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晓君 《煤》2020,29(7)
红沙岗矿区北井田位于潮水煤田,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青土井群,共含6个煤层组,其中9层可采。根据岩性特征,中侏罗统青土井群可分为3个岩组,可采煤层主要分布在中、下岩组。可采煤层煤质特征为低-中灰、中-高硫、高挥发分、中-中高发热量长焰煤,可作动力用煤和民用煤。纵向上原煤灰分和硫分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硫分级别变化明显(中硫-中高硫-高硫煤);平面上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在收集和整理大量江苏省徐州矿区煤层及煤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矿区煤层分布及煤质。研究表明,徐州矿区勘探对象为华北型石炭二叠系煤层,共有中组煤、山西组煤、太原组3个煤组,其中山西组是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可采煤层是7、9煤层,均衡发育且相对富集,主要分布于九里山区中部以张集-夹河-庞庄一线为中心的富煤带;山西组煤以中灰、低硫、中高发热量、低磷、中高挥发分为主,主要为气煤。为评价和利用江苏省煤炭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侏罗纪煤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以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优质煤炭资源为主。作为陕北侏罗纪煤田的一部分,榆横矿区南区原煤硫分普遍较高,中高硫煤和高硫煤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比例超过60%,属于该区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同时,煤中硫的富集也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为查明榆横矿区南区高硫区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和沉积成因,以煤岩煤质和钻孔资料为基础,从煤岩学、煤地球化学和沉积学入手,揭示高硫煤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建立了沉积微相与煤中硫分分布之间的成因联系,分析了相参数与硫分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陆相含煤地层中硫的富集模式,进而为煤炭资源开发总体规划、清洁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原煤全硫含量0.31%~4.95%,平均1.83%(质量分数,下同),高于全国早、中侏罗纪煤中硫含量的平均值0.58%。平面上,原煤硫分由西北向东南、由物源向湖盆方向呈增高的趋势,垂向上自下而上逐渐增高。煤中硫的聚集主要受控于成煤同生阶段和早期成岩阶段沉积微相控制,分流河道以中硫煤为主,分流间湾以中高硫煤为主,高硫煤主要分布于局限浅湖发育区。硫化铁硫含量与煤岩显微组分中的镜惰比、灰成分指数之间呈正向变化,表明凝胶化作用和还原性水介质有利用煤中硫的富集,而水介质中Fe~(2+)丰度是影响硫化铁硫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井田位于宁武煤田宁武轩岗矿区中部。井田内2、3、5号煤层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4、6号煤层分别为不稳定局部可采和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2号煤层为中灰-高灰特低硫煤,3、4、5号煤层为中灰中硫-中高硫煤,6号煤层为高灰高硫煤。2、3、6号煤层为气煤,4号煤层为肥煤,5号煤层主要为焦煤,部分为气煤。矿井生产的原煤全部作为动力煤销往全国各地电厂。  相似文献   

5.
玉川井田位于准格尔煤田南部,井田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上部,含可采煤层5层,主要可采煤层为6上和6号煤层,属较稳定类型。井田基本构造形态为-宽缓的背斜,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井田内煤层属中灰、低硫-中硫、低磷、中低-高发热量的长焰煤,是良好的动力用煤。  相似文献   

