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针对三灶水质净化厂出现的问题,对曝气沉砂池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曝气沉砂池除砂、无机物与砂粒分离、撇油除渣的三大功能,为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测试旋流除砂系统实际性能,采用独有测试技术和方法,对广东司前污水厂设计规模为10 000 m3/d的旋流沉砂池进行除砂性能测试,考察了进水水量、搅拌桨转速及高度、气洗强度及气洗时间与除砂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系统在设计水量以下运行时,对0.1~0.2 mm砂粒的去除率75%,当处理水量达到500 m3/h(超过设计水量)时,对0.1~0.2 mm砂粒的去除率会大幅降至35.78%;2搅拌桨转速与砂粒去除率呈抛物线关系,在处理水量为200 m3/h、搅拌桨高度为110 mm的条件下,对应最佳转速为7 r/min,对0.1~0.2 mm砂粒的去除率达到91%;3搅拌桨高度为110 mm时对0.1~0.2 mm砂粒的去除率高于170 mm时的;4气洗气量宜取1 m3/min,气洗时间取480 s;5影响除砂系统性能的因素主次排序为:气洗强度进水量气洗时间搅拌桨转速搅拌桨高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比氏旋流沉砂池的运行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影响沉砂池模型除砂效果的4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了3个具有显著效应的因素,分别为停留时间、桨叶转速和桨叶距池底距离,同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了3个主要因素的最佳水平,即停留时间为35.06 s、螺旋桨转速为20 r/min、桨叶距池底距离为70 mm。在此最佳条件下除砂率可达到72.68%,与回归模型预测结果相近;对粒径106μm颗粒物的去除率可达到92.00%,对粒径106μm颗粒物的去除率仍达到49.39%。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不设初沉池的活性污泥法工艺的特点和对沉砂池的要求,建议选用平流沉砂池或涡流沉砂池,提出沉砂池设计时应主要考虑对细小粒径砂粒的去除效率,并从沉淀理论出发,着重分析了两类沉砂池的除砂原理、关键技术参数的控制以及除排砂设备选型等,以期对沉砂池的设计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不设初沉池的活性污泥法工艺的特点和对沉砂池的要求,建议选用平流沉砂池或涡流沉砂池,提出沉砂池设计时应主要考虑对细小粒径砂粒的去除效率,并从沉淀理论出发,着重分析了两类沉砂池的除砂原理、关键技术参数的控制以及除排砂设备选型等,以期对沉砂池的设计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沉砂池除砂效果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物理化学分析中的沉降分析法对污水水体内可沉固体中含砂率进行测定。通过分析沉砂池前后水体中可沉固体物质相对密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客观地评价沉砂池的除砂效果。  相似文献   

7.
唐山北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为 15× 10 4 m3/d ,除砂系统安装了两座 30 .0PISTA沉砂池 ,进水与出水采用 2 70°的流线型式。其平面布置见图 1。图 1 PISTA沉砂池平面布置图1 流态PISTA沉砂池是为某一特定的流态而设计。一般而言 ,流量低不会引起问题 ,但在流速过低的情况下 ,砂粒有可能会沉降在进水渠内 ,因此进水渠内的流速应保证每天有部分时间高于 0 .6 1m/s以防止砂粒沉积 ;流量过高会引起沉砂池的除砂效率降低 ,此时应另外加设沉砂池 ,用降低水位的方法来减小高流量的影响。2 螺旋桨螺旋桨驱动部分的速度是恒定的 ,但螺旋…  相似文献   

