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建筑》2009,(5):33-33
位于中正路“艺术街坊“与亲水河岸之间的观潮广场可以眺望观音山与淡水河。在“打开”连续的街廓空间策略下.藉由广场侧墙的延伸效果.在基地的底端有两棵雀榕,将眺望观音山与淡水河的景观的景深拉大,成为“层次感”做为广场的背景空间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意念在图书信息中心以及生活综合中心的总平面布局中,针对规划各要素进行了充分的综合分析,形成以下两个设计概念要点: (1)充分考虑总体规划布局、轴线关系、空间序列及交通流线组织,注重校园的整体化与系统化。 (2)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及生态绿化带的有利因素,注重校园人文环境的塑造。 (3)本标段整体规划设计可概括为“一心、三轴、二环、三区”的体系。二、建筑单体意向 1.图书信息中心本设计将校区南广场延伸至图书馆,使校园拥有一处进深较长的主广场,图书馆呈工字形布置,将广场空间引入建筑内,使校区南北向轴线穿过建筑,延伸至后续空间。图书馆信息中心设计强调公众性与开放性,体现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中大北门广场空间形态要素与人群行为活动的相关性为研究对象,从建筑、交通与景观要素三个不同的空间形态要素入手,探究广场上与之对应的人群行为活动类型的差异性,为中大北门广场的空间形态设计和提高广场人群行为的多样性提出相关建议;同时论证了该校园前广场不同空间形态要素与人群行为活动之间存在着相应关系的猜想。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五山广场空间形态与人群活动的相关性为研究对象,从建筑、交通与景观要素三个不同的空间形态要素入手,探究广场上与之对应的人群活动类型的差异性,为五山广场的空间形态设计和提高广场人群行为的多样性提出相关建议,同时论证了该校园前广场不同空间形态要素与人群行为活动之间存在着相应关系的猜想。  相似文献   

5.
项目地处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南区B-3地块,南侧紧邻城市创意广场,与南市电厂共同围合形成城市创意广场的主要界面。同时,与意大利环境署参与建造的B-3—2展馆共同形成围合式内部广场空间。基地原有厂房桁架结构保存完好,工业历史痕迹清晰,面临着保护历史建筑和重塑园区空间脉络,又兼顾世博会期间的布展独特性和会后运营的通用性。设计采用了“新旧嵌合、架空开放”的策略。保留厂房原有骨架,新建筑形成两个凌空的盒体嵌入其中,底部架空空间形成面向城市创意广场与内部广场的活跃空间,  相似文献   

6.
《景观设计》2005,(F11):92-93
规划总面积93万平方米。 整个校区环境规划可抽象为“一轴,二水,三广场,四层,十景点”的空间网络结构,设计以“山水与人文的对话”为主题,引山中之水入校园形成喷泉广场,主入口大道设置奔马驿站,反映邮电历史,设计基本形态多为圆形及弧线形,  相似文献   

7.
该规划因地制宜,从形象环境规划出发,将生态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地结合,设置活动广场、庭院空间、人行道.并与生态林地、花园草坪、小品景点连成有机空间,创造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空间。外动内静,人车分离,功能明确。图书馆前轴线上的校园中心广场形成校园环境的构图中心,中心广场由大型图案广场和绿化组成,其左右的文、理科区绿化广场是次中心,三者相互连通,融合形成主要环境空间。文、理两科自然分区,自成格局和风格,总体布局上新建筑与原有建筑协调统一,力图使其成为相辅相成的整体空间。设置上山小道及亭台小品成为校园的屏风,同时也是课余休闲的佳处,努力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校园。  相似文献   

