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用BTCA对亚麻织物无甲醛免烫整理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无甲醛整理,采用BTCA剂对亚麻织物进行免烫处理。通过探讨整理过程中各因素对织物折皱回复角和强力保留率的影响,运用正交分析优选出整理剂配方及工艺条件。在BTCA80g/L、SHP60g/L、S-96020g/L、预烘80℃2min、焙烘150℃3min条件下进行免烫整理,亚麻织物的抗皱性能可得到明显的改善,且强力保留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对雨露亚麻织物进行了BTCA免烫整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SHP用量60 g/L、预烘温度80℃、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3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将CA与PMA复配、BTCA与PMA复配进行免烫整理,试验结果表明,当n(MPA)∶n(CA)=2∶1时整理效果最好,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提高了48%.在BTCA整理体系中加入PMA对整理效果的影响不显著,既保证整理效果又降低成本的合适比例为n(BTCA)∶n(PMA)=1∶1.  相似文献   

3.
雨露麻织物的BTCA免烫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雨露亚麻织物进行了BTCA免烫整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SHP用量60g/L、预烘温度80℃、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3min的最佳工艺条件.将CA与PMA复配、BTCA与PMA复配进行免烫整理.试验结果表明。当n(MPA):n(CA)=2:1时整理效果最好.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提高了48%.在BTCA整理体系中加入PMA对整理效果的影响不显著。既保证整理效果又降低成本的合适比例为n(BTCA):n(PMA)=1:1.  相似文献   

4.
研究BTCA作为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抗皱整理剂,探讨整理过程中各因素对织物折皱回复角,强力保留率的影响,经正交试验及分析得到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BTCA120 g/L,NaH2PO240 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4 min.试验结果表明,BTCA对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有良好的抗皱整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亚麻织物易起皱的缺点对亚麻织物进行后整理以改善其性能。采用CTA-701免烫树脂整理剂,通过正交试验对亚麻织物进行抗皱整理,优选出亚麻织物抗皱整理的工艺条件:整理剂CTA-701质量浓度为130 g/L;浴比1∶30;室温下浸渍50 min;预烘温度为95℃,预烘时间为5 min;焙烘温度为155℃,焙烘时间为8 min。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明显增大,且织物强力及透气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针对亚麻织物易起皱的缺点对亚麻织物进行后整理以改善其性能。采用CTA-701免烫树脂整理剂,通过正交试验对亚麻织物进行抗皱整理,优选出亚麻织物抗皱整理的工艺条件:整理剂CTA-701质量浓度为130g/L;浴比1:30;室温下浸渍50min;预烘温度为95℃,预烘时间为5min;焙烘温度为155℃,焙烘时间为8min。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明显增大,且织物强力及透气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采用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FK-510,通过正交试验对亚麻织物进行拒水拒油整理,优选出亚麻织物拒水拒油整理的工艺条件:FK-510用量为60 g/L;氯化镁用量为6 g/L;预烘温度90℃,时间5 min;焙烘温度160℃,时间1 min.整理后织物的拒水拒油性能优良,且对织物强力、透气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多元羧酸整理剂BTCA对棉针织物进行无甲醛免烫整理的工艺过程,通过单一因素实验,探讨了整理剂浓度、催化剂浓度、缓冲剂浓度、烘焙温度等4个工艺因素对织物折皱回复角、纵向拉伸强力两项整理效果的影响,确立工艺条件以整理剂BTCA浓度75~85g/L、催化剂SHP浓度90~100g/L、缓冲剂TEA浓度20~30g/L、烘焙温度180℃为佳.  相似文献   

9.
采用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FK-510.通过正交试验对亚麻织物进行拒水拒油整理.优选出亚麻织物拒水拒油整理的工艺条件:FK-510用量为60g/L;氯化镁用量为6g/L;预烘温度90℃.时间5min;焙烘温度160℃。时间1min.整理后织物的拒水拒油性能优良.且对织物强力、透气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将聚氨酯与免烫树脂复配,代替单纯的树脂整理,对纯棉薄织物进行强力和平整度的测试.讨论了焙烘温度,树脂整理剂用量,聚氨酯EPD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烘温度为145℃,树脂整理剂F-Cl用量为30g/L,聚氨酯EPD用量为40g/L时,其整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亚磷酸二乙酯、丙烯酰胺和乙二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磷系无甲醛阻燃整理剂,并将其应用于麻织物的阻燃整理,探讨了阻燃整理中阻燃剂、催化剂、柔软剂以及焙烘温度和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该阻燃剂针对麻织物的优化整理工艺为:阻燃剂350 g/L,催化剂30 g/L,柔软剂20 g/L,160℃焙烘3 min。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等离子体对亚麻织物进行处理,引发接枝改性,采用混合丙烯酸和苯乙烯为接枝单体。确定了较优工艺条件:苯乙烯与丙烯酸的体积比为3∶7,接枝温度为60℃,接枝单体质量分数为80%,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4 min。结果表明,接枝亚麻对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从接枝前的22.4%提高到55.7%。  相似文献   

13.
以紫甘薯红色素水溶液为染液,用直接染色方法和稀土媒染方法对柞蚕丝织物染色,以明度、饱和度、色差和上染率为检测指标,研究了上染工艺和染色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确定了直接染色最佳工艺条件:染液质量浓度5g/L,染液pH=4,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60min,浴比1∶40;预媒染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稀土2.5g/L,媒处理温度70℃,时间45min。结果表明,染色后的织物色泽鲜亮,经预媒染织物明度和色差有所降低,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较直接染色织物提高1~2级。  相似文献   

14.
亚麻织物的纤维素酶处理因素分析及数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亚麻织物的服用性能,对亚麻织物进行了纤维素酶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55℃,pH 5.5,酶用量3 g/L,时间90 min。对纤维素酶处理的温度、时间和酶用量进行了单因素分析,运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建立了酶处理温度、酶处理时间、酶用量与织物减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用水溶性环氧化物作为无甲醛抗皱免烫整理剂,对柞蚕丝织物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几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无甲醛整理剂———水溶性环氧化物(HY-001)可使柞蚕丝织物在抗皱免烫、手感风格等方面得到良好改善的结论。结果表明:树脂用量为150g/L,焙烘温度150~160℃,硫氰酸钾用量15g/L焙烘时间在5分钟时织物的干、湿弹性和白度达到最佳值,干缓弹性在焙烘时间为3m in时为最好,焙烘温度140~145℃时湿弹性达到最高,而干缓弹性在150~155℃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天然染料银杏叶上染棉织物的媒染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棉织物进行银杏叶天然染料媒染染色,同时考察银杏叶媒染后织物的色牢度.探讨了明矾、硫酸铜两种媒染剂对棉织物银杏叶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媒染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明矾媒染最佳工艺为染色温度70℃、媒染时间25 min、媒染剂质量浓度10 g/L;硫酸铜媒染最佳工艺为染色温度60℃、媒染时间25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