8.
采用预滤机去除曝气沉砂池水与砂水分离器进水的泥砂,探究预滤机优化传统的污水一级处理工艺的可行性。研究发现,预滤机对曝气沉砂池水中SS的去除率为30.6%,低于砂水分离器对SS的去除率,主要是由于曝气沉砂池中部的水所含泥砂浓度低、粒径较小。预滤机所产泥渣的含水率为70.3%,低于砂水分离器泥渣的含水率。以砂水分离器进水为原水时,预滤机对SS和VSS的去除率分别为52.4%和62.5%,优于砂水分离器的处理效果;过滤泥渣的含水率和VSS含量分别为67.7%和41.5%,均低于砂水分离器所产泥渣(分别为76.1%和77.8%)。预滤机干污泥产率为0.224 kg/m3污水,是砂水分离器的1.48倍。预滤机产生的泥渣粒径分布更加均匀,粒径小的泥砂所占比例更高;并且,预滤机对COD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型高效旋流沉砂池除砂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水力相似性原理,建立了缩小的新型旋流沉砂池模型,并进行了以其处理含砂配水的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砂粒去除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影响沉砂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桨片数量、水力停留时间、搅拌桨转速和桨片距池底距离。各因素的最佳参数分别为:桨片数量为6片,水力停留时间为50s,搅拌桨转速为26r/min,桨片距池底距离为30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三座典型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数据,运用数学模型模拟在不同除砂率条件下城市污泥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分析了沉砂池除砂率的改变对污泥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提高沉砂池除砂率能有效提升城市污泥中的有机质含量,且单位除砂率对污泥泥质的影响随着原始除砂率的增大而增强;同时,当进水中有机组分增加时,除砂率的提高对污泥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1.
滤料粒径对曝气生物滤池硝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为研究滤料粒径对曝气生物滤池(BAF)硝化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粒径为2~3mm和4~5mm的沸石滤料在直径为0.2m的BAF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前一种滤料比后一种滤料对氨氮去除率高,20℃时两者的硝化速率常数分别为16.8mg/(L·h)和10.3mg/(L·h),前者比后者高63.1%;同一条件下前一种滤料比后一种滤料硝化强度大39.7%。两种粒径沸石比表面积的比值为1.8,这是引起硝化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在硝化滤池中选择粒径为2~3mm沸石滤料比较适宜,既不影响运行周期,又提高了硝化性能,从而减小了滤池的体积,降低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长江重庆段水体在夏季细砂含量高、不易直接作为热泵水源的问题,设计了旋流除砂器,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就所设计的旋流除砂器的入口速度、入口砂粒浓度和密度对各粒径砂粒分离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得出旋流除砂器的最佳操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入口速度、入口砂粒密度的增大,各粒径砂粒的分离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随着入口砂粒浓度的增加,小粒径砂粒的分离效率降低,较大粒径砂粒的分离效率先降低后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3.
禹海斌  甘雨虹 《山西建筑》2014,(35):148-149
介绍了曝气沉砂池的类型、作用、设计参数,结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对沉砂池的构造、曝气设备的选择、沉砂池的设计参数等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采用曝气沉砂池的注意事项,以促使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出水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4.
新型旋流沉砂池的除砂率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RF模型和DPM模型对某污水厂新型旋流沉砂池(1×104m3/d)的除砂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数值模拟,考察进水流量、搅拌桨高度及转速与砂粒去除率之间的关系,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①砂粒去除率与进水流量成反比;当进水流量一定时,砂粒去除率与转速呈抛物状曲线关系;进水流量越大,最佳转速也越大,但对应的砂粒去除率则越小,且转速对砂粒去除率的影响亦越显著。②当转速为15 r/min时,砂粒去除率与搅拌桨高度呈现两种抛物状曲线关系;在不同进水流量下,搅拌桨最佳高度为150 mm左右。③当进水流量为400m3/h时,不同搅拌桨高度下砂粒去除率与转速呈抛物状曲线关系,搅拌桨高度与最佳转速呈现两种抛物状曲线关系;最佳搅拌桨高度应设在140~150 mm之间,最佳转速在15~25 r/min之间,对砂粒的最高去除率在60%~65%之间。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曝气法是一项有效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本文采用不同粒径的高强度喷丸玻璃珠模拟自然砂土,通过常规和离心模型试验得到以下几方面结论:气体在试样中的运动方式取决于试样粒径级配的大小;曝气影响区域的形状基本为锥面形,其大小主要受粒径级配、曝气压力、离心加速度等因素影响,试样粒径、离心加速度越大,曝气压力越小,则曝气影响区域越尖锐;气体流量受曝气压力和离心加速度等因素影响,同时气体质量流量与有效曝气压力的关系曲线斜率和渗气夹角与有效曝气压力的关系曲线斜率存在突变有效曝气压力一致现象;线曝气二维模型试验较点曝气模型试验,渗气夹角更大,横向扩展更宽。  相似文献   

16.
曝气沉砂池的运行管理与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曝气沉砂池工段的设计特点及主要设计参数,针对运行中存在的排砂泵与管道堵塞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同时为改善出砂效果进行了一系列工艺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宋树祥  郑超  杨昆  冯德銮 《工业建筑》2023,(12):190-197
为探索砂粒对水泥固化华南滨海软土强度和干湿循环特性的影响规律,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掺砂量和掺砂粒径的水泥固化华南滨海软土试样,分别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海水及淡水条件下的干湿循环试验,同时对加载完毕的试样进行扫描电镜(SEM)测试和X射线衍射(XRD)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砂水泥土试样的第7,14,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掺砂量的提高而增大,其第28天强度随掺砂粒径的减小而增大;掺砂水泥土试样经历两轮干湿循环后的强度损失率最大达61%,干湿循环导致的强度劣化特性随砂粒径的减小和掺砂量的增大而得到更好的改善,并且,掺砂水泥土试样在淡水条件下的抗干湿循环能力明显优于海水条件。SEM和XRD的测试结果表明:掺砂水泥固化华南滨海软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模量替换作用(高模量的砂粒替换小模量的软土);2)砂粒-水泥土界面胶结作用;3)裂纹扩展阻隔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磊 《山西建筑》2010,36(21):172-173
通过对阜阳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曝气沉砂池、出水分析检测,研究CASS工艺对城市污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得出了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为进一步提高CASS工艺的污水处理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结构表面粗糙度和土颗粒组成大小对界面的摩擦特性有重要影响,揭示不同介质间界面的力学特性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改进的直剪仪,对钢板与四组不同粒径组砂粒进行界面剪切试验,研究不同砂粒组、粗糙度和法向应力下的钢-砂界面剪切应力-位移关系、粗糙界面剪切面性状、粗糙界面抗剪强度构成。结果表明:界面峰值剪切应力随法向应力、砂粒组和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加;光面钢板与砂粒在接触表面形成光滑的剪切面,刻纹路部位钢板与砂粒间的剪切面随纹路宽度与粒径的大小而有所不同;粒组粒径不大于刻纹宽度时,在砂-砂间形成剪切面;粒组粒径介于刻纹宽度1~2倍时,可能在砂-砂间形成曲形剪切面,也可能在钢-砂接触部分形成剪切面,粒径远大于刻纹宽度的,形成水平间断剪切面;刻有纹路的抗剪强度由未刻纹路区域与纹路区域提供;界面摩擦角随粒径和粗糙度增大而增加,大致在22°~30°。  相似文献   

20.
张建明 《山西建筑》2014,(36):125-126
以沙特阿拉伯第九污水处理厂第五期工程为例,介绍了该水厂的曝气除砂工艺,对格栅间、曝气沉砂池、初沉池、A/O池、二沉池等主要构筑物以及设计参数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该项目的设计难点以及设计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以后中东地区的污水处理厂设计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