8.
广场空间是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公共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也是校园文化生活塑造的重要空间。从校园广场的定义、空间形态和设计要点三个方面探讨和分析校园广场空间的设计,以期能对大学校园广场的设计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人·自然·城市——杭州市吴山广场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设计理念的纠偏:从当前城市广场设计的不足谈起   近年来,城市广场建设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从城市的领导层到普通市民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一方面反映了市民对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现实需要和对美丽宜人的生活环境的渴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建筑文化的渴求。纵观当前众多的城市广场作品,其中不乏成功的启示,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不足有:(1)政治象征与亲和力的不平衡。许多城市广场建设于市政府之前,谓之市民广场或市政广场,规模巨大,尺度惊人,它们更多地反映了政治的象征,而失之于对市民的亲和力。(2)日常生活行为的满足与重大事件的满足的不平衡。“大而空”的城市广场为极而少之的重大事件(集会、庆典等)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场所,而失之于对市民日常生活行为的满足。(3)“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不平衡。表现在不顾气候条件,片面追求“硬质景观”,而忽视绿地林荫之类的“软质景观”。(4)公共性空间与私密性空间的不平衡。表现在大多数城市广场缺少私密性的空间。   以上不足,反映了当前城市广场的设计理念的偏失,因此有必要对之进行重新梳理。在吴山广场的设计中,我们坚定了以人本信念、城市整体原则和设计结合自然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2 设计理念的深化:广场定位 2.1 现代城市广场的四要素   设计,总是涉及事物的功能、形象和涵义等内在属性。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物质环境中的特定元素,还有一个重要属性,即地点,或称环境。环境大致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指由一切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构成的物质环境,是显性的。后者指由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构成的人文环境,是隐性的。实际上,环境因素对城市广场的功能、形象和涵义等内在属性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笔者把环境、功能、形象和涵义并称为现代城市广场的四要素。 2.2 吴山广场区位(图1)   吴山广场位于杭州市旧城区南部,吴山北麓,延安路南端对景位置,周边配置展览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建筑。整个规划区约8ha,其中广场用地约2.90ha。基地属不规划山地,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中部与西部较平坦,相对延安路高差为1.2~19.8m。 2.3 吴山广场的定位   城市广场的定位,其实就是对其环境、功能、形象和涵义的正确把握。定位的起点是对环境的分析。定位过程要求反映以人本信念、城市整体原则和设计结合自然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1)环境:吴山广场位于杭州旧城区南部,吴山北麓,延安路南端。南部毗邻“吴山天风”景区,“武林广场——延安路——吴山广场——‘吴山天风’景区”将成为杭州最富魅力的城市中轴。广场东侧,河坊街东段的中山中路、大井巷为传统商业步行街区。广场西南侧为市级旅游公建和住宅。   吴山是形成杭州“半是城市半是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形态的重要元素。又因吴山契入市区,而与市俗生活息息相关。独特的区位和杭州六朝古都的历史,赋予了吴山地区丰富的商业经济和民俗文化的内涵。有专家断言,吴山地区已成为杭州唯一能整体体现历史文化风貌的地区。吴山“路近、山低、石奇”,泉洞多,景观和旅游资源丰富。“吴山天风”作为新西湖十景之一,是以风景、古迹为基础,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为中心内容,集自然景观、吴越文化和杭人时尚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区。景区内的城隍阁,高约40m,是杭州城市景观线中新的标志性景点,其地位与保NB13B塔、原雷峰塔相当。   (2)功能定位——集旅游、休闲与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城市级广场:功能对应使用。使用涉及使用对象和使用内容。使用对象反映于城市广场,就是广场的服务等级:如城市级、社区级和组群级之分。吴山广场作为杭州城市中轴的重要端点,将与轴线另一端的武林广场以及城站广场构成市区三个主要的城市级广场。从使用内容来看,吴山广场未建之前,武林广场载负了大多数的广场功能。然而广场周边道路(环城北路、体育场路)交通负荷极大,不利于大中型文化公益活动的开展。因此这类功能有必要向吴山广场转移,武林广场将主要以城市商业办公中心广场的形象存在。吴山周边交通量小,并富于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由此我们把吴山广场定位于集旅游、休闲与文化活动为一体适合市民活动的文化活动型广场。  相似文献   

