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菱形跌水混合池简介菱形跌水混合池是西安市曲江池净水厂进水渠道上的一个附属构筑物,在水厂的南端,厂南北中轴线两侧各一座。每座全长21.04米,最窄处宽3.2米,最宽处11米。它的作用是让加过氯和混凝剂的原水流经跌水时,充分搅动混合,再经过进水渠道流入反应池。最初设计结构形式是下层用浆砌块石,  相似文献   

2.
以大连市大沙沟净水厂普通快滤池改造工艺设计为例,介绍和分析了将单独水洗、双层滤料、滤砖配水的普通快滤池改造为气水反洗、均质滤料、整体滤板滤池的主要设计内容。该滤池改造运行后,出水水质稳定可靠,滤速提高使得产水量增加,并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为同行业相关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FLUENT中的流体体积(VOF)模型和k-ε湍流模型,对某自来水厂Ⅴ型滤池的进水分配渠内部的带自由液面的流体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并通过调整进水管位置以及配水堰的堰高和堰宽等,对其配水均匀度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调整进水管的位置对配水均匀度的改善效果不大;而调整配水堰的堰高和堰宽均能将进水分配渠的配水均匀度提升10%以上。VOF带复杂表面的多相流模型可作为水厂水处理构筑物结构设计及优化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强度反冲滤池中反冲水池的设计要点,并结合三个工程实例,阐述了设置清水出水总堰、设置反冲水池进水堰+清水出水总堰、设置连通管等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详细比较了各种方案的优劣,并对各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普通快滤池与V型滤池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普通快滤池和V型滤池在过滤效果、反冲洗、池表面负荷等方面的优缺点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分析了V型滤池在性能上优于普通快滤池的原因.提出待滤水浊度和温度是影响滤池过滤效果的主要因素;V型滤池对浊度的去除效果优于普通快滤池;将快滤池的水反冲洗改为气水反冲洗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快滤池在超表面负荷的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但必须对其处理极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同条件下,对普通快滤池与均质滤料滤池的处理效果、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普通快滤池和均质滤料滤池在正常的运行条件下,均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均质滤料滤池比普通快滤池节省能源,并随规模的增大节约的越多.水冲滤池改造为气水反冲滤池是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并随着资源费的(如水资源费)的提高,效益愈加明显.在新建水厂时,大...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及工程实践角度探讨普通快滤池改造中影响滤池反冲洗配水均匀性的一些因素。指出具有中间配水渠结构的普通快滤池,进行小阻力改造后中间配水渠不同位置由于存在压力差以及配水渠两边冲洗阻力差异对滤池反冲洗配水均匀性会造成影响,并给出如何解决和避免滤池中间配水渠的配水不均匀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消力池长度和消能效率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跌坎式底流消能工在不同跌差和不同跌水宽度条件下的消力池长度和消能效率,分析得到了长度和消能效率的变化规律,为跌水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普通快滤池过滤周期短、反冲洗效果欠佳、反冲洗能耗大的问题,研发出一种能使普通快滤池实现气水反冲洗的拱形断面配水配气管。通过研究该管配水配气的均匀性以及不同反冲洗方式对滤速、过滤周期、滤前(后)水压的影响,证明该管能够实现均匀可靠的反冲洗配水配气,并且通过优化反冲洗过程,在保证反冲洗效果的前提下,能够有效节约反冲洗水量。该拱形断面配水配气管既适用于普通快滤池的改造,同时也能用于其他气水反冲洗滤池。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植物型消能坝及溢流堰对渗排浅沟的水力性能及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利用人工配水对渗排浅沟在不同径流量下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安装溢流堰后渗排浅沟的垂向净化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浅沟表层对溶解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所下降;而植物型消能坝能够延长渗排浅沟表层的水力停留时间,减弱流量增大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可以有效截留粒径20μm的颗粒物。  相似文献   

