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棉棉卷重量不匀率是衡量棉卷的一项重要指标 ,直接影响到成纱的重量不匀率和成纱质量。在棉纺设备上加工纯涤纶 ,由于涤纶的性质与棉不同 ,涤卷重量不匀很难控制 ,为此根据涤纶的性能 ,结合我公司设备的实际情况 ,我们从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调整 ,将涤卷的重量不匀率稳定在 1 .5%以内。1 原料采用韩国产涤纶短纤 ,细度为 1 .33dtex ,长度为 38mm。2 工艺流程由于涤纶原料与棉纤维性能不一样 ,它具有不含杂质 ,仅含少量纤维疵点 (如硬丝、并丝、束丝等 )等特点 ,所以 ,开清棉工序加工涤纶时的工艺路线应遵…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D. K. P. 2.5型立绒针织机织造割圈人造毛皮时横路疵点产生原因的分析和探讨,提出毛纱质量、纱线张力、割圈圆盘的位置是影响横路疵点的关键,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解决横路疵点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选择常见的针织面料样品71个,样品覆盖纬平针、罗纹、双罗纹等基本组织和添纱、衬垫、集圈、毛圈等花色组织,对面料表面疵点类型、数量及组织结构进行分类归纳,并对各类疵点的主要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横条疵点占绝大多数,并以色泽深浅表现出来的隐横条和规律横条为主;其次为断氨纶丝、直条、白点、异纤等。最后,针对与疵点成因直接相关的原料、管理和工艺设计方面提出了应对建议,为针织面料企业改善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依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拟对第二批团体标准进行立项,分别是《精梳涤纶本色纱线》和《阳离子改性棉纤维》。当今非棉纤维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宽,针对普通涤纶纱线或再生涤纶纱线受原料纤维卷曲、疵点多等内在质量固有因素的影响,成品纱线很难满足高端领域产品的质量要求。普通涤纶或再生涤纶经过化纤精梳工序加工后,其纤维伸直度改变,原料疵点数量下降,可纺性能增强,使得普通涤纶或低质低价的涤纶原料能够达到高档领域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针织物横档疵点的成因及分析方法,通过对几种常见针织物横档布样的分析,指出:实际生产中产生织物横档的原因主要有原料混合不匀、纱线线密度偏差、织造纱线张力不匀、氨纶丝张力不匀以及由于生产管理不当而引起的错用半制品条子或纱等。提高半制品和成品的质量和加强生产管理可有效减少或避免织物横档疵点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化纤长丝与变形丝的质量指标包括物理机械性能、染化性能及外观指标。而外观疵点对纺织加工和成品质量影响较大。如毛丝、断头丝、僵丝、粘连、条干不匀,卷曲不良、橡筋丝、色差、白斑等,都会在织物上不同程度地产生起毛、起球、稀密不匀、凹凸不平以及色差、色花、经柳、横路等弊病。同时由于某些疵点和成形不良如绊丝、断头、尾巴丝、卷装过软等,影响后加工的生产效率,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因此,检验长丝外观质量,不  相似文献   

7.
织造中纬向疵点对坯布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纬纱张力的不匀是造成纬向疵点的重要因素之一,故有必要对纬纱的卷绕张力,退解张力、气圈形状和纬向疵点作详细的测试与分析,从而寻求减少纬向疵点和改善坯布质量的途径。 根据上海色织十四厂生产资料,纬向织疵约占总疵布率的27%左右。纬向织疵主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使用USETER-Ⅲ条干均匀度仪测定POY的波谱图,不匀曲线图及CV值,研究分析产生POY条干不匀的原因,得出首先要找合适的测试条件,然后才能研究由于切片质量,工艺条件,设备条件及操作不当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条干不匀,可通过数据计算进一步确认机械性疵点产生的原因,以达到及时调整工艺和设备条件,提高POY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竹炭纤维主要包括以黏胶为载体的黏胶型竹炭纤维和以涤纶为载体的涤纶型竹炭纤维两种形式。介绍了采用8.3 tex/36 f黏胶型竹炭纤维为原料,在2+2罗纹机上编织水波纹针织面料的编织工艺,包括织针排列、三角排列及穿纱方式等。阐述了设备调试要点,如成圈相对位置、弯纱深度、纱线张力、导纱器安装位置、筒口距、牵拉卷取张力等。最后给出了该面料的技术参数和表面风格特征,表明该面料是春秋高档休闲服与时装的理想面料。  相似文献   

