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轧辊磨削质量直接影响冷轧带钢的质量。从磨削加工的特点入手,分析了走刀痕产生的原因,认为磨床设备精度差、砂轮材质不均、砂轮修磨形状不良、轧辊辊型偏差大、磨削参数不匹配、磨削液循环过滤不良都会导致走刀痕。举例说明了不同分布特征走刀痕缺陷的控制方法。磨削参数不匹配导致的走刀痕,主要通过调整各个磨削阶段的磨削压力、砂轮转速和横移速度、增加磨削道次来改进磨削质量。若辊型偏差大于50μm,主要通过优化磨削进给量或分段控制磨削参数的方法,将辊型偏差控制在20μm以内,然后再采用正常的磨削参数进行磨削,控制走刀痕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影响轧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很多,为此对影响辊面粗糙度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出了轧辊和砂轮的速度、砂轮粒度、砂轮直径及磨削液等主要因素对轧辊表面粗糙度影响的一般规律。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轧辊表面粗糙度的数学模型,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基本一致。此项研究为适时控制冷轧带钢在线磨辊辊面粗糙度提供了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3.
于洋  王林  张喜榜  王畅  陈瑾  焦会立 《钢铁》2015,50(8):51-57
 热轧过程引入的带钢表面等间距纵向条纹缺陷,经后工序酸洗、冷轧、连续退火等处理均无法彻底消除,严重影响成品表面质量。通过全流程缺陷演变研究及工艺试验,确认了该缺陷是由热轧精轧末机架工作辊辊面磨削螺旋纹在轧制过程中转印至带钢表面所致。磨削过程中砂轮平面与轧辊辊面曲线的接触匹配不当、磨辊工艺参数不合适等因素会导致磨削螺旋纹的产生。通过优化精轧工作辊CVC辊形及轧辊磨削参数,彻底消除了轧辊表面磨削螺旋纹以及由此导致的热轧薄板表面等间距纵向条纹缺陷。  相似文献   

4.
李军 《本钢技术》2007,(2):36-38
50"轧辊磨床加工的支持辊所产生的表面质量缺陷是许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磨床操作者共同面临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冷轧带钢生产中,支持辊作用在工作辊上.而工作辊又直接作用在带钢表面,所以带钢表面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工作辊、支持辊磨削加工后的表面质量和几何形状精度。由于支持辊磨削加工在冷轧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带钢生产的基础环节,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涟钢2250热轧板厂粗轧工作辊专用磨床需要大幅度提高粗轧工作辊的磨削效率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轧辊需求,又因工艺原因需要提高粗轧工作辊的表面粗糙度。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充分利用华辰磨床的性能,并结合丰富的操作经验,通过改进砂轮材质、调整磨削参数,设计出一套针对粗轧工作辊的短行程磨削、加大车架运行速度、设置砂轮停顿时间等磨削程序,不仅使粗轧工作辊的表面粗糙度达Ra5.0μm以上,还提高磨削效率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轧辊是冷轧轧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作为可重复性利用的大型工具,需要根据相关工艺技术要求下机修磨,满足轧制工艺对轧辊表面质量的要求.对刀,是指在轧辊修磨时通过逐步移动砂轮从而在砂轮与轧辊之间形成预定接触压力的过程;如果对刀参数偏差超出范围,可能引起轧辊表面烧伤的质量缺陷和砂轮的异常消耗,不利于生产成本的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在数控轧辊磨床上磨削铝合金冷轧工作辊的磨削工艺。运用独创的磨削工艺,能快速磨削出满足铝合金冷轧工作辊所要求的辊型和表面要求,打破了传统加工对数控磨床运行精度的完全依赖,并合理避开了机床精度缺陷。运用此特定8刀磨削工艺,解决了磨工工作压力并可实现操作的智能化和便捷化,值得在数控轧辊磨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随着2250热轧板厂电工钢、酸洗板产量不断提升,产品对轧辊精度和磨削质量提出了更严要求。轧辊表面走刀痕缺陷不仅与设备精度有关,而且与磨削工艺、砂轮等因素相关。本文对轧辊磨削走刀痕缺陷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轧辊走刀痕的控制,提高了带钢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冷轧带钢在线磨辊辊表层残余应力的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砂轮磨损引起的磨削力增大会使轧辊表层残余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即由压应力变为拉应力;同时得知砂轮转速也会引起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分析了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得出保持辊表层夺应力状态的控制条件;另外,还对被磨削轧辊表层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在不同的磨削条件下,测定了轧辊表层的残余应力,从而得到轧辊表层应力状态及硬度的变化规律,为实现冷轧带钢在线磨辊及控制板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生产过程中冷轧机组的轧辊轴承漏油问题,将稀油润滑系统改造为油气润滑系统。将油气润滑系统应用到冷轧五机架六辊轧机工作辊和中间辊止推轴承、支撑辊的径向和止推轴承中。改造后冷轧机组运行稳定,安全可靠,解决了轧辊轴承漏油的问题,提高了轧制液在线使用质量和带钢表面质量,节省了大量润滑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轧辊磨削是影响带钢表面质量的关键工艺过程,磨削工艺优化需考虑磨削程序架构和关键参数两个方面与磨削效果之间的关系.文章结合高表面质量带钢对轧辊磨削过程的要求,从实际生产出发明确了磨削工艺的调整原则.分析了磨削程序、参数设置对轧辊表面质量的影响特点,发现程序架构是影响轧辊磨削质量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冷轧带钢轧辊磨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铝箔生产中的轧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成 《铝加工》2000,23(6):14-19
轧辊是生产铝箔的最重要的工具,随着铝箔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产品逐渐变薄,控制好轧辊质量就显得尤为突出,作者介绍了17000铝箔轧辊的尺寸精度、表面硬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详细分析了轧辊磨削工艺参数和磨床精度的控制以及轧辊磨削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缺陷。  相似文献   

