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南堡凹陷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蕴华  刘晓 《石油学报》2005,26(B03):58-63
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制定的《主要含油气盆地资源评价实施规范》要求及所推荐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结合南堡凹陷资料的特点,解剖了影响资源评价的关键问题。在盆地地质评价中以含油气系统为评价单元,区带地质评价主要采用了地质风险分析法。在对高柳、老爷庙两个刻度区的解剖中,资源量计算主要选用了统计法中的油藏规模序列法、饱和探井法和圈闭加和法。区带资源量计算则选用了成因法中的供油单元法、类比法中的面积丰度类比法。运用特尔菲法得出各区带的最终资源量,将各区带的资源量求和,得出南堡凹陷的资源量。由于本次资源评价中将统计法、类比法、成因法结合使用,使评价方法及结果更具客观性。  相似文献   

2.
一种油气资源量计算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多旋回含油气盆地复杂的地质实际,提出了一种统计法结合类比法计算资源量的圈闭加权法,其中引入了圈闭资源量钻探成功率的概念,使圈闭资源量与区带、盆地资源量的定量计算有机结合,避免了成因法产生的诸多不确定性,能够动态地进行区带及盆地资源评价。应用圈闭加权法计算了塔里木盆地刻度区及满加尔油气系统的资源量,结果表明本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资源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出发,根据塔里木盆地的实际地质特点和勘探历史,结合具体实例对几种常用统计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认为油藏发现序列法、统计趋势预测法等在塔里木盆地不适用,饱和勘探法不适用于多层系复式油气聚集区或构造圈闭区,油田(藏)规模序列法需要有针对性的灵活运用。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地质类型刻度区的资源量计算方法组合,为塔里木盆地第四次资源评价奠定坚实基础。指出刻度区选取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将复式油气聚集区按照成藏组合的概念进一步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子刻度区,使子刻度区的地质特征更加单一化、典型化,并根据子刻度区的地质特点选取相应的资源量计算方法组合,使资源量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合理。以塔中北斜坡刻度区为例,分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个子刻度区利用优选方法对资源量进行了重新计算,计算结果相对第三次资源评价结果具有很大的提高,气资源量翻了几番,与目前的勘探现状更为相符。  相似文献   

4.
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以往的油气资源评价侧重于对地质资源量的评价,如何由地质资源量得到可采资源量一直是油气资源评价中的难题。为此,在新一轮(2003-2007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对油气资源可采系数开展了专项研究。首先,将国内石油评价单元划分为中生代坳陷高渗单元、古近纪与新近纪断陷盆地复杂断块高渗单元等24种类型,将天然气评价单元划分为克拉通盆地古隆起单元、前陆盆地冲断带单元等16种类型。然后,在对油气藏地质特征解剖和开发特征描述基础上,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类比分析方法,分析了评价单元地质、开发特征与可采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起各评价单元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的取值标准,为可采资源量的计算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相似文献   

5.
根据区域地质-盆地-含油气系统-成藏组合的研究思路,总结了不同类型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评价重点盆地资源潜力。研究认为,中东-中亚地区经历了地体群南离北聚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发育了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前陆盆地等4类主要的原型盆地。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于阿拉伯板块西北部中生代古被动大陆边缘和东欧地台东南缘等稳定构造区的边缘,以及扎格罗斯褶皱带和斯基夫-图兰构造带等活动构造区相对稳定的构造带;层系上,主要分布在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发育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储集层,以前者为主,已发现储量占80.45%。在地质综合评价基础上,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完成了8个重点盆地71个成藏组合待发现资源量的定量计算评价,优选了Ⅰ,Ⅱ类有利成藏组合。  相似文献   

6.
美国地质调查局在2000年全球油气资源评价项目中,对待发现可采资源量的计算采用了概率相乘,即蒙特卡洛模拟法。文中将此方法应用于也门马里卜—夏布瓦盆地的资源评价工作,计算结果表明该盆地待发现可采资源量为1.02×108t油当量。认为研究区内同裂谷系成藏组合已接近成熟,而基底裂缝型成藏组合可能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7.
阿姆河盆地成藏组合划分与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阿姆河盆地最新地质资料和勘探成果,通过成藏要素和油气聚集规律分析,以储集层为核心划分成藏组合,针对各成藏组合进行资源潜力和地质风险评价,最后应用资源-地质风险概率双因素法优选有利成藏组合。在阿姆河盆地上白垩统赛诺曼—土伦阶砂岩、下白垩统欧特里夫—阿尔布阶砂岩、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和中下侏罗统砂岩等主力储集层内划分出10个成藏组合,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得到阿姆河盆地待发现油气资源量可达3.308×109 t,其中天然气占98%以上。参考对储集层、圈闭、运移和保存等成藏要素的地质风险评价结果,应用资源-地质风险概率双因素法进行有利成藏组合的评价和优选。共划分出2个Ⅰ类成藏组合,1个Ⅱa类成藏组合,2个Ⅱb类成藏组合,3个Ⅲ类成藏组合,1个Ⅳa类和1个Ⅳc类成藏组合。综合分析认为阿姆河盆地最有利的勘探领域是位于木尔加布坳陷内的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储集层。  相似文献   

