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依托某破碎花岗岩巷道工程,以多孔介质中气体的渗流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影响氡在破碎花岗岩山体及巷道中运移和析出的多种因素,构建了氡的数值计算模型,给出了山体和通风巷道中的氡浓度计算公式,模拟并比较了自然状态和微正压通风状态下山体中氡浓度分布的变化情况,并对微正压通风状态下巷道中氡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扩散作用和渗流作用是巷道围岩中氡运移的主要机制;微正压通风条件下巷道中氡的运移主要受通风作用、围岩的射气作用和氡的衰变作用共同影响;微正压通风能够改变围岩中氡的渗流方向,是巷道降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室内氡浓度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公司于2008~2009年承担了全国室内氡调查项目中广州地区的调查工作。本次调查中,按全国室内氡浓度调查方案的要求,按行政区、人口分布、建筑物和种类等分布了采样点,共布了146个采样盒,回收了135个。结果表明,广州市室内氡平均浓度为32.70Bq/m3,最大值156Bq/m3,最小值4Bq/m3。这次全国10个城市室内氡浓度调查结果的均值为34.9Bq/m3。在广州室内氡调查结果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人们长期开窗通风的生活习惯。与工程验收检测的氡浓度相差甚远,主要的原因是检测时的状态不同。  相似文献   

3.
丁华  张阔  蔡香平 《浙江建筑》2011,28(8):21-22,2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是民用建筑工程中土壤氡浓度测量的主要依据,通过在绍兴城区开展土壤氡浓度测试、调查工作,把实测结果、地质背景和现场特征分析相结合,分析了绍兴城区土壤氡浓度高背景区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建筑室内氡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莹 《云南建筑》2006,(B03):28-29
主要论述室内氡的危害、特性和其主要来源,介绍国家对室内氡浓度的控制标准。并根据氡的来源和国家标准,探讨控制建筑室内氡污染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室内氡的来源及氡浓度平衡的分析,建立了室内氡浓度的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通风降氡能耗与室内氡浓度之间的计算模型,对空调房间内冬夏两季通风降氡能耗和通风换气率进行模拟。通过通风换气率整合两个模型,模拟得出室内通风降氡能耗与室内氡浓度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湖南省衡阳市住房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室内通风降氡能耗随着室内氡浓度降呈指数类增长,当室内氡浓度值较低时,空调通风降氡能耗要高于高浓度时降低相同氡浓度时所需能耗。  相似文献   

6.
地下空间氡的产生机理及通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土壤和建材的氡析出模型,在充分考虑各个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推导出了土壤和建材的表面析氡率公式,并依据此公式,进而推导出了室内氡浓度与通风换气效率的关系式。应用以上公式,对一典型的地下空间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地下空间氡的主要来源是土壤氡气的逸出,约占总析氡量的70豫~90豫;在较高的氡浓度状态下,室内氡浓度对通风十分敏感,增大地下空间的通风换气率,会使空气氡浓度大幅度的降低。因此,若按照地下空间的标准新风量进行设计,控制室内氡水平在400Bq/m3以内是很容易的,但是若要控制室内氡水平在200Bq/m3以内,则至少需要25.2m3/h的人均新风量,考虑新风不能得到完全利用,所需引入的室外新风量至少为31.5m3/h(以地下商场为例)。  相似文献   

7.
氡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其中室内氡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室内氡浓度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之一。假定室内外空气中氡及氡子体均一混合的前提下,推导出一个关于室内氡浓度计算的模型,据此计算室内氡浓度。结果表明:室内氡浓度随时间和通风量系数的增加,趋向一个稳定的值,最终达到室内外氡浓度平衡。该模型计算出的室内氡浓度理论值(6.35~40 Bq/m 3)与任天山和王玫等的实测结果(6~50 Bq/m 3)一致,表明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8.
土壤氡浓度随季节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爱华  朱立 《山西建筑》2007,33(3):325-326
介绍了土壤氡浓度的测量方案及仪器,探讨了氡浓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氡浓度一天的变化规律,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为工程地下防氡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寒旱地区甘肃省兰州市绿色居住建筑室内空气氡(Rn)活度浓度的变化特性,对兰州市某一星级绿色居住建筑进行长期检测,确定绿色居住建筑室内空气氡活度浓度水平及影响因素。检测结果表明:同一房间不同功能区氡活度浓度表现为卧室厨房客厅,户型为四室两厅三室两厅;随着楼层增高,室内空气氡活度浓度降低,室外氡活度浓度低于室内;新风系统运行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氡活度浓度;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引入,极大增加了室内空气氡活度浓度;兰州市市民人体年有效照射剂量处于安全水平。这些研究成果为寒旱地区室内空气氡污染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梅军华 《山西建筑》2009,35(25):242-243
简要介绍了氡的产生和氡污染的来源以及室内氡浓度的影响因素,结合氡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了室内氡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针对室内氡污染的来源具体阐述了室内氡污染的控制措施和治理方法,以期创造健康的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11.
建筑材料中都含有不同浓度的氡。当室内空气中的氡浓度低于建筑结构物中所含浓度时,建筑物中的氡便向室内扩散出氡气和氡离子体。氡离子体能放射出伤害人体的射线,长期受其照射后,易使人患气管癌、肺癌和皮肤癌。但建筑材料中的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年减少,其浓度亦会符合规定要求。住新房要特别注  相似文献   

