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探讨了黄磷生产中磷炉气除尘、冷凝收磷的原理,提出了黄磷生产操作控制要点,指出了在生产中忽视对磷炉气除尘、洗涤合二为一的冷凝收磷工艺的全面认识和操作参数的优化,将导致磷收率下降,生产成本上升。  相似文献   

2.
冶炼烟气经湿法脱硫后通过烟囱排放,会产生湿烟羽。技术人员对湿烟羽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新型喷淋除湿脱白技术。该技术工艺流程为喷淋冷凝—换热—气液分离—烟气再热。该技术通过直接喷淋冷凝的方式,将脱硫后的排烟温度降至40℃以下,使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排出;再将气体加热升温至80℃排放,保证良好的脱白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黄磷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黄磷,约产生0.5吨磷泥。这些磷泥的处理方法可以分为四类:即减少炉气含尘量以控制磷泥的产生量;化学法从磷泥中回收元素磷;物理法从磷泥中回收元素磷;磷泥制取磷酸或磷酸盐。黄磷生产厂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选用。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处理磷泥,首先是要减少炉气中的含尘量,即从电炉设计、原料预处理、电炉操作和炉气除尘等方面着手,把进入冷凝塔的粉尘量尽可能降低。根据我国磷矿的实际  相似文献   

4.
<正> 我厂苯乙烯生产装置,原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100吨,经近几年来设备革新、挖潜、改造后,生产能力已超过1400吨。由于生产能力的提高,原设计作为精馏塔抽真空用的蒸汽喷射泵已不适应,迫切需要改造。 目前,国内各苯乙烯生产装置,大多数厂家都用蒸汽喷射泵制造真空。其冷凝方式分直接喷淋冷凝和间接冷凝二种,直接喷淋冷凝,冷却水和物料直接接触,使得冷却水中带有大  相似文献   

5.
黄磷炉气的除尘技术不仅影响一次磷收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收磷系统的运行工况。分析了炉气特性、糊状灰泥产生的原因,比较了常用干法除尘方法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黄磷炉气干式除尘技术:炉气提升温+惯性预除尘+离心旋流除尘。该除尘技术投资低、系统安全可靠,对生产工况的适应性强,在热法制磷行业应用前景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电炉制磷过程中,随炉料进入电炉的粉尘与炉料在电炉内放电火花产生的粉尘,分散度很高,且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随炉气一起进入冷凝系统时,磷冷凝在粉尘上,并与之生成较稳定的磷泥。在没有设置电除尘器的情况下,进入磷泥的黄磷量一般在黄磷产量的12%以上。因此,如何回收好磷泥中的黄磷,是制磷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反之,不仅使黄磷生产产量低、消耗高,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目前,国内黄磷生产行业处理磷泥的方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炉气回收系统存在的不足 ,采用单旋直流式喷嘴在炉气总管内直接喷淋冷却炉气、湍球塔进一步净化炉气、冷凝液冷却后循环使用的新流程 ,以达到减少设备投资、缩短流程 ,节约循环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聚丙烯装置中丙烯同收过程,通过卵论推导和HYSYS模拟,探讨了压缩冷凝膜分离(CCM)工艺中膜分离系统对原有压缩冷凝(CC)工艺中的气柜系统、压缩系统和冷凝系统的影响.通过气柜中丙烯质量衡算确定了气柜内丙烯浓度随气柜内气体体积减少而降低,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膜分离系统循环渗透气对压缩和冷凝系统的影响.针对膜系统对其他系统的影响,提出了调节控制CCM工艺的措施,并对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季节变化、膜性能变化、不凝气累积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该厂在大修期间,自行设计并制造了一台换热面积为237m~2。的喷淋式水冷排管以取代冷凝塔。经2年多的投运,效果良好,不仅消除了变换气带水和跑气事故,使进碳化的变换器CO_2含量平均提高了0.8%,而且每小时还可回收375kg冷凝水,从而省掉了电渗析器。  相似文献   

10.
<正> 黄磷是国防、化工的重要原料。目前生产黄磷普遍是以电炉熔融磷酸钙盐Ca_3(PO_4)_2与硅石、焦碳的混合物料,使磷呈单体磷的蒸气逸出,经冷凝而制得。在这一工艺过程中尚有一部份黄磷与炉气中的矿尘、炭黑等杂质相互混合而形成一种外观近似稀泥  相似文献   