8.
按区域地质-盆地-含油气系统-成藏组合的研究思路,总结了南美地区不同类型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评价重点盆地资源潜力。研究认为,南美洲大陆受大西洋、太平洋的"开"、"合"区域构造作用的控制,造就了东、西、南、北不同构造位置(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的不同,发育了克拉通、裂谷、被动大陆边缘和前陆等4类主要的原型盆地。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于安第斯弧后的前陆盆地群和大西洋西岸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群,已发现油气储量分别占80.4%和14.7%;层系上,主要分布在中、新生界;发育砂岩和碳酸盐岩两大类储集层,以前者为主。在地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完成了9个重点盆地34个成藏组合待发现资源量定量计算评价,优选了Ⅰ、Ⅱ类有利成藏组合。   相似文献   

9.
油气资源量含义和评价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人们对资源量含义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探讨了资源量的不同含义的差别。总结了两种不同资源评价思路,一是以生烃单元为出发点的成烃思路,它是根据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基本原理,建立油气生、运、聚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计算油气生成量,从而再计算出资源量;二是以聚集单元为出发点的成藏思路,它是在油气地质综合分析基础上,以聚集单元为目标划分出评价单元,评价出油气藏或油气储存单元规模和数量分布,然后计算出资源量。讨论了影响资源评价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我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的建议: 1) 加强资源评价方法研究,完善我国油气资源评价技术方法体系。2)完善我国油气资源分类体系及分类标准,推进我国资源分类与国际接轨。3)建立我国动态资源评价机制,建立国家层面的资源评价队伍、评价系统和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南美洲谱图马约—奥连特—马拉农(简称POM)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开展重新评价,基于最新的地震、测井和油气藏储量等数据,在盆地成藏要素综合分析基础上,以储集层为核心划分出9套成藏组合。以成藏组合为核心,采用主观概率法和规模序列法预测9套成藏组合内待发现油气可采资源量11.0×10~8 t,其中Hollin组砂岩、Napo组T段砂岩、Napo组U段砂岩和Napo组M1段砂岩4套成藏组合内待发现可采资源量(10.4×10~8 t)占全盆地待发现可采资源量的94%。在烃源岩、储集层、圈闭、运移、盖层和保存等成藏要素评价的基础上,应用资源-地质风险概率双因素法评价出4个Ⅰ类成藏组合、2个Ⅱ类成藏组合、3个Ⅲ类成藏组合。应用成藏组合范围叠合法优选出盆地中部为最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1.
在加蓬海岸盆地最新油气田相关数据与油气地质资料基础上,以储层为核心将盆地划分了盐上、盐下两类共6个油气成藏组合,其中位于盐下有贝利阿斯阶砂岩成藏组合、阿普特阶砂岩成藏组合,盐下油气成藏组合特征为:陆相储层、盐岩上覆遮挡封盖、断裂带运移;而位于盐上有阿尔布阶—赛诺曼阶砂岩成藏组合、马斯特里赫特阶碎屑岩成藏组合、康尼亚克阶—坎潘阶浊积岩成藏组合、始新统—渐新统河道砂岩成藏组合,盐上油气成藏组合特征为:海相储层、盐构造控藏、盐运动沟通源储。以蒙特卡洛模拟为计算方法,以成藏组合为单元进行油气资源评价,计算出加蓬海岸盆地未来30年待发现资源量为6895×10~6bbl,其中石油资源量为5893×10~6bbl,天然气资源量为6005×10~9ft3;凝析油资源量为34×10~6bbl。结合加蓬海岸盆地成藏组合特征分析与资源评价结果,认为阿普特阶砂岩成藏组合为最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2.
采用以成藏组合为单元的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对全球主要含油气盆地(不含中国)的常规油气资源和7种类型的非常规资源油气地质与资源潜力进行评价,首次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资源评价数据。经评价计算,全球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5 350.0×10~8 t、凝析油可采资源量为496.2×10~8 t、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588.4×10~(12) m~3;其中剩余油气2P(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可采储量为4 212.6×10~8 t,已知油气田可采储量增长量为1 531.7×10~8t,待发现油气可采资源量为3 065.5×10~8 t。全球非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4 209.4×10~8 t、非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195.4×10~(12) m~3。评价结果表明,全球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仍然丰富。  相似文献   