10.
1场地及周边环境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新校区主教学楼位于校区南北步行主轴空间的北端,基地北高南低,前后有3m多的高差。其北部为学生体育活动的篮球、排球场,南面为校园椭圆型绿化活动广场,东西两侧均为学生生活区。该建筑与椭圆文化广场南侧的图书馆遥相呼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为研究对象,对夏季校园人群活动空间小气候进行实测。主要针对广场、林荫路、木栈道、草坪这4种人群集中活动空间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强度进行测定。通过测得的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校园人群活动空间的小气候效应状况;并通过Ray Man1.2软件,计算不同校园人群活动空间的生理等效温度(PET),对比PET与小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结合校园人群活动空间的空间结构,探讨校园人群活动空间的适宜性设计,以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调节改善校园人群活动空间小气候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校园的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好的校园环境不仅仅需要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宏伟气派的图书馆,绿树林荫舒适宜人的校园广场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高校室外空间的设计却缺乏地域性的考量,夏热冬冷地区的校园广场空间更是显现出了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对学生在校园广场环境中的行为特点缺少分析研究、.依据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大学校园广场的普遍情况,本文以湖南大学环境馆前广场为例从校园广场空间活动者的行为模式与行为模式对广场空间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对校园广场的环境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从行为学的视角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大学校园广场空间环境设计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杨猛 《室内设计》2010,(1):51-54
本文以德国市场广场的历史演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历史中和今日生活中的市场广场号观,提出德国市场广场是城市中“一体化”.的公共空间,公共性与人的活动是贯穿其发展历程的主要脉络;正是人性化的公共空间管理及其对公共活动的高度容纳才创造了今日德国市场广场多样化的空间与景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的现代潮广场景观设计,以“潮”为表现特征,采用“S”型构图和丰富的空间层次,使广场显得气势如宏,充分体现现代一流大学的风貌,既有城市的公共性,又有校园的特殊性,在校园景观营造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赵玫  高巍 《华中建筑》2006,24(9):51-54
该文从环境行为学的视角,时清华大学校园中几个广场的空间环境与行为状况进行调查,分别从“使用者”与“设计者”两个角度观察、分析现状与存在问题,并做出评价、提出建议,进而研究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探讨如何达到这种互动.实现一个积极参与、为人考虑、富有生命力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6.
大学校园的广场规划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校院中的广场、庭院绿地和道路组成的校园外部空间,是师生日常生活、学习与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环境,也是构成校园景观的重要因素。广场以空间的形式,组合着周围的建筑物,使其成为有机的统一整体,并组织着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开阔的空间,可以提供充分的视野,更好地展示建筑形象;丰富多彩、亲切宜人的广场,富有凝聚力,吸引着人们滞留、休憩、开展课余活动,促进人际间的交往和信息的交流。广场犹如撤在校园中的一颗颗明珠,设计得体,定使校园增添异彩,所以它是校园规划中必须倾注巨大精力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7.
该工程主要由爱国人士荣鸿元先生赠款建造。位于交大校园老图书馆北侧。总建筑面积3066M~2,基地面积2400M~2,投资150万元(家俱、地毯除外)。客房32套,并设餐厅,咖啡厅、展览厅、报告厅、会议室等。设计根据该“中心”特定功能要求分划平面,组织空间,充分利用有限基地面积及建筑面积,处之以“小”见“大”,以“小”  相似文献   

18.
《建筑创作》2005,(3):16-16
本公园与广场的主要理念——利用建筑量体的地景配置、户外空间的穿流与分置、植栽绿景的延展等.来带动整体社区的开放性活动环境,而建立”文化”与”自然”有机共生的理想。此外.更以各区构造体与建筑之错列和互融来与户外空间呼应,并以多重丰富的空间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19.
台湾新校园运动的发韧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校园的转变 台湾的校园建筑形式.在921地震之前.除了少数大专院校之外.一直较为保守。一方面是受日本殖民时期国民政府训政时期和戒严时期等外在环境影响下.“整齐单一”、”管理方便‘成为校园建筑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学校兴建于台湾光复后的穷苦年代,设计多以满足使用需求为最高目标.谈不上形式与空间的内涵。于是”工”宇型、”口“字型成为最常见的校园布局形式.  相似文献   

20.
赵丹 《城市建筑》2012,(12):100-109
多功能城市广场我们在釜山电影中心和釜山国际电影节(BlFF)举办地的设计中融合公共空间、文娱活动,科技和建筑等元素.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标性城市景观.,安装有LED灯的屋顶作为虚拟天空.将建筑与广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多功能城市公共空间。媒体、科技。娱乐和休闲设施融合在这个提供可变和特定活动体验的开放建筑中.形成具有敏感性和可变性的流动空间.作为文化交流和转型的城市触媒。设计概念中.这一城市广场划分为多个重要区域,包括城市河谷(UrbanVaIley)、红地毯区(RedCarpetZone).星光大道(WalkofFame)和釜山电影节运河公园(BIFFCanalPark)。整个广场设施由建筑和被两个巨大屋盖遮蔽的广场元素构成.廑盖安装有电脑控制B3LED室外顶棚表面,较大的屋盖是悬挑85ma'9无柱结构.其下方是多功能的纪念园(MemorialCourt)活动广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