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模化电动汽车无序充电会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风险和负担。为此,提出两种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模式即自动开断充电模式和平滑调节充电模式,在现有住宅小区配电网的基础上,对应地建立以配电变压器、线路容量等为约束条件,以传输给电动汽车电能最大为目标的两种有序充电优化模型,并结合随机模拟和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以深圳某住宅小区内建立小区充电站为例,分别采用无序充电模式和两种有序充电模式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模拟,比较三种模式下的电压分布和具有响应系数的有序充电模式,计算小区充电站盈利额和负荷波动性等指标,并提出节省成本概念,给予参与有序充电的用户费用补偿。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有序充电模式均能提高电网和用户满意度。充电管理系统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其中一种模式运营。  相似文献   

2.
锂电池充电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池的使用效率和自身的寿命。为了解决电池的使用效率和健康状况等问题,现如今,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电池的充电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电池的充电方法着手,展开一系列的研究。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3种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线性充电方式、开关充电方式和脉冲充电方式,对3种充电方式进行分析和优缺点的比较,同时对传统的充电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出一种优化版的开关充电电源硬件电路。经过实验分析,该开关电源电路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应用情景。  相似文献   

3.
城市纯电动汽车发展模式论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影响和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因素主要为蓄电池的储能量、经济成本以及公用基础配套设施。电动汽车常用充电模式的选择有3种,常规充电、更换电池和快速充电,其中快速充电目前仅一种应急措施,用于对前2种模式的补充。选择不同的充电模式,将对充电经济成本、充电基础设施以及对电网产生不同的影响,故为确定各城市或地区适用的电动汽车发展运营模式,针对充电模式评价与选择,基于实践应用和理论优化两个层面对电动汽车的两种主流充电模式——插充模式和换电模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性、安全和电网影响5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适应的指标评价方法,并用算例进行计算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合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独立光伏系统中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给出了三支路、传输线、串联RC和改进的串联RC四种超级电容器等效电路模型。研究了各种超级电容器充电方式,分析了超级电容器的恒压、恒流和恒功率充电方式的效率。实验研究表明三种充电方式各具优点和缺点,恒功率充电可在保证充电效率的前提下,较好地控制充电时间,较适合对超级电容器充电。  相似文献   

5.
锂电池充电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充电过程中存在极化效应,极化效应会增加电池温升和析气,影响充电效果。根据充电过程中电池特性变化将马斯充电曲线划分为预处理、恒流充电、曲线跟踪充电、脉冲充电四个阶段,提出一种锂电池四阶段智能充电方法。针对锂电池的不同充电阶段采取相应的充电策略,动态调整充电电流,在缓解电池极化效应的同时控制电池温升,有助于提高锂电池充电效率和电池使用寿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锂电池的充电过程,满足充电需求。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分为线性充电和开关式充电,主要解决充电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和热问题,对两种充电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为了利用充电状态信息对未来的过程进行监测,进行了电池容量的测量研究,主要解决充电所需时长、实时充电状态、现有容量下电池的续航时间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路线的选择可从多种角度出发。基于现有充电设施特性和用户需求分析,对常规充电、快速充电、电池更换3种模式下的充电负荷进行了建模。应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计算了3种模式下一定规模电动汽车在一日内的充电负荷曲线。根据一日中最大在线充电汽车数量得出快速充电设施的数量需求,根据换电站内充满电和正在充电电池数量的计算,得出换电站电池配置数量需求。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充电相对集中,一定规模电动汽车采用慢速充电时其电力需求最大。相比于慢速充电,快速充电和电池更换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施的利用率,但为了保证换电服务,换电站需配置足够数量的电池。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充电所需的电能消耗以及无序管理所带来的电能浪费已不容忽视。针对目前电动自行车普遍存在直接使用市电而不采取任何节能环保措施的充电现象,设计了一种含光储接入的电动自行车棚多电源供电系统,实现了光伏、储能、市电三种供电电源的智能切换,并设计了一种新的电动自行车棚有序充电控制策略,在保证满足充电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光伏发电的利用效率。系统具备紧急充电模式和有序充电模式,通过模拟电动自行车棚实际的充电场景,采用有序充电策略进行充电,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无线充电以其方便快捷、随充随用,在未来充电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市场。无线充电工作方式主要有四种: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电场耦合式、无线电波式,结合磁性材料在其中的应用,对这四种无线充电方式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展望了无线充电的未来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0.
8.蓄电池充电的种类、方法及设备 (1)蓄电池充电的种类根据蓄电池使用的具体情况,将其充电的种类可分为初次充电、补充充电、锻炼循环充电和预防硫化过充电等四种。①蓄电池的初次充电:对新蓄电池和新修复的蓄电池必须经过充电后才能使用,故这种充电称为初次充电(简称初充电)。初充电方法及步骤:a.充电前例行检查及清理(包括外壳、封胶有否裂缝,清除通气孔密封物和判明极柱的极性等);b.按规定要求注入密度符合要求的电解液,静放4~6小时(目的是电解液  相似文献   

