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多层建筑的隔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佶民  孙青 《山西建筑》2010,36(27):72-74
对多层建筑的隔震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叠层橡胶支座的构造、力学特性和参数计算,以典型工程为例,采用时程分析方法,检验了多层框架结构采用叠层橡胶支座后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2.
叠层橡胶隔震器是目前国际上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隔震器,而砖混结构是我们常见的结构形式,本文针对具有叠层橡胶隔震器的砖混结构,引入退化经滞迟理论分析了叠层橡胶隔震器的滞回特性曲线,研究了隔震器对砖混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叠层橡胶隔震器是目前国际上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隔震器,而砖混结构是我们觉的结构形式,本文针对具有叠层橡胶隔震器的砖混结构,引入退化经滞迟理论分析了叠层橡胶隔震器的滞回特性曲线,研究了隔震顺对砖混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析具有叠层橡胶垫支座基础隔震系统的高层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探讨隔震系统阻尼比、地震波强度、频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阻尼比约为0.25时隔震效果较明显,结构顶部和隔震层的峰值加速度和峰值位移与地震波强度基本上呈线性关系,隔震效果明显受到实际地震波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随机摄动方法,分析了不确定隔震建筑及其二级系统的动力响应。隔震系统设为线弹性叠层橡胶隔震器。考虑上部结构参数的随机性,讨论了不确定性对隔震建筑及其二级系统的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组合基础隔震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基础隔震能有效地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但不同的隔震体系,隔震效果不同.本文根据叠层橡胶支座和滑板摩擦隔震支座的特点,提出组合基础隔震系统,以中国和日本国的在建隔震房屋为工程背景,进行了组合基础隔震房屋模型和基础固定房屋型模拟地震动振动台试验,并对两种试验结果进行了能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基础隔震系统中叠层橡胶支座能自动复位,滑板摩擦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隔震效果明显,组合基础隔震系统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基础隔震形式.本文获得的大量振动台试验结果可以为隔震设计和加固中使用这种隔震系统及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叠层橡胶基础隔震房屋结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河南安阳市东风路粮油综合楼无粘结基础隔震工程为背景,说明了叠层橡胶基础隔震结构的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表明,无粘结叠层橡胶隔震器不仅在可靠性方面具有充分保证,尤其在价格方面远低于国内外已有的粘结型叠层橡胶隔震器。这就为在普通房屋结构工程中采用基础隔震技术消除了经济障碍。根据文中所介绍的基础隔震背景工程与同时修建的、以现行抗震规范为依据设计的对比工程竣工后的决算数据可看出,在主体工程造价方面,基础隔震工程(含隔震层费用)比对比工程约节省10%。  相似文献   

8.
针对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与地下室悬臂柱组成的串联隔震体系的P-Δ效应及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转动问题,通过简化建立考虑P-Δ效应、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转动及悬臂柱柱身变形的上部结构与独立悬臂柱串联隔震体系的力学模型,推导出考虑P-Δ效应及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转动共同作用下的串联隔震体系的频率方程,然后通过数值的方法求解该串联隔震体系的频率与振型。根据Betti定律,推导出考虑P-Δ效应及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转动的串联隔震体系的广义质量及广义荷载,然后通过振型叠加法求解串联隔震体系的地震响应。最后应用该地震响应求解方法对一实际工程进行仿真及参数分析。结果显示本文考虑P-Δ效应、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转动及悬臂柱柱身变形的串联隔震体系动力响应求解方法能方便地计算悬臂柱的变形、柱顶转角以及结构的动力响应;悬臂柱水平名义刚度与隔震支座水平刚度之比较小时,悬臂柱与隔震支座组成的串联隔震体系的地震响应与隔震支座底部固结直接积分法得到的响应差别较大,随着悬臂柱刚度的增加,差别迅速减小,可根据刚度比确定独立悬臂柱的截面;在保证隔震效果的情况下,隔震支座竖向刚度应尽量加大,以减小隔震支座转角;当悬臂柱支撑的隔震结构隔震支座底部按固结计算时,P-Δ效应主要影响下部独立悬臂柱的响应,计算独立悬臂柱的响应需考虑P-Δ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工程常见的隔震系统有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系统、滑移支座隔震系统、套管桩隔震系统、弹簧隔震系统、摆动隔震系统。文章将对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系统和滑移支座隔震系统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组合基础隔震系统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组合基础隔震系统中叠层橡胶支座和滑板摩擦隔震支座的恢复力特点进行了研究 ,提出并分析了叠层橡胶支座的粘弹性模型和滑板摩擦隔震支座的粘刚塑性模型 ;即叠层橡胶支座采用弹性恢复力模型和粘滞阻尼恢复力模型 ;滑板摩擦隔震支座采用双线性库仑摩擦阻尼恢复力模型和粘滞阻尼恢复力模型。用提出的分析模型对振动台试验隔震房屋进行了三维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和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析模型不仅能有效预测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 ,而且分析和试验所得的隔震支座滞回曲线相似。  相似文献   

