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Fe2(SO4)3/γ-Al2O3对1-丁烯齐聚反应催化性能的考察,发现该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对1-丁烯齐聚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二聚物、三聚物选择性。氨不可逆吸附测定及NaOH中毒试验结果表明,Fe2(SO4)3/γ-Al2O3催化剂上1-丁烯齐聚反应是以酸催化机理进行的。通过与FeCl3/γ-Al2O3及SO2-4/γ-Al2O3催化1-丁烯齐聚反应的对比,进一步肯定了SO2-4及其与γ-Al2O3相互作用对产生新的酸中心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不同方法制备的Fe2(SO4)3/γ-Al2O3和Fe2O3Fe2(SO4)3/γ-Al2O3催化剂对丙烯齐聚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Fe2(SO4)3/γ-Al2O3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很大的影响。与直接将Fe2(SO4)3担载于γ-Al2O3上的制备方法相比,先担载Fe(NO3)3于γ-Al2O3上,焙烧后再担载(NH4)2SO4,再焙烧;或先用氨水将Fe2(SO4)3溶液调至pH=1.2后形成胶体、再担载于γ-Al2O3上制备的Fe2(SO4)3/γ-Al2O3催化剂的活性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些催化剂表现出更强的酸性。用铝胶替代γ-Al2O3浸渍于Fe2(SO4)3溶液中,焙烧后制得的Fe2(SO4)3/γ-Al2O3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其酸量增大。当Fe2O3Fe2(SO4)3/γ-Al2O3催化剂中Fe2O3与Fe2O(SO4)3的Fe原子比为15、12、11时,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丙烯齐聚催化活性。此类催化剂上出现超强酸中心。强酸中心的增强归于Fe2O3与SO2-4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Fe(2/3)xNi1-xSO4-P2O5/γ-Al2O3催化剂对1-丁烯叠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n(Fe)/n(Fe+Ni)比、焙烧温度、担载量及载体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Fe)/n(Fe+Ni)=0.72的Fe0.53Ni0.21SO4复合盐,以P2O5为助剂、中孔γ-Al2O3为载体、用浸渍法担载、担载量为2.36mmol/g(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Fe(2/3)xNi1-xSO4-助剂/γ-Al2O3催化剂对丙烯烯叠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Fe与(Fe+Ni)与(Fe+Ni)的摩尔比的影响及加入助剂的效果。结果表明,Fe与(Fe+Ni)的原子比为0.72和SO^-24与(Fe+Ni)的摩尔比为1.4时,催化剂活性和C^=12+选择性最高;助剂P2O5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Fe(2/3)xNi1-xSO4-助剂/γ-Al2O3催化剂对丙烯叠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Fe与(Fe+Ni)的原子比和SO42-与(Fe+Ni)的摩尔比的影响及加入助剂的效果。结果表明,Fe与(Fe+Ni)的原子比为0.72和SO42-与(Fe+Ni)的摩尔比为1.4时,催化剂活性和C12=+选择性最高;助剂P2O5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催化剂最佳组成为23.1%Fe0.53Ni0.21SO4-5.75%P2O5/γ-Al2O3。采用该催化剂,在P=3.0MPa,T=60~70℃,LHSV=1~3h-1的条件下,丙烯转化率为97%~87%,C12=+选择性为66%~52%。通过NaOH对催化剂的中毒及对催化活性的关联,推测该催化剂上的丙烯叠合反应是以酸催化反应机理进行的。催化剂的NaOH中毒致死量为0.72mmol/g  相似文献   

6.
在前文所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烯烃叠合催化剂Fe(2/3)xNi1-xSo4-P2O5/γ-Al2O3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将一定配比的Fe2(SO)3,NiSo4及NH4H2PO4和H3PO4的水溶液用共浸法浸渍在孔径为9.6nm的载体γ-Al2O3上,在晨还原性气氛中、450℃下焙烧4h,所得催化人有很高的活性放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用XRD方法对Fe2(SO4)3/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在Fe担载量不大于7w%时,Fe2(SO4)3单层分散在γ-Al2O3的表面上。IR检测结果表明,在该催化剂表面上L酸中心与B酸中心共存,L酸量与B酸量的比例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用XRD方法对Fe2(SO4)3/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在Fe担载量不大于7w%时,Fe2(SO4)3单层分散在γ-Al2O3的表面上。IR检测结果表明,在该催化剂表面上L酸中心与B酸中心共存,L酸量与B酸量的比例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F-/γ-Al2O3用于苯胺气相缩合制二苯胺,具有较高的活性,但其稳定性不好,易失活。采用稀土(La3+、Ce4+)改性F-/γ-Al2O3,均能使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提高,尤以Ce4+效果较佳。活性组份的浸渍顺序对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影响较大。用Ce4+改性F-/γ-Al2O3后的催化剂,在420℃、WHSV=0.12h-1时,二苯胺收率在30%以上的单程寿命超过80小时。  相似文献   

