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车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中如何降低轨迹数据存储空间,提高数据分析及传送速度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综合时空特性的混合式轨迹压缩算法.该算法一方面采用了新的综合时空特性的在线轨迹压缩策略,利用GPS数据的位置信息、时间信息、方向角、速度信息进行轨迹特征点的综合判断,以更准确地选取特征点;另一方面,采用了在线与批处理相结合的混合式轨迹压缩策略,定时采用道格拉斯批量压缩算法对在线压缩的轨迹集进行二次压缩,以提高轨迹的压缩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较现有的时空特性压缩算法,新的综合时空特性在线轨迹压缩策略虽然在压缩率上略有下降,但压缩误差有显著减小.进一步采用混合式压缩策略后,通过选取适当的批处理时间周期,所提算法在压缩率和压缩误差上较现有的时空特性算法均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小给定压缩率下,压缩轨迹与原始轨迹之间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相对同步欧氏距离筛选的在线GPS轨迹数据压缩算法。所提算法可以根据用户的压缩率要求设定轨迹压缩过程,将新到来的轨迹点保存到一个存储队列中,每次从队列中选择引起同步欧氏距离误差最小的轨迹点移除,以达到在给定压缩率下减小压缩前后轨迹间差异的目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较现有以压缩率为压缩依据的主流在线GPS轨迹数据压缩算法而言,压缩率相同时,所提算法对应的平均同步欧氏距离误差明显减小,所需的压缩时间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3.
海量的轨迹数据为管理分析和数据挖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轨迹压缩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案. 针对目前多数轨迹压缩算法需要人为干预设定阈值的问题, 融合特征聚类与轨迹划分的思想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轨迹拐点提取压缩算法. 算法从轨迹的全局方向特征与局部方向特征出发考虑, 依次进行了轨迹粗划分、子轨迹合并以及轨迹细划分的工作. 实验结果显示, 随着轨迹规模的增大, 与其他算法相比, 该算法基本能够在保持更高压缩率的同时产生更低的方向误差. 提出的算法具有自适应和高精度拐点识别的优势, 在其他轨迹压缩场景之下仍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移动对象的GPS轨迹常被应用于各种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当中,由于原始的轨迹包含的数据量较大,在使用这些数据前通常要进行轨迹压缩操作。相比于传统的基于位置保持的轨迹压缩算法,基于方向保持的DPTS-SP-Prac算法由于考虑到了轨迹的方向信息,因此该算法有着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为了进一步提高DPTSSP-Prac算法的可用性,提出一种距离误差可控的DPTS-SP-Prac改进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捕捉轨迹的方向信息,还具有距离误差可控的优势,能够实现更加精确的轨迹压缩。真实轨迹数据集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有效地降低了轨迹压缩的距离误差,提高了算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离散余弦变换的行列法中存在的并行性,提出了一个基于Omap5910平台的并行JPEG压缩算法.该算法利用JPEG图像压缩过程中的数据无关性将任务分配到Omap5910平台的两个处理器(ARM和DSP)上,并以多线程模拟多处理器对JPEG压缩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离散余弦变换进行并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与串行压缩算法具有相同的压缩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提高JPEG压缩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前多数数据压缩算法不能直接在压缩结果上进行数据查询,大数据的线性化压缩算法虽然可直接在压缩后的数据上进行邻接关系查询,但压缩率较低.针对该问题,对线性化压缩的实现原理进行研究,分析MPk线性化算法在不同社会网络样本下的压缩效率,发现线性化压缩结果中存在冗余信息,并针对该情况设计改进算法,删去原有数据结构中的冗余部分,进一步提高压缩率.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原算法相同,压缩率平均提升23%.  相似文献   

7.
郑林江  刘旭  易兵 《计算机应用》2017,37(8):2381-2386
针对当前实时地图匹配算法难以同时保证匹配高准确性和高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权重的实时地图匹配改进算法。首先,算法考虑了相邻全球定位系统(GPS)轨迹点在时间、速度和方向上的约束关系,以及道路网拓扑结构,并基于时空特性分析,建立了距离权重、方位权重、方向权重和连通性权重组成的权重模型;然后,根据GPS轨迹点自身属性信息,建立了动态权重系数模型;最后,根据置信度水平选择最佳匹配路段。用三条总长36 km的重庆城市公交车行驶轨迹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平均匹配正确率达到97.31%,单个轨迹点匹配平均延迟为17.9 ms。新算法匹配正确率和实时性较高,在Y形路口和平行路段的匹配效果上优于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8.
姜磊  黄广君 《计算机工程》2008,34(1):102-104
传统的无损压缩算法都是以追求更高的压缩率为目的,无法适应网络传输对压缩算法压缩性能的需求变化。该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可调节压缩率的压缩算法,根据参数实时调节压缩算法的压缩率,以满足不同情况对压缩性能的要求。实验证明在远程传输环境下该算法比传统的压缩算法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9.
文本信息数量的快速增长给传统的信息检索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搜索引擎通常使用倒排索引来高效地处理查询.为了减少存储开销和加快访问速度,倒排索引通常被压缩存储.因此,如何选择一个高性能的压缩算法对高效查询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已有倒排链压缩算法PackedBinary和PForDelta的基础上,利用CPU的超标量特性和SIMD向量指令集,将其压缩和解压缩中的关键步骤并行化,提出了2种指令级并行压缩算法SIMD-PB和SIMD-PFD.基于GOV2和ClueWeb09B两个公开数据集的实验表明,SIMD-PB和SIMD-PFD算法在压缩率不变的情况下,压缩和解压缩速度比现有的压缩算法均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其中解压缩速度比起目前最好的倒排链压缩算法,最高能提升17%.此外,实验表明算法在较长的倒排链、较大的压缩块单位上有更好的解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10.
实际应用中的规则集表现出很强的聚集特性,针对这一特性提出一种规则集快速压缩算法.快速压缩算法是一个由粗到细的先分类再合并压缩的过程,首先通过使用Hash函数将提取的规则信息散列并以散列值作为查找关键字构建二叉查找树实现粗略分类,然后在树结点对应的Hash函数冲突列表中逐条比较完成精确分类,最后合并冲突列表中的规则实现压缩.实验结果表明,与逐条规则逐个域比较的简单压缩方法相比,快速压缩算法在保持较高压缩率的前提下,能够将压缩时间平均减少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基于偏移量计算的轨迹数据压缩算法中对于关键点的评估不足以及基于在线轨迹数据压缩算法中累积误差和对偏移量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运动状态改变的在线全球定位系统(GPS)轨迹数据压缩算法——限定同步欧氏距离(SED)的阈值结合算法(SLTA)。该算法通过轨迹点的转向角度大小和速度变化大小来评估轨迹点信息量的大小;同时用SED限制点的偏移量,以达到较好的信息保留度。实验结果表明,SLTA的轨迹压缩率能够达到50%左右,与阈值结合算法(TA)相比,SLTA的平均SED误差(5 m以内)可以忽略不计;相对于基于偏移量计算的轨迹数据压缩算法,SLTA的平均角度误差最小(1.5°~2.3°),运行时间最稳定。SLTA能够稳定有效地进行在线GPS轨迹数据压缩。  相似文献   

