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实现旋转状态下的齿轮轴承的温度测量,设计了一种轴承温度遥测系统。该系统采用热电偶配合冷端补偿作为温度测量技术手段,利用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原理的非接触式电能接入技术和直接序列扩频数字无线通信技术,完成了温度信号的采集、非接触电能传输、无线数据发射与接收,实现了对轴承温度的遥测。轴承温度遥测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所测得的轴承温度与油膜温变化趋势相同,与理论相符,证明了该系统满足齿轮轴承温度测量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2.
线阵CCD非接触直径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直径测量系统中存在的对工件有磨损、测量精度低、无法实现动态测量的问题,提出采用光电传感器件——电荷耦合器件线阵CCD光电检测方法,配合光学系统实现工件的非接触直径测量,满足了现代工业生产对直径测量系统提出的高精度、快速、非接触和实时反馈的需求。对线阵CCD的信号检测电路、调理电路及数据处理电路设计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三种工件直径测量试验和误差分析。试验表明,该系统可对φ0.5 mm~φ30 mm的工件进行直径测量,测量精度为±5μm。  相似文献   

3.
线阵CCD单板旋切厚度在线测量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线阵CCD作为一种高灵敏度光电传感器,广泛用于非接触检测领域中.本文介绍的线阵CCD单板旋切厚度在线测量系统,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实现对单板旋切厚度的非接触在线测量,通过LED显示器显示测量结果.并由打印机隔时打印.测量精度达±1.4μm.该系统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对环境要求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高温风洞内部高精度非接触测量的难题,完成了观察窗透视双目视觉测量系统。该系统基于主动投射移动线激光和超高速同步相机,以简化左右图像特征匹配的复杂度。介绍了提取线激光光条中心的改进的灰度重心法,还讨论了相机和镜头的选型策略以及参数计算。实验表明,该系统最快可以1s完成一个扫描幅面,在1300~1500 mm处,待...  相似文献   

5.
疫情期间,具有面部识别和测温功能的设备在防疫安全检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这两个功能尤为重要,但却是独立的。为了使身份识别与无接触测温结合起来,设计了一套无接触温度测量和身份识别系统,该系统由无接触温度测量模块和身份识别模块两个部分组成。文中阐述了无接触温度测量和身份识别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采用了红外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收发字节、检测温度、温度报警等。温度报警装置由蜂鸣器进行报警输出;在TFT屏上扫描并采集被测人的面部特点进行身份识别,当检测到身份不符时报警装置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输出。  相似文献   

6.
《微型机与应用》2016,(21):94-97
主要从系统原理的简单描述,硬件、软件的设计和介绍,数据采集处理方式及创新点几个方面介绍了一种新型水位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非接触式测量,针对接触式水位检测系统的测量电路测量速度慢、测量精度低、要与水接触、测高温液体时会产生误差等不足之处进行了改善,利用新型的压力传感器,能在传感器不接触到水的情况下对水位进行测量,延长了系统寿命。并且添加了温度补偿的功能来减小误差,提高了系统测量高温液体液位时的测量精度。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速度比接触式测温更快且使用寿命较长,适用于对液位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相似文献   

7.
一种用于机器人三维表面扫描系统的手眼标定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线结构光测头安装在机器人末端,构成自由曲面非接触测量系统,利用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该模型中的手眼标定问题,使用平面作为参考物,控制机器人以特定的位姿测量该平面,建立关于手眼关系的约束方程,并给出手眼参数的封闭解.通过对实际系统进行标定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MLX90614的非接触式体温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辐射测温原理设计制作温度测量系统。采用Melexis公司的MLX90614非接触测量的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SMBus协议与AT89S51单片机通讯,并通过单片机系统驱动液晶显示模块显示,实现了非接触的温度测量,测量精度可达到±0.1℃,可广泛地运用于医学、化工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粮库温度测量系统,阐述了其工作原理,设计了硬件和软件系统.介绍了测温系统的组成,采用单片机对温度传感器进行控制和数据传输,温度信号采集由智能传感器DS18820完成.根据单总线独特的优点,方便地组建传感器网络.多点温度数据可通过中心控制室的PC机实现图文显示的效果.该系统采用RS485总线技术,传输距离超过1200米,克服了电缆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能实现可靠的多点、动态的温度监控.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精度高,检测误差均在0.5%以内.该系统已经在粮库温度测量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ector, NBI)系统的低温泵上必须设置一组温度测量点以监控其工作状态;为满足NBI温度测量需求,设计了一种支持多种温度传感器的多通道低温测量系统;系统采用24位Σ-Δ模数转换(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芯片AD7193执行模数转换,采用控制器STM32F103ZET6控制设定恒流源、切换测量通道、ADC、以太网通信、串口通信、温度数据处理以及其他控制电路;该温度测量电路的设计可以用于由恒流源驱动的四线制低温温度测量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