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小地 《建筑》2004,(6):88-88
中国做设计都会考虑当地的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这样的见解未免太天真了。我曾经与很多国外设计公司的建筑师就项目的合作设计有所接触。每每在方案讨论的时候,年轻一代的中国建筑师完全能够与国外建筑师共同工作并没有明显的差距,甚至有些时候方案的立意是由处于配合角色的中国建筑师来完成的。在一次与德国法兰克福OWP设计公司的ThomasObbeck先生一起参加过某一方案讨论会之后,他对组织者提到与会的国内建筑师时说:“你们中国有这样好的建筑师还要我们来干什么”?后来我听到此说法,一点都没有因受到好评而欣喜,反而心中泛起一片苦涩。改…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在过去多年的设计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中外一流建筑设计公司之间的差距并不在于建筑师个体的差距,而在于设计体系的差距。国内的建筑师在设计当中所获得的社会资源的支撑是非常欠缺的,尤其在方案阶段,建筑师就像一个孤独的特种作战队员孤身奋战,项目的完成度只能听天由命。而成熟的设计体系会让幕墙顾问、灯光顾问、电梯顾问等紧密地围绕在建筑师周围,这时"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种综合的团队作战与孤军奋战,在大型项目中表现出来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上海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钟诚 《世界建筑》1997,(5):35-37
文章通过介绍中外合作设计项目“华润大厦”办公楼,阐述了在合作设计过程中几点体会。首先是看到了差距;其次是为了缩短差距,国内建筑师特别是青年建筑师,应该打好基础,从规模了,功能较单一的工程做起,积累经验,并且有选择地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手法;最后呼吁改革现有设计体制中某些不合理的机制和为青年建筑师创作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以及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4.
王立昕 《建筑创作》2004,(12):127-129
我在英国大学研究生毕业以后,在苏格兰的Parr Partnership建筑事务所工作了一段时间。这个事务所共有四个分部,总部设在格拉斯哥,在邓迪市的事务所共有50多人,公司已有50多年历史,属世界设计300强单位。作为一个在国内大型设计院工作了7年的建筑师,对比这里的许多方面感觉冲击很大。我第一次认真思考了我们与国外建筑设计水平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正>1历史上自然的乡村建筑与质朴的工匠精神直到近代,建筑师的概念才随着西方文化一起进入中国。即使是在今天,大多乡村里的人盖房子,依旧不会想到建筑师,而是去村里找个懂盖房子的人帮忙,要么动员村里的年轻人一起,要么去外面找个施工队,也就把房子盖了。我还记得小的时候,我的大舅结婚,三舅手巧懂得建造,便叫来一些  相似文献   

6.
《建筑创作》2006,(4):i0002-i0002
有人才有建筑,建筑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人服务的。现在国内建筑界在大谈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其实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建筑不为人服务为谁服务?但恰恰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不少建筑师要么是真不明白,要么是装不明白?这也就难怪在科学理性高度发达的今天,建筑师反而搞出了越来越多的非人性的设计。水平不到可以改.意识不到就麻烦了。现在有种提法,  相似文献   

7.
正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东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伴随着国家和上海的城市发展,在改革开放后与外国建筑师合作完成了许多建筑精品。请问这种合作模式对中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一般中方主要负责哪些内容?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开放,境外建筑师开始进入中国建筑设计市场。当时国内的建筑设计水平、建筑技术及建造能力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国门打开之初,中外合作项目为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同时,国外的建筑理论和建筑思潮也对中国建筑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建筑师亦有了更多走出国门的机会,对国外建筑设计的发展水平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对于中国建筑师而言,这段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期。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黄俭(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建筑师要对设计细节多一些执拗:国内的建筑师在设计细节上往往倾向于选择标准图,很多细节没有仔细推敲,导致设计过于粗糙,这种"设计"只能称之为是一个符合工程要求的构造。直接引用标准图是允许的,也是最方便快捷的,但却无法控制和延续设计的初始理念。而国外建筑师总是对细节"没完没了"的研究,已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同样,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这样的精神,应该"偏执"一些。  相似文献   

9.
随机采访: 我觉得不错,对我们一直做设计的是有一些启发的。并不是他们认识到的问题,而是他们表达的方式,因为建筑和艺术是都是视觉形象艺术,表达方式上有相通之处。感觉我们的建筑教育一直没有与艺术有更多的关系,建筑师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受的艺术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太少,总的说来建筑师们的作品缺乏想象力,显然是只会使用建筑语言,与国外的建筑师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0.
<正>我,一名简单的建筑设计从业者,从1993年进入深圳大学建筑系学习开始,专注在这个行业已经整整21个年头了。我称自己是纯正的本土建筑师,没有光鲜的留洋学历,没有夺目的三高文凭,没有抢眼的国外名牌建筑事务所的工作经历,唯一可以引以为豪的是我出生于一个"建筑世家",父母双亲都是趴了一辈子图板的老一辈建筑师,他们用双手描绘了深圳今天的繁华。我是由本地大学建筑系和设计机构培养出来的一代建筑师,亲历过老一辈建筑师的熏陶,受到过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