10.
CH_4/CO_2重整制合成气Co催化剂上积炭的XPS/AES、TEM和XRD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XPS/AES、TEM和XRD技术对CH4/CO2重整制合成气负载型Co金属催化剂表面积炭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不同气体处理的16.0%(mas)Co/γ-Al2O3催化剂表面积炭进行XPS/AES组成分析发现,金属碳化物碳(B.E.282.5eV)是重整反应中与CO2作用生成CO的活性碳物种。这种活性金属碳化物碳还可进一步转化为惰性的丝状碳和石墨碳。T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上生成丝状碳数量顺序为:16%Co/γ-Al2O3>>9%Co/γ-Al2O3~9%Co-Ca/γ-Al2O3(m(Ca)∶m(Al)=1∶1)。这与相应催化剂上Co微晶晶粒尺寸大小顺序(30nm>15nm>9nm)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作者认为,通过提高金属Co微晶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度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地抑制丝状碳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双催化剂体系乙烯二聚和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以Ti(OBu)_4/SiO_2-AlEt_3乙烯二聚催化剂与TiCl_4/LlgCl_2-AIEt_3乙烯聚合催化剂组成的双催化剂体系,使乙烯二聚生成1-丁烯并与乙烯就地共聚生成LLDPE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通过控制预二聚时间及两个催化剂投入量之比,使体系中1-丁烯浓度至少在1小时之内基本保持稳定,从而得到组成稳定的LLDPE。  相似文献   

12.
用脉冲色谱法考察了Ni-(Fe)SO^2-4/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对正丁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性能,添加Ni、Fe元素可有效提高SO^2-4/ZrO2催化剂的异构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用穆斯堡尔谱(MES),考察了助剂La、K、V、Zn对共沉淀Fe-Mn催化剂经焙烧、还原及F-T合成反应等不同过程后体相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450℃焙烧后,Fe-Mn催化剂由铁磁性和超顺磁性α-(Fe1-xMnx)2O3组成。助剂La、K、V、Zn的加入均可使催化剂晶粒细化,其中尤以La作用最强;还原后,Fe-Mn本底催化剂包含超顺磁α-(Fe1-xMnx)2O3、(Fe1-zMnz)O及α-Fe等物相,上述助剂的加入均可使α-Fe的量减少;同时助剂V、Zn还使催化剂中出现(Fe1-yMny)3O4尖晶石新相;FT合成反应后,本底催化剂由超顺磁α(Fe1-Mnx)2O3、(Fe1-zMnz)O、x-Fe5C2、ε-Fe2.2C及(Fe1-yMny)3O4等物相组成,助剂La、K均使催化剂中碳化物的量增多,其中La主要促进生成ε-Fe2.2C,而K则主要促进X-Fe5C2的生成;助剂V、Zn使碳化物的量减少,氧化物的量增多,且碳化物主要是ε-Fe2.2C。  相似文献   

14.
固体超强酸SO^2—4/TiO2催化合成葡萄糖五乙酸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合成了SO^2-4/MxO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和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SO^2-4/TiO2催化活性比SO^2-4/ZrO2和SO^2-4/Fe2O3高;MxOy型氧化物在1mol/LH2SO4溶液中浸渍14h,600℃下焙烧3h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催化剂的制备因素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CuO/ZnO/Al2O3和CuO-ZnO-Al2O3/HZSM-5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合成反应条件对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催化剂,350°C下焙烧,230~240°C下还原CuO/ZnO/Al2O3催化剂的活性最高。CuO-ZnO-Al2O3/HZSM-5催化剂上合成反应的适宜条件:温度270~300°C,压力4.0MPa,空速1500h-1,H2CO=2~2.8(mol比),原料气中CO2的浓度为5%(v)。  相似文献   

16.
F~-对Ni-W/Al_2O_3-SiO_2催化剂宏观结构的影响朱建军,林西平,严之光(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化工系,常州213016)(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系)1前言Ni-W/F-SiO2-Al2O3催化剂是一种典型的双功能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过程,如加氢...  相似文献   

17.
采用XPS-Auger、XRD和FTIR等方法,对5组分Cu-Zn-Al-M1-M2改进XC502铜基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进行了表征。XPS-Auger结果表明,XC502催化剂出现主峰为336.4eV(Cu+),而Cu-Zn-Al催化剂主峰为334.9eV(Cu0);XRD结果表明,两种工作态催化剂比氧化态新增峰的2θ分别为36.5°(Cu+)和43.3°(Cu0),XC502催化剂这两峰的强度比I36.5/I43.3是Cu-Zn-Al催化剂的2.1倍,说明工作态XC502催化剂单位Cu0中的Cu+含量比Cu-Zn-Al催化剂多;FTIR谱显示,XC502和Cu-Zn-Al两种工作态催化剂新增波数分别为622cm-1和627cm-1的振动峰,此新增峰可能是Cu+-O或Cu+-O-Zn2+的振动峰。改进型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活性位可能是Cu0-Cu+-O-Zn2+/Al2O3-MOx。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一定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下的不同浓度系列的SO4^2-/ZRO2-Fe2O3、SO4^2-/ZrO2-NiO及Pt/Al2O3-SO4^2-/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用XRD研究了温度、浓度及不同金属氧化上入对于ZrO2的晶型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焙烧对ZrO2晶相的生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温度升高则对四方相ZrO2的存在有抑制作用;金属氧化物的引入对ZrO2晶型的形成有定向诱导作用,使样  相似文献   

19.
以科威特减压渣油为原料,在高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Ni-Mo-W/γ-Al2O3催化剂和Ni-Mo/γ-Al2O3、Ni-W/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加氢工艺的性能评价比较试验,用以检验催化加氢性能的反应包括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加...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不同酸性载体Al2O3,F-Al2O3,SiO2-Al2O3及Y分子筛负载的钯催化剂。在压力4.2MPa,温度260-300℃,重时空速4.0h^-1条件下用连续流动微反-色谱装置对催化剂进行了抗硫性能评价,模型反应物为甲苯-正己烷等体积混合液,含3000μg/g噻吩流。用吡啶吸附约外光谱法研究了催化剂酸性;用CO原位吸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活性金属Pd的电子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