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TiO2-Al-C体系反应过程的研究,采用反应热压法制备了原位TiC,Al2O3粒子复合增强的TiC-Al2O3/Al复合材料。研究了体系中Al含量对反应合成过程及复合材料致密度的影响,分析了热爆合成TiC粒子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生成的TiC粒子呈球形,尺寸均匀;且随体系Al含量的提高,TiC合成反应温度降低,TiC颗粒尺寸减小,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增加,在35MPa的热压下,复合材料可达到  相似文献   

2.
涂层Ti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涂覆Al_2O_3的Ti纤维增强γ-TiAl基复合材料,分析了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特征。结果表明,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在Ti纤维表面涂覆Al_2O_3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使TiAl合金的弯曲强度从449MPa提高到573MPa,即提高了28%;弯曲挠度变化不明显;Ti纤维与TiAl基体间的界面反应层厚度由原来的30μm减小到20μm。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微Al2O3粉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出两种Al2O3基陶瓷(Al2O3-MgO-TiC、Al2O3-MgO-TiC-Y-PSZ)。研究了这两种材料烧结体的密度、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将烧成陶瓷加工成切削刀片,对35CrMnSiA超高强度调质钢进行切削试验,所得结果与其它几种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不同颗粒(Al2O3、CaF2、滑石(Talc))增强铜合金(Cu-Sn)复 合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颗粒的分布及复合材料镀层的表面形貌,研究了颗粒性 质和含量对复合材料硬度、摩擦系数和耐磨性能的影响。详细研究了Al2O3/Cu-Sn复合材 料的磨损特性,并探讨了外加载荷和滑动速度对Al2O3/Cu-Sn夏合材料磨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差热分析仪测定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化学相溶性,试验表明,6%SiCp/LD2在1200℃时未发生化学相溶;而10%Al2O3/ZL109在910~1033℃的放热峰,是铝热式反应,生成物是Mg3Al2(SiO4)3。用金相、扫描电镜测量了铝基复合材料的浸润性,试验表明,10%SiCp/ZL101在300℃×2h加热条件下有浸润。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短切碳纤维增强Li2O-Al2O3-SiO2玻璃-陶瓷基(以下简称Csf/LAS)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含Ti钎料与Al_2O_3界面反应的机理及热力学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透射电镜、能谱成分分析、X射线对Al2O3/含Ti钎料的反应界面进行了深入的微观研究,确定了反应界面间的各相结构及相互关系,根据Al2O3在钎焊温度下通过扩散而脱氧的特点,提出了液相Ti与Al2O3之间新的界面反应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热力学计算,确定了界面产物TiO的理论形成温度  相似文献   

8.
对用流变铸造法制备的Al_2O_(3P)/ZA4-3复合材料的硬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_2O_(3P)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锌合金的室温和高温硬度:Al_2O_3颗粒含量、颗粒直径和环境温度是影响该复合材料硬度的重要因素。此外,还研究了150℃以下循环热处理以及淬火、回火处理对该复合材料硬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用流变铸造法制备的Al_2O_(3P)/ZA4-3复合材料的硬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_2O_(3P)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锌合金的室温和高温硬度:Al_2O_3颗粒含量、颗粒直径和环境温度是影响该复合材料硬度的重要因素。此外,还研究了150℃以下循环热处理以及淬火、回火处理对该复合材料硬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搅拌铸造制备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搅拌铸造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探讨了制备工艺。添加颗粒分别为Al2O3和SiO2,其中SiO2与Al液发生原位反应。  相似文献   