11.
针对自来水厂后臭氧接触池进水流量无法在线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后臭氧接触池进水流量的在线软测量方法。首先,通过在线测试获得后臭氧接触池进水前提升泵房的各台提升泵运行在最大工作扬程和最小工作扬程下的频率-流量关系曲线;然后,计算生成当前工作扬程下的频率-流量关系曲线,并由此获得提升泵当前频率对应的实时流量;最后,计算提升泵房所有运转提升泵的出水流量之和,从而获得后臭氧接触池进水流量软测量值。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与先前的以活性炭滤池出水流量计的数值作为参考流量相比,提出的软测量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后臭氧接触池的实时进水流量,根据这一基准流量进行臭氧投加可使后臭氧接触池出水余臭氧浓度更加平稳,为后臭氧投加精确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自来水七厂存在V型滤池配水不均匀的问题:前端滤格负荷低,富余制水能力未得到利用;尾端滤格负荷高,对水质构成威胁,增大了生产管理难度。相关性分析表明:作用于各滤格侧堰堰上水头不一致是导致滤池配水不均匀的主要原因。以伯努利能量方程为基础,计算得到进水流量Q=2m3/s、滤池均匀配水时进水渠内水位为0.96m、0.99m、1.02m、1.04m、1.06m、1.07m、1.07m,各滤格最佳堰宽分别为3.6m、2.86m、2.34m、2.07m、1.86m、1.76m、1.76m。实施优化后,滤池配水均匀度由50%提升至80%以上,各滤格运行周期均增加至30h左右,反冲洗频次和自用水量得到降低,各滤格负荷得到均衡,有利于滤池的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3.
生物快滤池的性能评价指标BF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照普通快滤池的性能评价指标,通过量纲分析的方法,提出了生物快滤池的性能评价指标BFI并应用于实践。结果表明,BFI能够较好地反映生物快滤池的性能,并可用于生物快滤池和普通快滤池的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14.
普通快滤池的冲洗方式常采用气水反冲洗,但由于反冲洗阀关闭不严,导致反冲洗管路系统进水,加装气冲防回水装置可以解决气冲管路的回水问题,且效果好、成本低.  相似文献   

15.
利用滤板、滤头及相关新技术对水厂普通快滤池的大阻力配水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表明:使用长柄滤头、滤板替代穿孔管式大阻力配水系统,可提高滤池工作效率,延长滤料的使用寿命,使反冲洗更彻底,过滤水质得以改善,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物活性炭滤池处理微污染原水的效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水源受氨氮污染的情况,进行了生物活性炭滤池与普通石英砂滤池的生产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10℃、进水氨氮>0.8 mg/L的情况下,生物活性炭滤池对CODMn、氨氮的去除率比普通石英砂滤池的高,而且具有很好的抗氨氮冲击负荷能力,但冬季低温对处理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现有山地城市排水系统在施工场地受限、周围管线复杂、项目周边建设条件敏感等情况下,实现较大流量(2 m~3/s)、高落差跌水井(跌水高度约17 m)的有效跌水消能,基于重庆市某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提出了采用圆形折返式竖槽跌水井进行消能。详细介绍该折返式竖槽跌水井工艺和结构设计。结果表明,该跌水井可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缩短施工周期,减小工程投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由于山地城市地形复杂,雨水系统出水口接入下游排水系统时面临大高差陡坡,合理选择跌水消能工是山地城市排水系统陡坡跌水研究的重点。通过介绍山地城市阶梯急流槽水流流态及工艺计算,并结合理论及案例进行了分析,为山地城市排水系统跌水消能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水务集团最早于1992年引进V型滤池工艺,经过不断消化、吸收和改造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气水反冲洗滤池,并在武汉及周边多座水厂得到应用。简要介绍了气水反冲洗滤池的工艺改进,包括进水配水系统、出水系统、滤板梁、反冲洗设备、管廊、滤池屋盖、栏杆布置、水位控制模式等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普通双阀滤池作为净水传统工艺中过滤环节常用净水设施应用非常普遍,其滤池进水方式和反冲洗排水方式采用虹吸管式较多,代替了阀门,不仅节省设备维护费用,而且操作方便、便于控制。笔者针对城镇水厂超负荷运行状态双阀滤池进水总渠溢流造成水量浪费,结合滤池实际过滤性能,设计了辅助虹吸管装置,解决了溢水问题,同时有效增加了进水量,为应急状态下提高滤池负荷储备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