6.
太原西山矿区煤层瓦斯赋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勇 《山西焦煤科技》2010,34(1):34-36,41
选择太原西山矿区山西组2#煤和太原组8#煤为研究对象,对矿区瓦斯赋存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主要煤层对瓦斯的吸附能力强,瓦斯压力、瓦斯含量普遍较高,同一矿区太原组8#煤的瓦斯含量高于山西组2#煤,并随埋深增大而增高。煤层瓦斯含量与煤层的煤化程度,包括煤层埋深、围岩条件及透气性等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平朔矿区高灰高硫煤的配煤经济性,根据用户需求和矿区商品煤结构,以高经济性为追求目标,探索高灰高硫煤配煤的最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以平朔矿区的高灰高硫煤与矿区选煤厂的中煤、煤泥掺配,可使每吨产品的附加值提高8~13元,对应的高灰高硫煤掺配比例在24%~36%之间;以秦皇岛中转地为例,以平朔矿区的高灰高硫煤与国内典型的动力煤掺配,可使每吨产品的附加值提高12~17元,对应的高灰高硫煤掺配比例在43%~50%之间,商品煤的整体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哈尔乌素煤矿含煤地层、煤层赋存特征以及煤质特征的分析,阐述了山西组5号煤层和太原组6号煤层厚度及煤层结构特征,得出山西组5号煤和太原组6号煤层煤质特征为中灰、高挥发分、低硫、中热量煤,探讨了6号复煤层的成煤环境是海退背景下浅覆水森林沼泽环境,对煤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炭二叠系煤层气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煤层及煤层气1.1煤层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全区分布有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其中以太原组和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层段,煤系和煤层在全区均有分布。太原组一般含煤 2~ 9层,可采及局部可采者 2~ 5层,最大累计厚度 20~ 30m,主要可采煤层位于中下部。山西组一般含煤 2~ 3层,可采及局部可采者 1~ 2层,累计厚度和最大单层厚度均低于太原组,主要可采煤层位于中下部。北部含煤性好于南部,从北向南可采煤层层数减少,厚度变小。石炭二叠纪煤炭资源总量约 5000亿 t。从北部的准格尔,向南经保德、兴县、柳林、石楼,到乡宁和韩城,煤级依次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煤中镓(Ga)伴生矿产的发现和利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石炭二叠含煤岩系镓元素富集规律和找矿潜力受到广泛关注。本次基于煤质测试数据和煤中镓元素地化异常资料,分析探讨了陕西省陕北石炭二叠系煤田府谷矿区南部煤中镓的分布规律、赋存特征和成矿前景。研究发现,区内煤中镓元素在各煤层均有不同富集,总体平面上北部高南部低、西部比东部更高,垂向上表现为距离山西组、太原组各自沉积基底界面越近煤中镓含量呈增大趋势。主要煤层山西组4#煤层煤中镓元素区域地化特征异常显著,超过边界品位,属富集状态,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统计分析表明,区内煤中镓富集主要以无机形式存在于含铝的黏土矿物中,但也同有机组分关系密切。最后,分析讨论了区内主要煤层中镓的成矿前景,并基于前人研究,初步划分了其预测资源类型,4#煤层煤中的镓属于富矿类型。  相似文献   

11.
保德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属于河东煤田,为晋北大型煤炭基地。为了揭示保德矿区不同煤岩煤质的形成环境,利用煤岩煤质等技术参数,分析了煤层镜/惰比、灰分、煤灰组分、硫分等参数指标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地层沉积相特征,探讨了保德矿区主采煤层的煤岩煤质特征及成煤环境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矿区内主采煤层物理性质相似,以半亮型煤及半暗型煤为主,显微组分以有机组分为主,无机组分以粘土矿物为主;镜质组反射率相近,煤化程度整体较低。各主采煤层水分含量较低,差别较小;灰分以中~低灰为主,煤灰组分以SiO2、Al2O3为主;挥发分含量较高,以中高~高挥发分为主;硫分含量差别较大,8#煤为低硫煤,10#煤和11#煤属于低中硫煤,13#煤为中高硫煤。保德矿区太原期至山西期成煤环境整体为半咸水海陆过度环境,氧化性逐渐增强,盐度减少,受海水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太原期至山西期主要成煤期经历了一次周期性海侵海退大旋回,侧面揭示了保德矿区海侵成煤(10#煤和11#煤)和海退成煤(8#煤和13#煤)两种成煤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煤炭规划矿区42个,占全国煤炭规划矿区数量25.9%。为了评价内蒙古煤炭清洁转化利用途径,本文以内蒙古煤炭规划矿区为评价单元,参照特殊用煤资源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矿区主要煤层显微煤岩组分中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和煤质主要指标中灰分、挥发分、全硫、氢碳原子及部分工艺指标进行分析,由此评价内蒙古42个煤炭规划矿区液化、气化及焦化用煤资源分布特征及清洁利用方向。结果表明:内蒙古直接液化用煤和气化用煤资源丰富,焦化用煤较少。气化用煤分布于鄂尔多斯地区的侏罗纪-石炭纪煤田,主要集中在神东大型煤炭基地,直接液化用煤分布于锡林浩特地区的早白垩纪煤田,主要集中在蒙东大型煤炭基地内,焦化用煤仅在鄂尔多斯西缘的乌海矿区分布。该研究成果将为内蒙古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及煤炭科学规划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东林 《煤炭技术》2012,31(7):135-138
依兰矿区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县达连河镇境内,松花江东岸。依兰矿区达连河露天矿正在开采,年产量可达400万t。依兰煤田煤炭保有储量1.97亿t,预测煤炭资源量3.61亿t。煤层气资源量为52.73亿m3,均埋藏于1 500 m。依兰矿区煤层气勘查开发,无论从地质构造、含煤地层、煤层厚度、煤层气资源量、储层特征、单井产能等多方面看,依兰煤田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4.
华北煤中金属矿产的种类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赋煤区煤中广泛存在与煤炭成因有紧密联系的多种金属矿产,通过煤系矿产的调查研究,笔者讨论了华北煤中金属矿产的种类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煤中金属矿产是一种新型的金属矿产类型,具有分布稳定,资源储量大的特点,往往能形成大型或超大型金属矿床。根据这类矿产的赋存特征、品位含量等因素,以及与煤系的共伴生关系,将矿床类型划分为煤型大宗金属矿床、煤型稀有金属矿床和煤型放射性矿床3种矿床类型。② 华北地区煤中金属成矿有其特定的时空分布,成矿期也仅限于石炭二叠纪成煤期,在其他成煤期仅呈现金属元素异常,而未能形成矿床。煤中锂仅在准格尔煤田黑岱沟、管板乌素6号煤层及平朔安太堡矿区石炭二叠纪煤中含量达到工业品位。煤中镓异常富集到成矿床规模的也仅在鄂尔多斯盆地东侧大同、平朔、西山、柳林、阳泉等地的石炭二叠纪煤层中。高铝煤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等地的石炭二叠纪煤层煤中,在平面上煤灰中Al2O3的含量总体呈北高南低趋势,可能与北部阴山物源区的搬运距离有关。煤中铁分布在桌子山煤田西南部(西来峰断裂以西)的个别煤矿区,含煤沉积与“西北型”的羊虎沟群相当,分布范围局限,资源储量也很有限,但它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煤中金属类型。  相似文献   

