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改性OX—5的合成,并对其鞣性和与铬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OX—5可以与胶原和铬发生作用,作为预鞣剂或复鞣剂能增加铬鞣革的丰满性,柔软性和收缩温度,与铝结合鞣可得到丰满,柔软,耐水洗,收缩温度高的白色革。  相似文献   

2.
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织物无盐染色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亚麻纤维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对亚麻纤维经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后再接枝HBP—NH2制备成功了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纤维(HGLF).研究了在水溶液中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织物纤维表面的ξ电位的变化.活性染料染色结果表明:与常规有盐染色相比,HGLF的上染性能显著提高,其耐水洗色牢度以及匀染性能均令人满意,但摩擦色牢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亚麻产品质量的提高,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亚麻凉席和亚麻汽车座垫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黑龙江、山东、内蒙、辽宁、上海等6个省、市49家企业生产的50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0%。本次抽查依据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对产品的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水洗尺寸变化率、断裂强度进行了检测。经检验,涉及安全技术指标中的甲醛含量、pH值、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断裂强度项目均合格…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改性棉织物可以提高茶色素染色效果和织物功能性。实验探讨染液pH、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三个方面对染色织物的K/S值的影响,确定最优的工艺条件。对最佳工艺染色织物进行色牢度、抗紫外和抗菌性能测试,其耐磨擦色牢度提高1~2个等级,耐水洗牢度提高0.5个等级,耐晒牢度提高2个等级,抗紫外性能提高2~3倍,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5.15%和75.35%。  相似文献   

5.
受国际国内环保理念的推广,再生聚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纺织企业的关注。研究再生聚酯和原生聚酯在染色性能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耐水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方面,再生聚酯的色牢度等级都比原生聚酯差一点,原因主要在于再生聚酯的分子链长度较短,低聚物含量较多和纯度相对低一些。研究结论对于指导再生聚酯在纺织鞋服领域的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区分再生聚酯和原生聚酯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制造白色耐水洗黄牛鞋面革中,将防水加脂剂及丙烯酸树脂鞣剂单独和混合使用,研究革的白色可洗性能,通过对水洗前后的面积变化率,相对白度值变化,吸水率及透水性测定,发现了组合ART-1+FRT-1,Leukotan1028+FRT-1的复鞣与加脂可达到成革的IUF423标准。  相似文献   

7.
使用自制的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用浸轧法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纯棉织物进行了固色整理.通过选用不同的固色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轧液率,探讨了影响该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固色效果的因素,得到了最佳的固色工艺,即二浸二轧(固色剂用量为80g/L,整理液pH控制在6~7,轧液率80%)→烘干→焙烘(150℃×3min).该固色剂能明显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其固色效果与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且不影响染色织物的色光.  相似文献   

8.
许兰杰 《丹东纺专学报》2004,11(4):66-67,47
彩棉中的天然色素不够稳定,因此影响其服用性能。本文通过试验对彩棉的耐水洗、耐摩擦、耐光、耐皂洗色牢度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探讨。试验表明彩棉水洗温度越高,洗涤次数越多,彩棉颜色越深;摩擦对彩棉的色差影响不大,彩棉的耐光性较差;彩棉比较适合用中性和弱碱性的洗涤剂洗涤。  相似文献   

9.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针织内衣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针织内衣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广东、重庆等10个省、直辖市50家企业生产的50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8%。抽查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对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水洗尺寸变化率、保温率等项目进行了检验。抽查结果表明,涉及人身健康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染色牢度指…  相似文献   

10.
仿生整理是现在织物整理的热点课题,但对于茶多酚上染涤纶织物的研究较少,本文立足这一目标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将涤纶织物进行碱减量处理,利用戊二醛交联剂,使得明胶蛋白质能够附着到涤纶织物表面,并结合牢固。通过分析叶干重浓度、p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四个影响因素对织物K/S值的影响,选出处理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并对其做色牢度测试,结果显示其耐磨擦色牢度提高1~1.5个等级,耐水洗牢度提高0.5~1个等级,耐晒牢度提高2个等级。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单一类型染料对海岛型锦纶超纤PU革的染色效果,采用了分散染料与酸性染料拼混染色方法.通过对透染性、干湿摩擦牢度、皂洗牢度、K/S值和上染率的考查,确定了关键工艺参数,并探讨了染色顺序、固色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先酸性后分散染色,且2种染料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2%时具有最好的综合染色效果;以APA固色效果最佳,染前加入使染色更均匀、无色花;染后加入可提高干摩擦牢度至4级,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至3级以上,并可小幅提高K/S值.  相似文献   

12.
人造麂皮染色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人造麂皮织物的组成聚酰胺/聚酯(简称PA/PU),从理论上分析了适用的染料种类,并进行了染色研究。通过测定染料的上染百分率,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分析比较了四类染料的染色效果。结论如下:1.活性染料皂洗牢度最好;2.酸性染料匀染性、透染性最好,皂洗牢度通过固色可提高半级至一级;3.分散染料上染百分率较高;4.金属络合染料表面得色浅、透染性差;5.各类染料染色的摩擦牢度均很好。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上染棉织物的染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银杏叶提取染液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同时使用明矾作为媒染剂进行了媒染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确定了银杏叶染纯棉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染料质量浓度35 g/L,pH=11,染色温度70℃,染色时间35 min。结果表明,经媒染处理后的染色织物其耐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较未媒染织物提高1~2级。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整理对亚麻染色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经壳聚糖处理后,亚麻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实验.分析了壳聚糖浓度、浸渍温度、焙烘温度和添加助剂对亚麻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织物经壳聚糖整理后,活性染料上染率提高,湿摩擦色牢度和水洗牢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经壳聚糖处理后,亚麻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实验。分析了壳聚糖浓度、浸渍温度、焙烘温度和添加助剂对亚麻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织物经壳聚糖整理后,活性染料上染率提高。湿摩擦色牢度和水洗牢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化直接深棕ME和湖蓝5B对蚕丝/棉复合丝针织物的同色染色工艺,包括:染液pH值,电解质的种类和浓度以及染色温度。又采用中心旋转法对直接桃红12B进行染色条件的优选,确定在两种纤维上色差试验,检查在两种纤维上的同色性,耐洗牢度、干湿摩擦牢度及染的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性能较好,所优化的染色工艺条件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竹纤维织物的阳离子改性及其苏木染料染色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纤维素纤维阳离子改性,是提高染料利用率的有效方法。本文报道了将阳离子改性剂用于竹原纤维织物并采用天然苏木染料染色的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得到了其改性和直接染色的优化工艺条件,可以显著提高天然苏木染料在竹纤维织物上染色效果和色牢度。  相似文献   

18.
以自制的新型聚酯聚醚共聚物为亲水整理剂,采用高温高压法,对涤纶织物进行亲水整理同浴染色。研究整理剂用量对分散染料上染率和织物亲;K性、色差以及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型染料上染率几乎不受影响,而中、高温型影响较大;织物亲水性在用量为6%时达到最佳;中、低温型染料染色织物色差在用量小于6%时影响小,而高温型染料染色织物色差在用量小于4%时影响小;同浴染色未影响染色牢度。因此,只要选择适用的分散染料和适量的整理剂,涤纶亲水整理同浴染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用直接、酸性和活性染料对杨木单板染色,并且将分离提纯的杨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采用活性艳蓝KN-R染色,采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其染色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活性染料染色单板皂洗牢度较高,活性艳蓝KN-R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都能很好的上染;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明,三者都能与活性染料反应以共价键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