11.
铅酸蓄电池充电过程具有多变量、非线性、时变性、滞后性的特点,现有充电技术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充电效率和电池寿命。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RBF神经网络PID控制的间歇正负脉冲的充电控制策略。利用具有较强逻辑推理能力的模糊PID与RBF神经网络相结合,实现充电参数的动态调整和充电电流的在线控制。通过实验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充电控制方法有效缩短了充电时间,充电电流曲线能更好地逼近马斯充电曲线,达到了提高充电效率和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锂电池保护和充电技术的分析比较,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锂电池保护和充电系统,即用单片机来实现锂电池串联组的过电压、欠电压、过流和短路保护;在锂电池充电时,用同一单片机来实现均衡充电,简化充电电源,提高整个系统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3.
针对锂电池充电过程中各阶段的控制方式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控制方式的锂电池充电策略,保证锂电池能够及时在各充电模式自动切换,对锂电池形成有效保护。将锂电池充电控制方式中的定时控制方式、最大电压控制方式、温度控制方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充电策略。设计了以SG3525芯片为核心的充电电路,将三种充电方式相结合,进行了实验分析。验证了该策略能够及时有效地使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自动切换充电模式,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马进红  王正仕  苏秀蓉 《电源学报》2013,11(1):30-33,38
针对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过程要快速高效同时保证电池寿命的要求,提出将大电流脉冲充电作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快速充电方式。通过对电池大电流脉冲充电过程的大量试验,将其充电效果和恒流充电方式进行比较,证实了大电流脉冲充电是一种能有效减小极化现象、高效快速的充电方式。同时试验了不同脉冲时间、不同充电电流对脉冲充电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脉冲充电参数。  相似文献   

15.
蓄电池是一种储存电能的设备,由于它携带方便、安全可靠、可多次充电、电压稳定,所以在工矿企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电力电信及国防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蓄电池中以铅酸蓄电池用途较广,其中起动用和蓄电池车辆用的数量又最多。蓄电池的常规充电法有以下几种:1.恒流充电法其特点是开始充电到结束时的充电电流是恒定的。但在充电末期易过量充电,这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电动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快速高效充电的要求,根据马斯三定律提出了一种大电流带负脉冲充电方法作为电池的快速充电方式。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了带负脉冲形式的大电流脉冲充电是一种能明显减小极化效应、缩短充电时间、快速高效的充电方式,并且通过实验确定了放电负脉冲的幅值和宽度最佳值。结合放电负脉冲参数值对10Ah/3.2 V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实验,在充电量不低于90%的前提下,比常规大电流恒流充电速度提高了32.85%,达到了快速高效充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建立包含风电功率和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在内的机组组合模型,分析电动汽车自由充电、延迟充电和智能充电三种充电模式下的电网运行经济性、电网风电接纳能力,并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M)中计算电量边际排放因子(OM)的"简单OM"方法计算不同充电策略下的碳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18.
慢脉冲快速充电控制电池极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王坚 《电池》2003,33(6):366-368
以铅酸电池为例介绍了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有效控制电池充电时电池的极化。大电流造成析气反应的电化学极化加剧,抑制析气,加速电池充电反应,提高充电速度。慢脉冲中的小电流有效地控制了离子浓差极化,提高了充电效率。通过几种充电模式充电时析气的对比实验证实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是一种低析气量、高效率的快速充电模式。  相似文献   

19.
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快速充电基本原理,对锂离子电池的传统充电方法——五阶恒流充电方法和快速充电方法——五阶恒流快速充电方法进行了分析.按照连续正交技术确定了五阶恒流充电的最优充电模式,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五阶恒流快速充电的充电模式,并对两种充电方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两种充电方法都能够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加入放电脉冲可以增大充电电流的大小,增长大电流持续时间,从而实现了快速充电.  相似文献   

20.
大功率智能充电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大功率智能充电设备及其实现方法。该设备采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IGBT)和脉宽调制 (PWM )技术 ,充电过程中测量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和温度 ,采用 -ΔV和温度控制电池充电终止 ,避免了恒流充电、恒压充电及快速充电的不足。另外 ,还分析了主回路、控制电路和IGBT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采用该方案制成了 10kW快速充电系统 ,实际应用表明 ,该系统动态性能良好 ,效率高 ,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