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鹤岗盆地的侏罗系煤系基地构造作用、盆地的形成与发展、演化与后期改造的分析探讨,可以断定其主要是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的产物,并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鹤岗区域构造带来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鹤岗盆地近年来煤层气勘探成果,客观评价煤层气成藏条件,寻找鹤岗盆地煤层气勘探突破的有利方向。分析结果认为,鹤岗盆地整体煤层厚度大,埋藏适中,含气性和储层特征等要素都显示出较好的富集潜力。其中南山矿、新一和鸟山矿为目前最有利区带,储量十分可观。但是构造抬升剥蚀、张性断发育和顶底板封盖条件差等条件,是制约鹤岗盆地煤层气勘探实现突破的核心问题。部署开发井组、寻找逆断层遮挡断块和兼探致密砂岩气是今后鹤岗获得工业发现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构造、含煤地层特征、含气量和储层物性特征四个方面探讨了鹤岗盆地煤层气资源潜力。结果表明:鹤岗盆地煤层厚度大、埋藏适中、含气量较高都显示出较好的生气能力;断裂十分发育导致煤岩结构破碎、渗透率差,是破坏煤层气发规模富集的不利因素;鹤岗盆地资源量丰富,及时调整勘探思路,寻找小规模富集区,面积降压,是将资源量转化为储量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沉积相分析,确定了鹤岗盆地为陆相断陷湖盆沉积的冲积扇—辨状河—曲流湖—湖泊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通过连井剖面着重分析了沉积相垂向及平面的分布特征,对鹤岗盆地成煤时期沉积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司黎  吕贵友 《煤炭技术》2004,23(12):49-50
通过对鹤岗盆地构造特点的分析,总结了在大倾角、构造复杂区块内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的几点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宋立军 《煤》2009,18(3)
从煤层气富集成藏地质条件分析入手,在研究聚煤盆地的时空演化、后期改造特征基础上,将煤层气盆地定义确定为"具有工业价值煤层气藏形成和保存条件含煤盆地",并认为煤层气盆地内煤层气富集成藏受盆地聚煤期及后期改造的动力学机制与构造特征的控制。在系统研究盆地、盆地改造及聚煤盆地分类原则与方案基础上,提出"聚煤盆地原型类型+改造作用类型(构造样式)"的煤层气盆地双层次分类与命名方案,并对聚煤盆地原型类型和改造类型及样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先锋盆地成盆构造的反转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滇中寻甸先锋褐煤盆地为例阐述了煤盆地成盆构造的反转问题。通过对控制断陷煤盆地形成的断裂构造及盆地充填研究,揭示了该盆地成盆期的构造及其反转特征和构造演化特征,指出了成盆构造的反转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中盆地是在不同构造基底之上的叠合式沉积盆地。新生代有多次的构造运动,伸展与挤压、造山与成盆、隆升与沉降相互联系且不断转换,形成机制复杂。结合盆地区域断裂构造及基底构造的发育演化情况,更深层次地去探讨关中盆地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霍林河盆地揭露的构造形迹和地层接触关系的分析,作为进行盆地构造格架分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盆地内构造的形态,组合等待征,并结合野外实测的节理,断层和褶皱,进行了构造应力场和盆地构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霍林河盆地在中新生代经历了3期构造运动,分别是:燕山一期运动,燕山二期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同时经历4次构造应力场作用。其中一次为NW-SE向挤压,三次为NW-SE向引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合研究了构造应力对阜新盆地煤层气生成、保存、运移及分布等方面的影响,并根据煤层气藏的构造属性分类,得出阜新盆地中的煤层气藏的主要有利分布位置是刘家-王营子向斜和东梁-清河门背斜的结论,这为进一步对阜新盆地煤层气成藏研究提供了重点研究靶区。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级差矿利的概念以及相关范畴 ,对级差矿利的产生条件及其形态作了分析 ,并从矿产资源计价的角度 ,提出了关于级差矿利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就铀矿山固体废物的特殊性,讨论了硫化矿物形成酸性废水成因和影响因素,阐述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污染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谈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层钢结构房屋的不断增多,其抗震设计引起愈来愈多设计者的关注。给出了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内容:包括概念设计、计算设计和构造要求。实践证明:如果高层钢结构房屋能够符合这三方面的要求,在地震作用下,就能满足3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复杂断块区构造控气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历经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现今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体,断裂纵横交割的断块组合,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本文从构造演化出发,讨论了区内复杂断块的形态类型特征,着重论述了复杂断块体边界断裂的封闭性以及断块体内部构造配置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指出逆冲断块的向斜、复向斜区域和构造三角断块区是煤层气成藏的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15.
