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电力负荷曲线聚类通常依靠负荷形态差异和负荷数值差异对负荷曲线进行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粒计算和双尺度相似性的集成聚类算法,采用以欧氏距离和皮尔森相关系数作为相似性度量的K-means算法生成基聚类,再通过粒度距离度量基聚类间的相似性,从而选择部分基聚类参与集成,最后生成相似度矩阵并采用层次聚类获得最终聚类结果.算例结果表...  相似文献   

2.
负荷聚类用于对负荷种类进行划分,从而制定节能策略,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基于现有算法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簇间重叠关系的负荷曲线多重聚类集成算法。首先利用人工定义的层次聚类划分中心构造标签可信空间,以评判层次聚类算法的标签可信度,进而形成多重可信簇;其次基于潜在簇和潜在聚类中心的概念,利用同时考虑负荷曲线数值和形态特性的相似度度量函数构建可信簇的簇间相似矩阵,最后使用谱聚类作为最终集成手段完成标签的对齐,得到最终聚类结果。该文算法与层次聚类和谱聚类算法的结果对比表明,该文在轮廓系数S,戴维森堡丁指标D和Calinski-Harabaz指标H上均有较好表现,且拥有更为合理的曲线聚类图像,从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对海量负荷数据进行降维聚类处理是提取负荷关键信息,深度挖掘其内在规律的前提。根据负荷曲线的形态特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时间分辨率自适应分段聚合近似方法的曲线形态聚类算法。首先,根据负荷爬坡事件及基于斜率提取的边缘点来衡量负荷曲线的形态特征及其变化趋势,采用自适应分段聚合近似算法对用户日负荷数据集进行可变时间分辨率重构,进一步采用一种基于负荷曲线形态聚类的k-shape算法进行聚类处理,该聚类算法以一种基于曲线形态相似性的距离量度方式作为相似性判据,并依据斯坦纳树优化方法进行聚类中心计算。利用模拟数据、实测数据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在数据降维、负荷聚类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维负荷曲线的聚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谱多流形聚类的负荷曲线聚类方法,该方法包括典型日负荷曲线提取、负荷曲线聚类和聚类效果评价3个步骤。首先提取用户负荷特性指标,结合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计算提取用户典型日负荷曲线。在改进谱多流形聚类算法中,引入时间翘曲距离度量曲线相似性,并用高斯核函数计算局部相似性,基于此构建相似性矩阵并聚类。聚类后采用多种聚类有效性指标,从聚类效果、算法稳定性和运算时间3个角度对聚类结果和算法性能进行评价。采用某地区若干用户的负荷数据作为算例样本进行聚类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典型日负荷曲线提取方法和改进谱多流形聚类算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剪枝策略和密度峰值聚类的行业典型负荷曲线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识不同行业的典型负荷曲线对于配售电公司的运行调度、售电决策和风险管理均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剪枝策略和密度峰值聚类的行业典型负荷曲线辨识方法。首先,提出了衡量负荷曲线位移变化后相似性程度的快速动态时间扭曲(FDTW)距离指标,进而提出了一种搜索FDTW距离的剪枝策略,以实现对负荷曲线间形态差异的精准高效量度。接着,提出了基于加权密度峰值快速搜索聚类算法的行业负荷用电类型划分方法以及用户行业信息错误识别方法。然后,以最小化负荷曲线簇内FDTW距离为目标,提出了基于重心平均算法的行业典型负荷曲线辨识方法。最后,以浙江省某市工商业用户为例进行验证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量度负荷曲线形态相似性,快速划分行业用电类型并有效辨识具有共同形态特征的典型负荷曲线。  相似文献   

6.
居民和商业负荷参与需求响应项目时,负荷数据日趋多维化和海量化,需要对其进行降维分类处理。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分段聚合近似(information entropy piecewise aggregate approximation,IEPAA)和谱聚类的负荷分类方法。首先采用IEPAA对典型日负荷数据集进行可变时间分辨率重表达,进一步采用基于距离和曲线形态的双尺度相似性度量谱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处理,从而获得合理的负荷分类结果。利用商业办公楼宇中央空调机组的典型日负荷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方法在数据降维、负荷分类有效性、稳定性和降低运算量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用于负荷预测的层次聚类和双向夹逼结合的多层次聚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聚类方法对负荷曲线形状的相似性重视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性原理的新的聚类方法——层次聚类和双向夹逼相结合的多层次聚类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衡量负荷曲线形状的趋势相似性和形状相似性。分别采用该方法与传统的基于欧氏距离的层次聚类方法以某省2005年负荷数据为历史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对负荷曲线形态细节以及气候因素与负荷之间的复杂相关性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彭勃  张逸  熊军  董树锋  李永杰 《电力建设》2016,37(6):96-102
为改善基于欧式距离的全维度负荷曲线聚类算法在负荷形态相似度上的不足,提出了结合负荷形态特征指标的电力系统负荷曲线两步聚类算法。算法第一步采用基于欧式距离的负荷曲线聚类方法获得初步聚类结果,并通过负荷聚类评价指标选取一次聚类算法和聚类数目;第二步基于负荷形态特征指标采用监督学习算法对负荷进行重新分类。之后比较了不同算法的分类效果,最后给出了聚类结果的应用建议。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两步聚类算法可以改善传统的负荷曲线聚类方法在形态相似度上的不足,在二次分类方法中,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表现较好,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标准谱聚类分析算法中,基于欧氏空间的度量不能完全反映数据集合复杂的空间分布特性,导致聚类结果不够准确。而使用流形空间能够更准确的描述数据之间的几何结构关系。在基于规范化拉普拉斯矩阵的谱聚类算法基础上,研究Grassmann流形的光滑曲面的空间表达方式,应用适合度量数据点之间距离的特性,提出基于Grassmann距离度量的改进的谱聚类分析算法,在流形空间上分析待聚类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对分布在相同或不同子空间上的数据进行有效聚类,而且能够对具有复杂几何结构的数据集合进行分析,在流形空间上进行有效聚类。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多采用基于欧式距离的聚类方法对风电出力场景进行聚类划分,其结果反映时间序列曲线的幅度大小差异,而未反映曲线的形态特征及变化趋势的不同。据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曲线形态特征的地区规模化风电出力场景划分方法。针对地区规模化风电出力时间序列曲线,定义考虑序列互相关性的“形态距离(shape-based distance,SBD)”,将其作为聚类算法的相似性度量函数,进一步给出基于形态距离的时间序列样本聚类划分过程。然后以某含规模化风电的实际地区为研究对象,提取该地区春季风电出力典型场景,并与传统K-means聚类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最后运用文中方法提取了该地区各个季节不同风况下的风电出力典型场景。  相似文献   