11.
高纯度五氯化磷清洁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氯化磷和氯气为原料,采用等摩尔雾化方式给料,以气-气对流方式反应、阶段式控温、升华纯化的合成工艺,生产出高纯度五氯化磷,产品收率≥98%,产品质量分数≥99.5%。与传统工艺相比,产品收率提高了10%;五氯化磷质量分数提高了1.9%。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实现了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再生水中磷绝大部分为无机磷,是引起循环冷却系统结垢腐蚀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无机磷在系统内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系统的影响,无机磷的定量定性尤为重要。在分析了无机磷的SMT( standard measurements and testing)连续提取法在循环冷却系统污垢提取中应用的可行性的基础上,对SMT提取方法进行条件优化,建立了污垢中无机磷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SMT连续提取法能够实现对系统内污垢中无机磷的完全提取,且回收率接近100%;污垢中弱吸附态磷(NH4Cl-P)、铝结合态磷(Al-P)、铁结合态磷(Fe-P)和钙结合态磷(Ca-P)4种形态无机磷能得到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13.
柴占贞 《山西化工》2012,32(2):44-46
采用COD快速测定仪建立了工业污水中总磷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在线性范围内,该方法线性关系较好,精密度和准确性较高,分析速率快,试剂用量低,可用于大批量水样监测。方法的检出限为0.02mg/L~40.00mg/L,样品的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8.0%-108.7%,相对标准偏差(RSD)≤3%。该法适用于地表水、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总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工业黄磷经水相氧化法脱砷处理的工业性试验总结,其内容包括:脱砷原理,试验工艺流程,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连续运行生产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工业黄磷经脱砷处理后,可使黄磷中砷质量分数由0.015%降到0.002%以下,磷回收率达92.83%;由于采用了水相氧化法脱砷技术,使整个脱砷处理过程均在水中进行,避免了因黄磷接触空气而自燃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磷在水中的溶解性很低,从而保证了整个黄磷脱砷过程可在常压、温和的条件下进行操作,因此操作过程安全,磷回收率高;试验装置易于操作,工艺技术指标稳定,生产过程安全,关键设备结构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新型无磷绿色高效缓蚀阻垢剂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工业循环冷却水大多采用磷系配方,给后续废水处理增加了费用,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磷系配方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通过大量试验开发出无磷绿色缓蚀阻垢剂ECH-337和无磷缓蚀增效剂ECH-337A。试验结果表明,ECH-337与ECH-337A同时使用,与磷系配方相比,不但具有良好的缓蚀阻垢性能,而且经济成本相当,并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鸟粪石法回收磷过程的耗碱量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玉生  李超群  林金清 《化工学报》2012,63(7):2217-2223
从分析磷回收过程中的各种耗碱因素入手,推导出耗碱量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理论耗碱量,并与小型套管式空气脱气填料层磷回收过程的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耗碱量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8.73%,说明计算方法可用于耗碱量的工程估算;在套管式空气脱气填料层磷回收装置中,由于填料和空气对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脱气作用,耗碱量可节省约20%;耗碱量随出水pH值的增大而急剧增加,随废水中氨氮含量和磷初始浓度的增加都近似于线性增加,但随镁磷比的增加基本不变。因此,从节约处理成本的角度看,磷回收过程中pH值应控制在9.20~9.30,氮磷比控制在3.0~5.0,镁磷比控制在1.1~1.2为宜。磷回收过程的药剂消耗量与废水中磷的浓度和工艺条件有关,以磷初始浓度为77.5 mg·L-1,N∶Mg∶P=5∶1.2∶1,出水pH值为9.20的回收过程为例,处理毎吨废水需消耗片碱0.3315 kg,成本约为0.828元,需消耗氯化镁(含6个结晶水)0.6099 kg,成本约为0.396元。因此,处理每吨废水的药剂成本约为1.224元,其中耗碱约占67.6%。  相似文献   

17.
每生产1 t黄磷副产炉渣8~10 t,并带走大量热能。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讨论黄磷炉渣余热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方法,利用炉渣生产微晶玻璃颗粒料和微晶玻璃饰材的技术及回收利用炉渣冲渣水的热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循环冷却水中的总磷在实际分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经过总结经验,改进了原有的分析方法,降低了测定中的干扰因素,提高了一次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性,使分析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磷酸铵镁沉淀法回收污水中磷的反应条件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用磷酸铵镁沉淀法(MAP)进行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上清液等含磷废水的处理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实现除磷及磷回收途径之一。模拟污水厂富磷液水质,以MAP法进行了可溶性磷回收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MAP沉淀反应影响因素的次序依次是:pH值、氮磷比、镁磷比和反应时间。通过单因素试验进一步对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pH值为10、n(Mg)/n(P)为1.5∶1、反应时间20 min,氮与磷的量比超过理论值1∶1时无需考虑氮源对MAP法磷回收率的影响。在相同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模拟废水的磷回收率可达97.33%,污泥脱水上清液中磷回收率可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20.
对二水法磷酸生产中的磷损失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适度降低萃取槽磷酸浓度、对磷石膏进行二次洗.涤过滤、全部回用酸性水等提高磷收率的技术途径,并结合基本化学化工理论说明了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