酒泉侏罗纪含煤盆地性质、原型及资源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二维地震剖面的分析得出,酒泉侏罗纪盆地属于伸展盆地,而非前陆盆地,主要是由一系列的断陷组成,主体东断西超,由一系列北东或北北东向的正断层形成.盆地的北部边界与现今边界大致一致,位于北山南面的山前地带,南部边界的主体位于北祁连山下,距离现今边界以南25~30km处,部分地段位于现今边界以北15~20km处.各断陷中沉积了厚300~1800m的含煤沼泽相侏罗系沉积,煤层厚度大、分布广.煤及泥岩是良好的生油岩,砂、砾岩是良好的储油层,因此煤与油气资源都很丰富.  相似文献   

16.
仿真三维模拟放矿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元的三维微分矿岩颗粒模拟放矿方法以进行高精度模拟放矿试验并通过理论的阐述与科学的计算方式描述其可行性。它以传统电算随机模拟放矿试验法为基础,结合现先进计算能力,科学地计算、分配并生成此试验方法中的单元子格与颗粒,然后分配各种颗粒的属性;再根据放矿学基本原理通过程序计算出颗粒在模拟矿岩分布空间随放矿时间变化的分布形态,从而达到真实放矿模拟的效果而加以研究。其以矿岩颗粒状态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并兼用受力分析的方式分析端底部放矿的实际情况对现今放矿分析与模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澳大利亚东部的波恩、苏拉特、加利利三大含煤盆地为例,对煤岩沉积背景、煤质特征、储层特征、保存条件等煤层气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三大含煤盆地都具有较高的含气量和含气饱和度。沉积背景是煤质的主要影响因素,三大含煤盆地的煤岩经历了不同的煤化阶段,其吸附能力、渗透率、含气量等存在差异。大自流盆地对这三大盆地煤层气藏的富集有重要影响,表现为一方面较强的水动力影响到煤层气保存,另一方面给煤层次生生物气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煤层的含气量  相似文献   

18.
查明煤层气盆地类型是确切了解煤层气盆地成藏条件优劣和科学进行煤层气战略开发的关键。从煤层气富集成藏的控制因素出发,采用盆地原型及其迭加改造分析方法,研究了聚煤盆地的时空演化及后期改造特征,结果表明:煤层气盆地内煤层气富集成藏受盆地聚煤期及后期改造类型的控制;煤层气盆地有克拉通内盆地、克拉通边缘或中间陆块盆地、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前陆盆地5种聚煤盆地类型,有断褶热力改造型、断褶改造型、断褶埋藏改造型、断褶埋藏热力改造型、断褶剥蚀改造型、断块改造型、断块埋藏改造型、断块热力改造型、断块埋藏热力改造型等9种改造类型。根据"聚煤盆地原型+改造类型"的煤层气盆地双层次分类方案,将我国64个煤层气盆地划分为23种煤层气盆地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山东省平邑县华玉晚白垩-古近纪官庄群卞桥组二段石膏矿为例,阐释了其形成地质背景,分析了其矿带、矿层及矿石地质特征,探讨了其成因。研究区存在两套层状石膏矿带,15层矿层,矿层呈层状、似层状展布。经过研究认为,华玉石膏矿系陆相咸化湖盆蒸发岩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