11.
基于欧氏动态时间弯曲距离与熵权法的负荷曲线聚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目前负荷建模中聚类方法相似度衡量不准确及聚类结果质量较差的问题,综合运用k-means及熵权法原理,提出一种基于欧氏距离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日负荷曲线聚类方法。首先,采用欧氏距离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分别衡量日负荷曲线的整体分布特性、局部动态特性与整体动态特性。然后,引入熵权法自适应配置3种特性的权重系数。最后,采用k-means聚类算法,以所提相似度衡量方法为依据,对用电日负荷曲线进行聚类。算例对某省区电网典型用户的日负荷曲线展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似度衡量指标合理,且在聚类质量、鲁棒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以真实反映该地区的用户用电特性,满足在线负荷建模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聚类算法对大数据背景下高维海量、类簇形状差异巨大的电力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分析时存在的聚类结果不稳定、聚类效果较差、聚类速度慢和内存消耗过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快速密度峰值聚类算法。首先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归一化后的负荷曲线集进行降维处理,以减少样本向量间欧式距离的计算量和加快后续操作。然后利用kd树算法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快速K近邻搜索生成KNN矩阵。最后以KNN矩阵代替原算法的距离矩阵作为输入数据。在基于KNN改进的样本局部密度和距离计算准则的基础上,运用快速密度峰值算法对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实验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改进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聚类分析是负荷特性分类与综合的基本方法。针对现有聚类方法应用于基于电网大数据平台的在线负荷建模中在聚类质量、鲁棒性等方面表现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分段线性表示(IPLR)的日负荷曲线降维方法。利用IPLR对数据组进行自适应降维重构的优点,与动态时间弯曲(DTW)距离适用于不等维时间序列间相似度衡量的特点相结合,构造出IPLR与DTW距离相结合的日负荷曲线聚类方法。首先,根据负荷曲线相邻及间隔采样点变化量,提取负荷曲线的特征点,对曲线进行自适应降维重构;然后,以DTW距离作为曲线相似度衡量指标,运用基于Canopy的K均值(CK-means)算法对降维数据组展开聚类分析。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中国某省区电网典型用户日负荷曲线的分类与综合,结果表明所提降维方法与相似度衡量方法相契合,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适用于变电站综合负荷行业构成比例解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基于聚类融合算法的高维数据聚类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聚类融合方法,然后提出改进的随机投影算法,并将其运用到聚类融合算法中。实验证明,该方法比传统的主成分高维数据约减方法得到的聚类结果更好,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对于聚类融合中的关键问题——如何合并多个聚类才能最终得到最优的聚类结果问题,本文将其转换为图分割问题,这种方法在形成最终的聚类结果时允许同时考虑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及簇之间的相似性。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现有负荷曲线聚类的研究主要基于单日负荷曲线或多日同时刻的负荷分布开展,忽略了负荷在多日间的波动特性和负荷曲线的时间滞后特性,导致聚类结果的准确度和鲁棒性不足。综合考虑负荷的波动特性和时间滞后特性,提出一种快速动态时间弯曲和最小覆盖球相结合的多日负荷曲线聚类方法。在考虑负荷时间滞后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快速动态时间弯曲和多维尺度缩放对负荷曲线进行降维;为每个降维负荷迭代寻找最小覆盖球,并计算不同覆盖球的球间相似度;利用谱聚类算法得到相似度矩阵。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准确度和鲁棒性上较传统方法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李玉娇  黄青平  刘松  陈雨  刘鹏 《电测与仪表》2018,55(16):137-141
针对电力大数据背景下智能电力用户负荷模式提取的可靠性不高且传统单一聚类算法聚类结果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与聚类融合相结合的电力用户负荷模式提取方法。首先,对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减少特征间分类信息冗余实现高维特征的降维。然后,用四种聚类方法分别对降维后的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具有差异性的聚类成员。最后,利用共识矩阵对所得聚类成员进行聚类融合,得到优于单一聚类算法的最终聚类结果。通过电网实际用电数据验证了所提负荷模式提取方法能够提高聚类准确率并降低计算复杂性,并用有效性指标Silhouette对最终聚类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