15.
乌达煤田煤层自燃内因分析与自燃类型划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野外地质调查、测试分析和数据处理等综合手段,研究内蒙古乌达煤田煤层自然发火的内因条件,揭示了煤层自燃趋向性与煤层厚度、煤变质程度、灰分含量、发热量、硫含量、硫化物矿物以及有机显微组分含量等煤物质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煤测试统计分析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为依据,从内因条件控制角度,将乌达煤田主要发火煤层划分为三大类:以高硫含量和富硫化物矿物为特征的高硫助燃类型;以煤层厚度大和低变质程度为特征的厚层氧化类型;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6.
吐哈盆地大南湖矿区煤炭资源丰富,采用煤岩学、煤化学等研究方法,通过资料收集和煤层剖面采样测试,对研究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25号煤层煤质、煤岩及煤相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聚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南湖矿区25号煤层属于特低灰、高挥发分、低硫煤;煤岩显微组分以富惰质组为主,其次为镜质组;煤层共经历了干燥森林沼泽及较干燥森林泥炭沼泽、较潮湿森林泥炭沼泽、干燥森林泥炭沼泽、潮湿草本沼泽、干燥森林泥炭沼泽5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为了调查研究山西省六大煤田石炭-二叠纪主采煤层煤中铀的含量与分布特征,在山西省六大煤田选取代表性矿井采取了若干样品,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技术对这些样品进行分析,再结合以往钻孔测试数据,经研究发现:高平矿区及寿阳矿区出现铀的富集区;垂向分布上看太原组主采煤层煤中铀的含量高于山西组;煤中铀的含量与灰分、硫分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9、0.544。  相似文献   

18.
郄汝兵  周泽 《煤质技术》2020,35(2):59-64,70
对贵州省煤炭资源进行科学的煤质特征评价,以有效提高其资源利用率。以打磨冲煤矿已钻井实验测试资料为基础,从煤矿主采煤层煤岩特征、煤的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等方面开展分析研究,并对煤的工业用途进行科学评价。研究表明:打磨冲煤矿主采煤层煤岩成分以暗煤、亮煤为主,煤岩类型主要为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具有中灰、低挥发分、高硫、低磷等性质以及高热值、高-中等结渣性和中等可选的工艺性能;初步认为区内灰分及硫分与煤层埋深关系很小;原煤硫分以6号下层及15号煤层较高,分析认为该煤层沉积期可能为海侵时期,带入了较多无机硫,进而形成较其它煤层硫分含量较高的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区内煤炭资源主要可用作民用煤、动力用煤以及气化用煤,以6号、16号煤最为优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贵州织纳煤田五轮山矿区的地质背景、煤储层特征以及煤层气资源与分布情况,通过初步调查发现,贵州织纳煤田五轮山矿区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与晋城地区具有一定可比性,这为形成我国新的高煤级煤煤层气开发基地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