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钟乔 《城市建筑》2013,(1):74-79
居住建筑本来是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的一类建筑类型。但纵观中国目前的居住建筑,同质化现象已相当严重,几乎完全同质的厅房组合模式,让从南到北的中国人的生活从来都没有这么相似过,由此衍生的附属产业,如家具、电器的设计制造等,也都渐趋雷同。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在无法撼动的单一类型居住空间模式下,思考如何让群居生活还能通过建筑这一媒介在公共活动层面上与地域、人文和社会/城市有更清晰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钟乔 《城市建筑》2013,(21):84-89
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大学的校园充斥着"政"大于"学"的风气,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管理模式根深蒂固地影响并还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学子。新建校园受此影响,"大轴线","大广场"的规划模式成为主流,而校行政办公楼往往"理所当然"地被置于轴线的中央或者末端,俨然一副"太和殿"的架势。南方科技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初始,有识之士就大力提倡"共享。融合,开放"的基本概念,打破学科分割,追求交流互动、氛围自由。促进集中和跨学科合作是规划的基本原则。但"集权"思想又无时无刻不以其巨大的隐形控制力阻挠着开放校园的设计与建设。新行政办公楼的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夹缝中挣扎,抗争的产物。背景2010年,朱清时院士出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提出"去行政化"的新型办学思想。这一办学理念呼吁更加开放的校园和建筑。学校总体规划几经易稿,最终确定以"反规划"的设计手法取得校园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但行政办公楼还是被安排与校图书馆信息中心和会堂共同作为学校的前区形象,并且处于会堂与图书馆的中间位置。  相似文献   
3.
<正>我,一名简单的建筑设计从业者,从1993年进入深圳大学建筑系学习开始,专注在这个行业已经整整21个年头了。我称自己是纯正的本土建筑师,没有光鲜的留洋学历,没有夺目的三高文凭,没有抢眼的国外名牌建筑事务所的工作经历,唯一可以引以为豪的是我出生于一个"建筑世家",父母双亲都是趴了一辈子图板的老一辈建筑师,他们用双手描绘了深圳今天的繁华。我是由本地大学建筑系和设计机构培养出来的一代建筑师,亲历过老一辈建筑师的熏陶,受到过传  相似文献   
4.
建筑:契入与永恒--纪念馆设计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胡耀帮纪念馆的设计中,设计者首先从环境出发,通过整合故居与纪念馆的矛盾,人工建造与自然环境的矛盾,纪念馆参观顺序的内在矛盾,试图建立一个弱化空间导向作用的三维时空环,形成闭合的观展流线,错落跌宕的观展序列,并与建筑的外环境,光环境,形态风格等因素一起营造庄严而凝重的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