10.
陈辉 《针织工业》2015,(4):14-16
以18.0 tex精梳棉纱与16.7 tex/76 f涤纶DTY为原料,设计织制了4款保暖内衣针织面料表面花纹图案,包括菱形花纹、口罩纹、人字形纹、复合花纹。给出了织物的编织工艺,包括设备参数、织针排列、意匠图、三角排列、穿纱方式等,以及毛坯布和光坯布的面料参数。同时给出该类面料的衍生结构设计方法,如格形效应设计、颜色变化设计等,所设计的表面花纹图案新颖别致,为保暖内衣面料花纹图案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苎麻纤维的性能,即强力大、延伸度小、轻盈,具有防腐、抗菌、防霉等功能。将苎麻与Coolcool涤纶导汗纤维的物理性能进行比较,得出:使用苎麻和Coolcool纤维,采用添纱组织编织珠地织物可消除苎麻纤维的刺痒感并赋予织物吸湿快干功能。阐述了该面料的导汗性能、编织工艺、面料参数和工艺要点。织造工艺中包括设备参数、穿纱方式、张力装置的调整和送纱张力的确定。面料参数包括毛坯布和光坯布的面料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氨纶包芯纱面料"白星"疵点问题,对"白星"疵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CJ 9.7 tex(33 dtex)氨纶包芯纱生产及面料印染加工过程中影响"白星"形成的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提出并实施了正确选用氨纶丝原料、改进纺纱及印染工艺等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使氨纶包芯纱面料"白星"疵点得到有效的控制,面料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再生涤纶闪光防紫外面料的生产要点。介绍了经纬纱的性能。经纬纱选用不同性能、捻度和捻向的再生涤纶长丝。通过合理调整络丝、倍捻和定形工艺参数,采用分条整经,适当增大织造上机张力,采用高温高压气流染色等工艺措施,成功开发出再生涤纶闪光防紫外面料。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面料性能满足相关国家标准要求,开发的织物可用于制作高档休闲服装。  相似文献   

14.
超细特半光涤纶面料由于单丝细,复丝根数多,织物手感柔软,质地细腻,有桃皮绒风格,整经时要解决好毛丝、黏贴问题,保证张力、排列、卷绕3均匀;浆丝要选择好浆液配方和浆丝工艺参数,如压浆力、张力、浆液浓度、黏度、烘燥温度,以提高单丝间抱合力,提高浆膜完整性和耐磨性;织造工序应优化上机张力、开口和引纬参数,并选择边撑装置来解决纬结、边撑疵等疵点.  相似文献   

15.
棉花加工产生的疵点,是影响皮棉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困扰纺织行业的一大难题。疵点包括索丝、棉结、不孕籽、破籽及带纤维籽屑等五种。疵点过多,会造成棉纱断头、条杆不均、染色不匀、损耗过大,严重时还会造成废品、次品,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那么,怎样才能减少  相似文献   

16.
探讨精梳棉涤纶非等比例混纺套染纱的生产技术要点。介绍了AB套染纱的特点和质量控制要求,在实践中通过优选原料,优化纺纱工艺流程和各工序工艺参数,控制好半制品重量不匀率,加强细纱工艺与专件配套以及精细化操作运转管理。认为:这些工艺技术及管理措施,确保了精梳棉涤纶混纺套染纱能够达到成纱质量好、布面疵点少、无横档的品质指标和布面实物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针织面料拉伸弹性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8.33 tex/72 f(75 D/72 f)涤纶低弹丝和4.44tex(40 D)氨纶为原料,设计两大类弹性针织面料,根据织造和染整工艺的不同细分为7种针织面料,测试面料在44.5 N(10 lbf)张力下的伸长率,以及伸长率分别为40%、60%和80%时的张力。结果表明,针织面料加工过程中的各道工序对面料的弹性都有影响,且预定形工艺对面料的弹性数据影响较大,牵伸倍数、张力、超喂等对针织面料的拉伸弹性均有影响,该研究对弹性针织面料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探讨针织布面横档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阐述了横档疵点的分类,并从纺纱原料、纺纱、织造、印染等方面分析了针织横档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方法。指出:横档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原料及原料混和不匀、纱线指标偏差、生产管理与库存管理不到位、织造纱线张力不匀、氨纶丝质量不一致等造成的。认为:提高半制品和产品质量,加强生产管理,可有效控制横档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影响DTY质量的因素有:原丝质量、设备完好率、操作质量、工艺搭配等。通过大量的跟踪与测试发现,各种异常因素均会给DTY的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如外观降等、物性指标异常、染色不匀等。同时指出,一些异常因素若能恰当地加以利用,可化不利为有利,开发出独特风格的新产品,如仿麻丝、涤纶捻合变形丝。  相似文献   

20.
29/29tex396/220.5119.5棉涤(棉6O%、涤40%)府绸,结构紧密,厚实挺括,布面匀整,质地坚牢,经特殊后整理后成为防羽绒布,是理想的春、秋、冬季面料。但该品种在织造初期,歇梭横档疵严重,并有树皮诺现象。为此,我们进行了系统分析,狠抓基础管理和工艺、操作、机械工作标准化,采取了一些技术措施,现总结如下。一、联检横档疵的成因分析歇梭横档疵是由于成片经纱张力不匀或伸长不均匀造成的纬向直条经缩。此类疵点多见于紧度大的中厚织物,因为稀薄织物屈曲波小,更多的以稀密路表现为横档疵点。该织物歇梭织疵占整个横档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