11.
结合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特点,将夹层橡胶垫隔震技术引入到单层工业厂房的设计中,并探讨了橡胶垫的减震效果和减震机理。结果表明,橡胶垫不仅是一个连接构造,而且也是一种减震元件,采用夹层橡胶垫连接构造对提高单层工业厂房抗震性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房屋建筑中间层隔震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房屋建筑隔震的新体系 中间层隔震不同于基底隔震。本文通过SAP2 0 0 0程序对某工程二层框架平台上多塔楼与平台间隔震与不隔震的对比分析 ,探讨了中间层隔震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基础隔震中将叠层橡胶垫放置于地下室混凝土柱顶的串联隔震形式被大量应用,这样有利于地下空间利用,然而,在地震作用下,叠层橡胶支座既承受竖向重力荷载又承受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同时还受下端约束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叠层橡胶支座的受力与变形必然受到影响。针对这个问题,对三种串联隔震体系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混凝土柱刚度对于叠层橡胶支座的应力和变形影响较为明显,刚度越大叠层橡胶支座下端转角越小,达到塑性应力时位移越大。  相似文献   

14.
Conventional building design includes the concept of providing more stiff structural solution to withstand the lateral seismic loading. Introduction of flexible elements at the base of a struct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ensuring enough damping is the evocative alternate option to mitigate seismic hazard. The device that is capable to meet such criteria is known as isolator. This paper covers design of base isolators for multi-storey buildings in medium risk seismicity region and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evaluation. Automated nonlinear models for dynamic response investigation have been configur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has been incorporated to envisage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behaviors. Lead rubber bearing (LRB) and high damping rubber bearing (HDRB) have been chosen for inserting isolator link element in structural base. The nonlinearities of rubber-steel bearing have been duly considered. Linear static, linear dynamic and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es due to site-specific earthquake accelerogram are performed for both fixed based (FB) and base isolated (BI) buildings. Both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approach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dynamic solution. It was found that for multi-storey buildings, base isolation diminishes muscular amount of structural response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fixed base (non-isolated) structures. Allowable higher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induces structural flexibility. The suggested isolation technique is competent to mitigate the structural hazard even under strong seismic vulnerability in optimum manner.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工程中,叠层橡胶支座由于某些原因会产生初始变形,这对结构的安全性产生影响。该文以方形叠层橡胶支座和钢筋混凝土(RC)柱组成的串联隔震体系为研究对象,用有限元软件MARC对有初始位移的串联隔震体系进行偏压的分析。对比4种模型3种工况下水平变形和竖向变形,根据变形特点给出4种模型3种工况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析叠层橡胶支座与RC柱的线刚度比和初始位移对串联隔震体系竖向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晓嵘 《工程质量》2014,32(9):13-17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断增多,这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工程运用实际情况,分析了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特点和质量要求,提出了工程质量监督的重点环节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EN建立典型三维多层钢框架模型,对设置铅芯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和粘弹性阻尼器结构分别进行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非线性时程分析。与传统抗震方法比较,讨论隔震结构和黏弹性阻尼结构的减震效果。在力学性质方面,结构在隔震和设置黏弹性阻尼器时,其顶层加速度峰值、顶层位移、相对位移、基底剪力等均有较大幅度地降低,表现出良好的隔震和减震效果。在经济性方面,隔震结构和黏弹性阻尼结构能够通过减小构件截面,减轻结构重量,达到经济的目的。在抗震可靠度方面,基础隔震结构更能表现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层间隔震是在基础隔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减震技术。底框砌体结构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这种房屋的特点是由两种承重和抗侧力体系构成的,但是这类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通过把隔震橡胶垫放置在上部砌体与底层框架结构之间的隔震措施,依靠隔震层较大的变形和耗能能力,大大削弱了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由于上部砌体的刚度比隔震垫与底层框架的刚度大得多,因此可以将隔震房屋模拟成具有两个自由度的系统。分析了此类房屋的动力特性,与隔震振型的参与系数相比,非隔震振型的参与系数是非常小的,隔震振型控制了系统的反应,得到了用来求解此类房屋动力计算的实用方法,探讨了组合阻尼比、刚度比及质量比的变化规律。为建立实用设计方法、推广层间隔震结构的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隔震支座(仅指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安装一直是阻碍隔震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隔震建筑施工中,隔震支座的安装尤其重要,支座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隔震功能的发挥和隔震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针对目前隔震支座的安装施工操作不规范,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文章从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准备、施工方法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为广大施工人员提供隔震支座安装施工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