11.
冷压烧结 Al_2O_3/Cu 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速淬火膨胀仪测定了冷压烧结Al2O3/Cu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研究表明,热循环后复合材料存在残余负应变,残余应变的大小取决于Al2O3颗粒的大小及体积分数,而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与颗粒大小无关,只与体积分数有关。还研究了多次热循环对该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Al_2O_3/Al复合材料反应生成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运用XDTM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工艺,成功地制备了Al2O3(P)/Al复合材料。试验证明,粒径10~15μm的SiO2粉末与Al粉制成的坯体,在600℃保温3h时反应能全面进行,但直至保温4h时反应仍不彻底;当保温时间延长至6h后,生成的Al2O3粒子中Si含量极小,反应彻底完成。反应生成的Si富集在Al2O3粒子周围的基体中,以细小、球形的结晶体形式析出。生成的Al2O3粒子与基体的界面结合良好。同时对反应机理和反应对基体的影响也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不连续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Al2O3短纤维、SiC晶须、SiC颗粒、B4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及其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透射电镜拉伸台技术对Al2O3基复合材料的动态断裂行为进行原位观 察。实验结果显示,Al2O3短纤维增强Al-12Si复合材料在断裂行为的细节上与其它Al基 复合材料有所不同,它除在基体中可萌生微裂纹并扩展外.纤维/基体界面也是重要的裂纹源 及扩展路径,同时还发现裂纹在纤维薄弱处形核、扩展引起纤维断裂。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可能在于,一是纤维/基体界面结合较弱,增加了界面开裂的几率,二是该复合材料纤维平均 长度大于其临界纤维长度,外加载荷可有效地从基体通过纤维/基体界面传递到纤维上来,当 纤维存在结构缺陷时会引起纤维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浸渗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廉价SiO2 原料,利用浸渗方法获得了Al2O3/Al复合材料。研究表明:熔融铝合金可在空气中自动浸入SiO2,无需真空或外加压力;自浸渗过程与铝合金成分无关;SiO2 坯体中助渗剂不是浸渗的控制条件。实验还分析讨论了浸渗温度,浸渗时间和SiO2 颗粒大小等因素对浸渗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纳米级Y-TZP(Y_2O_3稳定的四方ZrO_2多晶)强化Al_2O_3陶瓷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组织性能。发现纳米粉末有利于提高制品的密度和获得细晶组织。有两种ZrO_2粒子存在于该复合材料中,即Al_2O_3晶内的十分细小的ZrO_2粒子和镶嵌于Al_2O_3晶界的ZrO_2粒子,这两种粒子共同作用,十分显著地提高制品的强度,后者还有利于高温性能的改善。20(vol)%(Y-TZP)-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1750MPa和6.1MPa.m ̄(1/2)。断裂韧性的缓慢提高主要是由于制品的高密度及晶粒细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纳米级Y-TZP(Y_2O_3稳定的四方ZrO_2多晶)强化Al_2O_3陶瓷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组织性能。发现纳米粉末有利于提高制品的密度和获得细晶组织。有两种ZrO_2粒子存在于该复合材料中,即Al_2O_3晶内的十分细小的ZrO_2粒子和镶嵌于Al_2O_3晶界的ZrO_2粒子,这两种粒子共同作用,十分显著地提高制品的强度,后者还有利于高温性能的改善。20(vol)%(Y-TZP)-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1750MPa和6.1MPa.m ̄(1/2)。断裂韧性的缓慢提高主要是由于制品的高密度及晶粒细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陶瓷钎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Al_2O_3、93%Al_2O_3、Si_3N_4和ZrO_2陶瓷与陶瓷、陶瓷与不锈钢活性钎焊。结果表明:用Ag-Cu-Ti活性钎料直接钎焊陶瓷与陶瓷可获得良好的接头强度;Cu缓冲层明显影响陶瓷与不锈钢钎焊接头强度。当不加缓冲层或缓冲层太薄(≤0.05mm),焊后不能完整存在而不能有效缓和接头残余应力时,接头有效强度较低;当缓冲层较厚(0.1和0.3mm)时,可获得高的接头强度。  相似文献   

19.
稀土渣系在电渣重熔过程中的应用宁建荣(五二研究所)1概述在电渣重熔过程中常用的渣系有30%Al_2O_3+70%CaF_2(简称三七渣)及60%CaF_2+20%Al_2O_3+20%CaO(简称六二二渣)。经电渣重熔后钢质纯净,对钢的机械性能有良好...  相似文献   

20.
填料对室温硫化硅橡胶包覆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四种填料[Cr2O3、TiO2、Al2O3和Al(OH)3]对火箭推进剂用双组分室温硫化(RTV)硅橡校包覆材料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OH)3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硅橡胶的拉伸强度,但却随着Al(OH)3添加量的增加,硅橡胶的线烧蚀率也增加。TiO2可以降低硅橡胶的线烧蚀率。确定了四种填料对硅橡胶拉伸强度贡献率的大小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