12.
民用GPS数据准无损压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民用GPS精度范围内的定位数据压缩率和压缩速度,在对霍夫曼编码和算术编码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将预测编码与霍夫曼编码有机结合,提出了面向民用GPS精度范围的定位信息准无损压缩算法.该算法通过压缩预处理和二次量化去除冗余信息,采用预测编码提高编码效率,总压缩效率可达87%.采用MSP430单片机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在压缩数据量为668 KB时,压缩率为87.1%, 处理时间为31.4 s,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经过优化后对硬件要求较低,提高了压缩率和压缩速度,节约了存储资源,节省了数据传输时的通信费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基于偏移量计算的在线GPS轨迹数据压缩算法不能有效评估关键点的问题,提出基于偏移量计算的在线GPS轨迹数据压缩算法--关键点前继修正算法(KPFA)。该算法通过计算同步欧式距离(SED)累积偏移量来发现轨迹点中信息量较大的关键点,同时设置阈值对关键点之前和上一个关键点之后的轨迹点进行修正,更好地保留轨迹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和按时间比例的开窗算法(OPW-TR)及启发式空间质量简化算法的改进算法(SQUISH-E)相比,压缩率相同时KPFA的平均SED误差最小,并且运行时间最快且维持在100 000 ms。KPFA算法对轨迹点的信息量评估准确度更高,运行时间更稳定。  相似文献   

14.
SPIHT算法是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压缩编码效率很高的静止图像压缩编码算法,传统的SPIHT算法主要基于软件实现.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更易于硬件实现的无列表SPIHT算法:采用状态标示符取代动态链表操作来记录集合分割信息,进而把整个编码过程都简化为简单的逻辑运算.基于本算法设计出了SPIHT编码器FPGA的有效实现.实验表明,该算法易于实现、节约资源、效率高、运算速度快,为硬件实现高速图像压缩编码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煜  蒋伟  周继恩 《计算机应用》2018,38(1):171-175
针对目前路网环境下海量轨迹数据压缩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模型的轨迹数据压缩方法(CTPM)。通过将轨迹数据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分别进行压缩,使得压缩后的轨迹数据在空间维度上无损,并且在时间维度上误差有界,以此提高压缩效率。在空间方面,首先利用部分匹配预测(PPM)算法通过轨迹已经行驶的部分路段对其下一时刻可能的位置进行预测;然后通过删除预测成功的路段来减少轨迹数据的存储代价。在时间方面,首先利用轨迹通行状况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构建了不同时间区间的通行速度统计模型,来预测移动对象进入下一路段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删除预测时间误差小于给定阈值的路段数据来进行压缩处理。实验结果显示,与已有的基于路网的并行轨迹压缩(PRESS)算法相比,CTPM的空间压缩比和时间压缩比平均分别提高了43%和1.5%,同时时间压缩误差减小了9.5%。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提高压缩比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压缩时间和压缩误差。  相似文献   

16.
针对GPS L1信号的软件接收机(SDR)的快速捕获问题,设计了GPS信号并行码相位搜索捕获的优化算法.首先分析了FFT并行码相位搜索捕获的理论模型,由本地C/A码功率谱频谱分布特点,使用前半频域范围内的信息,进行算法的初步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比特量化方法量化数据信号,使单个计算机储存单元存储多路二进制量化数据,实现对多路数据的并行处理.实验证明改进的并行码相位搜索捕获算法极大地提高了捕获速度,是改进前的5倍,尽管有较少信号强度的衰减,但不影响捕获的正确性,实现了GPS信号的快速捕获.  相似文献   

17.
由于视频图像的信息量巨大,只有通过压缩才能存储和传输,而传输过程中发生的误码又往往导致压缩后的图像数据或同步信息的丢失,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帧间匹配均值与方差的时域错误隐藏算法,该算法首先以与错误块上、下、左、右相邻的若干行或列像素进行帧间匹配,然后根据匹配结果的均值和方差判别错误块内图像的运动状况,最后针对不同的运动状况选择合适的隐藏方法对错误块进行隐藏处理。大量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隐藏的图像在视觉效果和峰值信噪比(PSNR)两方面均优于同类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