13.
我厂有一台东德进口的轧辊磨床,可磨最大直径为1m,长度为6m,用于磨削四辊冷轧机和平整机用的轧辊。自1971年投产以来,只进行过一些检查及排除故障性的小修。1981年,机床运转开始不正常,精磨出的轧辊出现了可见的纵向波纹,光洁度下降至▽V8,严重影响了冷轧耐热板和不锈钢板的表面质量。 经检查发现: 1)砂轮轴和轴承间隙约0.03mm; 2)床身导轨A、B、C三项精度均超差,  相似文献   

14.
冷轧平整机工作辊表面粗糙度衰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轧平整机的工作辊直接和带钢接触,其表面粗糙度衰减情况对带钢成品的板形和表面质量有重大影响。因此,分析轧辊磨损机制,对轧辊表面粗糙度的衰减进行精确预测十分必要。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影响平整机工作辊表面粗糙度磨损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工作辊表面粗糙度评估指标体系。进而应用优化在线稀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冷轧平整机的上工作辊表面粗糙度进行在线预测。通过预测误差准则实现系统的前向递推,采用FLOO(fast leave one out)的修剪算法实现其后向删减,并且采用最速下降法实现了2个超参数的在线优化。经过仿真研究表明,系统预测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014 9,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并且系统具有在线自适应的能力,能够随着时间而进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工作辊刀花印的产生原因,制定了2种有效解决方案.方案一选择合适的砂轮硬度和砂轮边部形成圆角,解决砂轮边部的尖角在轧辊表面刻划;方案二解决轻微的螺旋走刀痕,在精磨时降低Z向移动速度、固定砂轮收刀方向、精磨时增加X轴的反向进给.通过实施后,凸度工作辊的磨削基本能消除螺旋走刀痕,解决工作辊刀花印问题,保证轧辊磨削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主要通过实践经验就热轧轧辊在进行磨削过程中常发生:辊径变小时磨削圆度精度普遍降低。轧辊磨削时表面粗糙度不稳定易波动。轧辊在磨削过程中易产生锥度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阐述和解释了其中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轧辊磨床在磨削过程中砂轮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介绍了涟钢2250常规热轧Pomini磨床采用的动平衡的原理和特点对提高轧辊磨削质量的作用,采用自动平衡系统提高轧辊磨削精度、辊形、同轴度误差等。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在生产冷轧薄板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轧辊。为了延长轧辊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加拿大NEO工业有限公司于六十年代开发了冷轧工作辊镀铬技术,并逐步推广到欧、美、日、澳大利亚和南朝鲜。冷轧工作辊镀铬以后可提高其使用寿命,减少停机换辊时间,提高轧机作业率,同时还可以改善冷轧板表面质量。我国轧辊镀铬工作起步较晚,国内也很少报道这方面的技术资料。为了研究和推广轧辊镀铬技术,1988年武钢钢研所和机总厂一起,对φ90/φ240×300毫米四辊轧机冷轧工作辊进行了电镀铬和轧钢生产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9.
赵鲸 《世界有色金属》2023,(18):192-194
阐述轧辊磨床磨削工艺参数:砂轮、磨削冷却液和几个相对运动轴速度的匹配(工件转速、砂轮转速、拖板速度、切入深度)等工艺问题的选择对轧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轧辊磨削凸度、轧辊表面粗糙度、轧辊冷却及铸轧工艺参数对铸轧板板形的影响机理和相应的控制方法。通过有效控制达到了改善铸轧板横向板形、纵向板形的目的,保证了后续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