12.
在地质体中,氡气会沿断层、裂隙等构造面运移至地表,形成氡浓度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对分析裂隙的连通导水性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据此,在西北某中低放废物处置场预选区选取了裂隙清晰、存在氡异常现象的基岩区,在测试了环境因素对氡浓度变化影响的基础上,开展了剖面氡浓度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确定了线性氡浓度异常带的走向,并与该区裂隙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RAD7测氡仪测量了衡阳某新装修住宅在关闭门窗、使用新风系统和打开门窗三种条件下的室内氡浓度并研究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关闭门窗的情况下室内氡浓度最高,约是启用新风系统时的3倍,是自然通风的8~10倍。关闭门窗时室内氡浓度最大值高达145 Bq/m3,超过了我国新建住房目标水平。关闭门窗和使用新风系统时客厅浓度均高于卧室,可能与客厅氡析出面积大、地面装饰材料瓷砖放射性高于木地板有关。室内氡浓度与温度不具有简单的负相关关系。该住宅在三种通风条件下,年有效剂量均低于国家控制标准,其中密闭条件下最大,启用新风系统时明显降低,自然通风时最低。使用新风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氡浓度,减少氡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活性炭盒法测量广州地区新建住宅楼室内氡浓度,在对1796个样本进行统计后得到近年来新建住宅室内氡浓度平均值为84.2Bq/m~3,在检测房间中有3%的房间室内氡浓度大于200Bq/m~3。土壤氡浓度对高层住宅室内氡的影响不大。室内氡浓度检测时的状态不同,检测结果也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活性炭盒法测量苏州部分家庭的室内氡浓度,了解并评价苏州市的室内氡浓度水平,同时分析室内氡浓度的影响因素。选取了38户苏州各区居室,布设了160个采样点,用活性炭盒法取样,用NaI(Tl)γ谱仪测量,根据图谱的峰信息计算氡浓度,同时对每户的房屋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对所有的氡浓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与标准限值比较,进一步分析产生室内氡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提出针对性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室内氡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杰 《山西建筑》2002,28(4):154-155
介绍了氡的性质以及室内氡的主要来源,特别强调了氡对人体的危害,进而介绍了国内室内氡浓度控制的规范与标准,并根据国家标准和它的四大来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防治措施,如不要将居民住宅建造在地质断裂带或工业废渣堆场上,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来装修等,以保证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氡及其子体污染是地下建筑内部空气质量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长沙市不同场所地下车库空气中氡浓度水平的测量与分析,总结出了长沙市地下车库空气中氡污染的现状及规律特点,认为地下车库空气中氡浓度与地下车库的通风情况关系密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地下车库氡含量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涛 《重庆建筑》2007,(10):45-46
防氡工程设计类同于防水工程设计,工程设计人员应掌握土壤中氡浓度的情况,必要时应采用有效的工程措施,使土壤氡浓度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保证室内氡浓度也降至最低,有利于以后施工及验收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9.
《工程质量》2017,(4):86-88
氡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放射性气体,对室内氡进行检测和控制尤为重要。从空气中氡检测方法、室内氡来源、室内氡浓度超标治理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室内氡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RAD-7型电子氡检测仪测定土壤中氡浓度,提出了防止检测系统漏气的措施,优化了仪器运行的各种参数,建立了自动化检测系统,是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测定土壤中氡浓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