13.
南盘江盆地是勘探程度很低的南方海相沉积盆地,在全国第三次资源评价中盆地类比法是评价其油气资源并很具参考价值的一种方法。盆地类比法以盆地性质类比为基础,以数理统计方法为手段评价油气资源量。按克列姆(Klemme)的盆地分类,南盘江盆地属于陆内复合型盆地,其油气资源背景与世界上同类的盆地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南盘江盆地与美国的帕拉多盆地及特拉华盆地在许多方面具有大的相似性:盆地类型相同,大地构造类型相同,构造发展基本相同,沉积环境基本一致,都以碳酸盐岩天然气藏为主。在资源量计算中,选取美国6个有产能的同类型盆地以及两个资源量为零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类型盆地资源量丰度的概率分布曲线,从而得出南盘江盆地油气资源量。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盆地东部经历了30多年的油气勘探和四轮油气资源评价,历轮评价的方法和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必要开展油气资源的动态评价。按照国际通行的资源概念,以预测油气地质资源量和剩余地质资源量作为评价工作的主线,综合应用盆地模拟法、油田规模序列法和圈闭法进行了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资源评价,并从评价单元、构造单元、层系、埋深、油品、水深、储层物性等方面分析了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资源丰富,石油总地质资源量约64×108t,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27×1011m3;油气总探明率低,总石油探明率为12.86%,总天然气探明率为7.11%,勘探潜力大;油气地质资源分布不均,整体呈现北油南气的分布格局,其中石油地质资源主要分布于新近系和古近系,以浅层、中深层为主,浅水区多于深水区,以中轻质油为主,在中高渗储层中分布居多,而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主要分布于古近系和新近系,以中深层和浅层为主,深水区占绝对优势,低渗—中高渗储层均有分布。本文综合法获得的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资源的动态评价结果及分布特征,可为该地区勘探评价和勘探方向优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在油气资源评价中所使用的几种定量化方法,即统计法、地球化学成因法和盆地模拟法。  相似文献   

16.
库车前陆盆地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广泛分布,是充足的油气来源;巨厚的第三系膏盐岩广泛发育,形成了良好的保存条件;第三系—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优质储层发育,大型圈闭成排成带分布;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新一轮的资源评价加强了对影响资源评价的烃产率、烃源岩分层系分岩性的重新厘定、原型盆地地质史的恢复以及克拉苏刻度区等研究工作,为库车前陆盆地资源潜力的再认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利用盆地模拟法、区带评价、层系评价以及统计法等多种方法计算的资源量及采用特尔菲法综合评价求取库车前陆盆地的资源量,表明库车前陆盆地是一个以气为主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的盆地,为勘探决策和部署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搞好中国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的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对成因法、类比法和统计法三大类主要评价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新进展。成因法中引入了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思路,深化了对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过程的认识。通过对有效烃源岩下限标准及各类烃源岩产烃率图版的统一建立,提高了生烃量的计算精度。通过对独立的油气运聚单元的解剖,初步解决了运聚系数的定量取值难题。类比法是通过对123个不同类型刻度区的解剖,建立了类比评价的数据库系统,使类比功能有了很大发展,除提高了资源量预测精度外,还能对油气资源在空间分布、品位等方面进行预测。统计法的应用功能也有了新的扩展。  相似文献   

18.
高邮凹陷油气成藏体系划分及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复杂断块油藏特征,以油气成藏体系作为资源评价和分布规律研究的地质单元,将高邮凹陷上含油气系统划分为7个油气成藏体系,下含油气系统划分为9个油气成藏体系;运用生烃潜力法计算各成藏体系资源量,评价其资源潜力。指出北斜坡的沙埝-花庄-瓦庄东地区、联盟庄-马家嘴-黄珏、周庄-陈堡、竹墩-徐家庄地区,是勘探挖潜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低勘探程度致密砂岩气区的特点,优选资源丰度地质类比法和基于储层体积的随机模拟法进行致密砂岩气资源评价,并根据国内外多个典型致密砂岩气藏的地质条件对比建立了致密砂岩气地质评价和资源丰度类比标准。以库车盆地东部侏罗系致密砂岩气为例,首先采用多要素叠加预测了致密砂岩气有利分布区块,对不同区块分别进行地质评价和参数研究,然后分别利用资源丰度类比法和随机模拟法对各个区块进行资源量的计算。计算表明库车东部侏罗系致密砂岩气资源量约为1.4×1012 m3,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系统总结了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以下简称银—额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并通过多种方法分析了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评价了勘探前景。经综合评价认为银—额盆地是在前寒武纪结晶地块和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断陷湖盆群,下白垩统、侏罗系是盆地的两套主要油气勘探目的层,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湖相泥质烃源岩分布面积广,有机质丰度高,以II型有机质为主,是盆地主力烃源岩。下白垩统苏红图组和巴音戈壁组储层是盆地两套重要的储层,岩石类型总体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及岩屑砂岩为主,储层属特低孔特低渗型。盆地发育侏罗系和下白垩统两套成藏组合,下白垩统成藏组合遍布全盆地各凹陷,是一套完整的成藏组合。断层对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是盆地重要成藏时期。盆地远景资源量较丰富,油气总资源量达12.42×108 t,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