辅助措施的一种,在超前支护的措施中有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锚杆、管棚超前支护等,文章主要介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管棚超前支护的施工技术,其中包括管棚的适用条件、结构组成、主要材料要求、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点、安全及环保控制要点等。  相似文献   

15.
微振动控制爆破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爆破振动,已在对爆破振动有要求的隧道中广泛采用。文章结合莞惠城际6标暗挖隧道下穿学校所采用的微振动控制爆破技术,针对如改善装药结构、优化爆破参数、控制最大一段起爆药量、采用微差起爆技术、同一断面分区分次起爆等施工技术进行改进,通过工程实践,最终显著降低了爆破振速,使爆破达到预期效果,为今后类似隧道的爆破开挖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隧道施工由于地处环境特殊,施工机械、材料及设备都要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否则就会影响施工效率甚至有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隧道施工做好组织设计与施工管理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山区后,修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长的公路隧道。本文主要介绍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及安全评价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隧道工程在开挖阶段时常发生滑坡现象,严重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也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为解决隧道工程建设这一难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建设施工中采用超前支护技术进行有效控制。该文以阿克特蒲1#隧道为案例,分析超前支护技术的优势,在隧道开挖期间积极应用超前支护技术,比如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药卷锚杆和超前帷幕注浆等技术,有利于稳定大坡面,给开挖工作提供保障,有效避免滑坡带来的危害,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8.
马鞍形隧道浅埋段的施工风险性较大,因其埋深较浅,两侧山体陡峭,采用明挖施工不可控因素较多,将原地面有效板结处理同时采用合理的洞内支护和开挖方法能有效降低施工风险确保施工安全。荔玉高速鸦桥江隧道是典型的马鞍形浅埋隧道,该隧道在施工时成功运用浅埋暗挖法进行施工,在此,将马鞍形隧道浅埋暗挖施工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阐述开挖的具体步骤和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公路隧道开挖穿越地层覆盖较薄的浅埋段时,由于受地质状况的影响和施工方法不当,常会发生隧道塌方和冒顶事故。小的塌方冒顶体几十立方米渣石,大的塌方冒顶体几百立方米,堵塞整个隧道,不但严重的制约了隧道工程进展,同时也危及到洞内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处理既增加工程投资又影响工程进展。本文以宁武高速公路A2合同段康厝隧道为案例,就其洞身浅埋段塌方冒顶治理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和三轴压缩试验对立体铁路隧道交叉段围岩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强度折减法对交叉段围岩安全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三轴压缩试验表明随围压增大,围岩的非线性应变软化效应不断消散;围压在应变软化及强度残余出现之前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应在此阶段前对围岩进行支护防止出现坍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边墙的变形量最大,其次为交叉区段,上跨隧道拱顶和下穿隧道仰拱处最小;且上跨隧道的仰拱、交叉中心区段以及下穿隧道的拱顶随着净间距的增长其变形量变化最为明显;立体隧道交叉段之间存在明显的塑性区叠加现象,且随着隧道净间距的减小,交叉段围岩塑性区不断增大,同时围岩变形量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